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佛塔(倒塌前)
法门寺佛祖舍利的传说延续了上千年,可否真的有佛骨舍利呢?佛塔的意外倒塌,是祸是福?出土的文物举世震惊,件件价值连城。小小的地宫方寸之间,文物数量之多,级别之高,令人瞠目结舌。法门寺地宫发掘记,即将为您揭晓。
佛塔意外倒塌
1981年8月24日,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伫立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上的法门寺佛塔(真身宝塔),东北边部分轰然坍塌下来,像被锐器切削了一样,而剩下西南的半边,恍若一截残指,虽然出现了倾斜,却依然神奇而顽强地耸立着。
法门寺千年古塔发生的突然变故,很快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注意。这座曾经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青砖古塔,看上去与其他佛塔别无二致。但追溯其历史,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之下,法门寺佛塔可谓大有来头。
传说,佛骨真身舍利就安放在塔的底下。而且,从塔身上写有“真身宝塔”四个字来看,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点。那么,到底有没有佛祖真身,谁不敢肯定地回答。
据佛经上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去世119年后,公元前3世纪中叶,古印度统一。传说,当时的阿育王把佛祖的舍利送到世界各地,阿育王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数十座佛塔,代人们礼敬佛祖。其中,中国分布有19座,最早的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如此不凡的渊源吸引了国内许多学者探究传说背后的事实。但即使查遍史籍,也无法找到确切的信息来论证法门寺佛塔最早建于何时,只能大概推测其始建于东汉。而现在倒塌的佛塔,是明代重修的。
阿育王 ,(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护法明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除南亚次大陆外的整个印度。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jiān)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后来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被称作“白阿育王”时代。他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他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影视剧中的阿育王
地宫发掘,藻井的出现
法门寺佛塔倒塌以后,在国内外佛教徒的一致要求下,1986年底,当地政府准备重建法门寺佛塔。重修佛塔必然要动地基,而地基属于古代遗存,考古必须先行,于是一支考古队很快成立了。
1981年8月的那场风雨,使得这座千年古塔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把残塔拆除之后重新修建。重新修塔,各方面的数据就要重新测定,以保持原貌。那么,现在这座佛塔的地质结构必须掌握,这些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测量数据,这可是一项浩繁的工程。
1987年4月,考古队在清理出的地基上,继续发掘,把明代的13级八棱砖塔的地基已经发掘了出来。地基是一个环形的,在环形坑的中间部分,有一块方形的夯土结构,据考古专家推断,有可能是北魏或西魏时期的遗址,当时可能在这里建造过一座小型的舍利塔。因为,在这个小舍利塔的夯土中间,有一个四、五米深的藻井,所以,必须先清理这个井。
地基
藻井-1
藻井-2
随即,塔基藻井的发掘工作开始了。当挖到井的底部时,一块方形的石板显露了出来。这下面会是什么?揭开石板,露出了一个神秘的洞穴。这个洞口的发现,让考古队员们惊喜不已,通过洞口向内看,里面全部是金银珠宝类的文物!
兹事体大,考古队不敢冒然采取发掘行动,赶紧向上级汇报,请求帮助。很快,公安、武警进驻现场,严阵以待,随时保护即将出土的珍贵文物。
藻井洞口
通向地宫的隧道
但考古队员很快产生了疑惑,这些宝贝是从哪放进去的呢?难道是从塔顶放进去的吗?这么贵重的供养佛祖的圣物不可能从上面随意放下去,肯定还有别的地宫入口。于是,按惯例,考古队员又到南面去勘探,果不其然,他们在土层下面发现了台阶。经过发掘,总共有20级台阶通向地宫深处。
1987年4月6日,地宫下斜踏道随即被彻底清理出来。踏道的每一级台阶上都撒有唐代的铜钱。平台尽头,一道被石头封堵的墙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封门石的上方,一块汉白玉石头上,浮雕着两只对称的凤凰,雕工精细,图案精美绝伦,一看就是盛唐的风格。考古队原以为地宫是明代的遗存,这一下得到了非常明确的佐证。这令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
地宫封门石
封门石上方凤凰雕刻
当考古队员移开封门石后,两扇漆黑的石门霍然闯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两扇对开的石门,上面刷上了一层厚厚的黑漆)。石门上有一把大锁,已锈蚀不堪。根据形制来判断,这是一把唐代的锁。
那么,神秘的石门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惊人的宝物呢?
