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1943年的北非战场:意大利投降

1942年10月23日,英军第8集团军在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在阿莱曼附近转入进攻,标志着战役的开始。随后的11月,英美军在北非登陆,开始从东西两面实施相向突击,迫使德意军队退守突尼斯。11月8日,盟军实施火炬行动,在突尼斯西面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登陆,成功占领了沿海主要港口,并向东推进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

突尼斯战役

1943年2月14日,隆美尔利用盟军在火炬行动后的调整期,发起了“春风”行动。德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是位于费里亚纳()附近的美军,隆美尔希望通过这次进攻能够切断盟军的交通线,迫使其撤出突尼斯。德军在进攻中投入了第10和第21装甲师,而盟军在该地区主要由美军第2军组成,其中包括了美军的第1装甲师。

在1943年2月,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发起了被称为“春风”行动的进攻,这是他试图在盟军巩固北非阵地前取得战术优势的一次尝试。2月14日,隆美尔要求齐格勒将军趁着黑夜尽量向斯贝特拉方向扩张,但齐格勒表示他必须获得阿尼姆的批准才可以前进。隆美尔虽然在名义上是德军在北非的主要指挥官,但实际上他与意大利将军阿尼姆之间的指挥权存在重叠和不明确的地方。由于政治和战略上的分歧,以及不同国籍军队之间的协调问题,隆美尔的命令有时需要阿尼姆的同意才能执行。

2月19日,德军以3个营的微弱兵力进攻了卡塞林隘口,防守该山口的美军部队由于缺乏协调,到黄昏时德军已在某些点上渗入。然而,由于第10装甲师的调动被阿尼姆一再延误,德军的进攻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天上午,美军防线开始崩溃,不得不向哈姆拉山撤退,大量尚未使用的武器装备落入德国人之手。

2月20日下午,隆美尔对卡塞林隘口发动了集中的进攻,并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阵地。但面对德国人的这些胜利,盟军对于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盟军飞机无法起飞对防线实施支援。

2月21日,隆美尔犹豫了,他决定停止前进,预计盟军会有一个反击。然而,这是一个代价沉重的错误,因为那天并没有出现反击,而盟军由于估计德军的部队数量十分庞大,增援部队在一天内均已赶到,使得原本在数量上已经占了劣势的德军处境更为困难。

2月22日,德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向塔莱的进攻,但已经收效甚微。严重的损失已经使他们吃不消,而在个地区的美军,兵力远比他们强大。那天下午,隆美尔与飞来前线视察的凯塞林获得一致的结论,认为再继续进攻已无力可图,而且非洲军团兵力薄弱,已经十分疲惫,有随时遭到反击的危险。于是,非洲军团开始分段撤退。2月24日上午,卡塞林隘口再一次回到了盟军手中。

据不完全统计,战役中德军造成美第2军6300名士兵死亡、受伤或失踪,俘获了4026人;摧毁了183辆盟军坦克,194辆半履带式装甲车,512辆各式车辆。美军在第一天的战斗总结里就涉及了许多这场战斗暴露出来的问题,包括缺乏前沿侦查、指挥层次过多、通讯不畅、盟军部队之间缺乏协调以及对空火力不足等问题。

3月初,隆美尔因健康问题和与希特勒的战略分歧,离开了非洲战场。他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胃病,需要回国接受治疗。隆美尔的离开对德军士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后,汉斯-于尔根·冯·阿尼姆(Hans-Jü)接过了德军在北非的指挥权。阿尼姆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他的部队不仅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补给和增援方面也严重不足。

在隆美尔离开后,德军在北非的处境进一步恶化。盟军利用其海空优势,对德军的补给线进行了持续的打击,德军的物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此外,盟军在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不断扩大,德意军队在北非的阵地逐渐被盟军包围和压缩。

1943年4月,在亚历山大上将的统一指挥下,盟军第18集团军群发起了代号为“铁匠”的总攻令,要求部队沿整个弧行战线强攻退守的德意部队。英第1集团军担任主攻,目标直指突尼斯城;英第8集团军在南面,对敌军左翼发动攻击;美第2军在北面,以夺取比塞大港为目标打击敌军右翼。

4月19日至20日,英第8集团军首先发起了进攻。随后在22日,英第1集团军和美第2军也开始了他们的攻势。尽管遭遇了德意军队的顽强抵抗,但到了5月6日,在400门火炮和战术空军的支援下,英第1集团军全力猛攻,德意部队终于招架不住,开始向后溃退。同时,美第2军在北面也不断压迫德意军防线,导致其开始向内凹入。

5月7日,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成功攻入了突尼斯城,而布莱德雷指挥的美第2军也攻占了比塞大港。德意军队在混乱中纷纷奔向滩头,希望从海路撤出北非,但面对盟军海空军的严密封锁,他们的撤退尝试化为泡影。到了5月13日,阿尼姆上将和梅塞元帅相继向盟军投降,约10万德军、15万意军被俘,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

这场战役中,盟军第18集团军群拥有压倒性的军力优势,包括20个师、1200辆坦克、1500门火炮和3241架飞机。相比之下,德意非洲集团军群虽然依托复杂的地形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盟军的强大攻势。突尼斯战役的胜利,也预示着德意军队在非洲的彻底失败。

西西里岛战役

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中心,是意大利南部的重要屏障,控制着通往北非和中东的海上通道。盟军希望通过攻占西西里岛,消灭岛上的轴心国海空力量,确保地中海航道的安全,并迫使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下台,促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1943年初,盟军在北非沿海港口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执行西西里岛登陆作战计划。该计划由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负责实施,下辖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第8集团军和巴顿指挥的美军第7集团军,共13个师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达47.8万人。

