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林黛玉的诗词大都给人一种沉重感,“阴柔”是她诗词的主要特点,她的诗词多多少少都缺少一种大气,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看法。似乎很多词句都与眼泪大为关系,这应该与曹雪芹塑造的人物性格特征紧密连接。《红楼梦》中很多诗词都与季节有关,都与花有关,譬如,《忆菊》、《咏菊》、《叹菊》、《咏白海棠》、《秋窗风雨夕》等等。然而同一个题目出自不同人物的手笔,读者可以明显地看出诗词里的寓意也大为不同,不单单表现出其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展示出其生存空间以及生存背景。
这首《秋窗风雨夕》是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旧病新犯,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其诗体为乐府体诗。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第2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前言】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鉴赏】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思情;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
第3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实际上,《秋歌――给暖暖》充满着浓郁的古典韵味,而诗歌的古典特色正源自诗人当时的“新民族诗型”诗歌观点(1956)――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所以在诗歌的第一、二节,使用了“落叶”“荻花”“砧声”“雁子”等意象,使我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味。而在第三节,第一、二行“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的诗句更让人们想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古诗。正因如此,同属第三节,且句式相同的“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没有理由不让我们怀疑诗人也是化用了古诗句。果真如此的话,那它究竟源自于哪句古诗呢?
其实还是有迹可寻的。从它的前两行入手,“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化用了“踏花归去马蹄香”,为什么又“在南国小小的山径”呢?可能是这样,“踏花归去马蹄香”前人多以为是苏轼写的,依据是《坚瓠集》:一次苏洵在家宴客,限以冷、香二字为联吟对,苏轼当场吟出一联:“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在苏轼的人生轨迹中,自“乌台诗案”后,诗人先后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最后客死常州。这些都在南方,且在当时都是荒凉僻远的地方。可能诗人痖弦也以为是苏轼写的,所以有“在南国小小的山径”,即指苏轼被贬的那段历程。
如此一来,后两行中的“在北方幽幽的寺院”应该是指诗人活动的地方,譬如诗人可能是修行的僧人,或是寄寓寺庙的世人。“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应该是所化用句的内容――与音乐有关,或是诗人弹琴,或是听人弹琴。如果我们抓住“北方”“寺院”以及音乐这三个要素,那么在历代著名诗人和诗篇中,我们会想到一位诗人和一首诗,他就是唐代诗人李贺和他的《李凭箜篌引》。
李贺年少成名,但仕途之路却很受伤。元和五年,21岁的李贺被荐应进士举,他于当年冬赴长安准备次年二月的考试,却遭到了“争名者”的攻击,他们说进士的“进”与贺父李晋肃的“晋”同音,根据避讳法,李贺不应参加进士考试。李贺极度抑郁愤懑。次年六月,李贺重返长安,就任太常寺奉礼郎,这是一个具体执行宗庙祭祀礼仪的卑微九品小官,诗人感到无比的屈辱,不到三年就告病辞官。在京期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吴丝蜀桐张高秋”),他听了当时的著名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的《箜篌引》,写下了古典诗词中以诗喻乐的《李凭箜篌引》,中有用玉碎的声音来比喻琴声清脆的“昆山玉碎凤凰叫”的经典诗句。
对照李贺的人生经历以及《李凭箜篌引》的诗歌内容,《秋歌》“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实在表现了太多的吻合之处。“长安”对应了“北方”,“太常寺”对应了“寺院”,“《李凭箜篌引》的‘昆山玉碎’声”对应了“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高秋”对应了诗题“秋歌”。
第4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秋怀》原文阅读1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秋怀》阅读习题2
1. (1)颔联描写秋景,但并未具体细腻地描写秋景情态,请问运用了什么手法?该联在诗中有哪些作用?(3分)
(2)诗人秋怀“黯然”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试作分析。(4分)
(3)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2.(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3. 名家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实而有条理。即章法严谨,丝成茧成。”请你就本诗的“章法结构”上的特点做一具体分析。(6分)
4. 本诗语言精练,但蕴情丰富,试就其情感意蕴做一分析。(5分)
答案:
《秋怀》阅读答案3
1.(1)白描。(1分)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诗人心情的“黯然”;(1分)承接首句“节物岂不好”进行描写(或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1分)
(2)感叹国事,心情悲伤;(1分)身居高位而无补于国家,心怀羞愧;(1分)想归隐田园却一时难以实现,心中无奈;(1分)双鬓因悲忧而苍白。(1分)
(3)诗人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诗人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感情。(3分)
2.(1)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十分羞愧。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园田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4分。每个要点l分)
(2)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2分)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2分)
3.参考:结构严谨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它就像蚕吐丝成茧,层层倾吐一丝不乱。
第5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流程之一:变构重组,感知意象
诗是一门“吟咏性情”的个人化的艺术,闻一多曾形象地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诗歌的语言、句式常常是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而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语言、句式恰恰是诗人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诗歌之情恰恰存乎其中。在何其芳的诗中,非常态的句式也就是句子的变构现象是很多的,例如《季候病》中“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的诗句,《感叹》中“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他们常态的表述应该是:“我日夜萦系的郁郁的梦魂?谁的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的流盼的黑睛,我可怜的心?”、“不管外面像草一样青青蔓延的呼唤,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如何让学生从这种反常态的表达中领悟到诗意,走进诗人的诗意情怀?
