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福建省屏南县厦地古村。
作者:文嘉琳,艺术史硕士,青年学者,两娃妈妈,曾任职大学老师,后从事当代艺术推广工作,艺术活动策划人,画廊媒体总监。2016年,随先生程美信(艺术批评家,瑞典籍华人)举家移居福建屏南山区,参与古村保护与修缮工作。
我想,我在本质上是一个充满浪漫想象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个性和专业使然,我迷恋那种充满复杂性、具有当代性价值的艺术,并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艺术评论家。为此,2011 年,我辞去了一所师范院校的教职,辗转到上海、北京,投身艺术行业的工作。在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前,我大部分的焦虑都是因为抽象的思考、职业的发展等。如果没有意外,可能我会一直这样在城市间奔波下去。但是,2015 年的一次访友旅行却改变了生活。
那年,先生趁着工作的间隙去看望一位老家在福建宁德的朋友,并顺便游走了周边山区县城。一个叫屏南的小县城从此吸引了我们。这里的风景和气候都十分迷人,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山城中保存了众多古村落,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她们破败废弃,但是在我们眼里看来却依旧丰韵十足,弥足珍贵。
▲ 修缮前的厦地古村(2015年)
▲ 修缮前的厦地古村(先锋水田书店原址 2015年)
看见了漫天星星。
“你有多久没有仰望过星空呢?”
▲ 2015年,我在屏南一个村庄里和孩子讲故事
我在屏南待了一周,旅游式走访了一些村庄。那浮着白云的湛蓝天空,黄墙黛瓦的古民居、精美细刻的木雕泥塑、翠涛层叠的竹林松风……让人沉缅。
我们与村里的孩子一起玩耍,十分愉快。我给孩子们读故事,他们围着我,听得津津有味。有个调皮的小男孩,大方的说:“我看,他是高高先生,你是矮矮小姐。矮矮小姐要是做我们的老师,我保证会听话的!”孩子的话甜到心里。
在县城巷头小摊,我们坐在简陋又有点油腻的桌椅边,老板端上来一种红红黏黏的食物,那是本地的一种特色小吃,是酒糟与泥鳅调煮的芋头面。一口芋头面,吃尽鲜香美。就在我品尝美食的当口,先生说,“我们搬到屏南来,来修古村!”
我先是一惊,但旅行的新鲜感让人附和一切,“何尝不试?”那夜,空气清新好闻,不似北京雾霾重重。漆黑的夜空中布满星星,我顺手发了一个朋友圈:“芋头面果然好吃。看见了漫天星星。你有多久没有仰望过星空呢?”
难道,真的要去做山村教师吗?
▲ 厦地古村(2023年)
然而,当先生正式与我商量,打算留下来修缮古村时,我却陷入犹豫,再次辞去自己喜欢的工作,来到山村可以做什么?之前,放弃在旁人眼中看起来稳定体面的大学老师教职,至少是觉得有广阔世界可以去,有艺术梦想可以追求。这一次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要去做山村教师吗?这并不是一个符合世俗成功意义的选择。
也就在那时,我们得知即将会迎来一个小朋友的好消息。这个消息坚定了先生要搬去屏南的决心,因为不能让孩子在霾中成长。先生之前长期生活在瑞典,瑞典平和的社会环境对他影响至深。毫无疑问,回去瑞典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便捷选择。但是,出于对母国的眷念,和怀抱的理想与希望,我们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思考和从事艺术多年的我们,更深刻的体会是人文学科要发挥价值必须投身到社会,艺术的维度就是人本中心,修护古村是一个很好的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工作。现代性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把一切推倒重来、也不意味着城市化。
就这样,先生一头扎进闽东山城,开始古村落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我则在家待产,整个孕期也都保持着工作状态……其间,我们一两个月会相聚几天,即使孩子出生前后,先生陪产也不过 10 天左右。初为人母,欣喜与紧张并行,好在有父母帮助,度过最初的慌乱阶段。
而先生修护的第一个村庄——厦地古村,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已然有些模样。于是,孩子三个月时,我简单地收拾了行李,提着婴儿提篮,来到了那个之前只在照片中见过的风景里。
这首田园诗歌并不全然优美!
