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摩西
《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个片名本身就是标签,作为原创剧集,从片名一望便知这个单元剧集是成人向重口味科幻,毫不掩饰对于收割流量的欲望。该剧第一季上线之后惊艳全球观众,每集10-20分钟时长里,创意绝妙、制作精良,重口味与悬念反转密集爆发。
太适合这个时代的口味了。
第一季的全球惊艳,第二季口碑滑坡,当《爱,死亡和机器人》来到第三季的时候,这部剧集面临着关键的考验,或许这种考验对于用户来说关键,因为大家太爱“爱死机”了。这一季终于不负众望,“肯定赶不上第一季,但比第二季好多了”成为普遍评价风向,其中《吉巴罗》备受赞誉,奇异瑰丽的视觉和高度寓言化的故事引来了众多追捧和解读,《机器的脉动》作为二维动画则努力触及了科幻主题表达的深度,大卫·芬奇亲自执导的《糟糕旅行》弥漫惊悚恐怖气氛和悬念感,黑暗色调、怪兽、杀戮,又处处彰显制作上的优势。
游弋于寓言与快餐之间的配方
第三季的《爱,死亡和机器人》整体看下来,我认为大概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三个机器人》、《各队互相残杀》、《梅森的老鼠》、《葬于拱形大厅之内》。这四集属于《爱死机》剧集正常水平的短片,怪趣、重口味、反转情节,玩尽噱头与花样,但其文本内容只能止步于短片,符合流媒体受众对于《爱死机》的快速消费需求。
第二类:《糟糕旅行》、《机器的脉动》和《虫群》。这三集具有延展成长片的充分可能性。《糟糕旅行》是《爱死机》项目的发起者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首部动画作品,面对巨蟹怪物,船员与怪物达成了一个协议之后开始了血腥的内部淘汰,同时主角作为航行掌舵者设计了一场针对怪物的阴谋。这部作品因为大卫·芬奇而备受期待,过程惊悚血腥张力十足,但故事的平庸结尾让观众不太满意,也正因如此,片中人物交代的目的地则有更大的剧情展开空间。
《机器的脉动》则是一个这一季里最执着于科幻表达的一个故事,异星的物质与生命开始融合,那么生命本质是否也在发生变化?当肉体陨灭,精神可否与异星物质融为一体从而永生?主角在拖着死去的同伴穿行于奇异景象的异星表面时,关于回忆、关于生命与宇宙的认知,都在同伴与异星融合后形成了一个对话主体,主角与其的对话是古典而隽永的诗句的对答,美妙诗意又充满解密的乐趣,这是一次重新认识生命与存在的旅程,值得用一部长片去展开。
《虫群》拥有宏大的设定、冲突极强的剧情,却在场景设计和故事发展上流于平庸,最终的冲突体现在虫族女王和男主的对话之间,这场对话关于文明发展与智慧等级的对话都触及了生命存在的终极问题,但影像化呈现的水准不足以达到原著创意的高度,或者所呈现的思想深度需要更长的篇幅来展现。
第三类:《迷你亡灵之夜》《吉巴罗》。这两集都是追求创意奇趣、并风格独特的寓言小品,但相比之下,《迷你亡灵之夜》只是一个定格动画展现大规模丧尸爆发创意的展现,有观影的快感,而《吉巴罗》作为第一季代表作《证人》导演的新作,同样是本季的巅峰,这是一个骑士到异域被女妖诱惑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原始神秘地带在遭遇掠夺者侵入之后疯狂报复的寓言,从创意概念、美学呈现、制作水准到故事寓意都可以多层次解读和品味,就从制作水准而言,女妖身上繁复的配饰与魅惑妖娆的肢体动作确实令人惊叹,原来动画已经到了如此水平。
综上来看,《爱死机》这个流媒体产品,在最初定位清晰到第三季已经对产品的组成运作更加得心应手,以大部分快餐式的重口味怪趣短片为主,用文本丰富的科幻短片来提升表达维度,同时从设定、美学和制作上做一下突破,这种突破,在第一季的时候体现在《齐马蓝》和《证人》上,第二季则是《溺水的巨人》,第三季则是《吉巴罗》,我会为《机器的脉动》的制作感到有点可惜,对于异星与生命融入的极致浪漫诗意的过程,美术和制作还是偏保守了。
总之,这种配方,可以让《爱死机》继续往前走。
流媒体时代是好莱坞内容模式的延续
创新 只是一次新的排列组合
当“脑洞”“重口味”成为《爱死机》的消费标签引发追捧,《爱死机》系列在科幻上的价值更加吸引国内的注意,因为我们科幻影视作品一直比较匮乏,乃至出现《黑镜》《爱死机》这种作品时总能刺激国内行业的创作欲望,虽然大多是未遂的模仿。
我们惊叹于《爱死机》这样的短片集脑洞大开、创意爆炸并且制作成熟,其实这是脱胎于好莱坞工业体系的流媒体统治的内容产业所能达到的水准,这种从创作到制作非常成熟的工业体系,可以做到由行业大佬带领——比如《爱死机》的发起人是著名导演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同时可以在改编的IP资源、创作者资源——大批的独立动画工作室和制作资源上进行自由选择,然后按照产品目标而进行内容生产。好莱坞多年积累,在流行文化影像方面实在底子太厚了,他们想要创新模式,大多只是需要一次新的概念之下排列组合的流水线而已。
