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三明行迹 | 大圣庙

《三明行迹》由三明市社科联主办,每期选择三明境内一些少(不)为人知、文化底蕴深厚、差异特征明显、文献价值较高、留存意义长远、行将或已消失的文化点,深入挖掘研究、整理、提高,并以史家笔法,千字左右文字,配以三、五张照片,进行点或面介绍、宣传,以达存史留迹、传承保护地域文化和促进社科普及宣传工作目的。

| 第46期

大圣庙

猴,又称果然、禺、独、狨等,在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最早记载见于秦代文献《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简》,古籍《吕氏春秋》《淮南子》《吴越春秋》等,都能找到其神奇故事。《齐民要术》《本草纲目》说:在马厩或马帮中养一只猴,可及时发现病马,防止瘟疫扩散,于是猴又得“避马瘟”别号。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训练有一支猴群“特种”部队,在一次战斗中凭借猴子偷袭敌营放火奇招,得以全歼倭寇。

《说文解字》曰:“夒,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侯字甲骨文上面像个“厂”字,表示山崖,下面是个“矢”,上下相合表示射在悬崖目标上的箭。周代,周天子常组织贵族们射箭比赛,优胜者就能当官,所以“侯”渐成古代官员代称,进而衍生出“拜官封侯”等成语。后来,又在“侯”字上加“犭”旁,久而久之“射侯”成“射猴”,而“夒”也用“猴”替代。在汉墓砖画上,左半边亦为宾客射猴、射鸟场景。“猴”通“候”,为“伺望,观察”意,《白虎通》云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动物,有言人类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猴是人类祖先,《抱朴子内篇——对俗》云:“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猨,猨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寿千岁则变为老人。”汉民族普遍以为猴是吉祥物,其轻灵黠慧、戾性好动、乐观豪迈等特征,惹人喜爱,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中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尤家喻户晓。

△《西游记》六小龄童剧照

猴为灵长目,因进化等级差异而分为两大亚目——原猴亚目和类人猿亚目,或称原猴类、猿猴类。其中,原猴类是一些进化等级比较低等原始猴类,约在距今6500多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出现,如阿特拉斯猴(),其体重约50-100 克,无论在外观还是习性上,都与印象中猴子差别较大。猿猴类又分猴类、类人猿,后者包括进化等级很高的长臂猿、猩猩,全世界有300多种,最大特征是没有猴子标志性尾巴,亲缘关系与人类更近一些。自然界中真正意义上的猴约占93%,其余7%为更高等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等。研究猴子生理、生化等特性,对于了解人类生物学、医学等,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福州紫竹岩齐天洞府屏山祖殿明代神猴石雕像(宋宇洁 黄建兴)

据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介绍:福建“猴”崇拜可追溯到五代十国,当时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就有猴的画像雕刻;宋人洪迈《福州猴王神记》中,也有永泰能仁寺内猴神记载;福州《三山志》记有一只猴王入城纵火事件。宁德、福安一些地方称猴子为“师父”,建猴神宫烧香礼拜,霞浦小马村奉猴为守护神,称“白将军”;漳州南靖县山城三卞畲族村,有尊明代半米多高“大圣公”彩画木雕像,腰部佩带一面照妖镜。《艮斋杂说》载:“福州人皆祀孙行者为家堂,又立齐天大圣庙甚壮丽。四五月间,迎旱龙舟,装饰宝玩、鼓乐喧天,市人奔走若狂,视其中坐一弥猴耳。”《闽都别记》第138回云:福州“城市乡村皆有齐天府,俗呼为猴王庙。有人来祈祷,信者得显应,慢者即降祸,故远近之人莫不敬畏,不敢轻慢。”2023年1月31日《福建日报》记者吴旭涛报道:顺昌境内宝山寺圣祖祭台,由自然造化“猿头”圣祖峰、人工砌筑祭台和香炉组成;宝山南天门右侧有一石头小屋,内为“双圣”墓,两通石碑分刻“齐天大圣”“通天大圣”,断损石建筑构件上阴刻纪年款“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维大明嘉靖二十七年”,以及墓冢形制、碑铭图案等,为元末明初历史遗存,早于吴承恩《西游记》成书200多年。据专家考证,朱鼎臣本《西游记》(即《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即《新锲唐三藏出身全传》)均为建本。另明正德版《顺昌邑志》“贡赋志”记载“通天神会课钞二十三锭三贯二百文”,说明通天大圣信俗活动,已作为官府日常管理事务,并特设“通天神会”税种征收。每年农历七月十七,顺昌各地都会举行巡游、打糍粑、过火山、打油锅、化替身等“大圣”庆典活动,并把这一信俗文化带到台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还被国台办确认为全国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据统计,顺昌境内登记在册的大圣文化历史遗存120余处、“通天大圣”祭坛66处、祭坛遗址18处、庙宇9处,以“通天”命名地方72处。

