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一个“老济南”写出济南方言俗语辞典

□本报记者

陈炜敏

平时一些我们张嘴就来的济南俗语方言,你都能写出来,并说出它的出处或解释出它的意思吗?济南人形容一个女孩子厉害、伶牙俐齿常用的“kóu”怎么写?意为洗濯的“chóu”衣服的“chóu”又是哪个字?董文斌说,济南方言是人们在漫长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沉淀下来的,它有着自己的文化根基,也必有一定的出处来源———

编者的话

本期文化周刊介绍一位居于外地的“老济南”,出于对济南方言及济南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以一人之力,积数十年之功,对济南方言俗语广为搜纳,深入研究,埋头写作、编纂,终成130余万字的《济南方言俗语词典》书稿,并得到省市有关专家学者的基本肯定。

这部书稿的价值与意义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与评说,作为一个老济南,一位非专业人士,由书稿所体现出来的那份浓浓的济南情,已令我们深为感动。书稿作者董文斌特借本报一席之地表示,方言的收录整理是一项庞大工程,单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诚请研究济南文化的专家学者对书稿批评指正,欢迎对济南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

除了《济南方言俗语词典》书稿,作者同时还著有《济南惯用语荟萃》等两部书稿,内容会令济南人感到熟悉、亲切生动有趣,在此节选发表“济南地区歇后语荟萃”、“济南地区常用语荟萃”及“济南民谣荟萃”部分,与读者共赏。

秫迷、疵毛、郎闲……这是一部让济南人颇感亲切的书稿。平时一些张嘴就来却难写难解释的济南俗语方言,在这里都有了出处释义。近日,一位普通的“老济南”历经数十年搜集整理的《济南方言俗语辞典》创作修改完毕。记者先睹为快,看到了这本《济南方言俗语辞典》的部分稿样,并电话采访了该书的作者董文斌。说起这本书稿的源起及写作过程,他滔滔不绝。

年轻时董文斌有个“奇怪”的爱好:喜欢听老人聊天;“我感觉不太过瘾,加上儿子的建议,最终决定自己写一本”

董文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从上小学起,董文斌就对济南的方言感兴趣。1956年出生的董文斌,上小学时正赶上“文革”,在省委宿舍大院长大的董文斌由此接触到济南街衢里巷一些最底层、最生活化的语言。“当时就感觉怎么一些词儿跟普通话不同啊,就拿着小纸条记了下来。”

董文斌对方言的兴趣从小学开始萌发,一直到初中、高中都保持着。“高中我上的是山师附中,当时学校还是划片就近入学,因此学校里的同学大部分来自老城区,同学、朋友中说济南话的很多。”

1975年,董文斌参加工作进入一家工厂,负责宣传和办公室工作。当时人们发现,年轻的董文斌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听老人聊天。“我特别愿意和别人聊天,尤其是看到老头老太太在街道口‘拉呱’,我喜欢凑过去听听,因为能听到很多原汁原味的济南土话,特别有意思。”

1989年,因为工作原因,董文斌一家搬到了烟台,但他并没有中断对济南方言的研究。

在烟台生活的十几年中,董文斌有时想起一个济南方言,也会随手记下,对于济南方言俗语的研究他始终没有放弃。“平时和家里人说话都是用普通话,但有时会用济南话,感觉更亲切。”“对于我搜集济南方言,家人也都非常支持。时间久了,积累的资料也多了,有一次儿子看到这些资料,便建议整理出来,省得再丢了。”

其实,之前董文斌也曾动过念头,编写一本比较全面的济南方言辞典,但因忙于工作,计划一直没有实现。董文斌介绍,之前他查阅过济南社科院曾编写的《济南土话》和山东大学钱曾怡教授编纂的《济南方言词典》。但前者收录词条较少,不到1000个;后者由于钱教授祖籍南方不是本地人人,对一些词条的解释和实际用法有些差异。“我感觉不太过瘾,加上儿子的建议,最终决定自己写一本。”

从2007年10月27日正式开始整理创作,经过整整两年时间,2010年春节前,董文斌终于完成了《济南方言俗语辞典》的初稿以及另外两部著作的初稿。《济南方言俗语辞典》共收录词条13000余条,全书总字数约130万字。其中正文字数约98万,索引及其他附属部分约30多万。

词条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方言俚语,以及里巷鄙谈、集市坊间用于交流的习惯用语;对于济南方言中特有的词汇,董文斌本着“有典从典,无典从音”的原则