笔者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种比较巧妙的解读诗歌的策略,也就是对原诗的句子进行变构重组。笔者在执教何其芳的《秋天》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原诗进行变构重组:
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中的农民、渔夫、牧羊女眼中秋天的景色有何不同?请仿照例句说说他们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提示:把景物放在句末。例如:
农民说: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渔夫说: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牧羊女说: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的草野
然后笔者出示学生变构重组的诗作,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秋天
农民说:
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是飘出幽谷的伐木声。
秋天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是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是栖息的农家。
渔夫说:
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秋天是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秋天是芦蓬上满载着的白霜,
秋天是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是游戏的渔船。
牧羊女说:
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的草野。
秋天是更清洌了的溪水。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牛背上的笛声,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满留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是牧羊女梦寐的眼神。
该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感知了诗中的意象之美,又让他们体验到诗歌再创作的快乐。这种再创作的过程就是变构重组的过程。这过程中,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词会被学生删去,看似可前可后的词语的顺序会被重新调整,学生尚不知在重构中诗的经脉俱损,诗的情趣已索然无味了。
流程之二:变构重组后句子对照,感悟意境
王荣生教授非常强调让诗歌阅读回归到“诗性阅读”,他认为“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他道破了解读诗歌的玄机,我们可以把诗歌的构成要素当成是解读诗歌的解剖刀。而诗歌语言、句式的陌生化非常态化的变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特质。抓住这一特质,笔者让学生把诗变构重组前后句子进行对照,感悟诗歌的意境。
先感受那些被他们删去了的看似可有可无的字词:例如震落、丁丁、用背篓来装、因枯涸见石。显然诗句“震落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中的“震落”、“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中的“丁丁”是不可以删去的,联系上下文得知这里的震动来自空谷间伐木声强有力的回响,“震落”二字在这里有以动写静之妙,写出秋晨在滴落的露珠中醒来时静谧的氛围。“丁丁”二字与“震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有声来衬无声,写出秋天“空山不见人,但闻伐木声”的宁静。再看“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句中“用背篓来装”这组词语,他极富表现力和画面感。看到“用背篓来装”脑海里会浮现喜庆的丰收场景,富有动感。他写出了收获之盛,收获之喜悦,收获之满足,也写出了收获之忙碌。还有“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的溪水”中“因枯涸见石”字面上是说水少,其实以水之少来衬托周边的宁静,连溪水也停止了吟唱。总之这些词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充溢着喜悦、静谧、幽远之美。
接着来感受那些变构重组后的句子:把原句“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与改句“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进行比较。孤立静态地看这两个句子,这两句子是不分伯仲的,江面都给人一种烟笼雾罩的迷蒙之感,但是文字是活在情境里的,脱离情境的文字是不具言说的能力。结合诗的语境,我们发现两句话中的叙事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农民,与下面文脉是相通的;而后者是冷雾。而且前者农民视线中的景富有动态的变化之美,轻摇小桨的渔夫迎着一江的寂静和冷雾,把网抛撒了出去,那网如花般绽放在水气氤氲、朦胧的江面上,接着慢慢地消失在轻波微澜的江面上。他收起的网里没有鱼儿,有的是游戏的心情。这样的劳作是闲适的,充满诗意的。而后者就没有这种传情达意的效果。另一句是“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改成了“何处去了牛背上的笛声”,显然前一句“何处去了”放句末,语气弱化了,是一种充满思念深情的、源自心灵深处的寻问,而后者“何处去了”放句首,语气语调强化的变成了一种充满敌意的盘问,显然和诗中这位有着梦寐般眼神的牧羊女是不符合的,秋在牧羊女的眼里是恬静、甜蜜的。
流程三:变构重组后结构对照,体会诗性
诗乐是同质的。诗歌重章叠句的结构有一唱三叹绕梁之美,音乐也有一种回环往复、余音绕梁之美。诗的节奏是音乐的,也是语言的,她有传情达意的效果。这首诗歌变构重组后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重组了以后每节诗下面都少了一句类似的话: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种叠式的复沓歌咏结构很显然是不能消失也不能调换的。这三句话类似音乐中一唱三叹,而且前两次的咏叹是为迎接抒情主人公牧羊女的到来,让她在一片恬静、闲适和欣悦中悄然而至,静静地追忆那一段笛声相伴的日子。这首诗其实言说的就是诗人20岁那年某一天的心境,是他经历了爱情风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烦恼都化为了最甜美的回忆的时候从心灵里静静地流出来的。他在《梦中的路》中说这是“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朱光潜曾说:“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何其芳让瞬间的情感成为了一首永不凋零的最美的诗。这种连续反复的句法结构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脉脉深情的歌。这种诗歌结构其实由来已久,早在《诗经》里就已经成形。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他有很强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而且能强化抒情效果。
