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华人头条 江南葛家 ——一部系在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上的厚重传奇

编者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践行习总书记的论述精神,本刊特刊载《江南葛家——一部系在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上的厚重传奇》一稿,让读者自一个家族矢志不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往事,与我们一起顶礼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精神依皈中最为珍贵的部分。

1931年稚川小学毕业生合影。葛昌权提供

公元2005年3月,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牵头组织召开浙江籍两院院士座谈会,听取对浙江未来发展大计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行将结束,精神矍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杶先生发言并呈上一封书信说,在浙江平湖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葛氏“传朴堂”和稚川学校,江南教育兴国的史簿里,远近闻名,虽然上世纪三十年代遭侵华日寇兵燹火焚掠毁,但其所承载传播下来的民族文化良知和精神,应当得到广泛传扬,希望政府能恢复“传朴堂”,妥善保护遗址并重建稚川学校,因为,正是得稚川学校沐炙,走出了一大批强盛国家、复兴民族的百围大栋,可谓群星璀璨……

习近平当即批示,省上要妥加保护遗迹,恢复“传朴堂”重建稚川学校,使其成为教育和激励后人的文化标本。一时间,围绕“传朴堂”和稚川学校的源流故事,打开了一部江南葛家尘封已久的卷帙——

“传朴堂”——江南藏书楼的久远回声

有清一代,浙江三大藏书楼曾是传统文化聚储的高地。其中之一的“传朴堂”特色鲜明。

说话间我们的注意力指向同治朝。浙江平湖鸣珂里(今南河头)鸣喜桥头,一大户人家的声名因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而传遍四邻八乡。鸣喜桥北的葛肇基和他的二弟葛承基建起一座藏书楼——“传朴堂”。几乎同时,葛肇基三弟葛丕基亦于桥南建起一座完全以生活休憩为主轴的“福绥堂”。一桥分野,现南北两葛,“传朴堂”被称为北葛。本文先从北葛“传朴堂”及它的主人葛肇基说起。

打开尘封已久的北葛“传朴堂”的历史卷帙,太多的线条需要厘清。对典籍的仔细梳理和对葛氏族裔健在者的口述历史记录,无疑是最好的门径。随着时间推移和搜记的渐渐积累丰富,慢慢地,这个家族居于历史长河中向前延展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一缕光芒辐射大地。

鸣喜桥。一桥跨南北,连接了南葛与北葛厚重的往昔。罗南杰摄。

就像大多数古来仕宦人家一样,儒家功名思想在葛氏家族史中始终居于主线的位置。远祖无确切的资料细考,只是粗线条表明乃为晋时著名的丹医学家葛洪,被葛氏世系引以为傲,人皆知其美名。足够展开的,是自有清以来的卷轴:以武起家——由武转儒——由儒转商——再由商转儒……在岁月不断衍进交替中,葛氏家族一步步走向繁盛。

到了本文叙述的主角葛肇基辈,绪风遗烈,懿行遐举,其堪称葛氏家族复兴最关键的人物之一。此前的先祖,祖父及父辈皆以行武护持家邦,连续得中武举。早在前清雍正时代,就出过一位名叫葛元的威名赫赫的武探花。这位葛氏家族走出的难得武将,把他对家族的贡献,镌刻在了评定西陲疆乱的战事中。传说疆事既平,荣归故乡,每念西陲辄思愈切,葛元遂将老家地名改名为西陲同名“巴里昆”。之后,家族还出过一位名为葛淇的武举,被朝廷封为镇守三晋的参将。

而葛肇基时,正是乾嘉年间,家道中落,祖上的良田两千亩仅剩四亩不到。年富力强的他,认识到财富的重要性,遂只身南下八闽,找寻照亮人生前路的爝火。

赴闽地求生存与发展的他,为了节省路费,就躲进一艘木船底部,随流到了福州市,辗转到了南太岛。南太岛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乃一处木业集散地,用现在的话讲,叫木材批发市场。他先从做小工开始,挣些糊口的饭食。后来,机缘巧合,一做木材生意的殷实人家要雇用一个长工,职责是帮家里跑市场买东西,天性活泼懂事的他,很快赢得主人极大地满意度。日子在眼前身边翻着跟头飞过。一眨眼2年功夫,他的勤劳善良外加聪慧干练,赢得主人欢欣。人生的第一个转机被加于身:主人决定将自己的独身闺女许配给他。洞房花烛之日,他当初积蓄财富,也积蓄家族重新崛起能量的梦想,已经不远。

以下的场景已在情理之中——在上海南市开起专营木材生意的木号,名“开泰木号”,拓展物流,扩大再生产,将自己的三弟招来负责全面打理“开泰木号”。一条行销流水线形成:从福建南太岛买进木材,走水路到上海往外卖。生意赶上了好时候,竟出奇地好。原因是时太平天国战乱尾声,江南经济复苏,建筑业复兴,大量需用木材。“开泰木号”生意兴隆,木号主人葛肇基又趁势而上,在福建和平湖老家开设分号。富裕的家底积蓄起来,思亲归宗,葛肇基决定在家乡故宅修建祭祀宗祖的祠堂和辟置花园,连片为一处八亩二分地大的庄园式大宅顺利圈定。做完这些,他心中有了较大的慰籍。

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仅仅是积累,内心空旷,让他深感精神缺芜。他想,自己虽然身在商海,但后代子孙能过上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的生活,更奢望些,只要后代儿孙有儒学成就图取功名,那将是光耀江南了不得的事。

于是,以祠堂为依托建起一座武装后代思想的藏书之所进入规划日程。藏书楼“传朴堂”就这样出现在历史的台前。

这里有必要先实录一段有关“传朴堂”源流的故事。葛肇基想给自己一手操持起来的藏书楼取个有意义的名字,他一边劳心敝神建楼,一边为楼名苦思敏想,挖空心思。然而越是求之心切越是事与愿违,竟久而不得。眼看藏书楼竣工日期将至,仍未果。急火攻心的他,陷入苦思,整夜难眠。一日傍晚,劳累已极的他朦朦胧胧进入梦乡。忽有一须发皆白飘飘洒洒的老者悠悠然向他走来,老者似乎看清了他的心事,主动解惑。感动之余葛肇基问老者名号,原来正是自己的祖上先师晋代炼丹家葛洪。先师言说葛肇基之举是泽被后代的千秋好事,既已行动,就要恒毅坚韧毫不犹豫地进行下去……葛肇基惊醒,方知是一南柯。这场梦境,对葛肇基启发很大。深思熟虑之后,他想起自己祖先的庇佑,遂决定以尊祖的名字命名藏书楼。尊祖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作为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学家、化学家和医药学家,其总结出“忠孝、和顺、仁信”六字做人修身匡时济世诀,归纳出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开创了预防疾病学的先河,曾因家境贫弱靠砍柴所得换纸笔抄书学习,留下刻苦用功的治学故事。

“传朴堂”藏书楼的名字应运而生。

时间的大河滚滚流向19世纪中晚期。中华民族面临灾难深重考验的前夜,外侮列强眼瞅着将要不期而至。江南葛家以志许国,“传朴堂”朗朗书声中,走出一位10岁即可作诗的神童,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第八次参加那时的“全国统考”,终于在光绪年间即1886年得中二甲进士,成就了他从水乡平湖走向户部郎中的一代功名。

他叫葛金烺。户部郎中尽管是个四品官,但在他的家族史上亦算得上门庭增辉。

笔者手头的资料没有完整记录其京城岁月的苦辣酸甜,是他参透了官场生态,以谋他图,抑或是回归本源,落叶还乡,总之他“以疾弃官”回到故乡的另一番事略,时时激荡起阵阵回波。

这位嗜书成癖兼善画印的归乡邑绅做出了一项极有创意之举,将“传朴堂”重新设计翻修,增加藏书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八间三层的建筑宏伟庄严地拔地矗立。时宁波有天一阁,湖州南浔亦出现嘉业堂,皆因藏书而闻名遐迩。

烈士暮年,志心灼灼。在经过细致缜密地归类梳理和与他处藏书楼比较之后,“传朴堂”很快确立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即以收藏地方志为主,兼顾别类。日积月累,四方收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竟积得煌煌10万卷,一时间传为美谈。

“传朴堂”一柱擎天,已堪与天一阁、嘉业堂比肩而立。不仅如此,葛金烺还在“传朴堂”边上加筑一处专门藏画的多窗大屋,专门用于典藏名人字画等,初名“鸥舫”。同治甲戌年即1874年,得著名的官场名人伊秉绶题隶书“爱日吟庐”,“鸥舫”遂易名“爱日吟庐”。

上世纪30十年代初平湖鸣珂里(南河头)。葛昌权提供

时月翻转,兔走乌飞,多少年后,与葛家结为儿女亲家的大学者张元济,在评价葛金烺时有这样的文字:“印承先志,买地筑室,固此丕基。其后虽官京师,堂构经营不稍懈。”可见葛金烺苦心孤诣传承筑造“传朴堂”的辛劳。而“爱日吟庐”最负盛名的当数收藏了宋、元、明各代和有清当代名家书画一千多幅。必须特别提及的是,拥有宋、元、明名家书画166轴。这些世所罕见的远朝书画,大多来自于一个特殊收藏认购机遇。

且说江南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收藏无数字画,及至葛金烺时代,一些散佚于民间的精品陆续出现。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葛金烺去看一整批自胡雪岩家族祖宅散出的书画,他当机立断,不惜代价认购得手,尽收囊中。这些珍贵的书画,积淀了“爱日吟庐”的高端收藏的底子。有了如此基础,再加上葛金烺的良苦用心,又陆续收藏得有清当代的大量名家如任伯年、吴昌硕的字画。

1918戊午正月於平湖葛氏傳樸堂花廳。左起:葛昌枌 吳隱 吳昌碩 葛昌楹。葛贤键提供

葛金烺的故事仍在继续。其晚年极为专精地致力于所藏书画的研究,编著辑撰多卷稿本,如《爱日吟庐书画录》四卷、《爱日吟庐书画补录》一卷、《爱日吟庐书画别录》四卷、《传朴堂诗稿》四卷、《竹樊山庄词》一卷等,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书画及诗词的用情之深。我们从相关文献中还可以看到,葛金烺对书画印章也很是喜爱,尤其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感情嗜好。自京城回归故里,从官场云端降落于田畴乡间,托物言志以寄情,成为很自然的事。他的周围也自然聚拢来一批乡邦同好,闲来谈诗论道,赏画品印。由他倡议,很快结成一个团体,名为“海滨四有”诗社。葛金烺还以豁达心胸挹注乡间公益,修桥补路时尽绵力,义举感人。后世学士为他写家传,誉扬尤高:“君归而纲纪家事,宦情益薄,独尽力乡井义惠,桑梓恭敬……”例如他出资资助家乡建“蚕丝祠”,亲自撰写《蚕神词碑记》,资助修复关桥、修建乍浦老城等,都有鼎力襄助的情怀。

葛金烺育有四子。长子葛昌溎,早夭。次子葛嗣溁,三子葛嗣濂,四子葛嗣浵。平湖史志零星记载,葛金烺次子葛嗣溁,亦是一位藏书家。曾建起一栋名为“弢华馆”的楼宇纳藏多达数万卷的各类典籍。非常不幸的是,这位有志于藏书的才俊,28岁便遇天妒,英年早逝,留下一段让人怅惘伤怀的迷思。所幸时势造英雄,葛金烺的四子葛嗣浵,在葛家薪火相传的藏书轶事中,让人们拾缀起对书香世族的追忆,还有,因为葛嗣浵的传奇人生,让人生发对江南葛家的默默钦敬与怀恋。

“守先阁”——饱浸政争记忆的退隐之作

在葛家的故事中,浓墨重彩的主角,当数葛嗣浵莫属。

有关葛嗣浵生前身后的故事,勾起人们对灾难深重的中国近代史痛彻心扉的记忆。

1894年即光绪二十年,正是甲午中日大海战之年。是年7月,一个人的命运牵连了葛家聚散兴衰的神经。他叫徐用仪,浙江海盐武原镇人。仕宦京城,没想到上对朝纲殚精竭虑,下对庶民功德勋卓,却要遭慈禧太后一句话而杀头。他想不通,却也不是一般临刑者头脑懵懂一片空白,相反,在灾祸猝然来临前显得异常冷静清醒。

