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现代作家王愿坚作品《七根火柴》中,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用生命为部队保存七根火柴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让人每每想起,就不禁感叹长征的艰苦卓绝。

这位战士的原型名叫郑金煜,江西石城人,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兼宣传干事。他个子不高,但十分秀气机灵,冲锋打仗更是不含糊,16岁就入了党,是个非常惹人喜欢的“红小鬼”。

1935年8月,红军长征进入川西北的不毛之地——松潘。在这里,有海拔3500米以上,纵横六百里的沼泽地。穿过这片土地,对于当时肚中饥、身上衣正单的红军来说无疑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红四团作为先锋在8月21日清晨进入松潘大草地。刚开始草地行军时,郑金煜非常活跃,精神抖擞,不知疲劳,柴火拣重的背,工作拣难的做,不但行军走在前头,还抽空搞宣传。他不仅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而且能唱几支好听的歌。他不时用客家方言把《红军打到石城县》的歌唱给大家听:正月革命是新年,红军打到石城县,石城县里打一仗,土豪劣绅叫可怜,哥哎妹啊,土豪劣绅叫可怜……

随着红军队伍往草地中心走,困难逐渐显现,天气极端恶劣,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进到沼泽地时,许多红军将士陷入沼泽,一边的战友却无从援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难与共的战友慢慢地沉下去,永远留在那泥沼之中。累了、困了的红军战士躺下就睡,可又有多少人再也没能醒来,生生被严寒夺去了性命。这样的悲剧一天天上演着。

严寒中,郑金煜负责保管着七根火柴,以备不时之需,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战士们能够烤上火。无论多大的风雪,多难的行进,郑金煜始终把七根火柴贴身藏好,保护它们不被淋湿。

然而,在风雨、泥泞、寒冷、饥饿的煎熬下,入草地的第四天,郑金煜病倒,一步也走不了了。杨成武将军调头找到他,把马给郑金煜骑,嘱咐战友一定要把郑金煜带出草地。但是,郑金煜此时衰弱得连腰也直不起来,战友们就用背包在前后把他身子支撑起来,再用绳子把他绑在马背上,同志们轮流扶着他走。

到第五日中午,郑金煜已面如白蜡,双目紧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郑金煜把藏在腋下、夹在党证里面的七根火柴郑重地交给了战友。

此时,郑金煜全身最后一分热、一分力气都消耗殆尽了,他保管的七根火柴却完好无损。他紧紧握住杨成武将军的手,说:“我知道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的家里,我是为执行党的路线,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说罢,郑金煜就永远地躺在了冰冷的草地上。

郑金煜至死都没舍得给自己用一根火柴。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这七根火柴,点亮了长征路上的希望之光。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永远照耀着后人。(陈婷)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