第6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风向;季节;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36-01
在古诗词阅读、鉴赏中,风作为一种意象分外张扬——诗(词)人往往以风向言时令,借风向诉衷情,使风这种随季节而恒定转换的自然力因诗(词)人的慧心妙手而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在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里,所选古诗词篇目中已次第出现了“西风”、“北风”和“东风”三种不同方向的风。为了让学生对这种已成为古诗词意象物的“风”有较清楚的认识,我在讲授时编了一个小小的顺口溜“春夏秋冬季,东南西北风”,特浅析如下——
一、东风
在古诗词里,“东风”作为春的借代物,真可谓俯拾皆是。它常与花、树、月、雨等意象物相伴而言春。如李商隐《无题》诗中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东风无力”与“百花残”相缀,既点明时令为暮春,又蕴含叹春色将尽、伤韶华易逝和悲生离久别等复杂情愫,使人读之如品嚼青橄榄,酸、涩、苦三味俱全。又如曾巩《咏柳》诗中“乱条犹未变初黄,借得东风势更狂”句,诗人截取了早春鹅黄的柳条在骀荡的东风中狂舞这一“片段”,窥一斑而观全豹,拟人化地张扬了早春万物勃发的个性。再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借东风言春天又来到江南故国,但物是人非,昔日的繁华不再,现实的伤感难消,亡国之痛在明媚的春光里尤剧!由此可见,“东风”在古诗词里不仅表时令,而且蕴含着诗(词)人的百般心境、万种情愁。“东风”因此而成为我国古诗词中一个频频闪烁的亮点。
二、南风
在古诗词中,南风表夏季,多与夏季所含月份傍依成句,言时令的表征最为明显。如:
1、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唐。李白《长干行。其二》]
2、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唐。李颀《送陈章甫》]
3、四月五月南风来,堂前处处芰荷开。[明。孙蕡《湖州乐》]
4、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杨基《天平山中》]
三、西风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秋的铺写大多作低调处理,古诗词也不例外。因此,作为秋的代名词,“西风”只能无可奈何地与“肃杀”、“萧索”等字眼相匹配,给人以悲凉、落寞之感。
如唐朝戴叔伦《从军行》中“西风垅水寒,明月关山悠”,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宋朝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元朝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句子,都以低回、黯淡的色调营构出一派肃杀、惨淡、悲凉的气氛,“西风”因之被诗评家们斥为“肃杀万物最无情最冷酷的一种暴力”。
四、北风
第7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杜甫;吴体;拗体;拗律;拗格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068-06
杜甫在《愁》一诗之下曾有自注:“戏为吴体。”后世学者一般认为,杜甫所说的“吴体”即拗体。这类诗以七言为主,在杜集内数量不小,面貌引人注目,宋代以来,对此的关注,已成为整个杜诗研究的一大重要问题。但直到现在,这项研究依然还疑点重重。
一、七言八句的七古不是拗律吗
讨论杜甫七言拗律,一般是在浦起龙《读杜心解》所编的151首内讨论。金启华从中拎出18首进行诠释,认定为拗体七律。邝健行同样是在这个范围中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拗得显著的26首,大拗的7首。韩成武则从中区分出113首严整七律和38首七言八行体诗。
不过,浦起龙的分体是否可靠,这是需要追问的。笔者以为需要对杜诗中所有字数、句数与七律相同的诗进行研究,而《读杜心解》卷二所编141首七古中便有32首为八句体七言诗。这32首分别为《秋雨叹三首》《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题壁上韦偃画马歌》《越王楼歌》《海棕行》《姜楚公画角鹰歌》《光禄坂行》《苦战行》《去秋行》《渔阳》《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发阆中》《天边行》《阆山歌》《阆水歌》《青丝》《引水》《近闻》《秋风二首》《缚鸡行》《折槛行》《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大觉高僧兰若》《自平》《夜归》《前苦寒行二首》《发刘郎浦》《夜闻篥》,现代读者不容易把它们与七律区别开来。现在不妨从这32首诗的讨论开始。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指出,律诗有三个要素,即字数合律、对仗合律、平仄合律。他提出了简单的分辨似律非律诗的方法,即: “如果三个要素具备,就是纯粹的律诗;如果只具备前两个要素,就是古风式的律诗,亦称拗律;如果只具备第一个要素,就不算是律诗,只是字数偶然相同而已。”但如果把讨论范围设置在所有八句体七言诗中,上述三要素的第一条似应改为:协韵的合律。律诗要求通篇协一韵,不可换韵。这是基本规则,不可更易。
我们可以据此讨论这32首诗。从用韵的角度审视,很容易就发现:其中有24首换了韵,譬如《近闻》:“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这首诗除字数、句数与七律无异外,三、四两句还构成对仗,但整体语感却是明显的古体味,其中关键的就在于:前四句协平声四豪韵,后四句却换协去声四置韵。韵的变换彻底打破了律诗原有的在整体统一中实现转折变化的韵律感,仅此就使它与律诗划开了界线。这应是不必再加商讨的。
馀下的8首,加上浦氏编入的151首,为159首,正好符合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五“拗字类”中“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的说法,方回言及的数字究竟何指,现在不得而知,此处也置而不论。若综合考察这8首诗的用韵和对仗,可见四种类型。
第一类包括《阆水歌》和《秋风二首》其二。两诗用的都完全合乎律诗规定,都是平声韵一韵到底,而且《阆水歌》中间四句构成两幅对仗,《秋风二首》其二则第三、四句相为偶对,它们与其他被向来认定为拗律的诗是否同类,似乎很难看出什么区别。
第二类包括《阆山歌》和《光禄坂行》 《发阆中》。《阆山歌》:“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前四句协韵字为人声陌韵,后四句为入声锡韵。此二韵为邻韵,诗中本多通协,故此诗可视为未换韵的仄韵诗。另外,诗的中间四句为两幅精妙对仗,全诗声调的拗峭与整体韵律的和谐,形成耐人讽诵的美感。《光禄坂行》《发阆中》也协仄韵,但各有一个对仗联。它们与律诗的贴合程度究竟如何认定,应是需要讨论的。