死生既定,何足罕惜。只是个人之外,后辈儿孙接续脉传,让他上心,让他思虑,以至于彻夜难眠。膝下没有男丁,只有宝贝女儿徐珮瑶。为了徐家的将来,此前他选来挑去,将江南大户、与自己门当户对的葛家男儿葛嗣浵,订为了女婿。葛嗣浵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得中秀才,时入京任工部主事。他与徐珮瑶成婚后,公干之余,大部分时间就在岳父家,协助岳父徐用仪打理内外家事,过了一段平淡无奇的生活。

徐用仪像。葛昌权提供

似乎应了宿命论凡事皆有先兆之说,戊戌变法前,康有为、梁启超等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来徐家,大都是葛嗣浵这个聪明干练的女婿协助接待。从康、梁等一众人的言谈举止中,他分明已嗅出几分要出大事的端倪。

故宫附近西河沿尚书第的一盏青油灯彻夜闪烁于幽暗中。徐用仪连续失眠,独坐如豆的灯下,聪明的葛嗣浵谨守在侧,也彻夜伺立于门帘外,以便随时入递岳父一把解除沤热驱赶蚊蝇的折扇。人生计进退,沉浮风雨知。徐用仪不甘心自己人生的草率收场,却一时间苦无解脱之法。无力回天的他到头来只有喟然长叹一声,奈何,奈何,遂将女儿女婿招至膝前,如此这般地交代一通……屋外,霹雳闪电,暴雨的箭镞激越飞溅,斜刺雕花窗棂,屋内,泣泪滂沱,难舍难分……

1894年当年,在朝中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已有经年的徐用仪,被新任命为军机大臣。谙熟各国“脾性”、奔走于外联内秉之间的他,面对强敌及国家一堆烂摊子家底,产生了韬光养晦以图缓兵的主和心里。自然的,就和李鸿章、孙毓汶等官场耆宿走在同一条线上,无奈地与同朝做官威赫为帝师的老乡、主战派翁同龢等成为矛盾双方。当此之时,朝廷内部战而亡国灭种的声焰极浓,两班臣子中各种复杂的心态交替上演,畏惧的,自保的,血拼的,甚至投降的,一团乱麻,不一而足。徐用仪看得明白,主战,以卵击石,于国于民更惨;主和,修养生息,从长计议,韬晦图强,也还是有复兴崛起的可能。他坚信后者。就这样,和、战双方各执一词,于乌云笼罩的战争前夜吃力争吵,成了一锅浆糊。结果,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占据上风,主和派遭遇弹劾,一项“朋比误国”的罪名,轻而易举地罩到了头顶。继枢臣孙毓汶被罢之后,毫无同为乡党同朝为官的怜悯,翁同龢冷漠而残酷,硬是不与关说,徐用仪遭驱,退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后世的人们都知道,因为甲午之战的惨败,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恶梦加剧,而见证风云变幻政争真相的徐用仪,四年后又被慈禧太后惦记。

那是1898年戊戌变法过后,长舒一口气再次上台亲政的慈禧,面对人才匮乏内政疏浚乏人,心焦中她终于想起了曾经呕沥于外交事务的徐用仪,便诏其出山担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继之拔升为兵部尚书。但是,人的命运往往变幻无常,不是一帆风顺就是坎坷多舛。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做事为官一根筋的徐用仪与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的载漪观点相左,被一个巨大的阴谋所笼盖。这一回,等待他的只有壮节身死,完成自己的塑造了。

且说这笼罩徐用仪的阴谋,原为一场废立之事。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对光绪那看那不舒服,产生废立之念。想来想去,端王载漪的儿子正可将光绪取而代之。这端王载漪,全名爱新觉罗·载漪,乃道光皇帝之孙,惇亲王奕宗之子,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这位光绪堂弟,其福晋是员外郎绍昌之女伊尔根觉罗,生长子溥僎;继福晋是内蒙古阿拉善亲王贡桑朱尔默特之女博尔济吉特,生次子溥俊。让慈禧万万没想到的是,她意欲在1899年废掉光绪帝,立载漪的儿子为大阿哥,却遭到驻华外国公使们强烈反对,俱不认可。慈禧认为派徐用仪前往诸国公使馆游说,徐工作不力,心中暗厌起徐来。这时,载漪察言观色,嗅到慈禧的情绪,急忙做起手脚,他一面竭力在慈溪面前宣称义和团刀枪不入,推崇义和团“法术甚灵”,完全可以抵御洋枪洋炮,蛊惑慈禧下决心依托义和团的硬气功师们与洋人对决;一面设计谋害徐用仪的伎俩。

很快到了1900年5月,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联军组成,并从渤海湾登陆,直扑义和团。情急之下,载漪祭出一箭双雕狠招,既要废掉光绪帝,又致徐用仪于死地:竟私底下假拟一份外国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书,明目张胆地蔑视清政府,尤其要求对光绪帝限定居住,甚至让慈禧归还政权给光绪帝。这种意在催促慈禧立决废掉光绪帝的下三赖功夫,让不明就里的慈禧登时血压蹿高,心肝俱黑,只差背过气去。愠怒的慈禧马上召开御前会议,下诏正式向列强“宣战”。同时下令处斩主张剿除义和团的徐用仪等。事实上,义和团的硬气功加上刀剑耍弄没法与列强的枪炮抗衡,两者根本没在一个水准上。结果可想而知,随着归于载漪旗下虎神营的义和团“抗击”洋人的全面落荒四散,“扶清灭洋”的荒唐闹剧落幕。慈禧所谓废立计划,只好在仓惶西逃中画上休止符。载漪立自己儿子当皇帝的美梦也随风吹散。

需要指出的是,史上因为处理义和团事称由于徐用仪与载漪意见相左,招来慈禧等人“更大嫉妒”,是比较准确的。细想想,徐用仪作为总理衙门大臣,整日行走于外国驻华公使圈子内,影响力毋庸置疑,载漪认为其所以外国公使们坚决反对他们一伙搞废立阴谋,徐用仪肯定没说好话,而且极可能从中作梗。加上徐用仪等力主韬光养晦,不要因为义和团而轻惹洋人,“外衅不可启”,慈禧看了火上浇油的外国要她交出政权伪照书后更加恼羞成怒。徐用仪等成为政治斗争角力的牺牲品,惨死于菜市口就成为必然。当然,菜市口同时被行刑的还有徐用仪的同僚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连元。未久,载漪父子也落得流放新疆的恓惶结局。这样的荒唐尾声,以让几位忠贞大臣舍身家性命买单做结,堪为世所仅见。徐用仪的悲惨人生早已底定,京城皇家政权成为一堆烂杏也早已底定。

然而,徐用仪毕竟是官场中人,他不会愚忠到在家中等死,而且将他一家人陪葬清王朝。当预知灾祸即将临头,徐用仪将全家化整为零,后事安排妥当,重点向自己的女婿葛嗣浵面授机宜要他不辞而别脱官而逃,带上自己的女儿徐珮瑶一道远走他乡。还特地派自己的弟弟徐用福陪同撤离,途中互相照应。葛嗣浵谨遵岳父教导,携妻昼伏夜出,速速返归浙江海盐藏隐。

徐用仪墓园。商成勇摄

徐用仪被逮赴刑场时大义凛然,毫不为自己居朝为官的所作所为悔恨,坦然道:“灾祸既临,死何足惜!”

葛嗣浵于此走向了这出悲壮宫廷活剧结尾部分的前台。此前,他宦游京城,与很多文人仕宦有往来,交谊深厚。与前文提及的同科举人张元济(后考上翰林)因为家乡捐善义举相识并交好。当然,世相机缘相合,张元济被历史的滚滚大潮推上大学者、出版家的位置已属后话。

葛嗣浵在岳父徐用仪临难前一年,已住在京城西河沿徐家。实际上他官不算大,居工部主事,后改任法部主事。生活在岳父家的便利,与一些名人的交往,应他之约,名人们纷纷为其在老家平湖的“爱日吟庐”题写堂名及赠写诗词。其中康有为的诗充满着赞誉与褒奖。是为:“谁作江村消夏录,平湖又见纲珊瑚。贞元朝士几人在,好事风流得潜夫。”

葛嗣浵,号稚威,同治六年即1867年出生,为文前所述葛金烺之子。葛嗣浵的童年,自然是在殷实的书香庭院成长的。父亲对家族所做的贡献,葛家在当地的声望,尤其“传朴堂”及“爱日吟庐”丰厚藏书藏画的氛围,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他的人生。光绪时甲申年即1884年,17岁的葛嗣浵补博士弟子员。这一年,锲而不舍的父亲葛金烺中会试。1876年,徐用仪正回乡丁忧,顺编辑海盐县志时,发现了一个奇迹。据闻老家的一个十岁可作诗的神童,在应试科举中屡屡受挫,但其决不服输,一次又一次向科举擢选发起冲击。这就是葛金烺。徐用仪于是找见年龄已经40岁的葛金烺,一番勉励,加上返京后保持书信往来,让葛金烺深受激励,拾回人生自信。艰难进取,不舍昼夜,葛金烺跨过科举应试的道道门槛:3年后中乡试,8年后中会试,10年后得中二甲进士。十年磨获一剑,梅香来于苦寒。葛金烺学业有成,最终与徐用仪同朝为官。而这个时候,小秀才葛嗣浵渐渐长大,未来的岳父已知晓并见过这个聪明的晚辈后生。毕竟,承接祖制业绩思想精华的,要靠年轻人。心生爱意的徐用仪,即前文所述萌发将自己女儿许配给葛嗣浵的想法。徐夫人对这门亲事亦非常赞同,认为葛徐两家成亲,不但门当户对,老家海盐与平湖一水之隔,划船很快就到。路途近,即使将来徐用仪告老还乡海盐,夫妻俩想看女儿,一上船就到,方便。然而,徐夫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祸起萧墙,夫君为公为民,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

笔者从时间顺序对葛氏父子的仕宦人生追求加以比较,看到一处独有的风景。这就是锲而不舍、青灯攻读、不达目标绝不低头的精神,让他们在世俗的冷眼与轻蔑中排除杂扰,一心向学,苦苦支撑,才出现了同一时间段一门父子同时应考的奇观。

葛嗣浵甲午年应试京兆,试卷士论藻丽华美,洞见观瞻深挚,被阅卷者青睐。但那时的科考,主考官与学子要避讳同乡嫌,故而未得直接录往高阶。卷子在阅卷者手中传来传去,最后仅仅给了一个一般官阶位置。这就是平湖志中记载的轻挑誊录,入职工部主事。

上世纪20年代初,葛嗣浵在自家花园。葛昌权提供

再说见证了血腥的宫廷角斗和官场的残酷纷争,万念俱灰的葛嗣浵回到故乡的时候,恰恰是父亲葛金烺和哥哥葛嗣荣(三滴水旁)过世十周年,抚今追昔,葛嗣浵恸哭一场,爱恨情仇化为婆娑的伤心泪,涌流不止。

朦胧中,父亲和哥哥的生活画面,复又在眼前闪现。就在十年前的1890年,53岁(虚岁54)的父亲和年仅28岁(虚岁29)的哥哥在一年中相继去世。葛家受到墙倒屋摧般巨大打击。尤其哥哥葛嗣溁,在协助父亲收藏典籍书画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26岁得中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顺天榜举人第39名,当上了户部七品的京官,也算是学业有成。但全家怎么也不会想到,两年之后哥哥竟继父亲之后病逝于任上。屋漏偏遭连阴雨,接连的打击使葛家一时间像被抽掉了元气,失去了持家之魂,没了主心骨。日子总是要向前熬的。由于特殊家庭背景和父辈影响力,加上自己学业努力上进,葛嗣浵考取功名,虽官阶平平,亦得以宦游京都……

眼下辞离京都,回到故乡,现实使葛嗣浵憧憬人生另一番景致。田园有如摊开的书卷,稻黍催涛拍击着他的心堤。不为良相,亦不做良医,上山打柴,下水脱鞋,干脆承父兄志业,在典籍和书画收藏上开辟自己新的人生之径吧。冷静下来的葛嗣浵想。

志业成于专精。“传朴堂”事业的发扬光大,将葛嗣浵历史地推向了收藏大家的峰巅,也推向了传承文化的波峰浪尖。

川塬漫漫求索苦,关山迢迢路归人。葛嗣浵广征博收,在购买各种古籍善本及名家字画上的大手笔,远远胜于父兄,“遇有赏心,辄不惜倾囊以购”。他的足迹几年间遍布京津沪、东北、山西、山东、苏杭、闽粤、中原甚至陕甘。足力所及,尝满载而归。

