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当空接龙:289米高的巫镇高速公路东溪河特大桥合龙!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月30日,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巫镇高速公路东溪河特大桥合龙,这是继2022年11月28日拱肋合龙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成果。大巴山深处自此架起了一座连通渝陕的钢铁虹桥,“陕西油泼面”和“重庆小面”在这里成功“牵手”。

建设掠影

巫镇高速公路全长48.691公里,是重庆首条直接连接陕西的高速公路,全线穿越大巴山区,桥隧比达到90.9%。东溪河特大桥全长506米,主桥设计为跨径33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距离地面垂直高度达289米,其高度创造了中国西南地区同类型桥梁之最,是巫镇高速公路建设难度最大的控制性节点工程。

建设成型的东溪河特大桥

据统计,东溪河特大桥累计吊装钢结构7500吨,架设T梁12600吨,钢管混凝土浇筑9500吨,桥面混凝土浇筑3500吨,沥青铺层2800吨,钢护栏400吨,大桥总重量达到3.58万吨。万吨大桥如何飞架百米高空?让我们走进建设现场,一起了解东溪河大桥建设背后的动人故事。

虹桥飞架始于“骡帮”

“都机械化时代了,怎么还用这么落后的骡帮运输?”

每每听到这样的疑问,技术员周百凯用一张张照片诉说建设的艰辛。当他翻开手机相册,只见巍巍大巴山上丛林密布,随处可见的陡坡让行走都费劲,遑论机械了。稍显模糊的照片上,一线“骡帮”驮着水泥、沙子等工程物资,艰难行进在山间碎石小道。

大山深处建大桥

“东溪河特大桥犹如一道彩虹,‘长’在了半山腰。往上看,是荆棘满布的高山,往下望,是乱石遍地的沟壑。”周百凯说,当地道路崎岖狭窄,车辆不能进山,帐篷、绳索等基本的生活和施工必需品只能通过骡马运输至山脚平台。

路因长而艰,坡因陡而险。骡子一会走在易滑的碎石路上,一会陷在泥巴里,状况频出。每走一段路都充满艰辛。更令人惋惜的是,由于长时间负重,竟然累病了3匹骡子,骡帮减员至6匹。

建设初期骡帮成为运输主力

骡子饿了,会趁着休息片刻,吃两口路边的青草,渴了,会喝几口路边河道里的河水。就这样,每天10个小时,在山路上负重爬坡,与风险同行。仅仅是开工最初的两个月时间,骡帮就为大桥工地运送工程物资和机具设备超过1000余吨。

悬崖峭壁上“摆渡人”

大桥跨越的阴晴山“V”字形峡谷,位于重庆和陕西交界处的大巴山区,由于山体高大陡峭以至于产生了“一山两分天,阴阳割昏晓”的景象。

建设初期,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攀岩了。“桥梁施工首先要在500米高处山顶安装固定设备,以辅助后期钢缆索安装,身背绳索绝壁攀岩成为大家的必备技能。”有过攀岩体验的技术员李瑞说。

蜿蜒崎岖的施工便道

“在山里最可怕的是迷失方向,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项目总工程师杜黎明说,“遇到爬不上去的地方,就把绳子拴在树上,中间每隔5米打一个防滑结,然后抓着防滑结一段一段往上爬。”

攀岩的时候,各种突发状况频出,他们常常在百米高空的山腰上遇到毒蛇、土蜂。就这样,半个月时间,他们用掉800多米的攀岩绳,才完成了现场勘测。

人工修筑便道

这支不到20人的建设队伍,先后搬运了近500吨钢管、混凝土、钢绞索等物资设备,在悬崖峭壁上硬是凿出了一条长1.7公里、宽60厘米的小路,成为悬崖峭壁上的“摆渡人”。从县道攀爬至东溪河特大桥拱座的时间由原先的两个半小时缩短至20分钟,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高山上的“大琴弦”

要想吊运数百吨重的钢拱肋,就必须先安装缆索吊,通过吊装实施桥梁架设作业。然而105吨重的缆索吊如何安装在500米高空成为建设面临的大难题。

“大体量的缆索吊不能一次性安装到位,只能通过安装1吨级,吊运10吨级缆索吊,再安装更大吨位的缆索吊逐级安装施工。”项目经理王志永说,一级级的缆索吊如同为大山绷紧了“琴弦”,他们在“琴弦”上奏响了大桥建设的欢快旋律。

缆索吊架设在多级缆塔

历时6天时间,经过四级荷载试验,随着载有131吨的配重荷载试验装置在工作人员指挥下缓缓落入指定位置,标志着2套105吨级缆索吊系统顺利通过最大荷载试验,为东溪河特大桥的主桥施工摁下了“快进键”。

利用缆索吊,他们迅速打开了施工局面,重型设备终于可以直达百米作业面。“拱座边坡最大开挖高度达到101.5米,先提前开挖机械作业平台,再利用30吨缆索吊垂直吊运小型挖机至平台处进行机械开挖,在悬崖上开辟出作业平台。”技术员田越说,通过一点点“开山筑路”,项目建设实现了“开局一根绳,结局一座桥”的建设目标。

重型设备吊装至百米作业面

利用缆索吊设备,东溪河大桥应用的多个重型设备和钢管拱肋得以顺利吊装到指定位置,大型机械设备在大山深处实现了精准投放,工程建设迅速实现加码提速,大桥主体结构逐步成型。

