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書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等,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喜庆节日之一。元宵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吃元宵。元宵节就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是中国人的“情人节”,是中国年的“压轴戏”。
热热闹闹的欢聚、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里,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你大概没有办法真正领略古代中国元宵节的盛景,据说当时是“家家走桥,人人看灯”,华夏闹元宵,天涯共此时有了确切的注解。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书画中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先来看看一张巨幅画卷,该画卷描绘了明宪宗朱见深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游玩的各种情景。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宫廷画师绘于明代
纵36.7cm 横690cm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画面中,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场面均有宪宗在场,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画中,还有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的情景。图中身着便服的朱见深坐在殿前围帐中,侍臣们立于两旁,殿上悬有彩灯,一派繁华。
相传,明朝时期,每逢元宵节,百官便可放假十日。但昔日假期不同于今日,为了让宪宗皇帝开心,大臣们得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玩花招,只为逗皇帝一乐。常见的便是如下招数:
01
画作第一段
图中第一段明宪宗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头戴黑色便帽,身着浅青色绣金龙袍,正在看太监、童子们燃放烟花爆竹。画的右下角,一名太监正从一只大木箱里往外取爆竹,准备分发给大家。
画面上的童子和太监表情欢悦,胆大的把烟花拿在手里放,胆小的把爆竹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燃。还有的孩子手捂双耳躲在大人背后观看。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宪宗皇帝面带笑容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非常满意。
02
画作第二段
图中第二段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他站在殿前石台的右侧,慈爱地看着童子们,围在货郎车周围。
货郎车上琳琅满目,顶盖上挂着各色彩灯。
车上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和零食,惹得孩童们手举铜钱不断前来购买。货郎车周围,童子们拿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彩灯,其中象形灯象征太平有象,
马形灯寓意马到成功,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另外还有漂亮的螃蟹灯、兔子灯、仙鹤灯和官员灯。
03
画作第三段
图中第三段描绘的是明宪宗身着浅黄色龙袍,正在欣赏化装演出和各式杂耍,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
四个手拿刀枪剑戟的人骑在竹马上,扮演《三英战吕布》的戏文故事。
化装队伍后面是一个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伍,他们牵着瑞兽、扛着珊瑚,兴高采烈向皇帝展示着进献的各种宝物。另有敲鼓的、吹笛的组成一个乐队,他们热热闹闹、浩浩荡荡走过殿前供宪宗皇帝检阅欣赏。
在杂耍表演的右后方还有一座用松柏树枝扎成的灯棚,据说它是仿照玉皇大帝巨鳌的形状而建造的,因此称“鳌山灯棚”,灯棚上挂着各式漂亮的彩灯,彩灯之间还有“八仙”往来穿梭,看上去非常喜庆。
图中另一边是杂耍表演,各种杂技演员各显其能,做出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他们有的钻圈、有的倒立、有的表演魔术,令人目不暇接。这位躺在桌上的男子仅用一只脚撑起一根细杆,杆的顶端站着一个光头童子,他一手抓着杆子,一手摇旗呐喊,看得人胆战心惊,而在底下撑杆儿的男子却悠闲地吹起了笛子,一副艺高人胆大的模样。为杂耍表演助兴的是一支乐队,他们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好不热闹。
明宪宗身着浅黄色龙袍。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代《上元灯彩图》画卷
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266.6厘米
明代《上元灯彩图》为绢本设色画卷,此画没有作者款印,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于1991年秋天鉴别后认为,这是“明中画师所作上元灯戏图意,写当日金陵秦淮一带居人于上元节日欢腾游乐之景。千门万户,狭巷通衢,住号行者,老幼男妇,计以千外……”。徐邦达在画卷引首题写“上元灯彩”四字,这幅描绘老南京元宵节繁盛景况的风俗画卷因此定名。
从全景内容来看,画家描绘的正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明朝中叶金陵的富庶安逸,从这幅图卷上可略窥一二。
华夏闹元宵,天涯共此时。画卷的中心(上图右侧)就是闻名遐迩的鳌山巨灯,上有传统戏剧人物、山石亭台等物。如今人们熟悉的荷花、菊花、南瓜、鱼虾、蟾蜍、螃蟹等花灯在画卷上应有尽有,龙凤、大象、麒麟、骏马、兔子、松鼠、狮子、寿鹤等灯彩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不同形制的宫灯、走马灯、纱灯和几何造型灯等各式彩灯。有的灯彩表面还绘有花鸟、山水图案等,可谓丰富多彩,花鸟、鱼虫、神物、禽兽品类无所不及。
画面上人们逛街赏花灯、看热闹的同时,纷纷走进店铺欣赏字画,评头论足;或在摊位上把玩瓷器等,侃价购买;一个销售乐器的摊主为了招徕顾客,竟然自己弹起了三弦。街市上各式家具品种繁多,如桌、凳、案、几、椅、枱、屏、架、箱、床等,仅椅子就有圆椅、躺椅、帽椅、根椅,而床则有罗汉床、架子床等。所售家具做工精致,有些看似紫檀木所制,还有的家具上则镶嵌着大理石,藉以增强欣赏美感……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明代家具形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赏花、养鸟、观鱼、斗虫等在金陵有着悠久历史。
上图中一位孩童挑着一盏形似牡丹花的花灯在闹市上走过,花灯造型优美,十分逼真,当时的制灯技艺之高超可见一斑。
明代南京为开国京师,朱棣迁都后成为留都。不少王公贵戚,官吏商贾寓居于此,特别是那些遗老侠少嗜好赏玩花鸟鱼虫之事,更助长了此风的盛行蔓延。该画卷中描绘有蜡梅、兰花、水仙、细竹、小松等花卉植物,既描绘有配以奇石的盆景,也有销售奇石的摊位。这些都是南京民众赏玩花鱼的生活缩影,从一个侧面应证了明代金陵的社会风俗习尚。
除描绘有可供人观赏的盆景、花木、奇石外,还有鹿、兔、孔雀、鹤、鹦鹉、野稚、家鸡、金鱼,以及相应的摊位等。在上图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笼中装的有孔雀、鹤、鹿等奇珍异兽。纨绔弟子提笼架鸟,游手好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售卖古玩奇石的摊位前,有两位老者戴着眼镜:一位正在玩赏眼前的古玩,另一位正在擦拭镜片。其实在古代是没有玻璃的,可是古代有水晶,还有玳瑁,都可以做镜片,而且出土的文物不要太多。当时人们所戴的眼镜应该就是由水晶或者玳瑁制作的镜片。
集市上的市民手握折扇,一边和亲朋好友谈天说地,一边欣赏商贩售卖的各种商品,场面十分热闹。
《上元灯彩图》因长期藏匿民间,近年才浮出水面。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定都南京后,金陵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街市繁盛景象一直延迄满清。而反映明代金陵本土民俗风情的画卷除有《南都繁会景物图》,已广为人知,但《上元灯彩图》细腻地再现元宵节期间老城南灯市与商贸集市盛况,不仅成为人们了解明代社会民俗风情的又一重要文献,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金陵本土特色文化的研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相媲美。
《上元灯彩图》所表现的是无名画家眼中的现实世界。画面记录的瞬间散发出许多明代南京文化、艺术、民俗、商贸、建筑等方面的信息,并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鲜活地勾勒出来。该画卷不仅富有十分浓郁的生活情趣,也蕴藏着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因此学术意义非同寻常。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