这里有一组镜头——

镜头一:这一年,他从江淮转大运河水路船道,直下洛阳。他相信这个九朝古都(所谓“九朝”指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九个王朝在洛阳建都),一定会有人文典籍书画传承的藏家。果不其然,在朋友的引荐下,一次拓购得龙门石窟字画足足有1500多幅,可以称得上大有斩获。购得这么多字画,他整夜整夜因兴奋而合不拢眼。欣喜之余,他哼起了京剧著名老生谭鑫培流派调子……

镜头二:循着洛阳购买字画的经验,隔年他的足步悄然踏上了古都长安(今西安)。同样的,他相信长安的悠久历史,相信曾经古籍字画富庶之帝都,会有他心仪的藏品,当然,他更自信自己的眼力和辨识功力。在长安,他走遍大小街市,广泛搜寻字画和打探有关字画的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顺利从一军阀喜好者手中购得一批上乘古籍善本和字画。

镜头三:又一年,他自东北旋至山西,一时兴起,想起祖辈七世祖曾经履职大同参将,便专意寻访考察当年的参将府邸(宦游处),竟然不意间找见祖辈廷试武石,此石实乃一具五百斤重的石锁,廷试武举,其门槛颇高,要考试单臂膂力,举起绕场一周,方算具备中举资格。祖辈此后赴任,随带石锁于身边,一有闲暇即行锻炼。葛嗣浵喜出望外,于是雇用马车千里迢迢,取道运回平湖葛氏大宅,放于祠堂冥纸库前。

镜头四:夏日,马不停蹄购收古籍善本字画刚刚回到家的葛嗣浵,不歇一气地指挥督促雇来的工匠开楼库晒书和抄写工作,忽有消息递来,言说沪地有一组八幅陆廉夫的花鸟堂屏,待价出手。葛嗣浵欣喜不已,马上准备行囊,即刻上路前往探购。最终将这组罕见的巨幅堂屏收归珍藏。这组堂屏,据闻是画家本人一生极为满意的精品之一,其一生仅画过两组如此大气磅礴的作品。经过一番周折,终得手,葛嗣浵自是快慰。

镜头五: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一位先生登门拜访,随身带来一册六折页的岳飞手书原件萱本,愿意让藏,只需要少许银两。葛嗣浵喜出望外,当即决定收藏,并主动以数倍于让藏者的出价购得。完成收购的当夜,葛嗣浵于灯下彻夜展读,手抚岳武穆珍本,目阅口诵,家国情怀于心中不时潮涌。思前想后,结合人生的种种际遇,联想古来英贤的作为,让他感悟物质与精神的苦苦追寻,其实也是人格与情怀积淀,虽然到不了物我相忘的超脱,但经国治世的作为,原是要从点点滴滴的现实事情做起。想到此,先祖葛洪的人生感慨不由浮现眼前:“荣位势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

……

几年间,葛嗣浵将自己家底积蓄,不惜工本几乎全部用在购藏典籍书画。

随着收藏的急剧增多,藏书楼已经渐渐显出空间的不足。葛嗣浵决定再次扩大藏书楼建筑面积,仍然尊承祖辈训制,书画分列,使之各成体系。在八间三层的“传朴堂”基础上,进一步向两边拓展、扩大、延伸。这样,字画部分沿用“爱日吟庐”的名字,位于二层,典籍善本则藏于三层。为了表达仰承先志、德弘祖业的意蕴,葛嗣浵为第三层楼专门起了个直白而又不失雅趣的名字——“守先阁”。一层部分,他想出了更为深远的用途,办私塾,开设培养后学的讲堂。这就是后来被津津乐道,虽好几次改名但“稚川”两字始终沿用的学堂——稚川义塾。当然,随着后来学生及聘任老师的增多,义塾改为学校搬进了葛家祠堂。这是后话。眼前,葛嗣浵将整体建筑名字仍名“传朴堂”,这样三层楼每层都有了一个名字。

整个建筑告竣,时年正是光绪己亥,“守先阁”所有藏书数量已在父辈10万册的基础上,增加为40多万册。累世之藏,搜罗益广,正如大学问家张元济先生后来所作《为平湖葛氏守先阁题额识语》记述的“越三十余年,积书四十万卷”,给予极高的赏誉。再后来,张元济应邀题嘉庆十年路錞续修平湖县志,赞叹“守先阁”“藏书之富,骎骎乎为浙西之冠”,饱含这位学界鸿儒对葛氏家族的深情。

十分巧合的是,葛嗣浵与张元济年龄同庚,都是同治六年生人,且作为老乡一起“同试郡城”考取廪生(秀才)。后来,张元济考取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继之任总理事务衙门章京。再后来,1902年张元济入主商务印书馆(解放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命运又将他们归引入藏书同好之路,而且做上了儿女亲家。后世也有人说,张元济数次倾注挚爱为葛氏家族书写文字,儿女亲家的情感成分不小。

1920年正月,摄于浙江平湖葛氏传朴堂。左起:葛昌枌、葛昌楹、张兰英、程孟薇、葛昌琳、徐琼仙、葛昌秀、葛昌栋。葛昌权提供

据目前仍健在的葛嗣浵儿子、九十高龄的葛昌权先生所写的《葛嗣浵先生传略》一文记述,“传朴堂”在父亲葛嗣浵手里,所藏善本类,宋版及海内孤本多达四千余种,尤以方志二千数百种,蔚为巨观,为海内罕见。同时“传朴堂”还另藏有宋、元、明、清名家书画376轴之多。

有清一代及民国时期,藏书家均以宋元版为目标,而“传朴堂”的两代主人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们并不跟风起舞,而是另辟蹊径,苦心营造自己的藏品王国。经过不懈努力,藏品显现出特有的风格模样。例如,葛嗣浵在方志的收藏上坚卓用力,终成大观。他和张元济主持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彼此互相借鉴对方藏品所长,吸收抄藏,不断传递着友情佳话。“涵芬楼”藏方志1400多部,而“守先阁”收藏更多,许多品类为“涵芬楼”所没有。笔者顺着手头文存采撷几则故事——

故事一:被张元济高度赞赏直呼为“十分珍罕,价值胜过普通宋元版书”的嘉庆十年路錞续修本平湖县志,与“涵芬楼”所藏乾隆年间本及光绪初年彭润章新修本平湖县志比较,“守先阁”所藏“路志”更胜一筹。

故事二:1924年7月,葛嗣浵代“涵芬楼”收得志书六种,喜函告张元济,张元济复函表示致谢,文中有“闻新得《天门县志》,代为欣喜,敝处所钞一部卷端并无草议十条,尚未检《章氏遗书》,如已有之,当钞录补入,否则亦拟乞借之。”这段文字足见葛嗣浵收藏方志之多,价值之高。亦见两人往来之频,感情之深久。

1949年9月,毛主席邀请张元济先生游天坛时留影。葛昌权提供

故事三:张元济翻阅点校“涵芬楼”所藏《盐邑艺文续编》时,发现有缺帙,但见此编所收入明人诗作众多,却不知为何人所辑集,如实相告葛嗣浵,葛嗣浵旋即查“守先阁”所藏,结果“守先阁”所藏原是全本,署名为一代宗师胡震亨所辑,遂告诉张元济,热情借给“涵芬楼”抄录缺卷。

故事四:“嘉兴忻君虞卿……编次乡先正文字为《檇李文系》四十六卷,未受剞氏。……同人佥谓,乡州文献不厌求详。如有阙遗,犹可补正。又拟广至宣统季年断代为书。同州诸彦暨海内大雅宏达之士,藏有旧嘉兴府属各县先正文字,无问已否成集,请录副见示。篇帙较繁,则择其尤者。更乞编次仕履,附采言行,作为小传,以识生平。”这段《公启》文字,说的是葛嗣浵与张元济的又一交谊故事。大意说清朝当朝嘉兴的著名学者忻虞卿编辑了一套《檇李文系》稿,现在有识之士拟对文稿进行修订刊印行世,特进行公告约稿,丰富内容,时间界限划定为宣统季年也即当下,凡本地有识之士,手里有旧嘉兴府所属各县的“先正文字”,不管是否散页或者集子的,都可提供,并附上文章人物小传及出处,以备后来者方便阅捡作者生平……这是葛嗣浵与张元济合作的典范之作。葛嗣浵此前曾不惜千金,将平湖胡昌基的《续檇李诗系》40卷专门刊行于世。但因为太单一,不能涵盖檇李地方的所有乡邦文献,所以才有他想将忻虞卿的书稿刊印的打算,他将这一打算告诉张元济和自己的另一位府考同年金兆蕃,立即受到拥护,并得鼎力支持,三人一合计,才有了编撰修订一部檇李文系大全的想法。之后,来稿繁多,他们3人历尽艰辛,先是由葛嗣浵和张元济将稿带到杭州西湖边一处房子关起门来精心遴选辑录,然后由金兆蕃终审定稿,前前后后用去5年时间,最后在忻虞卿原稿1900篇的基础上,辑成一部4041篇、2354位作者、80卷的真正卷帙浩繁的乡邦文献来。葛嗣浵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收藏与保护的功绩于此可见一斑。

故事五:葛嗣浵还是张元济主编的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发起人之一。该文献初编有两种书,皆以葛氏“传朴堂”藏本为底本影印。这两种书乃为:汉代刘向撰写的二十卷明钞本《说苑》和唐代欧阳詹撰写的十卷明正德刻本《欧阳行周文集》。

顺提一句,“守先阁”楼下二层“爱日吟庐”藏品经葛嗣浵苦心打理,更加丰富博美。仅列一些书画家的名字,就可感知分量之重。宋代的范宽、赵孟頫、刘松年、马远;元代的黄公望(近年海峡两岸热炒一时的《富春山居图》作者)、赵文敏、吴镇、倪瓒、王冕;明代的祝枝山、唐寅、文征明、仇英、董其昌;清代的“扬州八怪”、“四王”……假以时序,如果这些作者传世名作保存到现如今这个书画价格炒上天的时代,无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书画归书画,“守先阁”以它典藏40万卷的浩繁积累,让葛嗣浵作为一代藏书家名噪江南。

稚川学校——不同寻常的家邦风景

除了藏书积画,葛嗣浵最令人仰慕的,当属他力主办学的事迹。

早在京城时,葛嗣浵与康(有为)梁(启超)等革新派精英交往,就被他们致力新学的思想所影响。回到家乡,他心中一直筹谋着新学初兴的风潮中应当做些什么。在承继先祖遗业办好“传朴堂”和“守先阁”以及“爱日吟庐”的基础上,决意办一所教育乡间子女孩童的学堂。“稚川义塾”挟如此背景,首先出现在初见规模、占地八亩二分大宅中的葛氏祠堂内。时在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正月。

这一年,葛嗣浵36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稚川义塾”,仍然带着宗祖名字的痕迹。当年葛洪不是字稚川吗,就以稚川为名。这一次葛嗣浵极为干脆就定下主意。

很快,招收学童的工作便开展起来。首批招收学童20人,聘请教书先生陈翰(教授国文)等4人,开设经、史、舆、算四科,同时设修身和国文两项。义塾完全借鉴西方教育模式,超越了传统私塾的套路。需要特提一笔的是,葛嗣浵选聘教书先生是极为认真的,他注重真才实学,平湖当地的饱学之士他都一一拜访,亲自考察,然后再决定聘任。所以,首批聘用的4位先生,个个都是当地最有名的学者。

远在乡下,但自任校长的葛嗣浵对外信息是畅通的。4月份,得知蔡元培、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他感奋不已,深为自己的办学义举正当时宜而欣慰。果然,盛夏时节,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葛嗣浵更加坚定了办义塾的信心。而同年的另一文化事件,即葛嗣浵要好知交、同科应举的张元济,应夏瑞芳力邀,欣然加入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和儿子张树年,儿媳葛昌琳,孙子张人凤在上海寓所合影。葛昌权提供

仅仅两年的培养,义塾教学已初显成效,成长起来的学生就有2人考取了秀才——廪生。所谓廪生,即一等秀才,由政府供膳食,月补助生活米粮,年发4两饷银。

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科举制度傾坍,“稚川义塾”改名“稚川高等小学堂”。

满打满算4年,就到了宣统元年即1909年,“稚川高等小学堂”第一届7人毕业,2名优等生中,就有葛嗣浵的儿子葛昌楹。葛昌楹与另一名学生被清政府赐为廪生。其他沈树桐等2名优等生被赐为增生(由政府额外补助生活费用的学生),还有中等生2人被评为附生(位于诸生之末)。7人中有4人得赐,对于学堂来说,是极为光彩的事。消息一下子传遍浙江全省。葛嗣浵自是一脸的自豪,办学更加用心投入。后来研究葛嗣浵的学者公认,这些办学成就,完全得之于他崭新的兴学理念,新学思想主导着他的办学新思维。