第三类包括《去秋行》《天边行》二诗,它们协仄韵,与上一类不同的是没有对仗联。第四类为《秋风二首》其一,用韵与第一类全同,但没有对仗。这两类又该如何认定,也需要特别加以讨论。
现在不妨作进一步讨论。前述三要素的用韵,这8首诗中的第一类符合拗律规定,据此可视其为拗律。按照诗律学者的意见,仄韵律诗罕见,但仍然是允许的,那么第二类也有进入拗律的资格。而如果规定律诗“不许通韵”,则《阆山哥歌》不是拗律,而同类的《光禄坂行》《发阆中》两诗没有邻韵相协,则更有理由成为拗律。再考虑第二要素即对仗,律诗一般中间两联对仗,由此看来,第三、四两类应排除在拗律的范围之外,第一、二类中的《阆水歌》最有资格成为拗律,《光禄坂行》《发阆中》和《秋风二首》其二只有一联对仗,也讲究了对仗,可以视为拗律。若“不许通韵”的规定不过于严苛,《阆山歌》似亦可视作拗律。据此可知,浦起龙收入七古的32首八句体诗,可当作拗律看待的似仅有此5首。
相关的是,《读杜心解》中收入卷四的《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曾国藩似乎把它归入古体。笔者经过比对,发现曾氏《十八家诗钞》抄录杜甫七律所根据的蓝本即为《读杜心解》,但曾氏抄录的150首杜甫七律,惟独只弃置了这一首。浦起龙没有给出特别的说明,他显然视其为当然的拗律。实际上,方回《瀛奎律髓》拗字类中就已收入了此诗,即是说,曾有权威认定此诗的拗律身份。
二、杜甫严整七律的认定
在全面讨论拗律标准之前,先来看看正格七律(或称严整七律)是怎样的。
韩成武根据严格的律诗标准检核《读杜心解》卷四的151首诗,得出结论:其中有113首为严整的七律。
现在不妨对照金启华所详细讨论过的18首七言拗律,具体观察韩先生一一列出的113首严整七律名单,韩先生特别加以说明的有三首,为《题郑县亭子》《白帝》和《黄草》。同类而没有注明的有《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这四首都各有一个音节不合律,前三首因使用地名所致,后一首开头两句“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大家(音为gū)”当平而仄,韩先生认为这样的小失无损于全诗格律的严整。但是,金启华却视《题郑县亭子》为拗律。那么,未被金先生列出的另三首,按金先生的规则衡量,自然也为拗律无疑了。
另外,上述113首诗中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和《小寒食舟中作》,金先生认为是拗律,因为是它们各有一拗句。这两个拗句分别是“东阁官梅动诗兴”和“云白山青万馀里”。原来,
“动”、“万”两字宜平而仄,同样,“诗”、“馀”宜仄却用了平声字,与最标准的格式要求有出入。
与第一种情况近似的,金先生还举了仅首句不合律的《见萤火》。此诗首联为“巫山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首句只要稍稍调整顺序,改成“秋夜巫山萤火飞”,就完全合律。金先生分析认为“萤火”二字平仄倒,次句不救,认为是拗律。韩先生并不把此诗看作与《题郑县亭子》等同类,所列113首的名单中不见此篇,想必是因为“巫山秋夜萤火飞”这样的诗句并非不可避免的需要违律,并且此句不合律的程度已达两个节奏点。
第二种情况涉及到的是被王力称为“平仄特殊形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在五言中为“平平仄平仄”),王先生认为它可认为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另一式,两式是“任人择用的”。王先生统计了《唐诗三百首》中的仄起五律的尾联出句,得到的结果为:在总共50首仄起五律当中,有25首的尾联出句(第七句)用这种形式,更具体点是:平平仄平仄24首;仄平仄平仄1首;平平平仄仄7首;仄平平仄仄10首;平平仄仄仄8首。[41113笔者统计《唐诗三百首》中所有五七言律诗的相关句子,得出的结果为:
五律共80首,用到“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及其近似平仄格式的诗句共156句,其中格式为“平平仄平仄”的39句,近似的3句,约占全部同型诗句的27%。
七律共53首,其中需用“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与近似平仄格式的诗句共88句,实际所用前一式及其近似式的79句,后一式及其近似式9句。
笔者的统计显示,王力的统计方法不够科学,得到的结论有所偏差。郭锡良说“‘仄仄平平仄平仄’的句式,在近体诗中反而比“仄仄平平平仄仄”用得更普遍”,更不确切。但是,在五律中的“平平仄平仄”和七律中的“仄仄平平仄平仄”,虽然使用频度有别,却都是常用的。郭锡良认为应看作“正格”而不是拗格,其意见是正确的。
具体落实到杜甫七律,检核《读杜心解》所收151首,用到“仄仄平平仄平仄”及其近似式的诗句共24首25句。这24首中,已被韩成武认定为严整七律的18首,如果用金启华的标准,似乎韩先生所列的113首严整七律名单中,就得再减去上列各种情况,所剩的只有89首正格了,而拗体七律的数字至少有62首,拗体七律为其所有七律的41%,若加上前节所讨论的5首拗体则有67首,比例约为43%。这样的结果,显然与历来人们对杜甫七律的认识出入太大,只能说是标准定得过于严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倾向于采用较为通达的态度来认定杜甫正格七律,那就是说,在满足律诗的几大要素时,允许有一定的弹性,个别性或偶然性的违律,不妨碍其为标准七律。因此,笔者不同意金启华的严苛态度,认为韩成武所分辨的杜甫严整七律比较合理。也即说,可以优先认定的杜甫正格七律约为113首。
三、杜诗不合律的表现方式
根据上面两节的讨论,《读杜心解》卷四的全部151首诗和卷二的5首七言八句体诗,字句数全部合律,对仗和用韵也大致合乎要求,按一般观点,只有在平仄声调上细心体味,才能明白其合律与否。根据诗律学的知识,杜甫上述156首诗,不合律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失对。律诗的根本美学规范是每联从声调、词类等方面都力求保持相反而相成,对立而和谐,错落而均衡。一联的上下两句平仄相对,正是基本要素,一首诗如果完全不顾及上下句的平仄相对,则将丧失作为律诗的美学品格。(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愁》、《昼梦》等几首就属于如此。大量拗句的使用,到了严重失对的程度,律诗之名恐难再适合其诗之实吧。而同样失对,《晓发公安》《简吴郎司法》只表现在首联;作于大历二年末的《即事》,只因第三句违律而致失对;《立春》因首句前两步节、第七句第一步节违律,而导致两联失对,这几首的失对情况程度稍轻,与正格律诗相离不远,似可视为拗体七律。
第二,失黏。律诗的整一性特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联与联之间的黏合上。只是盛唐以前,尤其在七律中,失黏的现象还较多,这大约是因为七律产生不久,它与歌行的界线还不很清晰所致。然而,杜甫151首被认定的七律,未失黏的已居于绝对主导性地位,为133首,因此,有理由相信杜甫已经完全掌握了七律的黏对规则。而另一方面,其失黏的七律也有18首之多,约占12%,又说明杜甫的确是有意识地进行突破。统计之后可见,其失黏有两种类型,一是两联同时失黏,这种诗例7首,二是失黏表现于一联之中,其中因颈联而起的10首,因颔联失黏的1首。平仄声调的对与黏是律诗的本质属性,杜甫在这两方面的出离,数量多达数十首,用拗律一词来简单解释是否合适,这是应该认真研究的。
