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拍卖 · 看点
提起以刀剑为代表的中国古董冷兵器,其内涵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大方面来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冷兵器的演进,从一个独特视角,同步折射出古代社会和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成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颗耀眼明珠。从中国古代冷兵器本身而言,它们以丰富的品类、精绝的工艺、有效的实战性、以及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核,成为早已超越兵器本身的存在,它们所代表的征伐天下的胆识勇气,所承载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等等,早已刻入民族基因。
国内春拍正燃当下,也为大家推荐一场超级硬核超级带感的拍卖,即来自北京名刀汇贸易有限公司,6月5日开拍的 2021圣锋贤刃春季冷兵器艺术品专场拍卖会,近百件海内外冷兵器艺术珍品,既是拥有者们高贵身份和高贵品德的再现,也同时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021圣锋贤刃
春季冷兵器艺术品专场拍卖会
拍卖 预展
6月4日(周五)09:00-21:00
6月5日(周六)09:00-16:00
拍卖 时间
6月5日(周六)16:00
01
圣锋贤刃 国内王牌
在这先和大家分享下这场拍卖会的主办方——北京名刀汇贸易有限公司,它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家,同时拥有管制刀具销售资质,及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拍卖手续齐全、购藏手续合法,免除大家参拍的后顾之忧。
名刀汇自成立以来,积极致力于冷兵器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传播,期间每场拍卖均呈现近百件中外冷兵器及杂项艺术精品上拍,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五场冷兵器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可以说,论冷兵器收藏,名刀汇堪称业界先锋、国内王牌。
本届拍卖,也已经得到北京市商委、文物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批准,备案号京文物许可【2021】380号,冷兵器玩家及爱好者不妨一起来关注。
02
逐年走热 前景喜人
中国古代冷兵器文化博大精深,而国内古董冷兵器艺术品虽然总体还没有出现追捧,但从逐年市场价值表现来看,冷兵器已经逐年跻身收藏热门,未来的上涨趋势将会非常强劲。现阶段,对于想要捡漏的藏家来说,这一门类值得重点发掘和关注。
从已有记录可知,1995年,是古董冷兵器艺术品初次入市,一把距今2400余年的勾践剑在香港露面,几经周折最终以120万港元被国人成功回购,这一天价开启了中国拍卖刀剑的序幕。
2006年,一件市场上唯一具“乾隆年制”款字的腰刀“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见下图)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现场,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为一位国内私人藏家以4604万港元竞得,高出估价近5倍成交,一举打破“御制工艺品世界拍卖纪录”及“中国御制刀剑工艺品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把中国刀剑收藏推向一个高峰。
“乾隆年制”款 腰刀
时隔两年,这把腰刀再现拍场,同样是香港苏富比,这一次,价格可谓扶摇直上,最终以5183.2万元成交,短短两年间上涨了500多万元。不仅是国内刀剑冲破千万元大观,国外刀剑市场表现也颇为不俗,实力不容小觑。
2007年,法国拍卖会上,拿破仑一把镀金宝剑,以高出底价3倍的481万欧元(近5000万人民币),刷新了冷兵器世界拍卖纪录。
从上可见,刀剑收藏市场逐渐步入正轨,悄然成为备受海内外瞩目的热门藏品。
03
寓意非凡 名品辈出
宝剑历来都被人们视为辟邪之物,无论从形美到神美,都被视作力量、正义、吉祥、辟邪的圣物。
本次,北京名刀汇贸易有限公司主办的 圣锋贤刃2021春季冷兵器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件以2.5万元起拍的 清 皇帝卤簿仪仗仪刀鞘尾,与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仪刀和承德市博物馆仪刀之鞘尾形制完全一致,为清代皇帝卤簿仪仗所用,凤毛麟角,值得重点关注。
另一件 清 旋焊方装职官佩刀 与《皇朝礼器图示》中记载的职官佩刀形制一样,为清代职官佩刀珍贵藏品,刀身开有两窄一宽的血槽,其中宽血槽被四枚铜钉隔为三段,此为暗合中国道家哲学三才四象的说法。其中三才指“天、地、人”,四象则为“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也有解释为代表东南西北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总之,这种冷兵器独特的三才四象表达方法,寓意为期望佩刀者平安幸福、长寿安康,有着美好的祝福。
除此之外,还有近百余件中外冷兵器艺术珍品上拍,品种繁多,来源可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4
精品赏析 上拍在即
lot 1001
清式 鎏金花卉海水江崖纹全装双剑
估价:RMB 90,000
双剑形制自古有之,在近代发展到鼎峰,主要为文人雅士悬于书房之中,几无兵器属性。双剑寓意为双剑合璧,对人生有着美好的向往。此剑呈典型清代特征,剑身锻造精细,保存较为完好,置放于台,震颤不绝,隐隐有虎啸之声。
两支剑身均为外侧起脊,内侧平面,方便入鞘。金属配件均为铜鎏金材质。护手为蝙蝠样式,表面阴刻有花卉卷草及海水江崖纹饰,下衬细密鱼籽地。
蝙蝠样式护手最早起源于唐代的八字形护手,逐渐发展至明清的蝙蝠纹,因为与“福”同音,所以备受古人喜爱。古人将其作为吉祥图案象征幸福美满。而护手的蝙蝠为展翅形,寓意“进福”、“纳福”,希望福从天降。
护手之上錾刻的花卉卷草纹,是典型的中国兵器装饰纹样,因其以柔和的花卉、枝蔓卷曲装饰而得名。此纹饰不仅出现在本件拍品的护手上,也出现在了所有金属配件之上,形制保持了高度一致。而海水江崖纹饰寓意福山寿海,由挺立的岩石波涛翻卷的海浪及代表深海的水脚组成,多用于龙袍、官服的下摆。