据史料记载,法门寺佛指舍利地宫的大门,每隔30年才打开一次。可一千多年后,这个拿钥匙的方丈早已化骨成仙了。怎么才能打开这道石门而又不破坏这把锁呢?因为,这把产于盛唐的铁锁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物。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把锁用老虎钳子只需一下,就打开了,简单粗暴。但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考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各方面的人才汇聚于此。通过专业人员把锁表面的锈去除之后,用小铲子轻轻这么一撬,只听得咯噔一下,锁便被打开了。
随着石门的开启,人们仿佛瞬间与唐朝的时空对接了,一千多年很长,却又似乎很短,短到可以听到它的呼吸,感受到它尚在微微跳动的脉博。
打开石门,门内是一段幽暗阴森的隧道,一种历史的凄凉之感深入骨髓。当考古队员继续往里走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大家惊呆了,由青石、大理石、汉白玉铺成的地面发生了严重变形,拱了起来,像被什么粗暴地翻过了一样。隧道的顶部也大面积开裂,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或许是地震,或许是大雨造成了地面沉降,在塔身巨大的压力下,地面发生了严重变形。
衣物账的出现
在对隧道进行加固之后,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此刻,在隧道的尽头,两块刻满了字的石碑闯入了考古队员的视野。
但凡考古,有文字的东西都是非常珍贵的,它可以很清楚地告诉你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块碑是“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一块是“衣物账”。两块石碑共刻有900字,一块是记事碑,一块是物账碑。
从碑文可知,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舍利时留下的,寥寥九百个字,瞬间把人们带入那唐代时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佛教盛世里。
衣物账(石刻)
碑为监送真身使随负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
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等如后。
重真寺将到物七件:袈裟三领,武后绣裙一腰,蹙金银线披袄子一领。水晶椁子一枚。铁录一枚。
真身到内后,相次赠到物一百二十二件:银金花盒二具,共重六十两。锡杖一枝,重六十两。香炉一枚,重三十二两。圆无盖香炉一副,并台盖朵带,共重三百八十两。香宝子一枚,共重四十五两。金钵盂一枚,重十四两三钱。金襕(lán)袈裟三副,各五事。毳(cuì)纳佛衣二事。
武后绣裙一腰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新丝一结,百索线一结,红绣案裙一块,绣帕二条,镜二面,袜十双,紫靸(sǎ)鞋三双。绣幞(fú)十条。宝函一幅,八重,并红锦袋盛。第一重真金小塔子一枚,并底衬共三段,内有银柱子一枚。
第二重珷玞(wǔ fū)石函一枚,金框宝钿真珠装。
第三重真金函一枚,金框宝钿真珠装。第四重真金钑花函一枚,以上计金四十七两二分,银二分半。
第五重银金花钑(sà)作函一枚,重四十两二分。
第六重素银函一枚,重四十九两三钱。
第七重银金花钑作函一枚,重六十五两二分。
第八重檀香缕金银棱装铰函一枚,银锁子及金涂锁子七具,并钥匙钺链子等,共计银一十六两四钱。银金涂钑(sà)花菩萨一躯,重十六两。银金花供养器物四十件。内垒子一十枚,罗子一十枚,垒子一十枚,香案子一枚,香匙一枚,香炉一副,并碗子钵盂子一枚,羹碗子一枚,匙箸一副,火箸一对,香盒一具,香宝子二枚,以上计银一百七十六两三钱。真金钵盂,锡杖各一枚,共重九两三钱。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斤二两。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沉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
鎏金流云纹长柄银匙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曾兴修法门寺。之后,从武则天开始,一直到唐代晚期的唐僖宗,先后有七代帝王迎送和供奉过法门寺佛骨舍利。而这浩大活动的主角,神圣的佛骨舍利,会不会出现在法门寺地宫里呢?石碑上的文字使这个问题变得不再那么虚无缥缈,这让考古队员十分兴奋。
在两块石碑被移开之后,又一道门赫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石门两端的门扇上,各雕刻着一尊精美的菩萨像。
进门之后的发现,同样令考古队员异常兴奋。一座汉白玉石塔静静地伫立着。这座被称作阿育王塔的汉白玉石塔,约80公分高,四面都有精美的彩绘浮雕,塔盖、塔刹、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
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就在这里面呢?一想到这,考古队们愈加激动不已。
汉白玉阿育王塔
地宫的前室与中室
第二道门打开之后,就进入了前室,前室有一个阿育王塔,两边是释迦牟尼的坐骑——金毛狮。阿育王,就是印度的一个国王,他供奉舍利的时候,就用这种塔。前室进去以后,到了中室,中室是一个雕刻华丽的宝石灵帐。
天王力士彩绘浮雕
灵帐
在阿育王塔的后面,人们发现了另一道石门。按照之前的经验,门后必然还有秘室,门上雕着天王力士彩绘浮雕,尽管年代久远,但依稀可见当年的鲜艳,但凶悍的扮相仍有一种慑人的力量。采用如此的造型,是否暗示着,门后的世界将会非同寻常呢?
