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事实:
1、头部学区房价格的确下来了,但是更多的中部和底部的学区房彻底起来了。比如西城区的金德月(金融街、德胜、月坛),价格跌了一部分,但房价转移到了东城的龙体和安交学区。
多校划片+教师轮岗,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垄断壁垒,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优质教育。
然而,当更多的机会散步在市场时,原来跟“名校”沾不到边的房子,反而又有了上名校的机会。家长们对开盲盒,乐此不彼。
2、老破小学区房价值受损,拥有居住能力的学区房受追捧。
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北京有些老学区房,根本不能住了,但学区溢价能力较强,人们勉强可以接受。
改革后,机会平摊出去,周边拥有居住属性的次新房,也有了上名校的机会,这时候房子的价值出现了1+1 >2 的效应。
整体来看,教育改革后,北京腰部次新学区房,价值翻倍增长,跑到了房产投资逻辑金字塔的顶端。
那么为什么北京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懂的人都明白,这就是历史沉淀“不可分割”的利益集团。
先说教师轮岗。你以为北京会把西城区的顶尖名师,调到远郊密云区的一个学校里当职吗?
不切实际。
名师不愿意,学校不愿意,区教育局不愿意,家长也不愿意……师源就是学校的招牌,瞎折腾是要急眼的。
所以北京轮岗,也就是小学、初中骨干教师、校长轮岗,不涉及高中,不跨区,且优先各集团校内的师资互换,“大调”转“微调”。
而这样的结果是,过去一个板块,有5个小区是学区房,而现在,轮动过后,变成了10个小区……
至于“多校划片”,更难以撼动利益蛋糕。
2021年,北京海淀很多重点小学,对口小区的学生,调剂到其他学校的概率,大概在5%左右。
整体策略,还是优先“就近入学”,旁边的家庭,持有学区房的时间越长,就读的概率越大。
看到这里,聪明人发现了:
去年轰轰烈烈的打击学区房运动,表面上视死如归,实际上,就是打两耳光给颗枣。
反垄断没那么简单,这都是历史的沉淀,除了决心以外,更多需要花时间去破除,也许是10年,也许是20年。
北京如此,下面的城市改革阻力,可以想象。
我在去年就写过一个观点:
教育改革,跟房地产税出台一样,必须在经济的全盛时期施行,否则都是妄谈。
为什么?
因为对于大多数城市,经济不行,房地产就是救世主,必须加快卖地效率。
而卖地是否能卖得高价,跟政府建设的配套有关,学校就是重点之一。
这些年很多地方为了让新区发展起来,一片广袤的大地要啥没啥,杂草还除干净,先挂个牌,引进全市最好的教育。
买房人就只能乖乖入场,陪伴成长。
现在经济还没起来,你让他们玩均衡,打破教育配套对房价的利好概念,可能吗?
他也许会摸着你的脑门说:
要不去防疫那,捅上一下?
在这套不变的价值逻辑下,中国买房人就必须考虑教育配套,尤其在房地产价值日渐衰落的三四线城市,可能只有学区房拥有保值增值的能力。
这时候很多人会问我,想要房价涨,就只能买学区房?
非也。
在我的价值投资逻辑里,产业永远排在第一位。
决定学区房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超强的师资和优秀的生源。
某种意义上讲,优秀的生源可以撬动整个学区的价值。
拿北京海淀举例,一开始的学区房都在南部核心地带,然而随着海淀高薪产业北移,北面的学校,也很快成了学区房。
道理很简单,优质产业带动优质人口。海淀北面都是大厂,高材生扎堆,这些家庭的孩子天生自带学霸基因,在一起学习竞赛,就很容易把普小考成相对不错的学校。
优质人口集群地,比old core更纯粹,会带给孩子更高质量的成长环境,加速了圈层关系的建立。
不只是北京,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我都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基本一个拥有高薪产业的新区,6年一周期,就可以诞生一个优质学区。
所以,买房也不用死盯着那些价格已经上天的学区房,而是想办法找到新兴的产业区,只要高质量人口足够多,这里就是学区房的下一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