剑柄为纺锤体,木制,外部包裹有鲛皮,即珍珠鱼皮,其上角质颗粒系石灰质沉积于鱼鳞上形成,非常坚固,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耐磨和防滑的皮革。中国古代素来有使用鲛皮来包裹剑柄与剑鞘的传统,而此方法传入日本后,被加以改良,逐渐形成了现今日本刀柄鲛皮外缠绳的制作工艺。此剑使用鲛皮颗粒紧密,质地坚硬,手感舒适,包裹接口位于剑柄内侧,双剑入鞘后互为遮挡,美观无外露。剑柄后部开有穿绳孔,双剑位置一致。柄首为如意形,取期望顺心如意之美好愿望,阴刻有同样的花卉卷草纹。
剑鞘为木胎,双鞘槽样式,包鲛皮并上漆磨光。鞘装配件共有五件分别是鞘口、上箍、中箍、下箍、鞘尾,均和柄装为同一纹饰,保存较为完好。
↑莫高窟壁画中手持长剑的唐代武士
双剑入鞘后合二为一,造型工整。全长 99.5 厘米。
lot 1005
民国样式 国军“军人魂”“忠”字款短剑
估价:RMB 8,800
此为黄埔军校毕业学员配发短剑,各期形制均有不同。此剑剑身刻有“军人魂”三字,应为1940 年前后配发。剑身通体镀铬,有部分锈蚀。
剑柄铜质配件部分,铸有一“忠”字,下衬鱼籽地,颇为罕见。整体为标准梅花剑形制,通体装饰有梅花图案,下衬鱼籽地,两侧包仿玳瑁片,外缠铜线。剑鞘为铁质,有部分锈蚀。全长40 厘米。
lot 1007
清式 皇帝卤簿仪仗仪刀鞘尾
估价:RMB 25,000
本件拍品尺寸宽厚,铜制镂空鎏金,作工极为考究。正反两面镂雕有卷草龙纹,外沿辅助以滚珠纹饰,侧方两面均为如意纹,四面下部则均装饰有阴阳太极图案。
与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仪刀和承德市博物馆仪刀之鞘尾形制完全一致,为清代皇帝卤簿仪仗所用。长5.8 厘米。
根据记载,清朝皇帝卤簿仪仗定型于乾隆十三年。皇帝所乘金辇旁边有拂尘、金炉、香盒各两个。沐盆、唾盂、大小金瓶、金椅、金杌各一个。手执仪刀、弓失、豹尾枪各30人。另有骑马卫士一千人。全部卤薄共需1800 人。
根据现存馆藏仪刀实物可知,清代所制仪仗用刀。刀两边均有两道血槽,刀身近格处有描金缠枝花纹,柄茎缠绕绿线,柄首及柄茎底均为铜鎏金镂空云龙纹,鞘外蒙绿鲨鱼皮,鞘首至鞘尾共四道箍,均为铜鎏金镂空云龙纹。
↑ 承德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皇帝卤簿仪仗仪刀(右)
lot 1011
清式 旋焊方装职官佩刀
估价:RMB 85,000
刀身为雁翎刀形,呈现出了漂亮的锻造花纹,为中国独特的旋焊花纹钢锻造而成。旋焊花纹钢是古代中国花纹钢技术的一种,用来制作宝刀、宝剑一类名贵器物的带有花纹的钢,中国古代又称" 花铁"、" 文铁"。把花纹钢表面打磨光净,或者再腐蚀一下,花纹就显示出来。
本件拍品呈现复杂的星云纹理,连贯清晰,令人拍案叫绝。
刀身开有两窄一宽的血槽,其中宽血槽被四枚铜钉隔为三段,此为暗合中国道家哲学三才四象的说法。其中三才指“天、地、人”,而四象则为“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也有解释为代表东南西北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总之这种冷兵器独特的三才四象表达方法寓意为期望佩刀者平安幸福、长寿安康,有着美好的祝福。
护手为圆盘形,四周起高滚边。刀柄为木制,外缠绳后配。柄首为佩刀标准的官帽形,包浆厚重。
此刀刀鞘为原配,未经修补,颇为难得。木制刀鞘外上大漆,呈现出古朴的冰断纹。根据此纹路可以推断,其年代至少为清代早期,此后之漆器难出现这种纹路。两枚鞘箍上安装有提梁,带卷云纹雕刻装饰。
此刀基本保持了当时原貌,与《皇朝礼器图示》中记载的职官佩刀形制一样,为清代职官佩刀珍贵藏品。全长95 厘米。
lot 1013
清式 文房剑装旋焊小腰刀
估价:RMB 160,000
本件拍品形制颇为罕见,虽然是刀,但是装具均为剑用。刀身锻造复杂,满布的旋焊纹理,小燕翅刀形,刀背近尖处有一道明显折线。刀身上挖有两道血槽,平行规整。
铜制护手为睚眦造型,这种护手常用于宝剑,而极少在刀中发现。睚眦雕刻精细惟妙惟肖,额头雕刻有一枚“王”字,结合睚眦的龙子身份,暗示此护手为龙虎结合之产物,具有龙虎精神。刀鞘安装有两枚鞘箍,上安提梁及挂环。与其他腰刀不同的是,此刀鞘箍侧面还有一条立体螭龙装饰,雕刻精细,龙口衔一枚活环,可供携带佩刀时使用,这种装饰也多见于剑。而鞘箍之上阴刻有“暗八仙”纹饰,精致细腻。鞘装其余配件亦均为铜质,并采用阴刻手法,装饰有云龙图案,其形象生动,大气磅礴。刀鞘为木胎包鲛皮,经高手修整,保存完好。
本件拍品造型小巧,工艺精湛,形制罕见,气质儒雅,是悬于文房之佳器。全长72 厘米。
lot 1017
清式 全铜龙吞锤
估价:RMB 150,000
本件拍品造型尤为规整,锤头为八道瓜楞形,装饰有莲座形固定托,接铜制锤杆。锤柄前部制作有龙形吞口,雕刻精湛传神,秋毫必现,特别是龙目以紫铜点缀,气势非凡。柄首为铜制,圆盘形,尾铆雕刻有花朵形纹饰。
此锤全部以黄铜精制,相同材质钝兵器在中国古代极为稀少,主要是因为铜为铸币主要材料,价格不菲。当时仅有达官贵人方可使用铜器,比如铜炉、铜像等等。到了明代中期,随着金属锌的冶炼技术成熟,铜器中锌含量开始逐步上升,最高可达30%,呈现出黄金般的金黄色,颇为显贵喜爱,由此黄铜逐渐替代了青铜的位置。而随着各地铜矿的发现与开采,纯铜器皿才在清末时期逐渐增多。
所以本件拍品在其所处年代中,是一件颇为难得的纯铜钝兵器精品。全长37 厘米。
lot 1018
清式 安思远同款纯铜塔尖龙吞锏
估价:250,000 元
本件拍品以黄铜铸造而成,铜质精纯,尺寸硕大。龙吞与锏柄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栩栩如生,采用先铸造再手工雕刻的技法,造型规整,秋毫必现。
锏身亦为铜质,起四棱,棱线笔直凌厉,前细后粗,变化均匀,锏尖为宝塔造型,工艺手法讲究。铜制柄首为十二楞方形, 包浆厚重,原配。此锏虽礼仪用途大于实战,但整体配重极佳,亦有实战功能。
此类形制精细铜锏大多为海外回流,国内较少遗存,或为赏赐外国使臣而由官方专门订制的礼仪之物。
此锏与2016 年佳士得拍卖的美国著名收藏家安思远遗物中的一对锏柄几乎别无二致,可惜该物为残件,而本件拍品保存完好,十分珍贵。全长72 厘米。
lot 1020
清式 嵌宝金川藏刀
估价:RMB 35,000
本件拍品刀身为剑形,钢质精纯,锻造流水纹连贯清晰流畅,刀头尖锐,刀刃研磨锋利。
护手为盆形,银制,向前包边。刀柄为一体龙骨结构,木胎外包鱼皮。鱼皮上安装有五组三连铜底座,其上交错镶嵌有孔雀石和红珊瑚。柄首为铜制,中心安装有银制支巴扎头像装饰,四周环绕宝石镶嵌。
支巴扎神兽,藏语叫支巴扎、汉语叫饕餮,梵文叫切普,是西藏常见的神兽图案,是非常勇猛的佛教护法神兽,是勇武的象征。相传其为大鹏金翅鸟的长兄,形象可爱而又威武,能食尽世间一切不净之物,保佑平安。
刀鞘为木胎包铜,鞘口正面镶嵌有巨大红珊瑚装饰,四周环绕有孔雀石,上下带有嵌银包边纹饰。鞘口下侧安装有一鼓形挂环,供悬挂佩戴时使用。鞘身中心有一长条形红铜押板,表面雕刻有缠枝莲。鞘身主体为黄铜材质,四周镂雕缠枝莲。鞘尾则镶嵌红珊瑚。
此刀虽制作粗犷,但粗中有细且华美非凡,呈典型金川地区风格特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是金川系藏刀中的优秀藏品。全长53 厘米。