△顺昌宝山南天门“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碑刻(宋宇洁 黄建兴)

2023年8月15日《福建日报》记者宋宇洁、黄建兴在《福建大圣文化新谳查》一文中,也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掌握的有关资料看,福建民间的大圣文化当以南平顺昌、福州及宁德等地最具典型性。”“宋元以来,福建各地民间相继流传崇猴习俗,南平、福州、宁德、莆田、泉州等地的大小猴神庙香火旺盛。”“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台湾地区主祀大圣的庙宇有30余座,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大圣庙宇则超过400座。”

△闽侯銮浦圣王庙清道光“齐天府”铁香炉 (宋宇洁 黄建兴)

罗联浔先生在研究三明民间信仰时发现:三明猴崇拜历史悠久,不少地方建有齐天大圣庙,如尤溪县新阳镇大建村留有距今500多年大圣庙、八字桥莲花山有供奉大圣露天炉,永安槐南镇普禅山留有一座大圣庙。三明市区圆通寺、将乐含云寺等亦兼有大圣庙或大圣供奉点。

在三明市区文笔山、列西祖峰顶,有南北两座齐天大圣庙,交相辉映,香火鼎盛。据《三元大圣庙碑记》云:该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邑人李绍武所建,至今已一百多年。因年久失修,原庙宇倒塌,庙基难寻。1980年信众在乱草丛中寻到旧庙基,决定在原基础上重建大圣庙,克服重重困难,经几个月努力,搭建成一座油毛毡盖顶的临时庙堂。1983年,又修建成简易砖瓦小庙,但因庙宇窄小,1996年下半年始又通力合作,历时一年之久,重建齐天大圣等三座庙宇,于1998年6月11日竣工。

△三元文笔山大圣庙

据《列西记忆》载:列西祖峰顶,又称新庵,相传清光绪年间列西农民常在此砍柴,见山峭奇绝、烟雾缭绕、瑞气氤氲,相商于此盖庙,以求神灵护佑,不久就用石头垒了个小庙。民国十八年,罗吉怡等将石垒小庙翻盖成木结构庙宇,后又集资装修扩建,并雕齐天大圣、观音和五谷仙神像奉祀。建国初,各地破除迷信,列西信众连夜藏匿庙里神像,但1966 年文化大革命,大圣等神像被搜出烧毁,该庙也被夷为平地,其木料、瓦片等运去岭头盖养猪场。1998年,三明化工厂职工姚西湖与列西罗焕传等,共同发起成立祖峰顶大圣庙重建理事会,信众捐资60多万元,于当年12月建成一座面积 264 平方米砖混结构庙宇。正殿中央神龛,奉祀头戴金冠、身着蟒袍、手持一葫芦的齐天大圣坐式神像;立式大圣像,则身穿盔甲,左脚抬起,右脚踩在一片五彩云上,左手举在前额作搭凉棚状,俯视前方,右手执一根如意金箍棒,昂首挺胸,圆睁双眼,威风凛凛,令人肃然起敬。左边神龛供奉观音菩萨,右边供奉中华人文史祖之一五谷真仙神农氏。天井两侧,右廊庑供奉至圣文宣王孔子神像,左廊庑祀奉福德正神。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四,以及六月十二日大圣诞辰日、十二月十六日庙宇重建纪念日,祖峰顶都要举行庙会活动。2010年,又在大圣庙右下方,依山而建一个72 平方米砖混结构“新兴庙”,庙正中奉祀清水祖师,右神龛奉祀郑相公,左神龛奉祀土地公神像。

△列西祖峰顶

整个庙宇内,置有至圣文宣王72诗签;齐天大圣28诗签、清水祖师48诗签,以及五谷仙诗签总曰、本身、家运、婚姻、求财、生意、求嗣、求寿、功名、疾病、风水、移居、六畜、出门、失物等各20签;观音60诗签,多历史典故,注释详尽。从中可以看出,此乃一座儒、道、释三教合祀庙宇,各地少见。

END

作 者 | 林日上、林小妹

制 作 | 顾 真

校 对 | 陈家锋

审 核 | 陈贤钿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