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伏天这不能吃那不让吃,可能都是养生谣言!

“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三伏天足足有长长的40天!如此漫长的暑热天气怎么熬?而从养生角度来看,有种说法“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下面就听小编细细道来。

今年“三伏”40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天文专家表示,7月17日入伏,今年的三伏天40天。

传统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天数加起来就是三伏天的总天数。“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

多吃三类食物安心度夏

多吃小麦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些都是小麦做成的。小麦做主食能提供能量和B族维生素,但它还有很多药食两用的功效,能帮助我们安度盛夏。

“小麦麸也有一定的药用功效,能除心烦,止消渴。”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吕沛宛说。另外,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B族维生素、粗纤维以及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物。现代研究表明,小麦麸对预防结直肠癌、大肠癌等有一定作用。

早餐时取一勺放在牛奶里,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稍微煮一下。另外,熬小米粥时加些也行,和豆浆搭配也不错里,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吸收,可以说是百搭食材。

多吃苦味食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三伏天,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建议伏天里主动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

此外,在伏天里,饮食清淡、规律睡眠、适当运动,还要注意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防止上火。

另外,适量喝清凉饮料、淡盐水、绿豆汤等,用温水洗澡,避免图一时痛快冲凉水澡。尽量避免午后或高温时段在日光下暴晒及在露天环境中活动,最好随身携带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处休息,适当地给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会起到良好效果。

多吃羊肉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教授表示,把羊肉这种常见的冬令补品放在夏天来吃,也是不错的选择。

现代人太贪凉了,冷饮一杯接一杯,空调一吹一整天,但正是这样,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显而易见:冷饮容易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空调则可能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甚至指出,人年老时体弱多病,是因为少壮时太贪凉所致。寒则滞,暖则通,这个时候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类似道理有很多,比如生姜也是热性食物,但是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调,早上起来觉得头很痛,喝碗姜糖水就能缓解了。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沈教授提醒,吃羊肉也得分体质,有的人体质偏寒,夏天多吃一点羊肉也不会有不适反应,而体质偏热的人就不要多吃了。

这些三伏天“养生帖”千万别信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每年这个时候,微信朋友圈就会转发各种提醒的贴,热水泡脚、喝羊汤、三伏天不能吃冷饮……这些都是真的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中医专家给出答案。

误区一:

千万不能喝冰镇饮料

“请大家不要喝冰镇一类的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请大家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每年都有患者问我,三伏天挺热的,到底能不能吃冰棍?”治未病中心主任尹艳说,桑拿天适量喝些冷饮,能够起到消暑、清火、降温的作用,所以体质好、肠胃强健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冷饮。

“肠胃虚弱的人或有消化类疾病的人、老人和小孩,不仅在三伏天不要吃冷饮,平时也应该少吃或不吃,因为寒邪易伤胃,这些人消化能力弱,一旦沾上寒凉,可能会损伤胃粘膜。”尹艳强调,体质好的人在选择冷饮时,不要一饮而尽,也不要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喝,因为饮用过多会冲淡胃液,刺激肠道,影响正常的进餐量,损伤胃肠黏膜。

“运动过后更不可马上喝冷饮。”尹艳推荐市民三伏天冰饮,不妨自制绿豆汤、三豆汤、酸梅汤、冬瓜茶放凉或冰镇后饮用。

误区二:

三伏天坚持热水泡脚,逼出湿邪

“很多中老年人就愿意烫脚,尤其是烫出一身汗才舒服,结果把脚烫伤了或烫出头晕了。”尹艳建议,夏季泡脚不是越烫越好,这会加速排汗、损耗阳气。

尹艳说,人在夏天出现四肢乏力、消化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出汗过多、阳气不足,并不是体内寒气作怪,一般来说,泡脚对促进消化有一定作用,并不能起到祛除湿寒气的作用。夏季泡脚水温保持在39℃—42℃为好,感觉温热就行,时间在15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泡完脚后喝一点水补充水分。

“泡脚可以加一点红花、苏木、泽兰、生地、桂枝、艾草、姜等中草药,生阳气。”尹艳推荐。

误区三:

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伏天,很多男士喜欢到羊汤铺喝一大碗羊汤进补,可是,这个方法却不可取。羊汤对于大多数人,不是食补品。

“夏季喝羊肉汤进补,只适合阳虚之人,大多数人在夏季呈阳盛状态,喝多了羊肉汤或吃多了羊肉、鹿肉反而会导致大便干燥、上火。”营养科聂宏教授提醒,夏季进补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与其喝羊汤,不如喝点姜汤,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等功效。”聂宏说,三伏天如果没有胃口,可以吃一点树椒土豆丝开胃,多喝粥和喝汤来补水。

误区四:

“夏练三伏”可以强身健体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不少中老年人运动的口头语,尤其是在伏天,大道上、公园里随处可以看见暴走到大汗淋漓的市民。他们表示“让汗出透了才舒服,才达到健身效果”。

“三伏天还是要以避暑为主,静心静养,切除出大汗。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过度运动,出汗多会导致血液粘稠,再加上天气炎热,很可能没健好身,反而导致心脏病、脑梗的发生。”尹艳说。

“三伏天也不能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下降,大家在早上6时以后晨练或晚饭太阳落山后,适当做些运动,比如散步、太极、广场舞,可以提升阳气,增强体质。”尹艳建议。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