金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最东部,今天四川省西北部,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面积小,自然环境恶劣,也不能给朝廷提供丰富的物质贡献和财政收入。但是,这一带西通藏区、东邻汶茂、北枕青海、南接雅安,是清朝确保治理西藏的门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乾隆皇帝的十全功绩中便有大小金川战役,此战使处于鼎盛时期的清王朝逐渐转为衰落,耗时近三十年,投入军队十多万,花费帑银近九千万两,才荡平拥兵几千的小小金川。
由此可见当时金川地区民风之剽悍,也可与其粗犷写意的刀剑装饰艺术相互印证。
lot 1021
清式 “乾隆年造”款礼仪佩剑
估价:RMB 42,000
剑身锻造精细,中部开脊,并未开锋,剑尖圆钝为宫廷礼仪佩剑。剑身密布交织网纹,1 毫米内高达5-6 根之多,剑身长61 厘米,共计3000 余根,排列分明整齐,均匀遍布剑身,其工作量之巨大,工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剑身两侧一周均有错银纹饰包边,剑尖则为错金银追逐北斗七星的龙纹。剑身中部一侧为错金银佛教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据传是“风调雨顺”的化身。剑身另一面为错金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剑身根部错银落款篆字“大清乾隆年制”。铜制护手为蝙蝠形,寓意为幸福安康,表面镂空雕刻夔龙纹装饰。剑柄为骨制,正反面均雕刻了道教开山祖师张道陵,与剑身金刚美女组合代表为僧、道、俗三家。柄装均镂雕有夔龙纹。剑鞘为木胎包鱼皮,铜制鞘装均镂雕夔龙纹。全鞘共有三枚鞘箍,上箍及中箍配有挂环,供悬挂使用。全长85 厘米。
此剑形制与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中的一件藏品形制装饰完全一致,馆藏编号为XXVIS,190 号。博物馆铭牌译文:“剑,中国,年代1736-1795,此剑是清代一系列宫廷礼仪佩剑中的一支,所有剑身均装饰有个性化的星座及神仙图案。此系列每一支均有篆字年款,在伟大的乾隆皇帝时期制造。”虽然此剑被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认为是乾隆年间的作品但在国内刀剑研究领域,也有将其断代为清晚期寄托款的观点。
lot 1024
明式 高阶鋄金竹节背鎏金狮子麒麟装佩刀
估价:RMB 170,000
本件拍品尺寸小巧,锻造精细,开刃锋利,刀尖微微上翘。刀身为雁翎刀形,开有多道直形、回形血槽,长短、宽窄各不相同,其布局合理,细节处理到位,体现了较高的审美品位。而极为罕见的是,此刀刀背处亦开有血槽,或一宽或两窄,中间以竹节纹相隔,间隔处有鋄金装饰,将整刀气势大幅提升。
所有鞘装配件均为铜鎏金材质,其上高浮雕有狮子及麒麟等瑞兽形象,护手为十字花形,四周起双滚边。刀鞘保存较为完好,木胎上红色大漆。两枚铜制鞘箍上连接有卷云纹提梁,铜色清亮。鞘装或有修配。
本件拍品满工以狮子麒麟造型装饰,或为高阶武将所用,不仅等级颇高,且艺术造诣极高,不失为一件冷兵器精品之作。全长70 厘米。
狮子并不产于中国。根据史料记载,狮子这个动物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典籍上。据说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作为两国友好象征的礼物,西域诸国将其进贡给汉朝皇帝的。狮子一到中原,立即引起了轰动,就此开启了狮子在中国的传奇之旅。狮子之所以被国人如此喜好,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
一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本不产狮子,狮子这个大家伙长得威武雄壮,给人以王霸之气,成为帝王权势的象征,被历代帝王视为神兽、祥瑞,从而引领了一股“狮子热”。同时物以稀为贵,狮子只有皇家才有,因此古代的老百姓更是对这个大家伙充满了好奇心,被持续关注。
二是佛教的传入,给狮子披上来了一件圣衣。在古代,狮子与佛教有着莫大的关系,狮子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被佛教称为“灵兽”,有着护法辟邪的作用。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教的流行,狮子也成为古代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守护神。古人为了辟邪以及吉祥好运,就将狮子作为建筑的装饰物使用,最为常见的就是在门口放一对石狮子。
古人放弃老虎,而尊崇狮子,就是狮子长得一张人畜无害的脸,本就稀少,又被人严加看管,没撒野的机会,被古人认为是一个能带来好运的乖宝宝。而老虎在古代山林中经常出没,并且动不动就吃人,古人视为凶兽,对其惧怕和厌恶,因此被古人所抛弃。于是,狮子的传入,直接取代了老虎,成为万兽之王,开启了自己在中国的传奇历史。
lot 1033
清式 方装职官佩刀
估价:RMB 60,000
此刀等级颇高,与清代画作中高阶官员佩刀之形制完全一样。比如在2015 年以7475 万元成交的乾隆皇帝《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画作中,绝大多数画像均佩戴或手持此刀。其中著名的人物有阿桂、和珅、福康安等等。乾隆皇帝先后领导了10 次重大军事行动,被称乾隆称为十全武功。为了宣扬他统治时期的卓越战功,将士们凯旋,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班师回朝的功臣绘制画像,《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即为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乾隆皇帝特命御制功臣像手卷,悬挂于紫光阁中。
↑《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中的福康安画像
刀身钢质精纯,尺寸小巧,有部分实战痕迹。刀身开槽尤为精美,共两宽两窄,平行呼应,其中一道宽槽以圆坑间隔为三条。
护手为椭圆形,四周起高折沿,折沿外侧雕刻有回形纹,护手底部雕刻有二龙戏珠。
刀柄为木制,外缠绳。刀鞘为木胎,外包绿色鲛鱼皮,铜制鞘装配件均镂雕龙纹,等级较高。全长69.5 厘米。
lot 1036
明式 官造铁鋄金云芝纹佩剑
估价:RMB 200,000
本件拍品装具现存柄及剑格,柄和首为铁浮雕云芝纹,铁鋄金工艺;剑格为铁透雕云芝纹鋄金,近剑夹处为鋄金植物和动物纹;剑刃为双血槽形制,俊秀挺拔;剑夹为铁质云芝纹,有鋄金存留。
古代官制从《周礼》《考工记》等,据《考工记》记载:“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两従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本件拍品刃长74 厘米,柄长14.5 厘米,满足“身长五其茎长”,应“为上制,上士服之”,即高级官员佩剑。
