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壹娱说|《魔兽》与《小时代》同因社交狂欢而爆,《百鸟朝凤》也一样

壹娱注:壹娱观察(微信ID:)报道团队已抵沪,准备开始为期数天的上海电影节的前方报道。明天,受“新片场”之邀,壹娱观察主编陈昌业会主持由该公司举办的题为“新片场:NEW计划发布会暨网络电影行业论坛”的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三楼6304室,时间为12日上午10点,欢迎在上海的各位朋友届时过来看看(帮我拍些帅照)。

假期最后一天,还是聊下《魔兽》,毕竟它还在如火如荼的上映。

从目前各方的影评来看,这部粉丝向的电影明显地表现为“你之蜜糖,我之砒霜”,一如当年的《小时代》。

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可能就是前者更多的是男性为主的粉丝,而后者更多的是女性粉丝为主;前者更多的是80后、70后粉丝,后者更多的是90后粉丝。性别的差异还有代际的差异并不会让谁显得更高级。魔兽玩家们在影院里拉起的横幅“我们比你们多了一个世界”,对于《小时代》的观众来说,当时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声呢。

泛娱乐语境下

电影还必须是作品意义上的电影吗?

若论空洞乏味,《魔兽》与《小时代》亦是不分伯仲,主旨或是情感都是“套路”,并不会因为一部是重工业级别而另一部是轻工业级别就有绝对的优劣之别——只不过好莱坞在电影工业方面的成熟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使得《魔兽》即便同样遭遇恶评,但大家还是认可它至少是一部电影,而不是PPT。

我们对《小时代》的苛刻,或是对《魔兽》的失望,都是站在非粉丝立场上的,或可谓是基于电影艺术、电影作品意义上的批评。

然而,以所谓电影的维度去批评《小时代》或者是《魔兽》,必要吗?

如果说制作的人和埋单的人都并不在意这样的批评,那么这样的批评有意义吗?就像《小时代》后两部在创作和营销上更加针对粉丝,所谓让《小时代》更“小时代”——即让喜欢的人更加喜欢,让不喜欢的人干脆就别进电影院看了。与其说这是《小时代》片方调整思路来解决上两部的批评,不如说是躲开那些攻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最后导致批评者纷纷脱靶。

换句话说,这些从IP改编的“电影”,制作人或许压根就没有想去完成影评人所理解或是希望的电影,而只是针对粉丝去制作了一段90分钟或120分钟的故事性影像——一切都是为了娱乐,为了消费,当电影被包裹进整个泛娱乐生态之后,娱乐的必要当然更多过于作品的必要。IP是内容源,是价值源,而电影也好,游戏也罢,或是漫画,或是手办,都是产品分支、利润节点,所以银幕上放映的是电影还是故事性影像,当然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电影“降格”为衍生品

中美泛娱乐工业套路一致

就像好莱坞工业曾经把电影比作是火车头,通过聚合大众的注意力(票房)引爆价值,衍生新的电影或是电视剧、或是百老汇音乐剧、动画、游戏、图书、唱片、玩具等等,这是由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繁盛而起的好莱坞所开创的商业模式,也是很长一段时间电影工业的传统思维。但随着娱乐内容在形式上、形态上的多样化并逐渐构建起了当下所说的泛娱乐生态,电影早已不再是串联这些娱乐产品绝对意义上的火车头了。

从漫画衍生电影,漫威成立了漫威影业,随后被迪士尼收购,而国内从网文改编电影,阅文集团在腾讯互娱旗下,豆瓣成立豆瓣影业,漫画与网文改编电影的模式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吗?

从游戏改编电影,好莱坞有《魔兽》,《愤怒的小鸟》抑或《像素大作战》等等,国内腾讯互娱成立腾讯影业,蓝港互动成立蓝港影业,网易游戏成立网易影业,其实也都是同一个套路,差别只是好莱坞成功了不少案例,而国内尚无成功案例罢了。

影游联动里,游才是火车头,影不过是衍生品。游戏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电影不过是在游戏价值消耗殆尽前的一次增值开发——“魔兽”的游戏再难开发了,但是电影才刚刚开了一个头,说到底,因游戏而成的电影只是火车头后的车厢,是游戏的衍生品。

而衍生品的价值是什么?是赚钱,是盈利,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基于利润考量的不会首先是作品,而一定首先是产品。这个产品时长90分钟或是120分钟,与货架上的那些手办、手机壳等一般意义上的衍生品只是在形态上有所不同罢了。好莱坞的专业程度让这些衍生品不论是电影还是手办、手机壳都必须达到上乘的工业水准,而我们有时候就会非常马虎,常常做成了一锤子买卖,忽悠完粉丝后就只能改头换面去毁另一个IP了,而人家却能把漫威宇宙开发出一个系列又一个系列。

我们在观念和思维上并不输于好莱坞,只是在行动上总是荒腔走板。

不要高估观众

他们进影院或许只是为了社交狂欢

另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我们的观众有多爱电影?