第三,“三平调”。历代诗律专家在研究大量诗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平调”的概念,认为:一个诗句的末尾三字都是平声字,就称为“三平调”,它是古体诗尤其是七古的标志性特征。然而,在杜甫151首七律中却有多达14首出现了“三平调”,其中一半是既有三仄,又有三平,另一半仅仅出现三平。这种诗句的一再使用,使这批作品产生了拗峭奇崛的拗体效果。若仅有这方面的问题,直接认定为拗体,是非常合理的。
第四,孤平。王力曾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高适和李颀各一例,因此指出:“犯孤平的句子少到几乎找不着的程度”。不过,在杜甫151首七律中就发现了两个这样的例句:一是《雨不绝》的首句“鸣雨既过细雨微”,“过”应读为平声,“既”和“细”均为仄声,此例即为孤平。二是《覃山人隐居》的首句“南极老人自有星”,“老”和“自”为仄声,“人”就成了孤平。按王力的说法,这是犯了大忌。但是就全诗而论,前首并不因孤平而显得格外拗,后首的拗更主要表现在次句“北山移文谁勒铭”,此句连续出现的四个平声字才是拗的根本原因。此条虽然诗律专家特加强调,但就杜诗看来,尚非构成拗律的主要因素。
上述有关平仄格式的四个方面,前二者关涉到律诗的根本特性,后二者是相对次要的方面,杜诗都有明显的出离倾向。
除此之外,诗律学专家并不用作辨析考量的,其实还有一条节奏方面的因素。七律的诵读节奏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方式,一是“二二二一”,二是“二二一二。其规则有两项:
(1)“三字尾”规则。每个诗句的末尾一般需要有结合较紧的三字组合,不符合这一特征的句子读来就接近于口语化或散文化。在这方面,杜甫的律诗造句是非常注重句意与上述诵读节奏形式的统一,尽管有的学者归纳出杜甫七律的“三四”式、“二五”式、“一六”式、“五二”式等多种造句样式,但又同时都看到:杜律多样化的造句样式对一般诵读节奏并未形成很大的冲突,换言之,句意与节奏并不形成很大的矛盾。举例来说,《登高》末联“艰难苦恨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按句意,其词语构成方式实为“二五”式,上句的“艰难”构成语意段,“苦恨繁霜鬓”构成第二个语意段,下句同此,但由于“繁霜鬓”、“浊酒杯”仍能有很强的结合度,以“二二二一”式节奏来诵读仍然不妨碍句意。但在杜甫七律中也有与这条规则冲突较大的句例,如《白帝城最高楼》的第七句“杖藜叹世者谁子”,因虚词“者”只能与前四字结合,形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语意段,无法形成结合较紧的三字组合作结尾,读来感觉异常怪异。此诗的拗体特征,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表现。
(2)与上项相关的规则是:律诗以两个字占一步节为主,单字步节仅用于最后两个步节。于是,七律的节奏式就应避免出现“一二二二”、“二一二二”、“一一二二一”、“三一三”等类式样。如《崔二”、“一一二二一”、“三一三”等类式样。如《崔氏东山草堂》“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虽然符合“三字尾”规则,但因句首的“盘”、“饭”从语意上无法与“剥”、“煮”结合为主谓结构,它们都是单字占用一个步节,诵读起来甚感拗硬。《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一方面,后四字构成语意段,违背了常规的“三字尾”规则;另一方面,由于“船”、“如”和“花”、“似”在句内均需要一个顿点,顿点过多,改变了律句和谐圆转的美感特征。
然而,在分析诗语节奏时,需要特别指出:古汉语界向来是以逻辑化的眼光来归纳,往往将上例的“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看作是二五分节,而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宿府》)视为五二分节,全作为非常规节奏看待。就杜诗而言,这样的分析并不令人惬心当意。事实上,读者赏读时大多都会发现,杜甫造句节奏平顺者居多,奇异怪诞者为少。这是因为人们读诗时,会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进入诗意,而不需要转换成符合语法规则的逻辑化语句。诵读时,“春水船”、“老年花”的组合更为自然;“五更鼓角/声悲壮”、“永夜角声/悲自语”的读法也比“五更鼓角声德壮”、“永夜角声悲伯语”更为读诗者所采用。因此,分析杜诗节奏,凡在不产生严重歧义时,都应尽可能纳入常规节奏方式,也就是说,不应将《阁夜》《宿府》等诗视为拗体。
根据以上标准衡量,卷二的5首,不合律比较明显,卷四的151首中有38首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有违于律诗标准。
四、总结性讨论
很明显,在认定杜甫拗体七律时,要把握两方面的分界,一是律与非律的分界,二是七律正格与拗体的分界。理论上看,只有在前一方面的分辨中认定为律诗的,才能进入后一方面的分辨。然而由于浦起龙《读杜心解》分体并非严格的逻辑性分辨,今人在《读杜心解》卷四范围内讨论拗律,显然存在逻辑缺陷。因此,被许多学者认定为拗律的《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愁》、《昼梦》、《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江雨有怀郑典设》等作品,虽然收录于《读杜心解》卷四,却并不比收录于卷二的((秋风二首》其二、《阆水歌》等更具有七律的资格。换言之,这些诗与其说是拗体七律,倒不如称之为古体诗,浦氏把其中几首收入卷四,另几首收于卷二;方回以来的其他学者将杜甫本人自注“戏为吴体”的《愁》和其他近似的诗看作是拗律或“拗字类”诗,实际上是模糊了律诗的概念。按这样一种态度,律诗已失去稳定的性质。
与此相反的是自董文涣以来的一些诗律学专家的态度。董在《声调四谱图说》中批评赵执信《声调谶误以古体当拗律,以严守古、律界限为宗旨。韩成武《杜诗艺谭》一书即在董说基础上,用严格七律的标准辨析出杜甫113首严整的七律。但是韩先生又否定拗律的概念,认为《读杜心解》卷四中其馀38首不是七律,而只是“七言八行体诗”。这种看法概念清晰,合乎逻辑,对于认识律诗的性质是有意义的。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严格的逻辑思维,如果用逻辑式来表示,中国传统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在对象A与非A之间总有中间性的似A非A的对象存在。譬如,文体中的诗与文,并非逻辑化的对立,它们之间还有似诗非诗、似文非文的赋。同样,诗中的古体与律体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律诗形成期间固然有古律混杂的“齐梁体”,就是到了律诗成熟、定型以后,诗人们有时也还继续写作既有古体性质又有近体性质的诗。这类似古似律的诗如果一概都打入古体,律诗固然显得很“纯洁”,但古体不是成为混杂无比、大而乱之化之的混沌之物了吗?古体的“纯洁”又置于何地?显然,这种态度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科学。
进一步地说,拗律概念既非杜甫,甚至也不是将拗律推波助澜的黄庭坚提出,而是在南宋诗论家反思江西诗派经验教训的背景下逐渐产生的。陈岩肖《庚溪诗话》曾以“声韵拗捩”一语批评“江西格”,宋末方回则正式标出“拗字类”之目,但拗体、拗律的明确用语则似乎晚至明代中期以降才被诗学专家全面接受和采用。这当中,关于杜甫正格七律之外的七言八句诗的创作机制,一般的观点认为是“以古人律”,也即认为杜甫在七律成熟后有意识地引入古体句律改造律诗,达到破弃正体格律的目的。其直接结果,则是形成了许多平仄声调上毫无规律的拗句。而清代赵执信、翟犟、董文涣则似乎倾向于提出:杜甫是在有意识地创制正体律诗之外的新格律诗,今人王硕荃等人则在更为具体的声律分析与统计的基础上,认为杜甫拗律不是蔑弃规律,而是在探索各种新的格律形式。
