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也写作人葠、人蓡或者人蔘,别名可以称为“人衔”、“人徼”、“地精”等等,如果从人参的生长环境上看,人参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野山参、移山参和园参。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和经济价值极高,被誉为“百草之王”,在“东北三宝”中,无论是新三宝还是旧三宝,人参都排在首位。人参同样是“长白山上三宝之首”。人参的主要产地之一,是吉林的长白山山脉,长白山自然条件优越,物种丰富,特产的野山参是人参中之极品,远近闻名。
在坊间,流传着野生的千年人参会跑的传闻。
明朝的博物学家谢肇淛,就在其随笔札记《五杂俎》中记载过这种传闻,写道:“相传,千年人蓡,根作人形,中夜常出游,烹而食之则仙去。”
为什么人们会说野生人参会“跑”呢?其实并不是野人参真的“跑”了,而是人们误以为野人参“跑”了。
野生的人参,往往生长在较为原始的森林里,森林里的环境复杂,而人参的植株矮小,不容易辨认,因此,可能上一眼还发现一处长有人参,一转眼间,便不记得在哪里,误以为人参“跑”了。
除此之外,人参为了“自保”,还会“休眠”,人参的地上茎叶如果受伤,或者环境变化过大,地上的茎叶会枯萎,地下根进入休眠状态,等到合适时机,则重新长出地上茎叶。
因此,即使准确地标记了一株人参的位置,但是过一段时间后,看不到人参的茎叶,则会误以为人参“跑”了,其实人参还在那里,只是休眠了。亦或者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看见人参的茎叶移动了一小段位置,则会误以为人参会“跑”,其实人参地下根没有移动,只是休眠后长出新的茎叶了。
总而言之,人参并不会跑。
既然人参不会跑,那么采参人挖人参时,为何要用红绳将人参绑住,难道不是防止人参“逃跑”吗?
古时候有专门采摘野人参的采参人,根据宋朝时的资料性书籍《太平御览》的记载,早在公元250年左右,长白山就开始有采参人了。在漫长的采人参历史中,形成了一些与采摘人参相关的术语、行规、技巧和忌讳等等,经一代又一代的采参人口口相传,形成独特的采参文化和习俗。
例如,古时候原始森林,猛兽出没,危险性极高,因此,人们不会单独冒然进入森林,而是会选择恰当的日子,拉帮结派的,一群人进入森林采参,这一过程,被称为“放山”,采参人发现了人参后,要“喊山”,之后还有“接山”等一系列操作。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红绳子缠绕在人参的茎叶上,绳子两头捆着的铜钱,或系在木棍上或搭在树枝上。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担心人参偷偷“跑”了,而是做记号,一来标记这棵人参已经“有人认领”了。
二来则是挖取人参是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充足的时间做准备。找到人参后,采参人会先做好标记,趁着天色多找几棵,然后再回来细致入微的挖取人参,而红绳子与绿叶作对比之下非常明显,方便采参人找回这棵人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