葛嗣浵深知,教书先生的作用十分大,他不惜倾补家财,迎请聘任。致力教学的先生们不但知识广博,素养好,道德高尚,教学方法灵活且水平高超。更为重要的是葛嗣浵平素亲历教学一线、与先生们朝夕相伴,随时与先生们讨论提高办学质量的途径。据现居北京已90高龄的葛嗣浵儿子葛昌权回忆,葛氏学堂的教学休息室,专门置有一张藤榻,乃为父亲葛嗣浵专用,葛嗣浵一有空当,就到教学休息室,听学者先生们进行备课交流,与学者先生们一起讨论、设置最佳教学方案,有时候他自己干脆就地休息,与先生学者们零距离生活。学者们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相长,学生在这些先生学者的熏陶下,获取受用终生的精神食粮。

葛嗣浵全身心戮力办学,他亲自为学校制定了校训,“厚德崇文”四个大字,深深地烙在所有学生的心中。

至民国二年即1913年,葛嗣浵已出资银两6430元,用于办学。这些自掏腰包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为其家宗族余荫田产“义庄”所得。义庄者,宗族所拥有之田产,租给里人而收取地租以赡养稳固宗族,即租佃制,乃古时汉族地区社会风俗,始于北宋。当然,还有他发挥做买卖的天才,在平湖开设钱庄、开木行,甚至在上海开自来水公司的所得。尤其自来水公司,他自己太忙管不了,就当名誉理事长,延请内行的姚慕莲做总经理。他推举2个人当工程师,这两个工程师,是从稚川学校毕业的学生陈怡如的两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儿子。

时民国初立,有感于国民教育的重要,孙中山亲自倡导并奖励办学,提高国民素养,为实现强国梦培养储备人才。1912年7月,孙中山力推奖励教学的一整套办法,设九等嘉禾奖,授予对国家贡献或有功绩于学问、事业的人,具体等级按被授对象的功勋大小及职位高低酌定。葛嗣浵连续获得大总统六等嘉禾奖和四等嘉禾奖,同时还获得教育部捐资兴学奖。这些殊荣,在平湖现代教育史上绝无仅有。要知道,仅一枚四等总统嘉禾奖,比照起来,就是一项高过军队少将职位的荣誉。

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在平湖当地有着长足发展的“稚川高等小学堂”开设初中。为了这一飞跃式提升发展,葛嗣浵倾注巨大心血。翻阅葛嗣浵曾经起草留下来的《校史序略》文稿,有这样一段文字让笔者感佩:“数年以来,改校制者三,删校则者三,举行毕业试者十三,得奖励者五,教职员之聘任者29人,学生之先后入校肄业者433人。溯当初创办之始,余无日不在校,与诸教员筹划商榷,共相厥成。辛亥以降,精力惫矣……”他还在撰文中充满感情历数来学堂的学生们志业守则不外移,师生一起相与维持,共同携手进步的艰辛与不易。

到了民国15年即1926年,已招收学生3个班,学校的经费仍然由葛嗣浵自己承担。这时,他们家的“义庄余资”已经十分有限,为了撑持学校日益扩大的局面,只好对学生收取些微费用,即中学生每人一学期四块银元,小学生每人一学期两块银元。而且,葛嗣浵还设想着扩大学校规模,广招农民子弟来校学习,只是由于祠堂设为学校的面积实在太小,加上时局变换,经济来源捉襟见肘,国内战乱一起,外侮日寇来犯,这一愿望淹没于滚滚激荡的时运之中。

然而,不管怎么说,从初创直到1937年日寇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稚川学校遭日寇所毁,时光逝水流波,弹指35年间,稚川学校为多灾多难的国家培育输送了一大批擎天栋梁。其中,葛氏后代,大多自立自强。如儿子葛昌栋,上海文史馆官员,成为当之无愧的昆曲专家和堪舆学高手;葛昌楹,西泠印社早期初创会员之一,成为一代著名的书法家和金石撰刻研究专家,与徐用仪孙女结为百年之好;葛昌粉,著名画家;葛昌权,工业管理专家和唐密资深传衍者;葛昌杶,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葛氏后代一并汇入济济熙攘的栋梁星河,乃为后话。当然,稚川学校其时早已为整个社会层面计而敞开胸怀,培育良才。从稚川学校走出的栋梁之才,在时局复杂艰困的特殊岁月,遍及各个行业,许多成为民族精英,甚至有的去家卫国,牺身捐躯于抗击日寇侵略的疆场……笔者在泛黄的史料中仔细扒梳,心灵被极大地感动着。

信手摘来几则人物故事——

梅元白、张堂坤——血花飞舞英雄路

梅元白是当年闻名全国的抗日英雄八勇士之一。青葱勃发的年岁走出稚川学校即考入杭州高级工业学校,毕业后就职上海海关。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目睹日军所谓第一外遣舰队旗舰“出云”号(也称“赤云”)停扎于上海黄浦江,炮口傲慢猖狂地直指广大无辜百姓,他愤然弃职从戎,考取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分配在杭州笕桥机场。1935年夏,梅元白任战机中尉飞行员,先后在南京、上海、武汉等与日寇鏖战空天。1938年5月19日深夜,在飞行大队长徐焕升率领下,与其他7名空军飞行员分乘两架战机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直抵日本本岛上空投掷传单。途中遭日军军舰和陆军炮击,他与战友沉着应对,避敌炮火,旋抵日本长崎、福冈、佐世保等城市上空,散发《告日本国民书》、《告日本工人书》等百万份传单。5月20日凌晨他与战友顺利凯返汉口机场,受到各界人士倾城欢迎。5月23日,周恩来、吴玉章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赶到武汉国民党航空委员会政治部,向梅元白等八名空中勇士表达慰问,赠送一面书写“威德并用,智勇双全”的锦旗。1939年秋,梅元白驾战机轰炸日本侵略军占据的机场时,被敌高炮击中,跳伞降落,得乡村百姓帮助获救归队。1941年,梅元白获任飞行大队长。当年秋,奉命率机9架轰炸停泊在武汉江面的日军侵华旗舰“出云”号。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梅元白率先冲破敌地面和船舰防御炮火网,向敌舰投掷炸弹。一个波次后,他再次飞临敌舰上空激战,突然,座机不幸被击中,壮烈捐躯。本次轰炸“出云”号,打击日军士气是年轻国军空军多次出击之一。关于“出云”号,于此捎述一笔:作为日本海军侵华旗舰,这艘用我甲午战争赔款建造的日军海陆“通信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侵华日军的一个象征,其多次遭我各军种水雷、飞机和鱼雷艇的猛烈攻击,受到重创,但始终未沉。二战进入尾声时,气息奄奄的“出云”号从中国拖回日本,最终被美军炸毁。

民族英烈梅元白的遗骸葬于成都北门外磨盘山抗日烈士墓,1985年迁至南京空军烈士陵园。

张堂坤,平湖稚川学校走出的又一英雄。有志于军旅的张堂坤,考上黄埔军校对他来说是较容易的事。因为那个时代,知识与文化在军队属凤毛麟角。稚川学生的知识水准,很容易显现出来。张堂坤1924年秋入黄埔二期工兵科,在黄埔军校国共两党学员交互“较量”、拽扯影响的氛围下,他内心更倾向于共产党。于是入校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参加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和北伐战争。1925年11月,受中共委派入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继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任直属队担架队长。1927年初任第11军25师73团4连连长,8月参加轰轰烈烈的南昌暴动,部队南下三河坝战斗时已任第73团代团长。未久,战于笔枝山,身先士卒,英勇战斗,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潘非——战地飘来歌一曲。

1933年,潘飞自稚川初中毕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宣传队队长、一一五师第四旅宣传科副科长,火线报社社长,《晋察冀日报》编辑,大连广播电台编辑科科长。以讴歌军旅生活为使命的他,1948年始,先后任《东北日报》编辑、总编室副主任、副总编辑,《人民日报》国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驻英国首席记者、编委会常委兼国际部主任、副总编辑。潘飞曾以费逸等笔名发表了有影响的分析国际形势的文章和新闻、通讯。著有《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危机》、《泰晤士河》、《海外掠影》等。

金问淇、奚復一——医学科学著功勋。

金问淇出了稚川学校,未久即考取同济大学医学院,1920年肄业留学德国。1925年获弗赖堡大学妇产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学妇产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母亲坐月子时过世,给他的身心造成巨大打击而难以忘怀,作为大孝子的他发誓学妇产科,为广大社群解除妇产之患。他曾任上海同德医学院医务主任、妇产科主任,同德产科学校校长,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武汉医学院教授、妇产科学教研室主任、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研究,率先使用针刺排卵及针刺调节宫缩,取得成果并应用于临床。又组织研究针刺治疗不孕症及天花粉中期引产成功。此两项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著有《妇幼卫生手册》,参加编著有《妇产科学》等。

奚復一曾被台湾《中央日报》誉为“中医一代大国手”。名铭圭,字佛一,皈依佛门,法号心了居士。平湖稚川中学毕业后,任平湖县国医支馆医学处主任,1946年6月起在平湖创办《建国日报》,任发行人兼社长,1949年赴台湾行医。1958年当选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履职6年。1961年当选台湾省中医师公会理事长,任满6年。澳门华南大学授予其荣誉哲学博士学位。1965年起,先后在香港、泰国、东南亚、美国等悬壶济世。是台湾中医妇科权威专家。著有《现代中医妇科学全集》、《伤寒论注释》、《癌症病理与疗法》、《鼻炎浅说》等。

邹元燨——闪闪异彩映晖光。

冶金物理化学家,半导体材料学家。走出稚川学校后,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鞍钢总工程师。曾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与人协力研制出国内首次成功球墨铸铁,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领导完成包头铁矿冶炼试验,解决了含氟和其它稀土的铁矿高炉冶炼技术难题,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带头做包头铁矿渣提取硅铁稀土合金研究,创立了硅铁还原法。在徐元森等协作下,领导了攀枝花铁矿冶炼试验,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风口喷吹技术,解决了含钛铁矿冶炼过程中高炉渣铁畅流难题。六十年代后从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在有关同志协作下首先在国内制备出超纯磷砷镓。对纯金属铟、石英、氧化硼、砷化镓的提纯制备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邹元燨是将冶金物理化学对象从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延伸到高纯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冶金的开拓者。他爱惜后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级科技人才。

周振甫、徐调孚——文心有龙自浮升。

周振甫是中华书局编辑家。稚川学校毕业后于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题材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编辑、中华书局编辑,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毛泽东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1983年2月4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华书局在京联合举办“周振甫从事编辑工作50年”纪念活动,表彰他为编辑工作所作的贡献。

徐调孚供职《小说月报》时曾是大家郑振铎的得力助手。从稚川学校走出去即考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毕业。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英文函授学校部工作。曾任《文学周报》编辑。后转《小说月报》社,成为主编郑振铎助手。同时参加文学研究会,担任该会主办的《文学周刊》编辑,亦曾任《东方》杂志编辑。抗战中担任开明书店出版部、编审部、推广部主任,翻译《木偶奇遇记》、《母亲的故事》等,为中国作协早期会员。

俞履圻——破谜越障培稻种。

俞履圻稚川学校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1935年毕业。1945年留学美国。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解放后,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食用作物系副研究员兼水稻品种组组长,河北省天津稻作研究所品种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等职。当选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用近60年的稻种资源研究实践,证实了中国栽培稻分为籼、粳两大类;粳稻起源于云南南部边境山区的陆稻地带;中国籼、粳品种的地理分布为:南方种植籼稻,北方种植粳稻,南方低海拔地区种植籼稻,高海拔地区种植粳稻,粳稻品种的适温较低。这些重要结论不仅对中国的稻作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得5项省部级、国家级重要科技成果,培养了大批稻种资源研究人才。撰有《西南各省之粳稻》、《四川稻种分类之初步研究》、《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等论文。