逼仄的阁楼上,一排书架依墙而建,延伸到阁楼的坡顶。书架上,摆满了中国四大名著、《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文学作品,《汉语大字典》和《辞源》、《辞海》等工具书,以及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的图书。书架前是一张写字桌,桌上摆放着《醒世姻缘传》、《金瓶梅》、《聊斋俚曲集》、《原生态的西安话》等参考资料。董文斌的《济南方言俗语辞典》就是在这里写作而成。《济南方言俗语辞典》每个词条按照原文、汉语拼音、国际音标、普通话释义、例句等,逐一进行了解释。有些还注明了出处来源。个别词条还加注了普通话的相似音参照对比。既照顾到一般习惯于汉语拼音的读者的阅读习惯,又便于专业人士根据两种注音进行对照。

辞典中的词条以董文斌多年搜集的日常生活用语为主,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方言俚语,以及里巷鄙谈、集市坊间用于交流的习惯用语。其中虽也涉及部分专业术语,但是为数不多。“像膏油这个词,本来用于机械等专业,指给机械上油,但现在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常用了,我就把它收录进来了。”

对于济南方言中特有的词汇,董文斌本着“有典从典,无典从音”的原则。有书证的,尽量采用书证的写法。董文斌举例,像济南人形容一个女孩子厉害、伶牙俐齿常用“kóu( )”这个词。但济南人只会发音,却很少有人追究到底是哪个字。在钱曾怡教授编纂的《济南方言词典》中,也是只有注音。后来董文斌在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发现了这个字。《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一回:“看他那人物丑甚丑,他倒跟个俊的kóu,要打就打要骂就骂,汉子总像有了仇。”董文斌解释:“其实淄川人很少用这个词,这个字主要是济南及周边地区用的较多。在书中,蒲松龄是为了押韵才用的。”蒲松龄曾多次来济南参加科举考试,他熟悉济南话也在情理之中。董文斌介绍,在现有的《聊斋俚曲集》的三个版本中,只有蒲先明整理邹宗良编纂的版本上才有。“这是与蒲家后人合著的,从蒲松龄的字稿上原封不动照抄下来的。”这个字的发现,解决了济南人一向的困惑。

还有一些没有确切书证的字,董文斌大多采用借音叙事的方法,多是使用在口语中约定俗成的写法。

有的字,虽在介绍本地的书籍中查找不到相应的词,但在其他地区的方言典籍中有记载,并且意思相同的,字典采用了借鉴的方法。如“chóu(氵丑)”字,意为洗濯,查找不到本字。后来董文斌在陈刚编纂的《北京方言辞典》中发现了这个字,而且意思与济南方言词的意思基本相同。董文斌采用了借鉴的方式,并在词条中作了说明。

实在找不出书证的,暂时还没有相近音字可以代替的字,董文斌只好用空框符号代替本字,并用注音表示。如用来形容某种响声的“piǎ”;“piǎng”等。

《醒世姻缘传》、《金瓶梅》、《聊斋俚曲集》以及《老残游记》中收录的济南话较多;对词条,董文斌从经史子集寻根溯源,尽可能考证出词条的本字、本义;总结对济南话的研究成果,除了《济南方言俗语辞典》,董文斌还写作了《济南惯用语荟萃》和《俗说济南话》两书稿

董文斌在写作中发现,描述济南风土人情、使用济南方言的书籍太少了。“研究北京、南京等地方言,有很多参考资料,但研究济南话的很少。”

董文斌发现,在文学作品中,《醒世姻缘传》、《金瓶梅》、《聊斋俚曲集》以及《老残游记》中收录的济南话较多。《醒世姻缘传》故事背景主要是章丘,其主要方言是济南话;《金瓶梅》以山东方言为主;《聊斋俚曲集》有很多不是淄川当地话,而是济南话。

除了与济南方言有关的明清文学作品,董文斌还引用了李开先等山东作家作品的部分词句。也引用了一些方言用词比较典型及较为常见的著名作品,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但大部分例句选用了日常生活用语。还有更少一些选自吕剧唱段。”董文斌希望在表述时,能够表达出原汁原味。

董文斌介绍,他搜集的很多地道的济南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生活。“很多词语50岁以下的人已经很少用了。”董文斌举例,像以前老济南常说的一个词“撒了嗢苦”,这是表示某件事黄了、不行了。比如问孩子考学怎么样了?“唉,撒了嗢苦了。”意思就是没考上。“‘嗢’这个字在古汉语中就有,表示感觉憋屈、难受,如‘嗢咽’。有人说这是回民话,其实不是的。”

对词条,董文斌从经史子集寻根溯源,尽可能考证出词条的本字、本义,并在词条后面列出引证。在引用古代文字典籍方面,选择了《说文解字》、《集韵》、《广韵》、《龙龛手镜》、《康熙字典》等。董文斌还查看了有关济南的种种书籍,如《历乘》和《历城县志》。

“莣花儿”是济南人用来形容有些年轻的女孩子轻浮、善变、不定性,之前人们多写作“王花儿”或“忘花儿”。董文斌查阅《尔雅》,发现在《释草》篇中有“莣”字,指芒草。秋天,芒草穗子的纤毛随风漫天飞舞,济南人取其轻飘不定的特点来形容人。