整体状态完好,器型纹饰与明中早期官制特点相符,原柄木缺失,后配老料金丝楠木,剑较之刀难得,高级别官剑更是凤毛麟角,则本件拍品可谓武备收藏之极品。全长89.5 厘米。
lot 1038
清式 张信哲旧藏清嘉庆织金大阅甲一套
估价:RMB 500,000
张信哲,著名歌手、艺人。酷爱收藏明清织绣甲胄服饰,本件拍品即为张信哲旧藏,附带张信哲亲笔签名的私人旧藏证书。
本套拍品工艺精湛,包括上衣、下裳及用于两裳之间防护的鱼踏尾。整甲外布铜钉,金绒镶边。护心、护膝处都有团龙纹。穿时各部分由钮扣袢联缀成一整体。全长186 厘米。
大阅甲即为阅兵皇帝或钦派检阅官所著之正式服饰。为配合清代盛大阅兵式而定制清朝以弓马定天下,入关以后把骑射奉为祖制,为了保持传统和整肃军容,制定了大阅制度和行围制度,定期由皇帝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用以检验和提高八旗兵的战斗力。大阅作为清代的一项重大的典礼活动,由皇帝全面检阅王朝的军事装备和军队的武功技艺,八旗军队各按旗分,披铠戴甲,依次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鸟枪、骑射、布阵、云梯等各种技艺。
lot 2002
十八世纪样式 莫卧儿帝国高阶满鋄金波浪刃克鞑儿拳剑
估价:RMB 80,000
剑身为乌兹钢制成,锻造工艺精湛优异,大约产于1780 年左右的北印度地区。剑尖极为宽厚,横截面呈菱形,拥有强大穿刺杀伤能力的同时,保证了结构强度,避免折断。剑刃研磨锋利,为典型的实战用冷兵器。剑身中部开有两道宽大凹槽,其中间以高脊相隔,凹槽与剑身形状一致,将整体剑身塑造的更为立体。每道凹槽内部被锻造为波浪形,恰似高脊划开刃面产生波纹,此形制极为罕见,为高等级克鞑儿拳剑独有。高脊进行了一定研磨,较为锋利,对穿刺攻击有加强妙用。剑身及高脊根部均带有鋄金植物纹饰且相连,展现了工匠高超技艺。剑柄满鋄金有植物及花卉纹饰,工艺极为繁复,几乎完全覆盖了原有钢制剑柄。剑柄及连接处侧方均带有点状纹饰,圆点直径完全一致,颇为规整。剑柄中间由平行的两枚宝瓶形握柄相连,其上装饰有与剑柄一样的鋄金纹饰。握柄不仅外观华丽,且融入了人体工程学设计思路,握持感觉舒适紧致,颇为难得。
剑鞘为木胎包绒,有部分破损,红色绒布后缝有金线制作的印度纹饰,较为罕见。此拳剑从本身工艺来看具有较高等级,且剑体保存状态非常完好,是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地区克鞑儿拳剑优秀藏品。全长39.6 厘米。
lot 2006
十九世纪样式 奥斯曼帝国鋄金帕拉弯刀
估价:RMB 94,000
刀身锻造精良,刀尖开有长反刃,曲线优美,保存完好。刀身中部开有宽血槽,与刀身形状一致,视觉效果凌厉。刀背有两段平脊,其上满工鋄金有铭文。刀身根部两侧带有鋄金清真寺屋顶造型及纹饰,殊为精美。
护手为十字形,两端雕刻为植物果实造型。刀柄为角质,柄首下弯,开有穿绳孔,可以有效防止劈砍时脱手。刀鞘为木胎包皮,鞘装配件为钢制,鞘身侧面有开口,方便弯刀入鞘。本件拍品较同类型帕拉弯刀更为完整华丽且尺寸更为硕大,为奥斯曼帝国冷兵器精品。全长87 厘米。
帕拉弯刀是奥斯曼帝国骑兵常用马刀,其形发展自自舍施尔弯刀,这种刀劈砍力极强。1798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时候,和装备了奥斯曼帕拉弯刀的马穆鲁克骑兵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当时法军中著名的骑兵指挥官科尔贝将军曾经描述过战斗的场景:“马穆鲁克骑兵对我军造成的伤害可谓十分的惊人,他们只是将刀前伸,靠着战马的冲力和手腕的力量将刀身砍入我们骑兵的身体,或是将刀身横拉,凭着相对速度就能造成可怕的伤口。地上有被整齐削下的胳膊甚至大腿,有的士兵甚至被拦腰砍成两段。我的部下有几位身首异处,身体断成了两截,即使没有死亡的伤势也极为严重,手背、手腕全部被切断,情况十分凄惨”。
战斗结束后,科尔贝将军用一把缴获来的战利品来试刀,“每次都可以将一头山羊或绵羊轻而易举一刀拦腰切断,似乎毫无阻力似的,血就顺着刀身血槽流过。据说一位奥斯曼帝国的将领曾经一刀将一头牛砍成两段”。
同时他还记载了如下一段令人惊讶的事实:“马穆鲁克人通常在练兵室练习刀法,练习者一脚前一脚后得站好,将弯刀高举过头,迅速沿着对角线劈砍,反复不断地练习这种动作,直到非常熟练为止。之后两名仆人各抓着一条宽大而轻柔的纱巾的两个角,上下摆动直到整条纱巾都兜满了风之后,在向上摆动的时候两人一同松手,只见纱巾轻柔地漂浮在空中,此时练习者迅速举刀过头,自对角线向纱巾一刀砍去,如果此人刀法确已熟练,则纱巾可以被凌空分成两片,轻轻地飘向地面。”
至于马穆鲁克骑兵对拿破仑的印象有多深,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在他离开埃及的时候,从叙利亚商人手中购买了2000 马穆鲁克骑兵,并组建了共和国马穆鲁克骑兵卫队。
lot 2008
十八世纪样式 奥斯曼帝国银装亚特坎弯刀
估价:RMB 38,000
亚特坎弯刀是古老的反曲刀类家族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最后一个分支。虽然亚特坎弯刀是在奥斯曼帝国时代闻名遐迩,但是这种弯刀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2 世纪。在传说中,塞尔柱人在征服了今天土耳其西南部的尼兹利时,一个随军铁匠发明了亚特坎弯刀。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个传说,但是亚特坎弯刀的历史却可以说伴随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历史。
亚特坎弯刀的特点除了它的反曲刃以外,还有就是它的刀柄。亚特坎弯刀的刀柄类似高加索风格的弯刀,不仅没有护手,同时在刀尾还有一对宽大的柄耳。一般的亚特坎弯刀刀柄往以骨头来制作刀柄,而一些比较高档的亚特坎弯刀则会使用银装。
本件拍品即为高等级全银装亚特坎,由奥斯曼帝国工匠手工打造。整体装饰带有巴洛克风格,明显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
刀身为欧洲优质单体钢锻造,近刀背处开有血槽,直通刀尖,刀身一侧带有鋄金铭文。刀身带有银装吞口,雕刻有植物纹饰,华丽非凡。刀柄为银制,硕大的刀耳典雅大气,四面均有高浮雕纹饰装点。
刀鞘为原配木胎包银,雕刻有繁复的花卉及鱼鳞图案。全长74 厘米。
lot 2009
十九世纪样式 波斯恺加王朝满鋄金头盔、盾牌一组
估价:RMB 100,000
本组拍品为波斯恺加王朝达官显贵礼仪装饰用武备,通体为铁制。工匠们在上面不厌其烦的满工鋄金各种纹饰,表现出了恺加王朝非凡的艺术成就。盾牌其上安装有四枚盾钉,下衬太阳状垫片,表面满鋄金纹饰。盾钉旁边围绕有四枚椭圆形图案,内部藤蔓纹较为稀疏。盾钉中间为太阳加植物纹饰,极其密集。中央区域外侧有螺旋鋄金纹饰包边,再外有八段纹饰,其中相隔的四段为波斯语铭文。铭文外侧为铁雕宝顶形包边,每段凹陷处浮雕圆形纹饰。盾牌最外侧为小滚边,表面均为鋄金处理。盾牌背部通体安装了红色绒布内衬,四枚盾钉后部安装圆环。直径38 厘米。