第三道门打开之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法门寺地宫的中室,中室的中间位置放着一尊硕大的汉白玉灵帐。
从石碑的文字看,最后的封闭时间是景龙二年,唐中宗李显的时候。从现场的情形断定,从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封闭以后,地宫就再没有人进来过。
李显像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
683年-684年、705年-710年,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打开后室,惊人的宝贝
在接下来的发掘中,在汉白玉灵帐的后面,又是一道石门,这一道门没有上锁。门内是地宫的后室,室内的情景令人震惊,里面围绕着宝函的,在1.75平方米的地面上摆满了珍贵的金银器。如此密集的稀世珍宝同时现世,人们的狂喜难以言表。
后室门
考古队员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地面最初发现的藻井的位置了。
整个法门寺地宫总长度是21.12米,总面积是32.48平方米,而后室只有区区1.75平方米,这么小的空间里摆满了宝贝,多到无法插脚。
随即,一件件稀世珍宝在人们手上传递着,面对着一件件宝贝,所有人都处在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
这一次发掘与以往不同的一点就是,每一件文物不仅级别高,而且都有出处,上面写有供养人的名字,这就特别珍贵了。比如,有的器物上刻有两个字“五哥”,那这个五哥到底是谁呢?经查阅史料得知,懿宗的儿子僖宗排行老五,宫内就叫他“五哥”。盛唐时叫郎,晚唐叫哥。
公元873年,懿宗病重,在弥留之际,李俨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于懿宗死后的灵柩前即位,时年仅12岁。唐僖宗李儇(公元862年—公元888年),儇Xuān,唐朝第18位皇帝。他是唐懿(yi)宗第五子,初名俨,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公元873年—公元888年,在位15年,27岁驾崩,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后室的宝物-2(秘色瓷)
后室宝物-金银器
在此次法门寺地宫发掘的文物中,有一套精美的金银茶具尤为引人注目,这套茶具有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全部工艺流程和饮用过程所用器具,一整套的唐代茶具。以前,日本人一直说,茶道是他们的,但这些茶具出土以后,他们自此便哑口无言了。
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也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宫廷茶具。
成套金银茶具
这是一套供奉佛寺之物,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可知是僖宗皇帝"新恩赐"的。因为他是皇家所用之物,故而等级在当时应该是最高的。
从这套茶具可知,唐人"吃"茶的过程是,先把茶叶从茶笼中取出,经过烘烤后,用茶碾子研碎,再用茶罗子筛过,将细茶末收入由框、罗、抽屉组成的抽屉中,水烧开后,先取出茶末,兑水,在茶盆中调成糊状,再加进盐、姜、葱、椒等调料,冲水,然后用茶碗分盛,茶碗下垫茶托,端起来吃掉。
开启八重宝函
1987年5月4日,法门寺八重宝函开启工作开始了。
八重宝函的最外边一层是檀香木的,经过1100多年岁月的浸蚀,已经完全腐烂成碎片了。第二层是鎏金的四大天王宝函,上面有一把银锁,令人惊奇的是钥匙竟然还插在上面,一拧就打开了。第三层是素面银质宝函,上面系着丝绸,可这层宝函的间距非常小,让考古队员无从下手,如果冒然开启,会损坏上面的丝绸,怎么办?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用自行车的车条,弯成勾子,伸进去,四个人一起同时拎起来,才将宝函取出。上面依然有一把银锁,也有钥匙,可以很顺利地打开宝函。就这样,前前后后总共打开了七层宝函,最后一层纯金宝函是宝珠顶的单檐四门塔。
纯金宝函是宝珠顶的单檐四门塔
七重宝函