为保证战役的突然性,盟军实施了代号为“肉馅”的误导行动,发出其将在撒丁岛登陆的假信号迷惑德军,从而使德军分散了在西西里岛上的兵力部署。在西西里岛登陆前,盟军攻占了班泰雷利亚岛,俘虏了意军1.1万多人,为西西里岛战役的发起扫清了障碍。

盟军在登陆前对西西里岛和卡拉布里亚实施了战略轰炸,共出动4000架飞机对岛上的机场和设施进行了昼夜轰炸,于7月1日取得了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的制空权。

7月5日,盟军攻击舰队从北非港口出发前往马耳他岛会合,英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为其提供掩护。7月9日,恶劣的天气条件导致德意军队放松了警惕。利用这一机会,7月10日凌晨,美军第82空降师和英第1空降师的5400名官兵,搭乘366架运输机和滑翔机从突尼斯出发,飞向西西里岛,揭开了登陆行动的序幕。同一天凌晨3时45分,巴顿和蒙哥马利指挥的16万美英登陆大军,分乘3200艘军舰和运输船,在1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在西西里岛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实施了登陆。

7月11日,面对西西里岛守军的反击,德第15装甲师和戈林装甲步兵师等部队向巴顿的美第7集团军发起了反击。尽管德军坦克几乎推进到美军滩头阵地不足2公里处,但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损失了大批坦克,被迫撤退,美军趁势攻占了杰拉城。7月12日,英第8集团军攻克了锡腊库扎,而德意军队构筑了从恩纳到卡塔尼亚的坚固防线,以阻止盟军进攻墨西拿。

7月13日,蒙哥马利的部队在卡塔尼亚遇到德军顽强抵抗,而巴顿不甘心让蒙哥马利独唱主角,兵分两路,一路支援英军,一路直取西西里首府巴勒莫。7月22日,美军不战而克巴勒莫,俘虏意军5.3万人。8月1日,美军“大红一师”向特罗伊纳发起进攻,德军死守特罗伊纳,与美军殊死搏斗了7天才撤离该城。

8月5日,英第8集团军攻克卡塔尼亚,开始沿东海岸公路向墨西拿推进。德军有计划地边打边撤,沿途过河炸桥,并埋下数以万计的地雷。8月10日,德意部队退到墨西拿附近,完成了向意大利本土的敦刻尔克式撤退。8月16日傍晚,美军第3师的先头部队到达墨西拿城下。8月17日上午,美先谴部队进入墨西拿,随后英军也进入城中,岛上的一切抵抗均告停止,西西里岛登陆战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盟军共伤亡约2.3万人,德意军伤亡3.3万人,被俘13.2万人,此外还损失了大量装备。这次战役成功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为盟军打开了登陆欧洲的大门。

意大利投降

1943年,意大利在多个战场上遭遇失败,国内危机加剧,导致政权的不稳定。7月25日,意大利发生了政变,墨索里尼被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软禁,巴多格里奥元帅组成了新的政府。

希特勒预见到意大利可能的投降,命令德军向意大利本土进军,以保持对南欧的控制。与此同时,巴多利奥政府在对外声称继续与德国联盟的同时,秘密与英美接触,准备进行投降谈判。

8月19日,意大利政府开始与盟国进行谈判,并在9月3日在西西里岛附近的卡塞比雷签署了短期停战协定。9月8日,美英盟军在意大利南部萨莱诺地区登陆,意大利正式宣布投降。

随着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的登陆行动,德军迅速采取了行动以确保其在意大利的利益。9月10日,德军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意大利首都罗马。这一行动直接导致了意大利政府和王室成员的流亡。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三世和巴多格里奥元帅等政府高级官员被迫离开罗马,前往意大利南部的布里恩扎,以避免被德军俘虏,并继续组织和协调意大利的抵抗行动。

在流亡期间,意大利政府继续号召国民抵抗德国的占领。他们通过广播和秘密渠道向意大利民众传达信息,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继续与占领者进行斗争。这一号召得到了许多意大利人的响应,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了抵抗运动,对德军进行了游击战。

9月12日,德军实施了一次大胆的营救行动,目标是被软禁在阿布鲁齐山中的墨索里尼。这次行动由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奥托·斯科尔策内上校策划和执行。斯科尔策内是德国著名的特种作战专家,他精心策划了这次被称为“橡树行动”的营救任务。

行动当天,斯科尔策内率领的伞兵小分队乘坐滑翔机,突袭了墨索里尼被软禁的山间旅馆。他们迅速制服了守卫,找到了墨索里尼,并将他带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型机场。在那里,墨索里尼被带上一架等待的飞机,成功逃离了意大利。这次行动的成功展示了德军的高超战术和斯科尔策内的指挥才能。

墨索里尼被救后,被带到了慕尼黑,并很快被转移到了意大利北部。在那里,希特勒为他建立了一个名为“萨洛共和国”的傀儡政府,企图利用墨索里尼的影响力继续在意大利北部进行抵抗。然而,这一行动并未能改变战争的总体趋势,意大利的抵抗运动和盟军的进攻持续对德军构成压力。

9月29日,艾森豪威尔将军与巴多利奥元帅在马耳他岛海域的英国“纳尔逊”号战列舰上签订了全面的《意大利投降书》,进一步规定了意大利应遵守的条件。10月13日,在同盟国的要求下,意大利政府对德国宣战,正式退出轴心国联盟。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