头盔与盾牌形制相同、纹饰相同,装饰亦采用了满鋄金纹饰,工艺奢华繁复。头盔顶部为八边形盔缨管,通过花瓶形底座与头盔相连。
头盔前部额头安装了两枚翎管,可插装饰。头盔正前部带有一枚护鼻,纹饰极为细腻。头盔四周打孔安装有链甲,面部稍短,后颈部较长,层次分明。高23 厘米。
艺术家们习惯将恺加时期的艺术称之为“玫瑰帝国”,而玫瑰被赋予浪漫和爱情的象征就是自法国传来的,可见人们对恺加王朝时期的艺术是持赞扬态度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朗斯分馆馆长菲林格尔接受BBC 采访时说:“恺加艺术总让我陶醉不已。你能同时看到两个世界和两个时代。恺加王朝很有意思,当时的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同时,艺术是最好了解一个国家的纽带的方式。波斯艺术和文化作为现今保留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始终震撼人心。但文化碰撞的同时,波斯传统艺术也需要保留和传承下去,在被世人赞扬之前,更重要的是得到本民族的认可。传统艺术是骨架,是根源,而吸收舶来文化是新鲜的血液,是使波斯艺术更加生动有活力的元素。
lot 2012
十九世纪样式 奥斯曼帝国鎏金全装舍施尔弯刀
估价:RMB 145,000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兵力雄厚,势力范围包括了当时四分之三的地中海沿岸,所以其冷兵器呈现一种大融合的趋势。有来自中亚的,有来自罗马帝国的,也有来自波斯的,都是会加上土耳其特色装具加以甄别。其中舍施尔就是来自于波斯的武器样式,土耳其风格舍施尔的装具就是粗壮手枪柄形柄首,并非波斯那种简单的拐杖形柄首。
“舍施尔”这一汉译名称最早出现于1945 年前后周纬先生所著的《亚洲各族古兵器考》。虽来源于民国时期,但由于在发音上并没有明显的硬伤,因此这译名在收藏界得以保留至今。
本件拍品保存状态非常完好,不论是刀身还是刀鞘,几乎达到了完美如初的地步,尤其是刀柄拴有原配金属编织刀穗,极为罕见。
刀身为乌兹钢锻造而成,曲线优美,纹路清晰飘逸,开刃锋利。刀身后部有一鋄金画押,注有伊斯兰历1178 年字样,大约为公历1836 年。
整刀展现出土耳其人高超的锻造和装配技艺,重心位置极佳,位于刀身鋄金处,挥舞顺手,劈砍得力。铜制十字形护手采用鎏金工艺装饰,两端为阿拉伯特色的洋葱头造型。刀柄为一体结构,上下柄芯两面采用鎏金铁片遮盖,表面凿刻纹饰。两侧刀柄安装有珍贵角质刀柄,且边缘雕刻有精美植物纹饰,保存相当完好。柄首开有穿绳孔,上挂原配刀穗。
原配刀穗极其罕见,主要因为脆弱不易保存。其刀穗均由细铁丝铁皮编制,相当柔软,为研究土耳其冷兵器装饰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例证。刀鞘亦为原配,木胎包皮,皮边以细密鎏金金属线相连。鞘口及鞘首包有铁制鎏金鞘装,边缘雕刻有植物纹饰。两枚鞘箍装有挂环,鞘箍镂雕有花卉及叶蔓,通体鎏金。
此刀最为主要的特点是保存状态极佳、装饰精美,达到了博物馆藏级别。全长99 厘米。
lot 2016
十九世纪样式 莫卧儿帝国水晶柄坎查短刀
估价:RMB 500,000
本件拍品出自北印度地区,刀身为乌兹钢锻造而成,纹理清晰华丽。其中部挖有两道浅宽血槽,起脊,线条与刀身曲线一致,气质更显凌厉。刃部研磨精细,呈现出干净的镜面效果。刀身近柄处鋄金装饰有花卉植物纹饰,保存完好。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拍品的柄部是一枚巨大且纯净的水晶,其上满工雕刻有植物纹饰,与其内部的纯净无暇相映衬,一繁一简之间,似有另一方世界。刀柄首部下弯为球形,可防止持握时脱手。配有木胎绒刀鞘,采用金属丝线包边,工艺考究。全长38 厘米。
坎查短刀原产于波斯,在15 世纪第一任莫卧儿皇帝入侵印度的时候随之传入印度,盛行于奥斯曼帝国、波斯和印度。坎查短刀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极为优美的反曲双刃刀身,通常在刀尖处加厚,并加大强度。刀柄通常由一整块象牙、玉、玛瑙或者类似的硬石制成,而一些异常精美的坎查短刀则采用光洁无瑕的水晶制成,比如本件拍品。在莫卧儿贵族的画像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佩戴这类有着独特刀柄的短刀,其被尊为自由的象征,不但是随身的武器,而且常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庆典上。
lot 2019
十七世纪样式 奥斯曼帝国权杖战锤
估价:RMB 60,000
锤头为铁质,一端为锤呈倭角八边形,另一端为破甲锥呈羊角形,其上以嵌铜鎏银工艺装饰有阿拉伯卷草纹饰。
锤柄为木质,靠近锤身处为圆柱体,远端呈八棱柱体,外包红色小羊皮,柄尾配件为铁制。此锤各处细节均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或为高阶将领订制之器物,既可用作权杖突出阶级身份,又可实战上阵,殊为罕见。全长64 厘米。
lot 3002
十八世纪样式 日本刀镡一组(鎏金云龙 金覆轮)
估价:RMB 66,000
刀镡正面图案为双龙图,姿态威武雄壮,代表了主人奋发图强的寓意。二龙雕刻精美,鎏金保存完好,栩栩如生。龙纹下衬十字形法杖剑,以期庇护主人,降妖伏魔。
刀镡背面图案为出云龙,姿态蓄势待发,气魄呼之欲出,其下亦衬十字形法杖剑。刀镡外侧均有金覆轮包边,华丽非凡。双镡配合木盒收纳,造型古朴。本组拍品制作工艺相当繁复,先将紫铜铸造成形,再将造型图案雕刻完整,之后整镡鎏金,最后除了重点部位(如“云龙”图案)外,均涂黑漆,用来衬托出重点部位的神采。
两枚刀镡形制基本一致,仅大小略有差别,为同一匠人专为一组大小两柄日本刀制作。小镡直径7.5 厘米,大镡直径8 厘米。
此组刀镡形制呈明显江户时期特征,出现了大量鎏金装饰,应为日本江户时代大名所用。大名是在日本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幕府时期,占据一国或数国的封建武装领主。虽然其管辖地域狭窄,但实际地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
lot 3005
十七世纪样式 日本刀镡(志度之海士 保存)
估价:RMB 33,000
此刀镡形制呈江户时期早期,铁制。到了江户时期,日本刀镡一改以往铁雕朴素风格,艺术气息大放异彩,颇有百花齐放之事。目前市场价格高昂的刀镡,普遍来自于此时期。不仅出现了众多流派,也诞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制镡大师。直到今天,日本很多刀镡学校依然沿袭了那个时期的工艺与制作风格。
此刀镡为丸形,即圆形,名为志度之海士透镡。主要装饰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海士猎龙故事,即为日本水兵与恶龙搏斗的故事。在日本,龙的形象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并一直深受中国龙影响,一般以颜色来代表龙的善恶。镡中的黑龙为恶龙的象征,经常祸害沿海百姓,是需要被剿灭的对象。
