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西游记玉帝和孙悟空谁强?从明清小说玉帝的表现看答案一目了然

《西游记》中,如来介绍玉帝曾苦修一千七百五十劫,这也成为了很多人认为《西游记》的玉帝实力很强,只是故意放水,或者说自重地位,所以不对孙悟空出手,真的出手的话举手之间便可镇压孙悟空。但事实上,非但《西游记》中玉帝并没有什么卓绝的战斗力,就是整个明清小说中,玉帝拥有高战力的作品也寥寥无几。

孙悟空和玉帝

玉帝对孙悟空的态度:虽未钻桌子,却也是事在紧急

由于86西游记的深入人心,玉帝钻桌子下边躲孙悟空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发现原著玉帝苦修一千七百五十劫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西游记玉帝其实很强,对孙悟空是故意放水。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

86版西游记的玉帝

西游玉帝的确瞧不起孙悟空过,但玉帝对孙悟空的实力是有明显认知增加的。一开始玉帝只知道孙悟空能闹龙宫地府,但是龙宫地府在西游记中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摩昂不属于东海龙宫)。而听到李靖哪吒要求添兵时,玉帝固然先蔑视了孙悟空一下,但是随即听说孙悟空能击败巨灵神和哪吒时,玉帝已经有些出乎意料了:

玉帝道:"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太子又近前奏道:"望万岁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条铁棒,先败了巨灵神,又打伤臣臂膊。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道是封他这官职,即便休兵来投;若不是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玉帝闻言,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

在孙悟空搅乱蟠桃会后,玉帝被旁白清晰地点明"悚惧":

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

至于在之后玉帝听说孙悟空居然能击败木叉,反而镇定地笑了起来,这其实是因为那时观音已经来了,玉帝已经开始准备动用天庭的核心力量,在这些核心力量的支撑下玉帝自然是镇定的。果然观音推举的是能与孙悟空斗成平手的二郎神: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言未毕,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

在斩妖台上,玉帝因为孙悟空的金刚不坏被吓得结巴: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

在孙悟空出八卦炉后,路上是"无一神可挡",虽然孙悟空被王灵官与三十六雷将围在垓心,但并不代表王灵官和雷将足够击败孙悟空,在孙悟空开出三头六臂后,主动一方是孙悟空:

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

而请如来救驾时,干脆明说"事在紧急":

四十九日开鼎,他却又跳出八卦炉,打退天丁,径入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挡住苦战,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事在紧急,因此,玉帝特请如来救驾。

孙悟空

因此,此时的玉帝已经是处于危险之中,特请如来前来救驾。至于玉帝是宣如来救驾,并不能说明玉帝实力卓绝,只能说明玉帝地位极高,而玉帝也的确是西游记里地位最高之人,老君对玉帝称臣、行朝礼,而如来要瞻仰玉帝车驾、不敢违背玉帝的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玉帝的实力胜过如来与老君,这就好比不能因为地位说宋江强于卢俊义、刘备强于关羽一样。

而在取经路上,玉帝对孙悟空露怯多达三次:

好大圣,低头捻诀,念个咒语,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说老孙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阻高山,师逢苦厄。妖魔那宝,吾欲诱他换之,万千拜上,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那日游神径至南天门里灵霄殿下,启奏玉帝,备言前事

天师笑道:"那个猴子还是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谢天恩,却就喏喏而退。"玉帝道:"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说不了,两个直嚷将进来,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宝殿,问曰:"你两个因甚事擅闹天宫,嚷至朕前寻死!"

几乎是孙悟空来一次,玉帝惊恐害怕一次,连"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都说得出来。至于那个"寻死"常常连同孙悟空的"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被当作玉帝的吹点,其实这只能说明玉帝的势力范围不是孙悟空得罪得起的,难道玉帝管辖范围的太上老君、如来佛祖、二郎神、真武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哪吒、二十八宿等高手都是石头,看着孙悟空对玉帝动手而无动于衷?此前大闹天宫,玉帝也从未和孙悟空单挑,而是派遣高手去与孙悟空交战。因此,只有玉帝不如孙悟空的地方,并无反过来的。

巍子版玉帝

至于凤仙郡的米山面山,只能说明孙悟空有法力,但其实孙悟空奈何不了米山面山反而是电视剧情节,原著是孙悟空因为凤仙郡理亏而不去动米山面山,反倒是猪八戒有暴力破解米山面山的计划,却被孙悟空制止了:

八戒笑道:"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管取下雨。"行者道:"呆子莫胡说!此乃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得见?"