张堂恒——茶学教育一奇人。

张堂恒是我国著名茶学家、评茶大师、茶学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浙江省茶叶学会荣誉理事。一生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为茶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在复旦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在茶学加工、茶叶审评、茶叶经济贸易及茶叶标准化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性与开拓性研究工作,获得显著成就。还曾参与制订了我国茶叶标准及分类工作,完成了我国第一个茶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绿茶品质机理研究》等课题。

俞元龙——书法师道苦旅者。

俞元龙1923年8月考入稚川学校,受教于著名文史学者、书法名家陈翰先生,在文史方面打下的深厚功底,为其日后擅长各体书法打下了基础。早年他随陈学写米芾、赵孟頫等名家的行书,对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黄州寒食诗》及黄山谷的《松风阁诗》等著名法帖临过不下百遍。俞元龙学书甚为艰苦,颇得大家神韵。1928年春赴上海私立新华艺专求学,深得书法教授朱天梵先生魏碑体书法传授,掌握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用笔方法和执笔方法。三十年代初从艺专毕业即走上一辈子教书育人的道路。

……

光阴流年,旦复旦兮。平湖稚川学校走出的一茬茬“稚川”人,一当走向社会,就在各行各业发挥聪明才智,起到中流砥柱作用。1935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个难以忘却的时间节点。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后得寸进尺,于1935年又继续觊觎我华北,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面对日寇的野蛮铁蹄,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因了这样的时局动荡,多少人遭受劫难,命运遂被改变。葛嗣浵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人生,连同整个葛氏大宅的命运,注定了在经历无尽的凄风苦雨后,步入涅槃——这一年,这位终生致力于藏书办学、开启民智的江南名士,因忧愤而积劳成疾,急匆匆走完了他年仅68岁(虚岁69)的人生旅程。

几辈人苦心经营、构建的八亩二分地、八进院落的北葛大宅第,亦如民族命运一样,于血雨腥风中孤撑两年后,惨遭日寇劫掠焚毁,进入寂然涅槃。与北葛大宅一体的稚川学校,即行停办。

碉楼红遍劫余花——“传朴堂”的眷念与涅槃

九十高龄面色红润健朗矍铄的葛昌权老人在面对笔者的时候,难掩对日本侵略军的忿恨。作为江南葛家的后代,“传朴堂”的一切陪伴了他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让他饱浸书馨,深受浓浓的传统文化熏陶。他的口述历史,倾吐最多的,依然是父亲葛嗣浵和葛氏大宅的往事。

记忆中的北葛“传朴堂”大宅,八进院落的鼎盛景况,他至今如数家珍。祖宅仅大厅就有6个。依次为:教厅、花厅(早期祖父是开始将花厅开辟为藏书场所的,后来父亲接手后,经常和他的朋友后来结为儿女亲家的张元济在花厅谈诗论道,花厅的大部分和父亲的书房东西向排列了满当当的书柜。父亲还有一处后书房,也全部是摞满一函一函的书)、拜厅(前后2个,一个拜年,一个祭祖)、谈厅、(最大的厅,婚丧嫁娶喜庆等大事情在此举办)、新堂楼厅、后堂楼厅,学校(义塾)大饭厅。

上世纪20年代平湖葛氏大宅大门。葛昌权提供

在谈厅前,植有4棵大树,皆为桂树,依次为金桂、银桂、丹桂、肉桂。主体庭院前面有荷花池,荷花池前,则有小桥流水。小桥流水前,有一处偌大的花坛,花坛两旁,是小花园。高大的正门前,即南河头,丝绸一样的河水,自门前流过。记忆中父亲的好朋友学者高吹万经常摇着小船,来家里见父亲,与父亲畅叙毕,就自己去看书,沉浸在书香的海洋,一泡就是一整天。祠堂有6个门脸,正门2个,看门的2个,厢房2个。门脸上有楼房,后有楼梯,只有家属可以上去。基本上是一房一个院落……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大家庭,男女佣人几十口。

最使这位耄耋老人难以忘怀的,是童年记事起的过年印象。他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祭祀葛氏宗祠。位于大宅最东边的葛氏宗祠,每到春秋两季,杀猪宰羊,把姓葛人召集起来一起祭祖的场面。木头架子上,整只整只的祭祀猪羊等堆满。仪式很隆重,两个司仪,唱戏似的,引颈高唱。其拉长了嗓音叫你磕头,大家就磕头,叫你起立,大家都起立。南葛北葛的人都来了,还把在乍浦的本族人都召回来。金字辈的族人长跪第一排,第二排是稚之辈,第三排依次跪倒一大片,人丁多而不乱。在葛氏家族,金字辈之后,有八代人。分别为:金、稚、昌、维、贤、能、韶、祖芬。

过年的感觉,真是太好了。父亲葛嗣浵平时晚上在账房吃饭,管家刘宙生陪同。只有过年前夕的年三十天黑前,父亲才会到内宅,同大家一起团圆吃火锅。那个时代,吃火锅是很新鲜排场的餐宴模式,也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经济殷实人家才有此讲究。细粉条、肉圆子、蔬菜等等,品类繁多。孩子们自是高兴,大人们也难得一起聚拢,笑谈总结规划家族兴盛蓝图。尤其父亲的亲临参加,整个家族热闹异常。很有意义的年夜饭,除了火锅,一人一个鸡蛋,煮得嫩或者软,由自己报名登记。吃完饭,就到了放花炮的环节。这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节日。首先出场的“明月”,似乎为制造悬念来的,只亮一下,却明亮极了。“流星”飞入空中,出现花纹,随着越飞越高,花纹才渐渐消失于深邃远天。而叫“哈锦路”西洋名字的,由两个人拽一根绳子,另一个人自中间点火,只见那中间燃放的东西不停地来回往返,在转动中窜动。“军舰”放出开炮的图案……最惹人逗笑的,是一种叫“仙鹤生蛋”的花灯,响一声,迸出一个蛋来……五百、一千响的鞭炮阵最后出场,炸开红红火火的新年……

上世纪20年代初葛家大宅一角。葛昌权提供

葛昌权喜欢养蛐蛐。父亲葛嗣浵和哥哥们给他买来许多装蛐蛐的罐子。蛐蛐好斗,一般一个罐子放一个,放多了它们会血拼死斗。葛氏大宅正屋庭院都是石板地,要抓蛐蛐,得去稚川义塾院子,那里大天底没有石地板,地面是小块砖铺成的,为逮蛐蛐,执着的葛昌权把每一块砖都抠开过。他淘气调皮,学校都拿他没办法。稚川义塾院子有铁树、柏树、含羞花,环境很好,是读书的好地方。而大宅院子一侧有棵大石榴树,树上有一个大马蜂窝。调皮的他上到楼上,从窗户探出头来,一个脚在窗内,一个脚在窗外,扶着窗玻璃,取捷径用石块猛砸蜂窝,群蜂“轰”的一下如炸开了锅,分秒间,他已闪进窗内,并快速关窗,隔着玻璃看蜂乱成一团的热闹。蜂是会报仇的,你捅蜂窝,群蜂盘旋,四散寻仇,而葛昌权则在窗内幸灾乐祸地偷笑。

葛昌权在大宅的启蒙教育是一位叫王妈的佣人。老王妈年纪大,会讲故事。老堂屋楼下有两个石凳,故事经常从对坐石凳的两双眼神中开始。老王妈一拉开话匣子,就没个完。从晚饭后6点开始到9点,她不知疲倦,总会有新的故事要讲。直到葛昌权的女佣人郑妈来了把他领走才结束。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成为一时。“一·二八”事件很快爆发,日军侵略,战争的阴云很快狂卷而来。

漫天飞舞硕大的黄赭色蝴蝶,久久盘桓于灰蒙蒙的空中,无花枝栖落。随着地面楼宇坍塌火光冲升,这大群大群的“帝王”、“皇后”蝶们开始选择超然的行为,悉数以身飞扑入火,葬身于烈焰突出的毒舌中……这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和政府图书馆无数古籍善本被侵华日军狂轰滥炸的一幕。时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图书馆涵芬楼、南京中央大学图书馆等目标无一幸免。那是锥心刺骨的1932年1月29日在日军罪恶昭彰地以摧毁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文化,然后再征服之的主导思维下,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集中地图书馆、藏书楼成为其主要目标。

葛嗣浵先生(左)和挚友、两亲家张元济先生在一起。刘培馀摄

葛嗣浵的亲家张元济主持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已在劫难逃。无数线装书被炸飞,书页如漫天黄赭色蝴蝶,伤心的张元济当天几近昏厥,一夜之间老了十年。眼睁睁像自己婴儿的图书遭此劫毁,他含恨泣血。

在举步维艰、最难熬的日子,仍然主持商务印书馆古籍编印的张元济,工作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而两亲家葛嗣浵适时伸出援手,助力张元济重振旗鼓。

日本鬼子得寸进尺,山雨已来,风声袭楼,内外吃紧,“传朴堂”躲不过的劫难已在所难免。

祸不单行。令葛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新的状况出现。

忽一日,上海的一张申报上,莫名其妙刊登出一则奇特的消息,让葛嗣浵大跌眼镜。消息大意说,有人可以证明,葛嗣浵在很小的时候,与家里的管家一起合伙贪钱,将家产银两用来挥霍……看到无中生有恶意毁谤的文句,葛嗣浵登时被气得脸色铁青,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有所不知,这则消息之外所蕴藏的一场阴谋,一场由此而导致的葛氏大宅命运波折由此而起……

原来,是昌字辈的葛氏后人当中,有这么一位“侄子”,从小在葛嗣浵的呵护中长大。不成想,其在侍佣书童鼓捣下,对家族几代人营垒起的基业产生异心。其对宋、元、明、清珍品突发觊觎之心,意欲独吞。葛家典藏书画的传统,对后辈儿孙代有影响。在长辈的宠爱,耳濡目染下,这位“侄子”对书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爱好,所有楼藏书画的珍贵,他于成长中渐渐认识和感染。论年龄,他在葛氏昌字辈男孩中,排名老大,亲生父亲离世早,其他长辈在生活及各种事务中,一直袒宠着他,视若己出,尽量使他衣食无忧。以至于其他昌字辈兄弟姐妹早早出去闯天下了,他却始终在老家大宅,跟在叔叔娘亲身边。叔叔葛嗣浵买卖交易书画,他大都亲历。长期的熏陶,对于书画的价值,以及品味,他都很懂。私心太重的这位“侄子”,总在想着将“传朴堂”的所有东西据为己有。葛嗣浵在世时,他下不了手,但却在默默地做准备。其一面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法表示对长辈的亲近孝敬,例如将自己的女佣支使经常给小弟弟们讲故事,博得长辈的欢心。一面却在背地里想着怎么样损害长辈的声名,削弱长辈的影响力,从而撹一潭浑水伺机摸鱼。这种用心,让人想起当年隋炀帝杨广对其父隋文帝杨坚的阴阳两面手法。面子上为博得父亲好感表现出亲政勤勉,背地里却荒淫无度,最终贻害了整个大隋时代。葛嗣浵这位“侄子”背地里的做派,就是策划用污蔑人格的手段,摧毁长辈一世英名。于是就出现登报发消息恣意诽谤的咄咄怪事。

这一招果然奏效,葛嗣浵被无端诽谤污蔑,一气之下,肝阳屡兴,精气内竭,烦恼叩至,遂郁病耽床。此时,好友两亲家张元济前来给以安慰,劝他想开些,让时间将这一切不快慢慢洗磨掉。为了让自己的挚友葛嗣浵调整心情,张元济先是邀请葛嗣浵去庐山休养,隔年春天即1935年农历4月春暖花开时节又一同结伴赴陕西、河南游旅,以纾解心中块垒。

1935年5月11日下午,张元济(右三)、葛嗣浵先生(右六)等合影于陕西华山玉女峰无根树前。刘培馀摄

且说陕西之行,他们得时任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和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等热情招待。游览渭河桥,讨论唐时《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的壮景,感慨古来将士征战的悲怆和爷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的亲情难舍;考察古秦都咸阳,感叹大秦帝国昔日辉煌和黄土塬上一堆堆皇冢封土和朝代替兴的无情与历史必然;逗留西安,盘桓南五台山,伤世事浮华如落英的无常;继而登华山,念万物皆如浮云唯有自然绵历久长……一路感慨,一路欣悦,留下一段又一段友情佳话。饱览陕西,再读河洛,中原文明的丰厚历史使他们感受深切。在洛阳,在龙门石窟,葛嗣浵抚今追昔,抬头仰观石窟连片,以武则天原型雕出的卢舍那大佛,充满庄重严肃,低头俯瞰洛、瀍二水从眼前缓缓流过,如丝如黛,如画如仙,令人浮想联翩。当初曹子建的名作《洛神赋》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河洛仙尊,嫣然涌现,真是世易时移,感慨万千。这次长途游旅跋涉,极大地纾解了葛嗣浵的心结。同行的张元济、刘培余、叶揆初等诸好友,都暗自为葛嗣浵高兴。他们一路清谈世相,诗论人生,尽得手足之谊。大家趣谈皆谓他一双弯弯寿眉,有期颐之福,他舒展双眉,出现多日以来少有的微笑……