如所周知,并非所有八句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律诗,《读杜心解》卷二的七古类所收的32首七言八句体诗,虽然从表面外形看,很多人根本无法把它们与七律区别开来,但具有诗律专业知识者轻而易举就能发现其中大多数为古体。同样,浦起龙编入卷四的一些被称作拗律的作品,如果脱离杜诗的环境单独存在,也有相当一批会被人判定为古体。从平仄声调去分辨,有学者经过细致的声调分析与统计,试图描述出杜甫不合律的七言八句诗的平仄模式,但似乎没有谁能说明诗人杜甫确实可以掌握这套复杂与精密的描述式。把所有这类出离常规格律的作品都看作是新格律诗,笔者以为并没有说服力。
至于这些出离常规格律的作品究竟该看作是古体还是拗律,王力《汉语诗律学》提出的拗律分辨标准只有两条,即字数与对仗,本文第一节根据一般诗律学常识增加了第三条即用韵。但即使如此,浦起龙卷二也仍然有5首基本合律,按诗律学的知识,它们应归入拗律,然而浦氏视其为古体,学界对此几无争议。可见,按诗律学的一般方法进行分辨,产生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而且,上述5首中的《阆山歌》《阆水歌》和《光禄坂行》,诗题明确地标示了“歌”或“行”这样的乐府题,浦起龙未将它们收入七律类,最大的可能是考量了作者本人所拟的诗题。此外的《秋风二首》其二,《读杜心解》虽然收在七古类,但却引邵长蘅评语云:“作律诗读,格转高老。”《杜诗详注》也引胡夏客评语道:“似拗体律诗。”邵、浦、胡、仇四位杜诗专家似乎对它该看作古体还是拗律,一方面有踌躇,另一方面又倾向于拗律一端,终极依据不过是语感。再看《发阆中》一诗,历来从没有人把它当拗体七律来看,虽然在字句数、用韵、对仗等三方面基本符合拗律要求,其缘由应是该诗缺乏律诗的浑融、整一之感,从语感(进而言之是章法)上更符合古体的常规。
如此看来,诗律形式因素之外的作者自我定位、语感或章法等也应引入到古体与拗律的分辨中来。
在平仄和节奏等两方面辨析古体与拗律,笔者提出两条意见:
(1)“三平”、“三仄”、“孤平”或节奏上不合常规格律,这些特征会使诗作显得峭拔、生新与怪异,但并不对律诗的本质属性形成悖离。辨析时若把握过严,用历史的眼光看,这是把律诗静态化了,当作了一成不变的体式,从发展的角度看,又显然限制了律诗的活力。从宽,才是比较正确的态度。一首诗在符合律诗其他基本要求之后,若有这类表现,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律诗,命名为“拗律”、“拗字诗”或“古风式律诗”,都无不可。
第8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一、 自由阅读,品味诗句,激发想象,进入诗词描绘的画面。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说过,“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 阅读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是对诗歌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陌上桑》中对罗敷形象的侧面描写是一种虚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兹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这是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能否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是学生能否进入意境美的重要问题.启发学生想象的艺术水平的高下,因此,人学生自由阅读,想象,就容易使其进入画面,从而去感受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在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点拨当然不排除教师的讲解描述,不过绝不是填鸭式的"灌",否则只能是以教师的想象代替了学生的想象,从而最终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诗词教学要留出想象于学生.因而讲解应贵在有启发性,以诱发学生创造性地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图景.充分调动起学生想象力。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学生主动去感知诗歌中的画面美景。
二、细读诗句、紧抓意象,通过形象感知、融入意境。
“诗言志、诗缘情“,叙事写景的诗歌更能体现这一点。叙事写景往往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诗歌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形成了意义上的稳定性,一种意象的形成无论在哪位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成为诗人抒发感情的专用词语。秋霜、鸿雁、杜鹃、鹧鸪等多表达思乡怀远之情,长亭、南浦、阳关、柳岸、灞桥等多用以送别之情,松、竹、梅、菊、莲、兰等多与人的品行志节有关,流水、落花、梧桐、夜雨、残月、夕阳、老树、乌鸦、等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大漠、孤烟、黄沙、玉关、羌笛、燕山、黄河、楼兰等多出现在边塞诗中。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如2004年广东卷考查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宋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颔联和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几个意象,构成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而这恰是由这一副清冷、寂寥的意象构成的诗歌画面感知。又如三册教材中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从而表现对闲适、恬静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向往。