1987年5月4日下午两点,一直到5月5号的凌晨两点,考古人员一重又一重地打开宝函。
当第七重宝函被打开的时候,现场鸦雀无声,里面是一座包裹着的小金塔。把宝珠顶打开以后,在一根银柱上面套着一个白色的管状物,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是何物。据衣物账真身志文记载,“舍利高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色白如玉,少青,二角有纹,纹并不彻,髓穴放大,中有隐迹”。
这让所有人都惊呼起来,这就是佛祖舍利了!而这一天5月5号恰好是农历的四月八号,佛诞日,这是巧合还是天意呢?没人能说得清楚。
开启金塔瞬间
金塔内的玉质舍利
但接下来的登记工作却遇到了新的问题。
考古工作有一个惯例,凡出土文物,都必须标明质地,可佛舍利标什么质地呢?大家进退两难,所有人都不敢说。有人建议用舌头舔一下,结果发现是玉质的。考古工作者在分辨化石或非化石的时候,常用这一招,化石会立马吸住舌头,而玉则不会,玉是凉性的。虽然是玉质的,但依然是舍利。因为这个是唐代的宪宗在元和十四年把它迎出去的,宪宗(778年―820年,唐代第11位皇帝)为此还写了一首《舍利赞》:“眼睹数层金光润,手撑一片玉光寒。炼经百火精神透,藏之千载瑛彩完。”皇帝就说它是玉的。
这一枚玉质舍利难道真的是佛祖的真身舍利吗?
随后,考古人员在灵帐内发现了又一枚玉质佛指舍利。
而就在考古人们对最后的工作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在法门寺地宫的后室后面的墙上,一个秘龛显露了出来,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人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是一个金质的四十五尊造像宝函,这是非常重要的密教文物。上面写着“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弟子英智”的字样。
打开之后,里面又是一个檀香木的盒子,盒子已经腐朽,里面露出十个很小的菩萨和弟子等人物造像,一圈站立,中间是水晶棺子,这应该是武则天时代的遗物。打开水晶棺之后,里面是一个玉石棺,打开玉石棺,第三枚佛指舍利安祥地躺在里面。经鉴定,这是一枚骨质舍利。根据文字记载和专家推断,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殖骨舍利。
之后,在阿育王塔中,人们又发现了第四枚舍利,也是骨质舍利。此次,法门寺地宫中,总共发现了两枚玉质舍利,四枚骨质舍利。
佛骨真身舍利
佛骨真身舍利-2
舍利与舍利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2、舍利花也是僧人火化后产生的晶体,外观如同花朵一样,是舍利子的骨片。
3、舍利子与舍利花只是外观不同,坚硬程度和出现方式等并无区别。
当年,中国有四个地方有佛指舍利,它们是山西的五台山,毁掉了;秦岭里面也有一枚佛骨舍利,可惜也毁掉了;还有一个就是江苏盱眙的古泗州普光寺,而普光寺在康熙19年,黄河大水泛滥而入淮,导致泗州城沉入了洪泽湖底,普光寺也不存了,佛指舍利到底存不存在了,就不得而知了;还有就是扶风法门寺的灵骨、金骨佛指舍利了。
这次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发现可谓意义非凡,是因为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现在都没有佛舍利了。
法门寺的舍利传奇至此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除此之外,还出土了121件珍贵的金银器,20件琉璃器皿,13件秘色瓷,以及大量精美绝伦的唐代皇家丝织品。(文物图片)
法门寺以及和它相关的佛祖舍利的传说延续了上千年,法门寺地宫考古也成为了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所出土的文物件件都是精品,价值连城,不可估量。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部分文物:
金函
琉璃盘
银茶碾
莲花纹金碗
琉璃盘-2
银嵌金茶盒
秘色瓷-1
唐代秘色瓷
秘色瓷(越窑青瓷)
秘色瓷-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