▲ 厦地古村(2020年)
厦地,是一个有 800 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我被她惊艳了!
在多数时候,我们已经不会相信现代人的田园梦,生活总是在风尘仆仆中进行……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现在置身这个村庄。生活,有了新样子!刚到的那段时间,日子真是过的太舒服,看蓝天,晒太阳、养娃……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内心也开始忐忑不安。一方面突然将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悠闲的生活中,感到没有安全感,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之类的价值让闲下来的我无比焦虑。另一方面,在乡村秀美表层以外,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她内里的虚弱和衰败:很多精美古民居处于难以挽回的倾倒颓势,各种粗制滥造的建设却同时并行;成片农田被废弃,种植的作物被滥施农药;孤独的老人,留守的儿童……这首田园诗歌并不全然优美!
有一年,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女孩。据说小女孩的妈妈有精神疾病,她极有可能是被拐卖到山里的,可怜的女人生下女孩不久,便去世了。女孩一直和爸爸生活,12 岁,没有户籍,也没有上学。愚昧的父亲靠打零工和几颗枣树过活,他怀疑孩子的身份。
我们试图帮助这个孩子,通过义卖诗集给她筹款,协助她父亲办理孩子户籍并帮助她上学……可谁也没有想到,小女孩后来意外落水溺亡了……女孩短暂的人生,一系列不幸的命运,沉重的撞击到我们的心灵。
我们离苦难这么近!苦难是社会问题的一个个留影。
森克社区的产生
“你有多久没有凝视身边的这片土地呢?”
▲ 厦地古村先锋水田书店(2022年)
面对许多巨大难题,我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压抑到透不过气,甚至因此陷入自我的精神危机。这些事情看起来与己无关,但又无不密切相连。
“你有多久没有凝视身边的这片土地呢?”这是我对自己的发问。我感觉我们既没有资格桃源出世,也没有观念立场躺平,抱怨和逃离都不能解决问题。“既然在这里,我多少要做点什么吧?”——意识到周边的问题和自己的可能性以后,我转变了对职业发展的想象和自我的期望,放下对光环的执迷,开始投入到手边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起初,我同跟随先生学习的几个年轻人组成一个公益组织,取名为“森克义社”,在厦地古村做一些服务儿童、老人和村民的活动,比如为村中老人拍照、组织儿童诗歌朗诵会、给孩子们讲故事、为村民举办年味节、放电影等等……
随着先生在屏南的古建修复工作的推进,除了厦地村的 60 多座古民居得到保护以外,他还连续受邀指导修复了很多其他乡镇的单体古宅。在一些人口相对稠密的乡镇,我们试图把修好的古宅定位为开放的公共空间,以带动周边社区的发展。
其中,有一处古宅地处屏南县双溪古镇,是当地曾经望族的府邸,也是屏南历史上最早的豪宅建筑,我们称之为“薛府”。薛府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在 2017 年以前,这座曾经的豪宅已经荒废近十几年,主宅霉烂不堪,沦为当地居民近而远之的“鬼屋”。
▲ 修缮前的薛府(2017年)
2018 年,在各方奔走游说中,我们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开始对薛府进行修缮工作。修缮后的薛府,我们坚持公共空间的原则,设成图书馆、儿童绘本室、儿童早教屋、玩具屋、沙坑、天井电影院、棋艺室、古家具展览馆等,这些部分都属于公益运营板块,免费开放给周边居民和外地游客,另外我们也设了咖啡馆和民宿,作为经营和自我造血,试图以商业维持长久,以公益改良土壤。让周边居民意识到古民居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价值,并且分担居民养育负担,让孩子有个去处,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这方面的灵感,其实也是来自瑞典社会遍地都有的社区图书馆。
有了这么一个据点后,每年,通过义工招募,我们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乡村服务,根据志愿者的专业所长,我们会为镇上的孩子举办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内容涉及语言、艺术、科学、历史等等。举办这些活动并不在于培训孩子各项技能,而是要在这贫乏的小镇生活中给孩子们带来新鲜的、多样的丰富空气。我们也联合社区周边有能力的爸爸妈妈们给孩子们讲讲故事、写写诗歌等,让有余力的人都参与进来。
薛府在2020年(疫情)之前,运营都还不错,基本经营收入能和运营成本持平。
▲ 社区妈妈在薛府给孩子们开展诗歌课