在刀镡中部及上部,主要为镂雕海船及船上人物,重点部位以金象嵌装饰。茎柜孔正上方一人一手持印有藤纹家徽盾牌防御,另一手持武器反击,其身后体态丰腴者为家主。刀镡左下方一人正手持竹篙搭救落水士兵,此士兵边爪竹篙边回头用刀劈砍。刀镡右下部为此次战斗的对象海龙,正在准备攻击落水士兵。部分海水使用了银象嵌工艺,颇为精致。所有事物塑造生动,镂雕手法运用得当。
刀镡四周带有金覆轮,且雕刻纹饰,具有一定等级。刀镡背面同样使用了金象嵌手法装饰,将正面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细节再次呈现。
刀镡的茎柜孔两侧分别开有小柄柜孔(半圆)和笄柜孔,两孔均被鎏金封柜封住,表面纹饰及工艺和金覆轮一致。此刀镡配有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出具的保存刀装具鉴定书,为其验明正身,附木盒,为江户时期刀镡收藏佳品。直径8.3 厘米。
lot 3010
十六世纪样式 日本刀(备州长船幸光 特别保存 附太刀装)
估价:RMB 123,000
本件拍品保存完好,附刀装、白鞘和日本刀剑保存协会出具的特别保存证书。
刀装装饰华丽,刀鞘绘有海水云龙纹,极为精美。刀柄家徽为日本战国时期著名武将吉川元春所属。
在铭,表:“备州长船幸光作”,里:“永禄十二年八月日”。长船幸光是备前长船派代表人物。
备前长船派在古刀期至少有刀匠2000 人。该流派的刀质量优良,数量庞大,日本国宝级刀剑中,备前长船派的刀剑占了七成。备前长船派的繁荣得益于附近优质铁矿,其质量居于日本的前列,另外附近水质也适合锻刀,加之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提供了大量的炭。备前长船派远离政治权力中心,不受政权更替的影响,因此能稳定面向全国市场提供刀剑,并引领时代潮流,名匠辈出。
↑吉川元春家徽
吉川元春(1530—1586),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次子,生性刚肃,勇武过人,外号“鬼吉川”。元春一生的出阵战伐累记共七十六战,战绩为六十四胜、十二次不分胜负,是名令人闻之变色的不败猛将。另外他在讨伐尼子氏时于军中著有《太平记》四十卷,为流传至今的“吉川本”《太平记》,被后世评论为智勇双全的名将。
永禄十二年即1569 年,与吉川元春生活年代时间相符,因此,此刀或为吉川元春及其部将所有,颇具收藏价值。全长95.5 厘米。
lot 3013
十四世纪样式 日本胁差(加州真景 重要 附胁差装)
估价:RMB 160,000
真景是南北朝时期(约1336 年~1392 年)加贺国的刀工,他是正宗十哲之一——越中则重的门下弟子,其带有纪年铭的作品有贞治、应安年间,正是真景最为活跃的南北朝中期。其作品地铁青黑,板目肌与杢目肌相交的大肌风格颇有则重之风,地肌中带有地景,颇具趣味。
刃文多见互目乱、小乱和湾刃,刃中则有着像砂流、金筋这样的动态,颇具相州传的典型特色。真景在铭的作品多为“藤原真景”、“贺州住真景”、“贺州住藤原真景”。他的作品被评为中古刀上上作。本件拍品无铭,刃长31.2 厘米,附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出具的重要刀剑鉴定书。
加贺国属北陆道,又称加州。加贺国的领域大约为现在的石川县南部。石高约35 万石(庆长时)。原为古越国之一部分,后独立为一国。
南北朝时代,始于足利尊氏自北九州进入京都拥立光明天皇、后醍醐天皇由京都南逃在吉野建立朝廷的1336 年,终于两朝合并的1392 年。也有史书把上限断在镰仓幕府灭亡的1333 年。两朝各有年号,在自己辖区内使用。北朝实权掌握在足利手中,1336 年足利尊氏开创室町幕府, 制定《建武式目》。1338 年自任征夷大将军,不断发动对南朝的进攻。南朝建立不久,军事支柱北畠显家、新田义贞等相继战死,后醍醐天皇病死,势力衰退。
lot 3014
十七世纪样式 日本刀(近江守法城寺橘正弘 重要 金象嵌二胴落)
估价:RMB 450,000
正弘本名是泷川三郎太夫,本国但马,之后移居到了江户。正弘的作品被评为新刀上上作,大多是典型的小反江户新刀的姿态,这种姿态与江户时期剑术的兴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地铁是致密的小板目肌或杢目肌,并无复杂的地景,视觉上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锻造精良、质朴刚健。从刃文上看,以沸出来的直刃、互目乱、湾刃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正弘的作风与同在江户的名刀工,长曾弥虎彻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类似的澄澈黝黑的铁色、沉稳有力的烧刃,极有可能是因为同在江户,所以有过在制刀技术上的交流。本件拍品刃长76.1 厘米,反1.4 厘米。生茎在铭,表:“近江守法城寺橘正弘 (金象嵌)万治三庚子二月日”,里:“于武州江户 山野加右卫门尉永久(花押)二胴斩落”,刀茎铭文中的“二胴落”意为曾以活体试斩,一刀过两人。附白鞘和日本刀剑保存协会出具的重要刀剑证书。本件拍品曾刊载于:《新刀大鑑 巻之一》、《新刀大鑑 巻之二》、《江戸新刀名作集》、《有名新刀写真図録》。
武藏国( むさし)(),属东海道,俗称武州。石高约67 万石(庆长时)。现在之东京都、埼玉县全境、神奈川县横滨市、川崎市全境。古代无邪志国、胸刺国、知夫国之地。大化改新后合为一国。初属东山道,宝龟二年(771),入属东海道。镰仓时代,成为关东八国之一。废藩置县后,分置八县,最后合归为埼玉县、东京都、神奈川县。武藏国共有21 郡(后来增为22 郡),是仅次于陆奥国40 郡的大国。
江户时代(1603 年3 月24 日-1867 年11 月15 日),又称德川时代。庆长八年(1603 年) 由德川家康在江户( 今东京) 开创幕府,江户时代开始。至庆应三年(1867 年) 大政奉还,历时264 年。是日本历史上武家统治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建立起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政治一安定,经济也随之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发展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江户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之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等企图改善,但却未解决根本。18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江户日本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禁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lot 4002
