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从深圳“9·7”极端特大暴雨看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作者:岳清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院长,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

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023年9月7日傍晚到8日,深圳市遭遇突发性极端特大暴雨。暴雨集中在深圳的“腹地区、低洼易涝区、老城区、天文潮顶托影响区、泄洪影响区”,且降雨时间恰好与晚交通高峰重叠,给防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深圳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的实际,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出发,积极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本次能成功防御极端特大暴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成效得到实战检验。

“9·7”暴雨灾情特征分析

本次强降雨从2023年9月7日17时起至8日14时止,历时近21小时,累积降雨总量619毫米,打破深圳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七项历史极值(图1),全市超90%的区域为大暴雨,超57%的区域为特大暴雨(图2)。本次极端特大暴雨具有“降雨强度超强、持续时间超长、强降雨范围超大”的特征。

图1 “9·7”暴雨打破七项极值

图2 “9·7”暴雨降雨等值线图

同时,本次暴雨超出深圳防洪排涝能力,深圳河流域(含布吉河)、龙岗河流域中上游降雨重现期超200年一遇。全市31座水库超汛限水位,深圳水库超设计洪水位0.29米;洪水超警多、流量大,59个河道站超警戒水位,深圳河鹿丹村站洪峰流量超历史极值,12条河道发生17处漫溢;笋岗蓄滞洪区超设计洪水位0.3米。城区连片内涝,全市受淹范围超18平方千米,罗湖区东门、桂园、南湖、笋岗等街道及福田区南园、福田等街道受淹较严重,最大淹没水深2.1米(图3)。

图3 “9·7”暴雨最大淹没水深分布

降雨过程中城市灾险情多发、灾害链复杂,造成700余处道路、地下空间积水内涝,19560余辆汽车被淹,285处小区、商业楼宇出现水浸,65条供电线路因积水中断,7个地铁车站出现积水倒灌情况,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元。

以韧性理念防御极端暴雨

深圳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先后下发了韧性城市的建设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启动韧性社区建设等10大示范项目,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开展韧性城市建设。“9·7”暴雨期间深圳无人员因灾死亡,灾后12小时城市基本恢复正常,72小时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基本恢复正常。深圳成功防御此次极端特大暴雨有如下三点经验: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灾害抵御能力强。2020年以来,深圳市大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投入资金累计约100.42亿元,治理123处内涝积水点、7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40多处有防汛隐患的与各类物业合建的地铁出入口,完成3270座、总长度389.47公里的桥涵检测和28座危桥加固改造工作,整治隐患房屋1791栋。“十三五”期间,完成东部海堤一、二期工程建设,海堤总长达75公里,实施574公里河道整治,建成沙井排涝泵站等排涝骨干工程,有效夯实了城市的安全基础。“9·7”暴雨期间,统筹调度全市155座排涝泵站和143座水闸,启用布吉河笋岗蓄滞洪区,削减布吉河洪峰流量,有效缓解区域内涝,深圳未出现水库溃坝、堤岸坍塌、房屋建筑倒塌、公路桥梁损毁等基础设施重大险情。

构建智慧韧性政府,灾时指挥精准高效。深圳大力建设“1+11+N”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1个市级综合监测、11个区级监测、N个行业领域监测),构建灾害事故风险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形成了专综协同、责任明晰、一体作战的联合指挥作战模式。依托“深圳应急一键通”APP,对全市6大类44小类4.1万名三防责任人进行一键管理。“9·7”暴雨期间,各区按照气象预警分区信号及时启动响应,龙岗区在1小时50分内从防汛“关注级”响应迅速升级到防汛一级响应;依托“智慧三防”系统和洪涝风险图等信息化手段,科学划定受影响区域,3个小时内安全转移22万人;主动停运110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变电站108座,有效避免了触电事故发生;果断关停46个地铁站点,有效避免了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

培育社会韧性,应灾自救组织能力强。2020年以来,深圳市三防办每年开展地下空间防汛、水库泄洪、水域救援等防汛演练,共计1200余次;建设安全应急知识宣教5分钟科普圈,覆盖面超千万人;推进超千个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累计培训超3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全市175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社会韧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9·7”暴雨期间,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自救互救行动,减少灾害损失。罗湖区香格里拉酒店、君荟名庭等物业单位按各自防汛预案,及时启用挡水及抽排设施,成功阻挡雨水倒灌。南方电网公司统筹协调五省资源支持深圳抢修复电工作;各保险公司开展无差别救援,清理路面车辆,恢复道路通行;街道、社区、物业管理等单位清理雨水篦子、路面、地下空间,开展公共场所防疫消杀工作。

深圳市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

系统谋划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现代城市人口高度密集、财富高度集中、国家安全要素高度聚集、运行系统高度耦联,一旦发生灾害,极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快速城镇化发展以及宏观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城市风险呈现新形势:传统风险发生的时长与频次、地点与范围、强度与机理、社会影响等呈现新的变化;风险在城市复杂生命体中跨系统、跨灾种耦合,次生衍生灾害多发;极端情况日益频发,影响范围大,远超承灾救灾能力,后果极为严重,甚至可能中断城市发展。基于以上情况,城市安全管控能力亟需提升。总结深圳、北京、上海等近年韧性城市建设经验,推动特大超大城市建设韧性安全城市,提高城市应对、恢复和适应灾害能力势在必行。城市韧性水平提升需要从“思想、组织、科技、物质”四个方面入手。

在思想准备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社会韧性文化、公众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教育成效。对于城市发展建设,要摒弃“重灾后救助、轻灾前预防”“重发展、轻安全”的观念,将韧性城市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居民日常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在组织准备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作用,提升社会各方在防灾减灾中的参与度。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中的保险赔付比例为10%左右,远低于全球约40%的平均水平,要推进保险等市场机制建立,针对重大灾害做好风险分担。重视日常应急救援和演练,要持续开展多灾险情科目的全市性防灾演练,有效提高各类情景下的灾害应对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科技准备方面,要从基础理论、技术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升科技保障能力。针对城市新特征,要进一步丰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安全相关理论,并加强对传统风险新变化、新兴风险评估、风险耦合链生机理、极端情况应对等问题的探索,构建支撑现代城市安全的“防、诊、治、应”技术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超大型城市安全发展新模式。注重城市安全学科发展,打破传统学科人才培养边界,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实践的城市安全领域人才。

在物质准备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保障体系,提升专业应急装备储备。目前城市极端情况多发,物资储备需求不断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在规模、功能、布局、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应对极端环境和复杂环境的应急救援存在专业化、智能化不足。应在应急资源管理、数字化预案、应急指挥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探索,针对三防、森防等专题场景应用,实现智能推荐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和现场指挥部选址、人员疏散路线等功能,及时下发处置任务,形成“一键启动、万箭齐发”的快速响应能力。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