那时,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社区营造概念,尽管已经依托古宅、古村,做了大量相关工作。我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偶然的听到一些台湾研究者的分享,才意识到我们所做的,其实就是社区营造工作。可以说,森克社区(双溪薛府古宅、屏南厦地古村)是活活泼泼生长成的社区,她既是一个依托古村、古建保护的实体项目,更是“森克义社”关于生活、关于乡村、关于未来的一个理想概念。明晰认知以后,我们在乡村的工作目的和价值变得更加清楚。
不过,比起时髦的学术概念,我是越来越投入到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了。
从一个旁观者一步步长进这里的土地里
当然,现实中我们常常遭遇很多尴尬局面:因为组织的实力不够,又地处偏远乡村,虽然加入服务的义工颇多,但难以留住人才,缺乏稳定性。我们要修缮古建,要做公益活动,还要经营管理,时常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我也有很多矛盾时刻。但是,当你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也就真的渐渐的从一个旁观者一步步长进这里的土地里。我理解的社区构建很简单,就是住在同一个区域的人,用自己的闲暇和余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一个社会要良性发展,既要寄希望从上至下的改革改良,也不能忽略社会个体的恒心,除了功利生计,把剩余精力放在非功利却有意义的公共事情上,也是一种存在的价值。
▲ 森克义社义工子娴在古宅上音乐课
现在,我们已经在古村待了七年,我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早已没有那么多得失计较,也没有当初“我可以做什么?”的焦虑。一切都自然而然!我们来把握古宅修缮的美学原则,我们来设计规划,我们组织文化和教育活动,我们也清洁打扫,锄草种地……在专业化和分工非常精细,人异化为流水线上的一道环节的现代社会,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十分真实丰满。
关于教育
与生活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 我与参与“童行厦地”的孩子交流
当前,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的总趋势之所以能得到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借着文旅发展的热度,普遍遵循消费主义商业逻辑。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传统乡土社会是一个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其实内含很多公共生活的智慧。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市场化走得很远,但是公共生活、公共领域却并不充分,乡村更是破坏殆尽。比如教育,“一个村庄养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来自非洲的古谚语,也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
在厦地,村里就有一个村规,“见了陌生的小孩,要友善对待,不可以恶语相向!”这个规矩来源于村中一座叫做“九子灵童庙”的庙宇传说。相传,村里常常会有陌生小孩来玩耍,他们是九子灵童的化身,村民们常常被告诫,不管陌生小孩怎样调皮,都不可恶劣的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有可能就是“九子灵童”的化身,得罪了这些灵童,就会给村庄招来灾祸。我第一次听到村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惊,这其实就是教化村民“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个故事有震慑的一面,但更是厦地古代乡绅的一种管理智慧,村民的一种公共态度。
后来,根据这个传说,我们策划了“童行厦地”儿童古村公益驻留项目:只收取少量食宿费用,让孩子和家长来厦地住 7 天。这 7 天里,以我们义工团队为服务主导,家长参与,共同做一些关于体验自然、艺术、烹饪等活动。这个活动既是为了传播厦地古村的历史文化,也是想让大家在紧张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喘息,看到乡村生活的一些可能性,教育的一些可能性。
▲ “童行厦地”的孩子与家长在村中打水仗
我现在来回想曾经光鲜远大的理想,觉得有点惭愧,以前多是单纯的思考利己的一面。如今,作为两个孩子妈妈,我对价值有了新的认知,在生活上也做出了很多改变。当今时代关于养育的成本和焦虑与日俱增,我们在这方面的苦恼也不例外。教育体制的军备赛,父母越来越长的工作时间和生活焦虑,最终影响到孩子,更多的作业考试,更多的课外培训,寄予更多的功利化期望,从而导致一种扭曲的教育剧场效应。
在城市,学校和父母共同过份地挤榨孩子的童年。这不仅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在乡村,关于教育当然也有另外的问题,由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