十九世纪样式 德国乐团礼仪佩剑
估价:RMB 33,000
剑身为精钢锻造,保存完好,形制与当时的决斗轻剑相仿,主要为与礼服搭配使用。剑身中心起脊,剑脊逐渐收窄,后部剑身横截面为六边形,延伸到剑尖转变为菱形。剑身总体造型修长尖锐,剑刃并未开锋。剑身后半部分雕刻有植物纹饰,华丽典雅。
铜鎏金护手为贝壳形,向前延伸,外侧浮雕有竖琴纹饰,充满了艺术气息,或为乐团相关人员佩剑。护手通过护指与柄首人像相连,护指雕刻有螺旋纹饰。剑柄安装有两片珍珠母贝贴片,晶莹剔透,柄箍及剑柄侧面盖板均
雕刻有葡萄纹饰。柄首被塑造为贵族头像,生动细腻,其左耳边与护指狮头相连。剑鞘为木胎,包裹有黑色皮革,保存完好。鞘装均为铜鎏金,鞘尖雕刻有植物纹饰。鞘口一侧为持有者铭文及德语“慕尼黑”字样,以叶蔓纹包边,另一侧为花柱纹装饰,安装了一枚剑挂卡榫。全长92 厘米。
lot 4003
十九世纪样式 德国大马士革钢骑兵指挥刀
估价:RMB 58,000
德国近现代军刀和佩剑不仅在欧洲,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规范和楷模。无论是十九世纪的普鲁士德国和 1871 年后的德意志帝国,其军事实力皆属欧洲之冠。战马和步枪被称为“普鲁士的荣耀”,而骑兵更被誉为“普鲁士战争机器”。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德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钢铁工业和军火工业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和法国,著名的克虏伯公司也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军火及钢铁制造商。
这一时期的德国制式刀剑大多数采用现代钢作为原材料并采用现代锻造设备和技术,而少量皇室和高级官员佩剑仍然保持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工艺繁复、品质精良的大马士革钢成为制刃的首选。十八世纪初,腓特烈大帝开始积极地运用了骑兵作为战争主力,普鲁士骑兵包括胸甲骑兵、龙骑兵和骠骑兵。他们冒死全速冲锋,武器装备被减到最轻,以增强冲锋的猛烈程度,手中的马刀几乎成为唯一的作战武器。直到十九世纪初,骑兵和马刀在现代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骑兵在战争中被大量投入,骑兵刀的形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影响了其他兵种军刀的设计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弯刀的大量出现和十字刀尖的发明。
十八世纪前,西洋刀剑虽然经过巨大的变化,但基本以直身双刃的剑形为主,对于刺杀的重视超过劈砍,即使在全身上下顶盔带甲骑士时代, 刺击几乎是唯一能够致命伤害对手的手段,同时刺击也是最有效利用马匹冲击的动能的进攻方式。但后来骑兵不再披甲,对付的也大多数是身穿布匹军服的步兵,弧刃的马刀产生的切割力更具威力。同时在激烈的近战中,劈砍相对刺击来说更加方便,所以在骑兵手中,弧形的马刀要比直身的刺剑来得有效。
本件拍品的年代为十九世纪中期,尺寸巨大,为同类指挥刀所罕见。刀身锻造极为精细,大马士革钢制成,展现出了惊人的恶魔之眼复杂纹路,刃部纹路又与中国传统锻造马牙纹相似。刀脊凸起呈圆柱体状,一直延续到刀尖,大大加强的了刀身刚性。刀身开有不明显凹槽,主要作用为调整整刀重心。刀身根部有一鎏金雕刻吞口,且带有德语铭文,一侧铭文是“”,这是一种实验的名称,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非常流行,意为将一定厚度的铁条砍断而刀刃无损,到后来就演变成一种质量认证标志。另一侧则是“”,意为大马士革钢。铭文下部铺垫有植物纹饰。
刀柄安装有一半圆形护手,表面满工镂空雕刻有植物纹饰,这种花纹样式的护手多见于意大利剑,尤其是意大利决斗剑,出现在德国军刀上较为罕见。刀柄包裹有蜥蜴皮,并在环状防滑纹外加缠铜丝。刀柄背部有钢板加强,连接柄首。柄首通过护指与护手相连,亦雕刻有同样纹饰。
刀鞘为钢制,包浆优秀,带有两枚鞘箍,上配挂环。全长101 厘米。
lot 4004
十九世纪样式 西班牙宫廷艺术短剑
估价:RMB 60,000
一柄典型的宫廷风格艺术短剑,出自西班牙制刀名城——托雷多。异常华美精致的细节,使其成为西班牙皇室赏赐、表彰之佳器。整体以满工鋄金装饰,气势非凡。鋄金使用了黄金、玫瑰金和绿金三种材质,纹饰为植物造型,至繁至复的装饰,展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准。
剑身为精钢所制,梭形开有双锋,有漂亮收腰,且在吞口处装饰有与外装相同的鋄金纹饰。配有S 形护手,柄首为花蕊状,弯向一侧。全长32 厘米。
本件拍品整体高贵典雅,体现了原主人尊贵的地位、惊人的财富及卓越的审美,实属罕见难得的刀剑艺术精品。
lot 4005
十九世纪样式 意大利贵族联姻纪念五指剑
估价:RMB 200,000
意大利独特冷兵器五指剑形制,剑身锻造精细规整,尺寸硕大。剑身中部挖有两道宽凹槽,与剑身造型一致,颇为犀利。剑身近柄处蚀刻有纹章图案及大量纹饰,其背景以鋄金装饰,细密紧致,展现了意大利工匠高超技艺。纹章上的王冠及四等分盾形徽记表明此剑应为庆祝两大贵族联姻而专门制作。剑柄为钢制,带有弯月形护手,满工鋄金有枝蔓、果实纹饰,而叶子则以鋄银手法呈现。
15 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深受贵族富人喜爱的武器,因为剑身近剑柄处有五指宽,遂命名为“五指剑”,剑悬挂于臀部。尽管五指剑最终并未流行很长时间,但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它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古兵器分支。19 世纪,意大利复兴运动兴起,传统的奢华刀剑的制作技艺重回人们的视野,本件拍品就是基于此背景而被制作。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同类藏品
本件拍品纹饰图案之细密,与今日的金属雕刻比起来也毫不逊色。整剑时至今日保存可谓相当完好,岁月的印记流露自然。这种规格的器物一般只有在大型博物馆方得一见,实在是令人震撼的冷兵器重器。全长68 厘米。
lot 5002
十八世纪样式 不丹镂雕鎏金嵌宝短刀
估价:RMB 40,000
这柄不丹王国传统的杜赞姆短刀大约制作于18 世纪末期,较为罕见和珍贵,他曾经的主人一定拥有相当巨大的财富和相当尊贵社会地位。
刀身笔直,单刃,刀尖位于刀身中线附近,犀利异常。缎纹为著名的流水纹(西方称为“发卡纹”),是喜马拉雅山脉领域的中国西藏、不丹、锡金等地区和国家刀具的典型特征。而其锻造纹理的呈现同时应用了手雕和酸洗技术,这是典型的不丹工艺。
流水纹锻造是高海拔地区锻造刀剑的理想方法——低气压意味着低含氧量造成的加热障碍,而此种方法可使大部分钢材得到充分加热,以达到更高硬度。