他们究竟是爱作品意义上的电影,还是爱《小时代》《魔兽》所引爆的社交狂欢呢。

坦白说《百鸟朝凤》的舆论盛赞也不过是“跪出来”的一次社交狂欢,其作品价值与其高票房并不相衬(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我不同意《百鸟朝凤》艺术性很高的说法,不能因为人的推崇就去说好话,(发扬)这种老套的叙事方式其实很危险)。

再者,观众究竟是迷恋影院配置的视听观影体验,还是钟爱影院这样一个空间所带来的社交价值呢(看电影或是看赛事直播,或是看演唱会直播并无太大差别)?如果是后者,影院作为一个社区、一个小镇的娱乐中心或是小体量的主题乐园就是必然的未来。

如何让电影作品回归影院?

或许可以让《小时代》《魔兽》们来得更猛烈些

不论是电影的“异化”,还是影院的进化,都是商业的驱动,是一代又一代人组合的社会演化使然。电影作品从影院退却确实令人遗憾,但以目前的商业环境(包括观众自身)令市场回归对作品的欢迎已几乎不可能,这是市场长期放映好莱坞工业品、放映那些或是类型缺失或是题材缺失或是技艺缺失或是心眼缺失的奇奇怪怪的国产片所致,有些原因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便细说。

就像有些城市高喊要成就中国的乔布斯,却根本不具备乔布斯成长的市场环境,即便当下改革,也不过是三分钟热度。没有长期的逐渐演进,不管是看齐好莱坞还是对标韩国,政策催化的永远只能是南橘北枳。

商业其实是可以反哺艺术的。就像我们通过努力工作、努力卖货从事逐利活动,然后赚钱缴税,通过政府为我们提供包括医疗、教育、公园、博物馆等公共产品一样,电影作品或许已经到了应当转变成为公共产品的时候了。

政府通过类似专项资金、营业税(或是增值税)等收入转移支付购买私营影院的场次,为这些电影作品(可能主要是艺术片)提供另一个与《小时代》《魔兽》并不竞争相同资源的市场,权且把这当做是艺术院线的一种运营方式吧。至于观众是否会为这些作品多走些路、多花些时间(公共支出购买的场次不可能必然覆盖到观众附近的影院)就要看这些作品本身的品质了,这些电影作品仍然需要去竞争稀缺的场次资源,而观众也仍然会用脚投票,仍然会有优胜劣汰,而不是养尊处优地令作品和创作者们自我欣赏。

如此一来,私营的影院仍可追逐《小时代》《魔兽》,生产者也能放开手脚生产《小时代》《魔兽》,或许还能在工业维度上促成中国电影的升级,而不论是制片方还是影院经营者,赚得越多当然间接地越有利于另一个市场里那些电影作品的场次资源供给。

今年的北影节、上影节的展映片目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至少让我们相信电影作品还是能够找到爱他们的电影观众的,不过这里大部分的展映片目是进口片,这一事实不应回避,在作品层面上我们与《魔兽》的生产地好莱坞以及欧洲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相当距离,观众有相当的审美训练明辨优劣。

另一个隐形地或许被忽视的因素是,正是过去十余年电影产业化的繁荣使得观众重新回归影院,并让一部分观众逐渐挑剔电影,同时影院在票房增长的“催促”下不断新增,当然就为电影节提供了更多的展映场次资源,还有从格瓦拉、微票儿、淘票票这些网络购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帮助影迷便利地接触电影节展映的电影作品——这些也都是拜不同时期的《小时代》所赐,而电影节也因此在另一个市场里不断增加着作品供给。

艺术院线的目的是培养观众,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用更多的优秀的国外作品去灌溉或许还能加快这个进程,但若必须只放映国产片,特别是那些类型缺失、题材缺失、技艺缺失以及心眼缺失的奇怪国产片,那我看还是算了吧——观众才是作品生生不息的基础,这是底线,也是规律。

就写到这吧,《小时代》《魔兽》的大卖未必是坏事,中国电影观众既在《小时代》《魔兽》的粉丝里,也在北影节、上影节的影迷里。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