董文斌还举例,像“kuǎi( )”这个字,济南人指用脚侧面踢了某个人。这个字在《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都没有,后来董文斌在《醒世姻缘传》中发现了这个字。

总结对济南话的研究成果,除了《济南方言俗语辞典》,董文斌还写作了《济南惯用语荟萃》和《俗说济南话》两书。

《济南惯用语荟萃》收集了济南地区的惯用语。都是已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多年的,形成了固定的语句。全书分俗语、歇后语、民谣三大部分,《俗说济南话》是董文斌多年积累的关于济南话的随笔,则多是写济南惯用词当中的词、句,并对于所选的方言词的渊源、出处,做了适当的考证,尚待完成。

董文斌表示,方言是一种口头语言,从口语而来,很多人是只知其音,未知其形、其义。“但落在字面上总得有一个解释,必须找寻出词源,否则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

董文斌说,方言的兴起和当地文化及传播有着莫大关系。“济南历史悠久,济南方言是人们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沉淀下来的。这些方言有着自己的文化根基,也有一定的来源、出处。”

专家表示,这本书的编纂,对保留济南地方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和意义;董文斌希望在完善改进的基础上,能早日出版这本书,让更多济南人了解济南话

一部方言词典既要表达出方言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又要运用辞书编纂的形式。这就要求方言词典的编纂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方言调查研究水平和词典编纂能力。在此之前,董文斌在企业工作时曾经做过通讯员,给报社提供过稿件。后来读了山东大学夜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就是董文斌全部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

董文斌觉得,他编写的这本辞典是一本工具类图书,“我编写的时候感到责任很大,尽可能做到专业,希望在学术上有些价值。”

“词典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编写规范,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为了编写这本《济南方言俗语词典》,董文斌从头学起。“像对于词语的解释,要求准确无疑义,本义、引申义都要解释清楚。每一个字条都有字数要求。举例一般限制在三个以内。”在体例上参考《辞源》、《辞海》等权威工具书,遇到问题向专家请教。

初稿写完之后,董文斌请一些专家学者及出版社看稿样。董文斌说,他们都对辞典给予相当好的评价,并从注音、选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在写作之初,董文斌就找到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并参加过方言词典编纂工作的山东大学朱广祁教授。“双音注释的形式就是朱老师建议的。”看过书稿后,朱广祁对一些词条提出了修改意见,对一些济南方言中的疑难字,朱教授也给董文斌提供了参考意见。“朱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专家,而且他对于学术问题非常严谨,指出了书稿中的一些错误。”看过书稿后,朱教授认为董文斌的这本辞典基本符合专业标准,对词条的收录较全。

济南大学原副校长党明德偶然看到这部书稿,他认为,董文斌的这部书稿下了很大工夫,“一是这本书对济南方言俗语搜集比较全面,另外对方言的来源以及音义解释比较到位。”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张兵从事传统文化、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10年初,他审看了《济南方言俗语辞典》的初稿。他认为,这本书的编纂,对保留地方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和意义。济南方言非常有特色,但对它的研究却非常薄弱,特别是系统出书的还比较少。除了山东大学教授钱曾怡的《济南方言词典》,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看过书稿后,张兵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在对于词条的考证时,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一些词条没有提出最早产生的时期及出处文献,有些词条对历史纵向发展的考证不是很清晰。

济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王菁也粗略看过该书的初稿。她从出版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董文斌的《济南方言俗语词典》对济南方言的搜集比较系统全面,但因专业性相对较强,可读性不强,如果面向社会大众出版的话,读者面会比较窄。”

董文斌告诉记者,他希望在完善改进的基础上,能早日出版这本书。这既是对他这么多年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肯定,也让更多人能了解济南话。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均为盛明摄)

济南地区歇后语荟萃(节选)

董文斌 整理

歇后语,济南人称“侃子”,亦称“俏皮话”。民间广为流传,数量亦很多,这里只收入其中一部分。

1.腌臜他娘哭儿——— 腌臜死唡。

2.案板上的黄瓜——— 挨拍的货。

3.庵里的尼姑——— 没福(夫)。

4.岸上的蛤蟆——— 一戳就蹦。

5.鏊子没有腿儿——— 专(砖)等着。

6.八里洼南里(边)——— 没成(城)。

7.巴狗子蹲墙头——— 硬充坐地户(虎)儿。

8.把麻烦放了小车里——— 忒(推)麻烦。

9.半天云里刷浆子———糊云(胡说)。

10.北园的萝卜——— 半青

11.被窝里打拳——— 伸展不开。

12.闭着眼拉胡琴儿——— 瞎扯。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