此刀柄首部分,正面镂雕有摩尼宝珠、龙纹及卷草纹饰,背面镂雕有四叶草纹饰,整体鎏金并以绿松石点缀装饰,极为奢华夺目。握柄部分缠双股金属丝,呈粗细逐渐过渡的八边形,而两端缠绕有线绳,并涂朱漆。刀鞘正中一条脊线笔直坚挺,一丝不苟。而其中部包裹有来自东南亚的生珍珠鱼皮作为装饰,这对于被喜马拉雅山脉包围的不丹来说,是异常珍贵的材质。全长36.5 厘米。
备考:不丹实际在古代史中属于西藏的一个分支,所以不丹刀也是藏刀南派的一个典型。不丹刀具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帕塔格(Patag),另一种叫杜赞姆(Dozum)。
↑不丹王国第一任世袭君主乌颜·旺楚克的王室卫队成员
可以清楚看到其右肩斜挎的织物袋里露出的杜赞姆柄首
帕塔格略短于长刀的尺寸,大约相当于日本刀中的胁差。其特点是拥有一个大角度斜切刀尖。杜赞姆则较短,呈短剑形制,但仅单面开刃,尖端部分急剧收窄,较为锐利。
古时候,贵族与政府高级官员,通常佩戴装饰华丽的帕塔格及杜赞姆。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不丹男士会在节日盛装时佩戴杜赞姆。
通常情况下,杜赞姆只拥有实用的刀身与软木覆皮刀鞘,但也有个别版本堪称艺术佳作。不丹人佩带杜赞姆时,有两种方式:将其横置于腹部,并插入传统服装的左手侧衣襟;或者将其插入斜挎在右肩的织物袋中,并仅露出柄首部分。
lot 6002
明式 铜鎏金钟馗捉鬼像
估价:RMB 160,000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的万应之神,将其供奉在家中有“求财得财、求福得福”的吉兆。相传,唐明皇病中梦一大鬼提一小鬼啖之。问之,自曰钟馗。曾应举未中,死后誓灭天下妖魔。
明皇醒后,命吴道子追画其像。后来道家常以此为题材,广受百姓欢迎。每到年节喜庆日子,人们都要张挂钟馗画像镇鬼祛邪。这种风俗远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间断。
本件拍品通体为铜铸鎏金。雕像怒目圆睁,一手抓鬼,一手提剑,背带剑鞘,将钟馗嫉恶如仇的气质演绎的淋漓尽致。雕像细节处理相当自然,不论是飘洒前心的胡须还是无风自鼓的长袖,都展现出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而小鬼凄惨的表情又象征着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此雕像脚部与底座相连,底座实木制,包浆浑厚,风格古朴。高32 厘米。
lot 6009
清式 北洋水师水雷局腰牌
估价:RMB 30,000
青铜制造,包浆浑厚,为北洋水师水雷局之凭证。顶部为三角形提梁,四周带卷云纹滚边。腰牌主体为椭圆形,亦有滚边,中心一面为“水雷局”三字,一面为“勇”字。全长10 厘米。
早在北洋水师筹建之时,李鸿章就已开始着手准备建设北洋水师的海军基地。在经过数次实地勘查后,李鸿章选定了在旅顺和威海卫两地建设海军基地,“综览北洋海岸,水师扼要之所,惟旅顺口、威海卫两处,进可以战,退可以守”。
水雷局作为旅顺军港的重要部门,负责全部水雷、地雷的布设防御工作,以及水雷战的教育工作。
具记载,光绪九年,以海防吃紧,旅顺口必须布置周密,水雷旱雷均宜设防。是年二月首由保龄禀请以在旅之艇勇四十名学习水雷,并由大沽水雷营借拨头目二名,雷兵十名赴旅教习。次年正式成立旅顺水师营,以大沽水雷营帮带方凤鸣皆为管带。挑募雷兵五十名,头目十名及水勇一队,合计一百零三名。并附有水雷学堂,延聘美人满宜士为教习( 后改为施密土),二者统属于水雷局。
lot 7005
当代 美国比尔·克隆克艺术刀、剑一组
估价:RMB 700,000
本件作品的作者为一代传奇订制艺术刀具大师、美国史诗级刀匠W.W.( 比尔)·克隆克,其标记为W·W·Cronk。克隆克在订制艺术刀具圈的历史地位,我们从世界最大的刀具展—— 中,以其名字命名的W·W·Cronk 奖,就可见一斑。只有经现场专业评委层层选拔严格评比出的全场最具艺术性的订制刀具作品才能获此殊荣。
克隆克出生于1927 年,1983 年去世,正式的制刀生涯为34 年。据统计,其一生仅制作了不到200 柄刀具,平均2-3 个月一柄,以时间琢磨出的精品件件珍贵。
现如今我们随便打开一个刀具售卖网站,其中的订制刀匠不计其数,作品也是应有尽有,随便一柄订制刀卖到几千上万的比比皆是。
但在上世纪80 年代订制刀具的“上古时代”,美国的职业刀匠仅有十数位,而克隆克便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如雷贯耳的美国刀匠工会创始人Bob 先生和美国刀匠协会创始人Bill Moran 等先驱。与别人奋力推广制刀理念不同的是,克隆克只是把“锻造和研磨”当作是一种兴趣,他并不在乎自己在圈中的地位,他只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足够精彩。虽然他的作品没有固定风格而形制迥异,但是都蕴含了精细和豪放两种气质。
与其他同时期刀匠相比,克隆克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他并没有亲眼看到现代制刀行业的蓬勃发展,令人唏嘘。很庆幸,人们并没有忘记克隆克,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全世界上最大刀展的最重要奖项。
因为克隆克的制刀时间短,作品稀少,所以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绝对意义上的珍品。
本标的为两件一组:
第一件为艺术弯刀,因通体纯净无暇的镜面研磨,而得名“闪电之神”。设计上借鉴了东方燕翅刀造型,刀尖部分有两段折角,刀背精雕细刻有繁复而整齐的装饰,通体手工镜面研磨。护手呈“S”形曲线,同样为手工镜面研磨,其点、面、线间过渡自然,彰显一代制刀大师的深厚功力。刀柄为白色猛犸牙,表面雕刻有螺旋纹饰,并缠以双股银丝。柄首为飞碟状,同样采用了镜面研磨工艺。克隆克的作品多为小刀,而如本拍品般巨大尺寸的作品极为稀少,颇具收藏价值。全长52.5 厘米。
本件拍品曾刊载于:《名刀》,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10 月,P4。
第二件为艺术短剑,因剑身中部的心形镂空设计而得名“洛克之心”。剑身设计独特,有明显收腰,仿佛叠放在一起的两颗桃心,而刃线分为四段,变化复杂丰富。
剑身中央及颈部手工雕刻有精细的植物纹饰,而近柄处设计有心形镂空,构思极为精巧。护手呈牛角状,采用珠串滚边,通体经镜面研磨,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刀柄为白色猛犸牙,其上经简单雕刻修饰,柔和的光泽,与剑身搭配浑然天成。柄首呈可爱的洋葱头状,表面亦雕刻有植物纹饰,与剑身相呼应。全长47.5 厘米。此剑之设计天马行空,制作一丝不苟,将作者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堪称当代艺术刀剑作品中的前无古人制作,比尔·克隆克制刀天才的称号实至名归。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