葛嗣浵(站立者左三)、张元济(站立者左四)等在陕西华山合影。

尽管世事苍茫,长期劳累,风霜侵染了葛嗣浵消瘦的容颜,但一路上他双颊已现红晕,精神渐渐好转。好友亲家张元济后来在著述中记录着印象中的他:一直保持着“晨则散步四郊,归必偃息书斋,摩挲吟咏,终日无倦”的良好习惯。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一年,69岁的他,却要走完自己的人生,撒手人寰。

回平湖鸣珂里葛氏大宅,已是葛嗣浵隐隐之痛。游旅结束他们于途中由葛嗣浵临时起意,更改线路,自徐州转津浦铁路返回上海。

这是1935年农历4月15日。回上海住开泰木号两天后,精神大震。葛嗣浵又决定回平湖葛氏大宅。适碰“侄子”新购得来自嘉善“藏密斋”、德州“尊水园”、秀水“强恕斋”、仁和“爱日堂吟稿”、同县“餐霞仙馆”等别集诗文词原刊和手稿十数种,央他过目,他顿时来了精神,遂捐弃前嫌,立即表示出对这批书籍的情趣,经字字校读,仔细审定,以他长期赏鉴书画的权威性“法眼”认知,得出“传世颇罕”的结论。他边阅边难掩兴奋与快乐,以至于全然忘却了自己仍为病所困的身子。之后,与“侄子”一起对这些别集诗文善本的作者、生卒年月等,一一考订、标注。

很快到了端午节。这天,心情不错的葛嗣浵吃了几只粽子,这粽子文人称其为“角黍”,遽料“角黍”下肚腹中即隐隐作痛,“侄子”等急忙劝他修养,他的神态让人大为惊骇:“握管凝思,昕夕未克稍懈。”

葛嗣浵病了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间亲朋探访不绝,几近摩肩接踵。葛嗣浵强打起精神,撑持住身子骨,设宴一一为来探视者缕述病因。但人们怎么也不愿相信,几只“角黍”会让他病痛如此。此时,他一心想着的,能在有限时间里多做些为乡邦助益的事。

仿佛有回光返照,天意眷顾,葛嗣浵表现出与病症的顽强抗争,竟然硬是拖着病体,领率稚川学校的学生赴省会城市杭州参加会考,舟车跋涉,吃喝拉撒操劳备至。以往,稚川学校学生屡次参加各类考试,都是他亲率出征,总是拔得头筹,取得佳绩。

5月27日,组织完学生考试,吩嘱老师将学生们带回,他则干了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将浩繁卷帙《檇李文系》托付给嘉兴图书馆好朋友陆祖毂。做完这些,才长舒一口气,心态稍安地取道杭州抵上海。这时的他,才真正想放松疲惫的身体,修养一段时间,全面调节一回身心。自然,关心者不绝,探访者盈门,难以婉拒。亲友们趋侍身前,仰视他的容貌,发现他的肤色微黄,病态殃殃,皆力劝他就医诊治。

6月初7(即阳历7月7日),葛嗣浵这位为葛氏世族薪火永续而呕沥一生的垂垂呴劳者,终于再度病倒,入住上海医院。

6月初8日,“呕吐大作,神态昏迷,勺饮不入口……”

13日,病情愈加严重。一家人彷徨无措,这时,二儿子葛昌楹获知消息从福建赶了回来。那位“侄子”也从平湖赶来随侍近前。大家看到他身体虚弱的状况,惊骇不已,很是焦急,立即延请中西医名家前来会诊治疗,给他注射了葡萄针,以代滋养,又给他施西医灌肠术,以利大便。但是,这一切措施过后,仍不见明显效果。

吃不下饭,葛嗣浵气息亦很微弱。深感时日不多的他,很快进入弥留之际。他仍然以惊人的意志力坚强地撑持住身体,示意大儿子葛昌栋和那位“侄子”趋前,语音微弱地谆谆嘱托:“督率群从,善守楹书……”语毕,溘然长逝。

远在庐山的葛嗣浵亲家张元济,获知老友消息,痛哭失声,这位大学者满眼老泪,步履蹒跚于榻前案几,凝望北方,疾书挽联:“续命恨无方,岂坐垂堂,终惜千金轻一掷;怀才嗟未遇,遥瞻潘水,且迟九载蔪重游。”“匡庐小住,泰华攀登,胜迹追随今不在。同学少年,缔姻晚岁,知交零落我何堪。”表达深切怀悼之情。这一对同庚同举同好同行、堪称现代版管鲍之交的伟大友情,随着一人的凄然离去而休止,留给这个婆娑世界的只有唏嘘扼腕、神伤。

因为葛嗣浵带着无限憾恨遽然离世,一个大家族顷刻间群龙无首,时逢“8·13”事变,日寇来侵,大举进攻上海。其兽性难改地再次施行“肉弹”攻势(1932年2月,日军进攻上海闸北庙行镇时,作江伊之助、北川丞、江下武二3个工兵,怀抱爆破筒炸毁中国十九路军阵地前铁丝网时阵亡,时日军大肆渲染,称其为军国“肉弹”。作者注),豺狼般嘶叫着从距平湖不远的金山卫登陆,气势汹汹杀将过来,战事益剧,家族陷入一派慌乱之中。

葛嗣浵尸骨未寒,葛氏大宅云烟骤起。“侄子”以保护字画的名义,伙同侍佣一起雇来多条船只,将精品书画典籍一箱一箱装船,沿南河头水路运到乡下,放于侍佣潘某老家乡间。潘某者,实为书童,江南称呼做尼亚,专司侍候主人,例如帮助装烟、点烟、出门安排行程等。其长期居葛氏大宅,受到书香熏陶,懂得的东西也很多。好多书画古籍的整理,他都协助盖“传朴堂”图章。

虽然雇船搬运,但毕竟东西太多。他们只能将提前挑拣的精品打包装箱,绝大多数的乡邦文献都没有运走。运走他们认为主要的东西,剩下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点一把火。所以,临离开,是他们放了第一把火。

几乎装船运走东西的前后脚,日军杀到。这是1937年11月19日。葛氏大宅永远难以忘却的劫难日。日寇扑进平湖,杀人放火,一队日军士兵冲进已经正在烟熏火燎之中的葛氏大宅,抬出10多个木箱,之后退回院子,朝着未着火的那尽是木头卯榫建筑的稚川学校放火枪(硫磺枪)轰击。顿时,烈焰四起,数十间房屋淹没在熊熊火焰之中。当时,有个叫姜二观的守门者,看得真切,目睹日军暴行,他无奈地悲愤逃开。日军队伍过后,有当地乡人趁火入内洗劫,这座威赫大宅房屋五进、祠堂一座、“守先阁”整栋楼等等,终于“悉付一炬”。劫掠前尚存的所有东西,包括字画和典籍善本乡邦文献等,尽为“煨烬”。这些文献,不仅仅是葛氏一家的损失,而是关乎全平湖一地所有文献。

横遭日寇焚毁的葛家大宅惨象。葛昌权提供

也有葛氏后代反思说如此悲戚结局,与葛嗣浵“侄子”的侍佣有一定关系。侍佣心底狭隘贪腐,与“侄子”不谋而合,私心加上私心,两个小九九叠加,搅合一起,干出损害葛氏家业和盛名的勾当,让葛家在日寇来侵时,内外交困,加速走向衰毁。其实论理,这个“侄子”是葛家昌字辈里年龄最大的,是大房长孙,在大宅里住得房子也最大,整个楼厅都是他一家住着。而且这个时候,他已被推为稚川学校的第二任校长,完全可以管控打理整个大宅。而为书童侍佣出的馊主意,断送了无数的收藏。现在回过头梳理,客观分析当时情况,葛嗣浵的大儿子葛昌栋是银行家、二儿子葛昌楹是实业家,其他的等等各有其所,不会争那些家藏的,只是这个“侄子”太笨,转移一些字画,免于日军蹂躏,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可是烧房子点第一把火,意图毁掉证据就太不应该。乡里的其他民众见葛家自己的人都在运抢东西,也就加入到抢东西群体之中。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尚在平湖的葛氏一大家人无家可归,只好散落他乡。更为不幸的是这个“侄子”后来被汉奸拉下水,如平湖的汉奸朱象夫与他交好,想把他介绍给大汉奸周佛海、陈公博们,他感到太直接,就先让朱象夫将书童侍佣潘某介绍给周佛海。周佛海、陈公博等从“侄子”渠道得到不少葛氏大宅典藏。这个“侄子”多面而复杂,后来竟加入新南社,当起社员来……

葛昌权老人的叙述内容,笔者认为是难得的“口述历史”,就如当年胡适之先生口述历史一样,毕竟是当事人一路人生记忆最深切的部分,毋庸置疑。笔者手头亦有另一份资料显示,葛氏大宅遭劫,一部分没有被焚毁的藏品,散佚进入社会,有一部分古籍善本落入了大汉奸陈群之手。陈群时将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用来满足自己收藏嗜好,建有泽存书库一座。其投资和劫掠并用,在南京和上海等地收拢大量藏书。1943年竟辑录一册《南京泽存书库图书目录》,其中对古籍善本标出了旧藏出处,注释“传朴堂葛氏旧藏”字样,为数不在少数。这一资料,让人与大汉奸周佛海之流攫取葛氏藏书产生联想。限于核实难度,本文不做深入探究。如今只能做这样的概略判断:当时葛氏大宅起火,除了日寇,流民也参与抢劫,复杂原因,部分为泽存书库所得。而大汉奸周佛海等通过交往手段得到的典藏,肯定是最精品部分。随时间推移,没有下落,只有泽存书库藏书有零星流向的文字。抗战胜利后,泽存书库被中央图书馆所接收,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辗转到了台湾……

关于葛氏大宅遭此兵燹火焚,当时的学者纷纷做过记述,只是说法不尽一致。

——王欣夫所撰《蛾沭轩筪存善本书录》中提及此事这样描述:“葛氏以藏书名海内久矣。1937年日寇陷城,‘守先阁’与居宅同付一炬,闻者皆惊叹!谓与上海涵芬楼之焚,俱为东南文献之浩劫。”

——黄裳在《来燕谢书跋·葛氏书目》中这样写道:“葛氏楼书毁于日寇之难,或云监守者自焚之,以灭攮窃之迹。”

——柳和城在《平湖藏书家葛嗣浵》中说:“抗战爆发,江浙一带遭日寇蹂躏,‘传朴堂’藏随之散佚。最后,平湖鸣珂里葛氏住宅、祠堂、藏书楼连同稚川学校……上海葛氏开泰木号,抗战初也毁于战乱。”

事实是,侵华日军纵火焚毁葛氏大宅,葛家上海的开泰木号,也遭日军焚毁。巧合的是,开泰木号也占地八亩二分,与平湖葛氏大宅规模一样。可以想见,位于上海南市的这处木材商号大宅,曾以辉煌的业绩见证了大上海的纷纭过往。

对于葛氏大宅命运归宿的记述,有说纯粹为日寇所焚烧、抢走,有则说除了日寇焚劫,还有乡间里人的洗劫,当然,也有说监守者自盗,外加日寇焚劫,导致了葛氏大宅坍毁。尽管描述各有理由,但笔者想,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宏观方面的。日寇侵略,是总原因,是大屋顶,盖住了下面的巨细门窗。中华民族劫难发生的大背景下,葛氏大宅遭劫,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命运与葛氏大宅一样,不幸亦成为必然。

