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他突发急症去世,警惕这个“隐形杀手”

什么是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的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所造成的一种疾病,是颅内出血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和小儿。

本病多发于外伤后,通常表现为昏迷、偏瘫、失语、头痛、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等。通常是由于脑挫伤、脑表面静脉破裂出血,亦有脑内血肿增大穿破脑组织、软脑膜和蛛网膜,血液流入硬脑膜下腔的。

最主要原因是外伤,特别是枕部受力,在额顶叶出现硬膜下血肿,在着力点及其附近亦可出现,然后弥漫整个大脑半球。

典型症状

1. 急性硬膜下血肿

约50%病例在受伤时,出现昏迷。

然而,12%~38%的患者在急性损伤后,有一段短暂的“清醒期”,随后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下降直至昏迷。后颅凹硬膜下血肿表现出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瞳孔大小不等、吞咽困难、颅神经麻痹、颈强直和共济失调。

在某些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由颅内压增高或占位效应导致的脑灌注不足,可能最终造成脑梗死。

2. 慢性硬膜下血肿

可能引起隐匿起病的头痛、头晕、认知功能受损、情感淡漠、嗜睡及(偶尔)癫痫发作,且症状可能直到最初损伤后数周才变得明显。全面性功能缺损 (如意识障碍)比局灶性功能缺损更常见。

局灶性功能缺损,可能发生于硬膜下血肿的同侧或对侧。血肿直接压迫下方皮质,可能引起对侧轻偏瘫,而同侧轻偏瘫可能源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导致中线横向移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起的症状可能是短暂的或波动的。

两侧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表现为近端无痛性间歇性下肢轻瘫。

如何预防

1. 注意出行安全

出行时应该正确佩戴头盔、系好安全带等,防止其出行时出现头部损伤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的情况。

2. 注意药物的使用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发生自发性出血的情况,其应该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加药。

3. 改善脑血管痉挛

发生脑萎缩的情况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情况,降低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概率。

综合自中国新闻社(记者 朱晨曦)、遵义市中医院、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等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