因此,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感知画面的“美景“,更能让学生容易进入诗文的意境,从而产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由于受诗人们的所处环境与人生观的制约,同一种意象在不同诗人的诗作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例如同是写菊花,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赞美的是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郑谷的“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则借菊花的高洁表达了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而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用豪迈的语言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领袖果敢坚定的精神风貌。陈毅元帅的“菊花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如何? “更直接抒发了对菊独傲霜雪的高洁品质。又如南宋诗人郑思肖的《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所以,对诗歌的教学与鉴赏诗,就要对诗中由典型的意象构成的画面,进行描绘和渲染,以再现其艺术形象,剖析感情,欣赏画面“美景“,从而把握诗歌的意境,准确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旨情感。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鉴赏过程是一个对美的审视过程,鉴赏诗歌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诗歌的意境或高亢悲壮,或抑郁顿挫,或激越昂扬,或明丽清晰,或清静悠闲,或凄凉阴暗。这种种意境都具有不同性质的美,学生在品味、鉴赏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人文性质的审美,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审美。
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展示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鉴赏。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呢?在教学可以尝试以下做法。1.识记名句。名句常是他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的句子,能惊醒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句子可以代表作家的风格,因此,可从解读名句入手,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酒"如果换成"梦",一字之别,意境有何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古代文人与酒关系密切.与恋人别后,消忧解愁最佳之法便是麻醉自己的神经,麻醉自己的神经即须借酒浇愁终至酣然一醉!"酒醒"即"愁醒",曾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柔肠寸断无以排遣.这是"酒醒"二字的妙处。2.描摹画面。即用绘画的形式把诗歌的意境展现出来。绘画的好处是把心中所想的形诸笔端,成诸纸上,可以把诗歌的意境在视觉上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品味诗歌,他们感到很新鲜,自然也就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率。再次,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一举两得,。3.描述图景。即用生动、优美、形象、流畅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描述出来。描述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要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描述可分为口头描述和笔头描述。一次精彩的口头描述,就是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就是一次有激情的演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能配上与诗歌情调相协调的古乐,那效果会更好些。而多进行笔头描述,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朗读背诵,即体会感情,把握节奏去朗读诗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读多了,不仅其义会自见,其境也会随之自见。朗读时,只需学生将意境形之于脑,做到胸中有诗。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感悟;也可以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当然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如配乐朗读,闭眼摇头朗读,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运用多媒体,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其实质是要引导学生进入对意境的一种再体验,再认识.诗歌意境的创造,常见的途径是缘景生情.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许多情感的记忆,诗人的情感体验,其实学生心中往往也有同样的情感体验.创造情景教学,就是要架设一道让学生能进入诗歌意境的桥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和诗人进行心与心对话,能够身临其境,无疑是一种感悟诗歌意境美的好办法.例如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教师如果能用一定的方法唤起学生的这种体验,与诗人的心灵形成共鸣,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对诗歌意境的体悟.比如用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电影《赤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重温起宏大的战争换面,打动学生的心灵,或者让学生回忆,讲述故事中的细节,带着心灵的颤动来读这首诗,有谁不会被它深深的感染呢 不用教师多加分析,学生自然进入了意象构成的意境中去了。
第9篇: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范文
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努力学习,争做一个文化人。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秋风破屋图(2)群童抱茅图(3)屋漏无干图(4)遥想广厦图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铺垫。
3、“归来倚杖自叹息”,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之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安史之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
二是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或悲凉、凄凉、悲哀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的?
