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手机”不是“戒网瘾”的好办法
“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群体中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在校园里的使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也受到学生、家长的质疑和挑战。记者调查发现,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9月26日 新华社)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现在的孩子从小开始接触智能手机,他们是网络的原生代,孩子一旦接触智能手机就可能爱不释手,被深深吸引。他们有时用手机玩游戏,有时用手机刷视频,有时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有时拜手机为老师,有难题随时向手机请教……“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这可是手机依赖症的典型症状,叫人十分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如果不加以干涉矫正,孩子将不思进取无心学习甚至毁掉一生。
家长和老师谈手机色变,可以理解,多少反面的例子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不少中小学规定,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进教室,如有违反予以没收当众销毁手机,有的是迫使学生自己销毁手机,采用暴力手段,采用“堵”的办法,但毕竟不是好办法。一部手机价值千儿八百,贵一点的好几千元,属于贵重物品。从物权法的角度来说,手机作为学生的私人财物,学校没有权力将其毁坏。销毁学生手机,学生可能当面唯唯诺诺,可能家长和学生没有要求赔偿。但特别会激起学生逆反心理,你不让我非得设法再买,加倍地玩,玩手机更加隐蔽,千万不给老师发现。手机是我们必须通讯用具,学生需要用手机与家人联系,用手机学习查找资料。所以,学生使用手机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别对待,不能一禁了之。
笔者认为,根治孩子手机依赖症还是要以疏导为主,老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耐心教育孩子远离网络游戏,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查找资料等,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和老师特别地需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如果老师和家长整天刷微信,玩游戏,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的兴趣转移。每逢周末课余时间家长多带着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父母与子女多多互动,让孩子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农村不少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爱母爱,他们往往需要在网络世界里寻求刺激寻求快乐。父母尽可能多陪陪孩子,这对于孩子戒网瘾是非常有益的。现在学校使用电子设备网络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让孩子与网络一刀两断是不可能的,引导孩子利用手机利用网络学习请教课程上不懂的问题。
有家长将孩子“戒网瘾”寄托在“戒网瘾学校”身上,这类学校办学水平良莠不齐,有的还没有办学资质,指望他们有可能误事。关键的是靠家长和老师联合教育引导,特别要注意“堵疏结合”。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孩子的行为习惯转变需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家长和老师需要多放点耐心,静等花开。(蔡正青)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