泪眼泫然的葛昌权老人,面对笔者,难掩激愤,语调铿锵地说,日寇来犯时,他仅仅十岁年纪,不懂世事,但眼前的一切,让他很是不解,在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难以纾解的印痕。例如,他眼睁睁看着认识甚至很熟的人将楼藏搬走,一船一船,船多,掉不过头,只能装一船划走,再装一船。他相信即便是有一批重要藏品被运走,但绝大多数还是在的。毕竟“传朴堂”历半个世纪积藏40万卷,书橱如山,不是说搬就全部能搬的。还有,他和母亲、弟弟等在突然遭劫后,无家可归,后被亲戚接往上海……当然,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鬼子们轰烧劫掠葛家大宅的残暴,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笔者数次拜访葛昌权老人时,他都会重复如此言语。足见老人对日寇劫掠纵火一页的痛彻心扉。

葛氏大宅之劫,是日寇破坏和企图毁灭中国文化的罪行铁证。

1938年,战争稍缓,落难上海的葛氏族裔无不牵挂平湖祖宅。幼小的葛昌权在母亲的引领下从上海辗转潜回到平湖北葛故宅,满目一片瓦砾焦土。大街上仅剩一排当初父辈开钱庄的房子,娘俩悲从心来,不禁泪湿衣衫。

“传朴堂”藏书近年在台湾中央图书馆被发现尚存多种。也有说当时有被日军抢走10多个木箱没来得及运出海的,被大汉奸收藏家周佛海、陈公博、黄金荣等所获。和泽存书库被中央图书馆收编一样,也辗转到了台湾,两股流向的图书,被当局整合一处……

必须重提一笔的还有一事:抗战期间,煌煌巨著《檇李文系》书稿曾辗转到上海,一天,有人将其送至合众图书馆求售,索价20两黄金。图书馆此时已难以维持,哪里弄得到如此巨额款项收购。图书馆长顾廷龙请来张元济,张元济重睹20年前为之付出辛劳的书稿,感慨万千,但此时他已无能为力。就在这时,一海盐人颜文凯来图书馆,见到此书,听闻张元济等叙述,感慨良久,答应去想想办法,嘱将书稿留两天。两天后果然带来黄金,购下此书稿,捐赠给了合众图书馆。经历风风雨雨,此稿今尚存上海图书馆,仍然完好。遗憾的是,葛嗣浵生前念兹在兹,和他的好友张元济、金兆蕃倾注巨大心血辑录整理完工,决定出巨资刊印的这部大书,却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一直未能出版……

烽火望神州,连天悲凄哀仇。时著名学者陆维钊先生目睹藏纳着民族精神的藏书楼毁于日寇之手,心泪交加,愤而疾书一首《木兰花慢》,记述当时场景——“指孝陵西望,浑不尽,阵云遮。况大泽鸿哀,神州沉陆,残泪漂笳。惊沙,夜明蜃脚满,碉楼红遍劫余花。是处荒烟废灶,秋坟鬼唱谁家。交加,烽火如麻,人不见,鼓频挝,指马尾旌旗,长星昼出,杀气频霞。更嗟,秦淮商女,把琵琶都上乱兵舟差。四野夷歌撼壁,万山飞雨鸣蛙。”壮烈情怀,悲怆不已。民族伤恨,难以解纾。

葛氏大宅最终走向凤凰涅槃。而“传朴堂”重获得新生,尚要等到国家与民族强盛的时代的到来。

含英咀华——葛嗣浵子女的多彩人生

回望西泠的晨曦:葛昌楹

1904年秋,浙江杭州孤山南麓西子湖西泠桥畔,吴昌硕、丁仁、王福庵、叶铭四位道友酒酣煮茗,英雄短长间,一个影响深远的举动出现。这就是西泠印社的成立。

西泠印社成立之初,以印藏雅集赏玩为主,后来,渐渐拓展为兼容各种艺术品的大汇。在名印汇专题,走来一位奇绝士子,创出一个三千金石世界。

他叫葛昌楹,葛金烺孙,葛嗣浵子。葛昌楹早年蒙学,是在葛氏大宅父亲葛嗣浵创办的稚川学堂。以优等成绩走出校门后投考得中苏州东吴大学。

葛昌楹终其一生雅好印章。上穷古玺、汉印,下寻明清以后篆刻高手作品,专精收集不移,投入了全部心血。其人生最重要事略当数1916年秋,西泠印社建社13周年之时,由三位创始人吴昌硕、丁仁、王福庵一致举荐加入该社,成为早期社员。

上世纪20年代,葛昌楹一边供职于上海银行,一边往来于沪杭一带,刻意寻访方家。遇到名家佳作,往往不惜重金购得。仅他的斋馆名就有“以成室”、“舞鹤轩”、“玩鹤听鹂之楼”等20多个。

葛昌楹和女儿维定,儿子浏清在平湖葛家老宅花厅前大天井里合影。葛昌权提供

1925年,葛昌楹辑《宋元明樨象玺印留真》6卷和吴昌硕题写书签文字“‘传朴堂’印谱”的《传朴堂藏印菁华》12卷,由名家童大年题签,著名国学大学者王国维岳父罗振玉作序。1931年,葛昌楹辑吴熙斋、赵之谦刻印《吴赵印存》10册。1939年,他与丁仁、高时敷、俞人萃辑《丁丑劫余印存》20卷,上起文征明、文彭父子,下至民国叶玉森、高迥共计273家,印作1900余方。1944年与胡淦辑《明清名人刻印汇存》12卷。等等,计编辑印谱足足有10余种。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丁丑劫余印存》印谱20卷,乃印学史上具特殊意义的作为。与葛昌楹一同集此印谱的几位专业大家,都经历过日寇入侵国破家亡之痛。他们铭记保存金石之责,并付出自己的辛劳。

谈起二哥葛昌楹在葛氏大宅焚毁前一天将收藏的一批名人印章掩埋于后花园花厅(曼陀罗馆)花台之下,躲过浩劫一事,葛昌权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二哥葛昌楹和四哥葛昌枌极喜专题印藏,他们上承先辈,下拓现实,后来竟然达到藏印千方的惊人数字。别的不说,仅吴昌硕就给葛家刻留印章五十枚。南海康有为曾激赏葛昌楹,题书相赠:“藏书十万卷,集印一千方”。

由于藏量太大,石印太重,战乱到来,日寇猖獗,不好携带,他们才选择就地掩埋一些,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葛昌权谈起二哥葛昌楹来,脸上始终泛着红光。九十岁的老人,忆记起往事钩沉,仍然似在昨天。他讲,1938年6月,避难上海的葛昌楹嘱女佣翠花悄悄回平湖葛氏大宅,将埋藏于花厅花台下的印章取出,分批运往上海。对此经历,朋友、金石家王福庵特刻白文长方印以记之。文曰:“戊寅夏,杭县丁鹤庐、高络园、余杭俞荔庵、平湖葛晏庐(葛昌楹字)同辑劫余所藏印记”。同时署款文:“丁丑,浙西沦陷,丁氏八千卷楼、高氏二十三举斋、葛氏传朴堂均遭劫焚,俞氏香叶移(移上面竹字头)虽幸存,亦被掠劫,四家所藏名人刻印日(上面三个子)辑劫余,尚得千数百钮。惟葛氏犹有窖藏,未知能名遗失否。戊寅夏至,抑拓成谱。曰:《丁丑劫余印存》。他日葛藏检得,再行续辑。属治此印,余乐为奏刀,俾印林纪此一段雅故,际此风尘項(左边三滴水)洞之时,犹得天涯聚首,朝夕摩挲金石,真不减当年西泠人倚楼头,初创印社之况味也。古杭王福庵氏,时客沪西并识。”1938年7月27日,王福庵于《丁丑劫余印存》卷首白文长方印侧补刻“历劫不磨”朱文方印,署款:“是岁七月朔日,晏庐走相告曰,窖藏已检得,亟奋拓之,为之欢喜无量,因再篆‘历劫不磨’四字以颂之。福庵又识。”这组印谱,乃明清273家共1900多枚……

日积月累,积功磊勋。葛昌楹后竟再次藏得3000余方名印,营造出一派蓊郁葱茏的名印森林。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在研讨印学。左起:俞人萃、葛昌楹、丁仁、王禔、高野侯、高络园。葛强提供

葛昌楹性静洁癖,爱好广泛。藏印是最做突出之处。其它,如与佛有缘,礼佛茹素;琴棋书画、昆曲等等,皆有雅涉。

日月经天,江河纬地,时光在眼前飞逝,转眼政权更迭,新中国成立。1962年,已是烈士暮年的葛昌楹特精选43方藏印极品,无偿捐赠给西泠印社。完成这一人生大事,勘破人生的葛昌楹于大自在中放下一切,洒脱驾鹤悠然而去。1989年其夫人遵夫遗愿,又将吴昌硕8方田黄印章无偿捐赠西泠。

葛昌楹对印学史的特殊贡献,仅仅是一个重要方面。日寇当道,他对名人字画的保护也竭尽心力。这里有两则故事特加以补记——

嘉庆十年即1805年,平湖县令路錞续修《平湖县志》,很是珍贵,抗战初期,此书恰在葛昌楹手中,由于他致力于学问专钻精研,时常手不释卷,所喜之卷本往往随身携带,得闲即信手翻阅,所以很是奇巧,《平湖县志》路錞续修本正带在身边,遂躲过劫难。此书如今珍藏于上海图书馆,给有志于研究平湖历史者提供了最本真的参阅读本。

还有,“传朴堂”藏画《路令送朱椒堂北上图》,抗战胜利后,就像徐悲鸿于乡间街镇偶碰《八十七神仙卷》失而复得一样,葛昌楹也于街市偶然碰到,极为熟悉的画面,让葛昌楹喜极而泣,他倾尽身上所带财物从卖者手中购得。“路令”即前文续修《平湖县志》的县令路錞。家藏名画失而复得,葛昌楹随即拜访张元济,请其鉴赏,张元济目睹画作,感慨难已,涌出两行老泪。想起亲家葛嗣浵已离世近10年,家国民族此间遭受大难,北雁南归年年往复,就是再难见老友亲家……睹物思人,他握笔摇翰,题七绝诗二首。其一曰:“志乘流传今仅存,画图渲染更加新。天教传朴传双璧,故辟桃源好避秦。”如今,读此蘸血挥情之诗作,怎不令人感慨唏嘘!

葛昌楹,作为葛氏大宅走出的书艺双杰的代表,他嘉惠印林的故事,毫无疑问会被后世来者作为范本诵读下去。

唐密传灯追随者的师道流引:葛昌权

解放前至京,解放后曾登中南海职工讲堂讲课的葛昌权,作为从葛氏大宅走出的众多后辈之一,他的人生可谓一路风雨一路歌。

1925年生人的他,10岁就失去父亲,时弟弟葛昌杶刚满一岁,家族变故,日寇侵略,可怜的母亲带着他们兄弟逃难上海。幸得父亲葛嗣浵曾积累的深厚人脉,他得以被特殊照顾。

1942年17岁时,葛昌权先是被哥哥介绍到上海的亿隆钱庄当学徒,拜方修之为师傅,从头开始学业务。那时候,全国钱庄勃兴,师傅方修之很快自己在上海天津路30号开了他的钱庄,名为仁(壬)康钱庄。仁康钱庄继又在常熟开了分号。葛昌权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考上上海诚明文学院,两年后毕业。

由于葛昌权体质弱,上海钱庄工作紧张,尽管师傅方修之照顾有加,但还是感到吃力。第二年,也即几个月之后,葛昌权被调到生活、工作条件好的常熟仁康钱庄分号。来自上海总行的他,受到底下分号的经理也即师傅方修之爱徒的敬重,常熟钱庄的同事和善有好,对葛昌权特别照顾,葛昌权与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这时的他,想起了年幼的弟弟葛昌杶。弟弟小,是他心中的小宝贝,正是贪玩的年龄。他决定把弟弟带到身边,与自己吃住一起。葛昌权上班,弟弟与其他小朋友玩。常常第二天一起床,被单上留下弟弟两个黑脚印。葛昌权与弟弟有着特殊的亲情,弟弟小,他尽量从各个方面对弟弟加以照顾。在常熟,葛昌权广交朋友,常熟八大家翁、庞、杨、曾、归、颜、屈、蒋,他大都走动过。因此,他竟然顺利帮助妹妹找到了婆家——著名的屈家。妹夫屈宏年是葛昌权的朋友。屈宏年特别认他这个姐夫,他们情同手足,屈宏年去上海等地考试,都是葛昌权相伴左右。

在常熟,对葛昌权人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就是他与破山寺(即兴福寺)所结的不解之缘。