如前面所说,不管是基于商业投入回报的考虑,还是产品形态的设计,最终都是在一种既定的工业体系下的努力尝试,好莱坞的工业体系经过超级英雄和系列IP续集影片的冲击,在科幻电影创作方面已经日趋保守,这一方面体现在从内容到美学具有创新价值的作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流媒体仿佛带来了机会,但更多时候,流媒体提出了关于科幻方面内容生产的需求,《爱死机》就是这种思维下的产品之一。
所以我们看到第三季《爱死机》里,本来可以用电影长片来展开的创意,在这里用短片表现,科幻、悬念和惊悚各种梗和视听呈现都更密集,省去了戏剧结构所需要的起承转合、省去了背景和人物关系的铺垫,甚至省去对于科幻设定更广阔的演绎和更深层的表现,从而看起来短小精致。
如果你觉得大卫·芬奇亲自执导的《糟糕旅行》也不过如此,可以去找这几年内好莱坞包括流媒体的科幻长片来对比看看。
至于《机器的脉动》和《虫群》,比照《湮灭》、《杨之后》这样的独立科幻电影,也有非常丰富的延展空间,从个人角度,非常乐见《机器的脉动》能拍成一部充满诗意和哲思的艺术片。
只是,在这里,这样的创意整合进一季剧集里,就够了,反正也不缺这样的创意。如同好莱坞什么时候缺过创意,只是靠着日趋固化的商业体系把更有创新价值的创意淘汰,与资本媾和在系列电影和漫改电影的坑里打滚儿而已。相比之下,至少给了很多科幻文本有影像化的机会。
所谓算法 是一场大众消费与平台的合谋
说到这样的流媒体的商业模式,就无法绕开一个概念,就是算法。当我们刷国内短视频的时候,深知算法推送这种模式的特性,但从的成名作《纸牌屋》开始,所谓算法刚开始时是一种营销的概念,传到国内就更神乎其神了。
基于用户消费习惯来指导内容生产,的算法模式这是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模式延伸过来的,起初是好莱坞发行公司对不同消费群体、区域的票房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上游制片投资找到了判断标准,因为艺术家与资本家总要找到一种共同的判断标准来合作,但另一方面,也是让好莱坞日趋保守、内容固化而故步自封,直到拿着超英漫改和系列IP电影当票房灵药,在内容创新上作茧自缚。
所以,不管是流媒体还是好莱坞,真的要说算法,不是有了海量北美和全球用户数据才出现的先进玩意儿,也不是好莱坞有了票房数据才有的票房法宝,而是在这种规模巨大的影视市场成长起来的时候,用户群体与内容端自然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电影市场与媒体为了推销电影产品,将电影作品分解出类型、题材、卡司甚至各种商业噱头各种话术,兜售给观众,观众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类型化、概念化消费。
这是电影市场形成一种良性高效的契约的过程,同时也是让大众用各种简单粗暴的工具迅速分解电影艺术的过程。这种有着清晰而理性的消费影片的方式,分解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形成了一种市场思维和商业规则。这些所谓的算法,只不过有了更大量的数据之后进行更具象的分析而已。
本质上,这个体系就是为了让电影艺术更加概念化、标签化甚至浅层娱乐化而生。
从《爱死机》诞生之日开始,这个标签明确的产品定位非常清晰,甚至在内容的配比上,第一季就非常有策略,不会全是简单粗暴重口味、更不会总是高冷深沉高逼格,给了大量独立动画工作室展示制作水准的机会,同时给大卫·芬奇、蒂姆·米勒带领的艺术家们有展示独特艺术追求的窗口,毕竟,这比拍一部长片把风险都押给一个新面孔导演要保险多了。
这也是被好莱坞工业体系挤压生存空间之后,很多独立电影人不得已的出路。而短片集这种方式,暂时达到了流媒体平台和用户消费之间的一个平衡。
至于《爱死机》,这个剧集的消费标签如此明确,当用户群体不断增长、审美趣味不断变化,这场大众与平台之间合谋的算法会让它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继续观察。
只是,在《爱死机》这样的内容产品形态变化过程中,热爱科幻、动画和电影的深度消费观众对于这个庞大的市场体系都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如同我再想让《机器的脉动》拍成科幻艺术片,都是跟这个体系无关的事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