其它小说的玉帝:三界至尊还真就不能打

一句预设结论经常成为玉帝实力的证明:【玉帝统率三界,如果个人实力并不卓绝,如何让臣下信服?】其实,这是古今创作思路的差异。今天的玄幻世界,天帝自然要拥有卓绝的法力,但是明清小说里,门面高手往往是佛道两家的第一高手,如如来、老君,而玉帝的实力几乎都不强。

《后西游记》:面对孙履真,玉帝再次选择请如来

玉帝大惊道:"似此奈何?"因降敕命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与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带领十万天兵,去擒拿孙小圣。李天王与众星官闻命,只得出班奏道:"天帝有命,敢不奉行!但当年孙大圣大闹天宫时,微臣与众神苦力血战,未曾捉获;今闻孙小圣神通本事又在孙大圣之上,恐捉拿不住,有损天威,故敢奏闻。"玉帝道:"卿奏甚是有理。记得当年收伏孙大圣,亏了我佛如来;今天将既不能成功,须仍到西天请我佛。"

《南游记》:华光大闹天宫,玉帝欲尽出天兵

却说百加圣母母子被华光收去火鸦,反被火鸦啄走,回转天曹,奏说华光神通。玉帝闻奏大怒,即向众臣曰:"华光那贼,如此神通,难以拿获,中界何日得安。不若尽起天曹之兵捉住此贼,以消朕恨。"众臣奏曰:"陛下不可轻动,此人原是灵山寺如来面前一盏灯的灯花,堆积日久,后来如来念动真言,咒成华光。华光乃佛家弟子,故此神通广大,若要收此人,除非请得如来到中界,方可收得此人,其余之人仍不是华光对手。"玉帝闻奏,即命金枪太子去灵山,请如来到殿。

《八仙得道传》:玉帝直接被两条龙赶得逃走

玉帝听了,慌说:"妖龙已至,快宣把守天门各将,挡住关口,一面召朕甥二郎,速带天兵前来降妖。"李长庚忙又奉旨到灌口去召二郎,这里有邓、辛、张、陶四将,各执兵器来打二龙。二龙大怒,使出浑身神力,头撞殿庭,尾击天门,身子一扭,早把四将摔去几千百里。慌得玉帝和许多仙官,赶紧退入后殿。但听得天崩地塌的一声,两龙早把一座殿角,打得坍将下来。把殿上许多陈设的器具,打得七坍八倒,四分五裂。那两龙口口声声,仍要找那老头出去送死。

《北游记》:玉帝为了接近七宝妙树甘愿分身转生臣属家

玉帝闻奏,大怒言曰:"吾为一天之主,倒不及刘天君家有此树,能生七宝,光现照人,妙不可言。"又问众臣曰:"其树要何人常得享用?"众臣奏曰:"此树惟有刘天君家子孙方得管理享用。"帝闻奏。忽然失声叹曰"如何能得到他家做个子孙,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众臣听罢玉帝之言,个个大惊,出班奏曰:"圣人不乱言。圣上既出此言,必当改位投胎。"

《说唐三传》: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降服不得

恼了孙行者,手举金箍棒,喝声:"齐天大圣在此,吃我一棒!"教主、道符听说齐天大圣,唬得魂不附体,晓得闹天宫,玉帝也降他不得。回身化二道金光而去。

《老残游记》:阿修罗当道,玉帝失势

玙姑道:"我也常听父亲说起,现在玉帝失权,阿修罗当道。然则这北拳南革都是阿修罗部下的妖魔鬼怪了?"黄龙子道:"那是自然,圣贤仙佛,谁肯做这些事呢?"