常熟是文化之乡,不仅孔子与他的学生颜回、子由在此留下师生情谊的佳话,而且,历朝历代都有名人掌故发生。著名古迹破山寺就是一处密宗佛教的集大成之地。破山寺,早在唐朝就很有名。唐朝当朝诗人常建那首著名的诗篇《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更为破山寺闻名于世添上了一笔浓浓的色彩。宋朝时,因寺院后殿殿顶伸出一块石头,形似“福”字,遂改名兴福寺。葛昌权闲来常带着弟弟葛昌杶到破山寺玩耍,破山寺后院很大,寺内有空心坛、君子泉、日照亭、唐柏、宋梅等等,显出其古老苍迈。传说唐朝高僧在此讲法时,一条恶龙变成人形也混入听法人群,被高僧一眼看穿,厉声呵斥:畜生,岂敢出来蒙我,兴风作浪。恶龙见败露,撤身而逃,只见高僧抛出随身拐杖,化为一条龙形,追上空天,两龙搏斗,拐杖化成的龙咬伤恶龙,流血洒地,瞬间化为雨山赭石。这些故事,让葛昌权对破山寺产生了兴趣。

渐渐地,葛昌权了解到,著名的唐密宗法的传灯者持松法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持松法师曾在这里当小徒弟,因为他的辛苦修行,因为他对我们国家自唐以来失传的密宗佛教的深厚感情,他决心赴日本高野山取回唐密之法传。唐密是有唐一代极为盛传的佛教宗派,日本遣唐使将此法传跨海带走,在日本发扬光大,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而我国却由于种种原因自唐以后失传。持松法师的高远志向,被寺院感动,破山寺以其殷实的寺庙资产,资助持松法师渡海赴日求法。持松法师不负众望,三上高野山,备尝艰辛,修持密宗要义,受教于金山穆昭得其两血脉中院流引方血脉64世阿闍梨位和三宝院流51世阿闍梨位传承。学成归来,持松法师为中国佛教法源流转建立了不世之勋。持松法师爱国爱教,回国曾担任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

持松法师肖像。葛昌权提供

时日军犯华铁骑肆虐,持松法师坚持操守,留下一段不畏强暴忠国恤民的史话。日军占领上海后,为取得民意,意欲从宗教上下手。他们听说持松法师曾赴日修持,名望大,就屡次三番登门拜访请持松法师出来,替日本鬼子站台,宣导民众“归顺”日本侵略军。被持松法师严词拒绝后,日军将官竟祭出绑架强迫的阴招,挟持持松法师意图将其软禁。在解送途中,持松法师以其高超的武术轻功纵身跳下奔驰的列车,逃出日军魔掌……这些事略,深深地感动了葛昌权,他对佛教自此产生强烈兴趣,对破山寺感受尤深,对持松法师特别敬重。

破山寺的缘分,在葛昌权头脑里对持松法师有着挥之不去的敬畏感。一有机会去上海,他就去静安寺。1936年4月,持松法师三上日本回到上海,与著名慈善家朱子桥共同发起祈福禳灾法会,场面空前。法会正式开坛,让百姓参与。时恰在上海的葛昌权有幸参加了这第一次开坛受法,从此皈依佛教,成为受持弟子。有关持松法师其人,解放后担任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常熟破山寺埋有他的衣冠舍利冢。至今,葛昌权犹记得破山寺的题匾为持松法师所写,碑刻文字,则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仅存于世的有关书写佛教题材的真迹。米芾所写碑刻是现今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破山寺唐密曼陀罗持松法师灵塔。葛昌权提供

常熟8年后,葛昌权调到了上海。因为当时母亲在上海,尽管有时会出差上海,但毕竟8年别离,母亲想念儿子已很心切,于是千方百计想把葛昌权调到身边。这样,葛昌权就调到了兴业银行。兴业银行,乃刘培余于1923年自杭州创办,位于杭州上城湖滨街道261号,抗战时曾撤到上海,抗战胜利后1946年原址复业。杭州的原址建筑,2013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洛克样式一栋五开间、三层仿西洋古典建筑,为浙江最优秀的近代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金融建筑的典型代表。刘培余,乃浙江南浔嘉业堂创始人刘成干的五儿子,葛昌权的六姐姐葛昌瑄的丈夫。刘培余创立兴业银行,是一位实业家。当年,上海有八大银行,谓为“南四行”和“北四行”,分别是:实业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聚兴诚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八大银行刘培余能有一席之地,足见其实力。葛昌权到刘培余的兴业银行工作,举家高兴。

葛昌权先生和夫人高鈖。葛琴摄

此时,葛昌权遇上了终生伴侣高鈖(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高锟先生堂姐。作者注)。爱人高鈖从上海光夏商业专科学校毕业,旋即分配工作到了北京中国人民银行。葛昌权也一同随调到北京。时间一忽儿就到了解放后,在北京新华银行工作的葛昌权遇上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华银行合并,成立清理处,他当上清理组组长。之后葛昌权服从组织分配调到了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工人业余大学当老师。后工人业余大学改为职工大学。再后来,由于文化功底的深厚,以及教书育人的影响力,葛昌权被中南海警卫局聘为文化课教员,为广大官兵讲课提升军人的文化水平。中南海讲堂大约一个学期,后来北戴河变为旅游区,首长们经常要到南海里游泳,讲课遂停歇。

葛昌权在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机车车间和工友在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前留影。葛昌权提供

在葛昌权眼里,他的大哥葛昌栋是很了不起的人。大哥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而且学问又好,被张元济推荐到上海文史馆工作。大哥葛昌栋岳父乃徐用仪的弟弟徐用福,著名学者,葛、徐两家的家学熏陶,对于大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哥最拿手的是唱昆曲,肺气吐纳深长,胸腔音调非常好,几近于专业水平。他说,大哥高寿96岁,是一个不多见的奇迹。

本文作者商成勇采访葛昌权老先生时留影。葛强摄

正是由于受大哥葛昌栋的影响,葛昌权也养成喜好昆曲京剧的习惯,成为资深票友。不仅如此,他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四大著名须生之一的杨宝森唱腔词曲谱,公开出版一部《杨宝森唱腔选》,行销于世,一时传为佳话。

两弹一星元勋的低调回忆:葛昌杶

我国研究陶瓷粉结构到原子技术的突破,要记住一个人。他叫葛昌杶。举凡原子技术领域从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还有北京科技大学的一茬茬莘莘学子,都记着葛昌杶的一句话:“今日为学,明日为国。”这句话是葛昌杶激励后学的话,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葛昌杶1934年春出生。第二年父亲葛嗣浵即离开人世。襁褓中随母亲和哥哥葛昌权逃难上海的他,自幼聪慧过人。虽然生活艰辛,颠沛流离,他从小学到高中,经常变换学校,但在哥哥葛昌权的带教下,他一直成绩优异。在就读上海圣约翰青年中学时,中英文学习极为刻苦,很快就通识“豆芽菜”语种英语(民国时学者们轻慢英文,称其为“豆芽菜”语言)。在南洋模范中学,他对数学产生强烈兴趣,天赋异禀再次得以开掘。1947年,他考中名师济济的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葛氏祖宅斑驳的大墙。商成勇摄

1949年共和国成立当年,15岁的葛昌杶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建国初期的唐山交通大学,国内冶金界的著名学者云集,不仅有后来成为唐山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的恩师罗忠枕等学术名师,更有浓得化不开的爱国风尚。葛昌杶的世界观、人生观于此确立。

葛昌杶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冶金室,得著名冶金专家孙珍宝博士悉心培育。后往抚顺钢厂实习锻炼。1954年10月,抚顺实习一年半归来,即遇反右风潮,他不仅与选派留苏的机会失之交臂,还被第一批下放到郑州插队劳动。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一夜之间合作协议被撕毁,所谓的“苏联老大哥”卷铺盖拍屁股走人,用于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235的核心元件——分离膜供应登时断“炊”。苏联专家撤离前轻蔑地说,中国的核工业将会徘徊在黑暗中,再也不会有进展,因为中国不会制造分离膜!

众所周知,制造原子弹、氢弹,建造核裂变反应堆,都需要铀235,但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只有0.7%。要使铀235浓缩,气体扩散法是最主要的手段,其核心即分离膜技术。

分离膜制造是最尖端技术,那个时候掌握此项技术的只有美、英、苏三国。其研制项目属国防绝密级。

1960年,葛昌杶奉调新成立的粉末冶金研究室,与世隔绝地开始了耐高温涂层和粉末冶金新材料研究征程。因有唐山交通大学的扎实专业基础,他脱颖而出。中央下达“乙种分离膜研制和生产”紧急任务后,年仅26岁的葛昌杶被任命为这项特殊任务的小组负责人。

葛昌杶精通英、俄文,自学掌握日、德、法文,怀着一腔爱国热忱,他披挂上阵。

他和蒋伯范、赵施格、赵维橙、王恩珂等5名核心组成员,遵照上级命令带领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昼夜兼程开始苦干。“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一系列技术难关在他们手中告破。1964年,乙种分离膜提前完成预定计划,宣告成功研制。1966年国庆节,作为对新中国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葛昌杶被国务院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1980年,“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我国科学大会奖。

当年10月,葛昌杶赴德。留德三年,他产生了一个愿望——办一个世界一流的将粉末冶金技术和特种陶瓷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所。回国后,他在北京钢铁学院(后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的粉末冶金教研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特种陶瓷粉末冶金实验室。在亲手创建的实验室里,他将自己的理想一点点付诸实践,第一台热压机、第一个炉子……很快就做出了成果,开发出了ST新型复合陶瓷刀片并实现了产业化。

1980年葛昌杶获德国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该项技术28位发明人中,葛昌杶被评为第一发明人。1990年,他又因开发出ST新型复合陶瓷刀片,而获国家科委表彰为国家级新产品;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2013年10月14日葛昌杶院士在故乡平湖南河头鸣喜桥留影。葛强提供

葛昌杶将一辈子定位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上。他践行“材料报国,追求第一”的人生,矢志不移。在材料科学研究第一线,作为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葛昌杶常说:“我的前半生主要献给了祖国的核裂变事业,而我的后半生主要献给祖国的核聚变和核裂变事业。”在共和国的启航时期,他和许多同时代的青年人一样,在国家科技基础薄弱和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两弹一星”研制殊勋。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葛昌杶依然坚持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成为同行学习的模范。

华枝春满映堂馨。葛氏大族的后世儿女们现散居于国内外,他们秉持着家族的传统,爱国爱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对社会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尾声风吹不去的流年

往事如烟,在江南蒸腾而起,又于某个时间段被风徐徐吹开,散逸,飘逝。风,所不能吹走的,是骨殖般矗立的文化,这文化,坚硬地屹立于江南,温馨于中华大地。

江南葛家重又走上前台,围绕着她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获新生,得益于我们本文的开头——葛昌杶给习近平的信很快有了下文。作为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批示,由平湖市成立恢复稚川学校和葛氏“传朴堂”小组。经努力,2008年4月初,平湖中学实验学校正式命名为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

平湖文化部门领导与葛氏后人、徐用仪后人及作者踏上鸣喜桥现地考察。罗南杰摄

而就在本文进入尾声的时候,笔者特意展开一次寻访江南葛氏大宅之旅。行走在连接南北两葛的鸣喜桥上,脚下的桥面上海岳纹与绳纹相间,精致的雕线依然清晰,抬眼瞻顾南北两葛现存的依水而筑的老宅门面,以及威赫高大然而残损斑驳的葛氏老墙,眼前的一切使笔者感慨多多。这里,就是负累民族精神沉重往昔的存证地?这里,就是一门数代人持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址?今天,北葛大宅主要遗存原址,已为平湖市政府盖作家属楼院。而稚川学校也已更址,校址位于现南河头新街弄6号,目前,学校在编教师47人,皆为大学本科学历,拥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900多名……

补记——笔者即将离开平湖的前夜,获知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已经评定为平湖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葛氏大宅原址建筑,经平湖市文化部门仔细勘察、登记、挂牌、造册,邀请上海有影响的设计院整体规划设计,即将正式步入修葺恢复的良性发展轨道,而海盐方面,徐用仪墓园也正在被报请省有关部门,重新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张元济:1867年生人,1959年逝世,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 理、董事长等职。解放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著有《校史随笔》等。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

刘培余:民国间江南富商,浙江南浔藏书楼嘉业堂创办人刘承干的五弟,实业家。著名的兴业银行创办人之一。时论有评:酷爱书画,常以加倍润资求购画家精品,故所藏皆时贤精制。)

写在《江南葛家——

一部系在优秀传统文化

根脉上的厚重传奇》

结束时的话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