天马行空的“蜘蛛侠”

“巫溪岸和镇坪岸间的人员通行是最大的难题。”杜黎明在开工之初,就带领测量人员沿着70度到90度的陡坡探路,深知其难其险。

项目团队经过认真考察和成本核算后,决定在两个拱座左侧约40米处修建一座人行索桥,作为施工人员上下班的通道。

人行索桥凌空修筑

在高空编织索桥施工工作面小、作业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极大,对施工人员的安装技术及心理素质考验极大。建设者需要身系安全带,头顶安全帽,顶着炎炎烈日凌空作业,如同在高空编织经纬的“蜘蛛侠”。高空作业的不稳定性,深不见底的谷底让每一名建设者如临深渊。

锚碇、拉索、铺网……烈日下,200多米的高空中,每天都有30多人在“织网”,60多人运料、防护。短短27天,一条415米长的“空中走廊” 在他们手中编织成型,直通两岸施工场地,方便了两岸员工来往和施工组织。

建设成型的人行索桥

项目党支部书记任杰算过一笔账:“索桥每天约有70名施工人员过往,通过约300多人次,以前开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走路只需要10分钟,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

“针尖”上的“御风者”

阴晴山谷的“脾气”同样阴晴不定,谷内横风受到悬崖影响形成狭管效应,常常晴空万里谷内却疾风劲驰,对于处于高空的桥梁作业造成极大影响。

“在峡谷横风的影响下,要想实现大桥拱肋的精准对接更是难上加难。”测量员郑灿城说,每次山风吹来,高空中的钢拱肋“合龙口”就像在颠簸路上穿针眼,对接难度极大。他们常常开玩笑说东溪河特大桥如同地面上的“天宫对接”,要稳准快,才能精准对位,严丝合缝。

人在“天上”作业

他们通过建立桥梁三维模型,将山谷横风转化成为施工参数,通过“模型+实景”开展桥梁受力分析,在大桥达到最大悬臂状态时,对拱肋线形进行精确测量,通过扣索进行精调,让拱肋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确保东溪河特大桥以零误差精准合龙。

“通过监测谷风条件下,大桥摆动幅度,将风速和风向输入到模型中,卡控钢拱肋安装和对接角度。”郑灿城说,精准的数据背后,是12名测量班队员连续2年夜以继日的高空作业。

每次吊装拱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艰巨的挑战,测量员们需要背着安全带、扛着测量仪器,奔波在200多米的高空,不仅要随时调整身体姿态,还需要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完成测量、校核、调整……

实施高空测量

在他们的努力下,近百吨的钢拱肋安装需要经历5个小时不停歇工作才能拼装到位。完成安装作业后,大家总是大汗淋漓,如同在空中洗了一次热水澡。

“空中楼阁”的百米接力

“在垂直的山脊上完成东溪河特大桥拱座开挖和浇筑工作,如同修建‘空中楼阁’,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杜黎明说。东溪河特大桥拱座边坡最大开挖高度达101.5米,混凝土浇筑方量超2.2万立方米,泵送混凝土落差超过115米,这样的高度和体量在我国工程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拱座施工平台的搭建异常艰难,山坡上没有建设者的立锥之地,建设者身挂安全带通过缆索吊到达距离地面180米高的山腰平台上,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通过吊运至此,小心翼翼到达工作位置。

悬崖上开辟作业面

“山腰上爆破格外危险,常常是上有危石,下有行人,不可控因素很多。”王志永说,他们采用聚能预裂减震松动爆破施工技术实施拱座和边坡开挖,通过“人工开挖——调运小型挖机开挖——爆破——调运大型挖机开挖”的施工循环,累计完成6.7万立方米土石方开挖作业,相当于在阴晴山的悬崖上开挖了355个标准游泳池。

拱座开挖完成后,拱座浇筑这又一拦路虎出现在建设者面前。“拱座浇筑需要从两岸隧道洞口开始布置泵管,由于崖壁极其陡峭,工人安装泵管都是要从山顶绑着安全带一点点爬下去,泵管也是靠工人一根根抬下去,崖壁上泵管安装和在平地上大不相同,需要一直托举,根本没有地方借力,安装过程异常艰辛。”项目技术科长雷平介绍说,由于落差过大,泵送时极易发生泵管脱裂问题。

拱座混凝土浇筑(红色管道为混凝土输送体系)

通过优化泵管选线,多次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反复检查泵管安装及加固措施,同时采用两台泵车泵送混凝土,加强现场盯控,在百米高龙架起了一条混凝土输送管线,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地接力到拱座开挖作业面,最终完成两岸拱座浇筑。“那种感觉真是人在地上走,混凝土在天上跑。”回忆混凝土泵送的情形,李瑞无不感慨地说,等到通车的时候,一定要开车走一遍巫镇公路,感受自己当年奋斗过的地方。

巫镇高速公路全面拉通

在东溪河特大桥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还与高校开展合作,培育形成了深切峡谷地形条件下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技术研究成果,在中国铁建科技成果评审中获评“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应用推广前景广阔,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社会美誉度。

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

巫镇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打通陕西和重庆的山水阻隔,重庆巫溪至陕西镇坪驾车将由目前3个半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成为西北地区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对于快速融合陕西、长江经济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加速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