其余的玉帝,大多数是虽然地位极高,却没有什么实力表现。便是《封神演义》这种明确玉帝拥有顶级战力的作品,也是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的二合一。因此,完全可以说道藏中的玉帝再强也不关明清小说创作什么事,大多数的明清小说里,玉帝或无战力表现,或明确战力低微。

王卫国饰演的玉帝

玉帝的修为是无用功?错,修为不是为了打架

那么,玉帝的苦修一千七百五十劫是无用功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如来说出玉帝的苦修后,孙悟空的反应是他修持虽久,却没有实力,"强者为尊应让我"。这是因为在《西游记》中,修行不是为了打架。

大圣道:"他虽年久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变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乱,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生长变化之法,在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

玉帝历劫

西游记纷繁的丹道术语、修心隐喻对于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大多数人而言委实难懂,这也导致《西游记》容易滋生阴谋论;而现代洪荒小说的影响又太大,这导致很多人谈论西游人物修为时套用"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圣人"这种现代体系,这其实与讨论变形金刚、魔戒时套用无限流体系别无二致。其实,西游原著有着清晰的修为体系,而修为高不代表战斗力就高。在唯物主义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对神话中的长生延寿不屑一顾,相信人死如灯灭,将更多的兴趣放在神魔的法力、异能上。

但是这和古人对神魔的看法,其实存在质的不同。固然长生不死虚无缥缈,但在古人眼中并非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真的值得付出时间与精力前去探索的努力目标。现实中的道教,修行的最终目的也一样是长生得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教积累了完备的修为体系,诸如外丹、内丹、守一、服气等,以期望能"长生求仙"。而《西游记》虽然给人一种尊佛抑道的感觉,但其实《西游记》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在孙悟空代表佛门除掉道门的虎鹿羊三力大仙后,对车迟国王说的是:"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而书中的修为体系乃至世界观,均以道教为主,因此,西游世界观的神魔,修行的第一目的便是长生延寿。

我们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斩妖除魔的精彩故事,但孙悟空修为的初衷并非提升战斗力,而是要摆脱死亡的恐惧。且看孙悟空选择求仙的缘起: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而当菩提祖师以旁门左道询问孙悟空是否修炼时,孙悟空关心的是:"似这般可得长生么?"而不是"似这般可提升战斗能力么"。纵观全书,孙悟空的战力并非顶级,但有七十二变在身,便是镇元子、拿着金刚镯的青牛也奈何不了他,而修习七十二变的初衷并非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是为了躲避修炼大品天仙决所招致的三灾。

菩提祖师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而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对于从菩提祖师那学来的世上最快轻功之一筋斗云、西游顶级的械斗武艺(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周全)这些与战斗力有关的技能只字不提,却特别强调了延寿:

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

充分证明了在孙悟空眼中,修行的第一目标是长生,战斗力的提升是其次的,修行的结果体现在寿命而非战斗力的高低上。

而西游记的其他角色,也一样将修为与延寿绑定。比如海上三星说他们的道远不如镇元子,但理由却并非是镇元子的战斗力何等高绝,而是镇元子对延寿一道的立竿见影远胜他们:

三老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而我们知道妖精要吃唐僧肉的理由,都是为了长生不老。这一点从银角的话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

银角道:"若是吃了他肉就可以延寿长生,我们打什么坐,立什么功,炼什么龙与虎,配什么雌与雄?只该吃他去了。等我去拿他来。"

银角认为吃唐僧可以免去苦修之功,而按部就班的苦修,目的正是延寿长生。则结合全书的各种细节,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西游记一书中,修行的目的是为了长生,增加战斗力属于次要的目的甚至附加赠品。理解了此事,便不会再对西游记中修为不绑定实力感到奇怪了。君不见孙悟空是万劫不磨的混元境界,战力却仍不过与二郎神、牛魔王相差仿佛?因此,玉帝的修为让他享有"无极之法",这点上玉帝的苦修确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这和战力并不是绑定关系。

六小龄童饰演的玉帝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