诗人从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发出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9、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关键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二、《观刈麦》
1、本诗从格律上,这是五言律诗。
从表达方式上,这是一首叙事诗。
2、白居易的叙事诗善于刻画人物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悖于常情的心情,请从本诗中摘出这样的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虽说烈日炎炎,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人都筋疲力尽了,但还是只想着抓紧夏天白昼长多干点活。这里人物的心理跟环境是对立的,这样的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
3、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一句所展现的劳动场景。
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顶着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阵阵往上冲,弯下的赤裸脊背,被灼热太阳光烧烤得油黑发亮。
4、赏析“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这段议论抒情句,通过官吏舒适富裕与农民辛苦贫困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诗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描写母子给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7、描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而换来的丰收的句子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处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三、《赤壁》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咏史诗,内容上三国的故事有关,“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锁进铜雀台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本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三四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4、“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汉朝,举出三位这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5、“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风”指代赤壁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6、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诗人借“东风”一事,抒发感慨,讽喻当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7、“东风”不仅指是自然界的风,而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之意。
8、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由折戟沉沙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9、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东吴两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两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10、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蕴含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写出了兴感之由,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必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直说,而是以两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13、本诗是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能为力。
四、《渔家傲·秋思》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所作。
词的上阕重在描写边塞秋色,下阕抒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浓郁。
2、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
3、本词所写的时间分三个阶段:白天,黄昏,夜晚。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外的奇异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5、“塞下秋来风景异”,紧扣“异”字,具体描绘了三幅画面:衡阳雁去,边声四起,孤城落日。
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
6、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提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
“浊酒一杯家万里”是引发征夫愁思的直接原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归无计”的心理外观。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
8、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0、词的上片,重在一个“异”字,试分析“异”字的表达作用。
一个“异”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与内地景色迥然不同。
五、《游山西村》
1、本诗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抒情诗,从形式上看是七言律诗。
2.本诗的线索是游踪,全诗句句紧扣“游”字来写,层次分明。
3、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从该诗中产生的两个成语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6、从炼字角度说出“足鸡豚”的“足”字好在哪里?
“足”字既写出了农家的丰收景象,又表达出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请自选角度,谈一谈你的理解。
例1:这两句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树茂花艳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喜悦心情。例2:富含哲理,比喻人在无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努力一番波折,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你认为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两句诗?
1、描绘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可描绘出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景。
2、面对困难时。
蕴含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出路,进入新天地。
8、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山西村恋恋不舍,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过零丁洋》文天祥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起一经”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6、“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妙手偶得的千古名句,请赏析。
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出焦虑不安的心情,巧妙、新奇,一语双关;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突出反映了诗人极其巧妙的艺术构思。
8、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
9、解词: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战争汗青:特指史书
10、本诗以死言志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颈联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
1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3、请你在写出几句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李清照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请再写一句你喜欢的古诗词中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追求的名句。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诗中运用双关,既表明形式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6、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名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运用比喻表明宋朝国事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1、此曲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理解。
表现了一个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
3、原句填写
①曲中描写主人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②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故云“兴,百姓苦”。
5、从炼字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此二字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6、赏析名句“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两句道出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对以往的历史作了精准的概括和批评,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7、联系全曲说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暗示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有何表达作用?
“聚”、“怒”赋予河山人格化的动感特征,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抒发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八、《己亥杂诗》龚自珍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3、诗的首句用“白日斜”烘托离愁,像这样以黄昏落日衬托愁绪的诗句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和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这首诗中“离愁”一词直接点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心境,“浩荡”一词则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
5、你以前两句诗中读出诗人离京时怎样的心境?
既有失落、伤感和离愁,也有回归的轻松愉快。
6、说说诗句中“吟鞭”和“落红”的含义是什么?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7、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比喻年老辞官的自己;
“花”比喻青年人才以及国家。这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8、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里以落花为喻,移情于物,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9、《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全诗共写了哪几种心境?
(1)离别的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二、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熟练背诵及默写会25、30课、课外古诗词、22、24、26、27重点古文。
3、文言文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重点古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4)走上辩论台(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复习措施:
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3)22、24、26、27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初中单元测试》的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3、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4、进行四次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每次只需15——20分钟,及时批改与讲评,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5、在19周一进行一次综合基础知识测试,进行复习知识的查缺补漏。
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学习辅导》上的练习进行。
四、复习资料:
1、《初中单元测试》上的文段阅读训练、古文练习。
2、《学习辅导》.
3、《语文天地——期末复习大盘点》
4、综合性学习:课本P42、P89、P120、P159、P184、P2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