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柴静——10年的蜕变

柴静的《看见》是从她刚进央视的时候,历经10年风雨成长,所写出来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我们不光能了解柴静这个人,还能了解到做为一个记者和新闻背后的故事,看完这本《看见》后,你会发现书中有的新闻我们已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但是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个表面,在书中柴静把她采访过的很多新闻都写了出来,包括播出的和未播出的,你会发现一个新闻背后的艰辛和付出的劳动。柴静在央视作为一个很有名的记者,不追逐、不华丽,只用自己最纯美、朴实的语言采访很多不是很大的新闻,比如社会边缘人士,有人质问柴静,为什么你不做一些高大上的节目,为什么做这些边缘人士的采访,柴静认为她做的每一个采访都是值得和尊敬的,新闻没有好与坏,只有值得与不值得。

看完这本书可以看出柴静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这么多年期间,仍然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学习国外有名的记者是如何采访的、如何提问题的,吸取他们的长处,分析他们的弊端。

比如安娜.波莉特科夫斯卡娅,年仅48岁在2006年被暗杀,在电视上看到这位女记者进入七百多人质被绑架的莫斯科剧院,柴静对她这种精神充满敬佩,安娜是这个国家15年间,第四十三个被暗杀的记者。安娜.波莉特科夫斯卡娅在报道中一再公开批评普京的决策给车臣造成的痛苦,在当时俄罗斯这个国家已经死了43个记者,安娜.波莉特科夫斯卡娅不可能不知道,她做的事情有危险性,但是她却义无反顾的做着记者这个行业,也许柴静从她身上学到的是正直、勇敢。

又比如法拉奇在"9.11"之后写了《愤怒与自豪》,说自己“哭了六天六夜”写下了这本书,那不是报道,甚至不是文学,法拉奇认为是“训诫书”。柴静认为从她身上学到的是尊敬,她们可以为了一次采访可以倾注生命,性烈如火,同情心极深。柴静在记者这个行业中也慢慢学会到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慢慢的让柴静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露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在比如丹.拉瑟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前2个月,丹.拉瑟当时还在主持“晚间新闻”时引用了一份1972年到1973年的空军备忘录,暗示布什家族曾伪造小布什的服役记录。这消息一出来舆论大哗,但最后因为文件的提供者承认他误导了此消息,所以丹.拉瑟因为这一新闻不得不离开“晚间新闻”。这一消息对耿直的柴静来说是不认同的,柴静认为一条新闻的播出会有很多人把关,为什么最后是主播辞职?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同行说:“如果这个节目得当年的皮博奖,领奖的也是丹.拉瑟,不会是别人,所以这条新闻惹了麻烦,承担责任的,也必须是丹.拉瑟” 。丹.拉瑟曾说过:“质问当权者是我一直努力,我认为事实本身是存在的”,柴静从丹.拉瑟身上学到“质问”这两个字。

柴静自己也承认在初做记者的时候,有过一个习惯,问那些被指证的人:“你不对这件事感到抱歉吗?你要不要对着镜头对当事人表达一下?”,从年轻时的尖锐发问总是站在受害者的一边,到后来的陈述事实让观众了解事实的真相,让人们自己作是非对错的判断,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学会了: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在《看见》这本书中特别用柴静的导师陈虻为本书的开始,也用陈虻最后的去世做为结束。在2000年因为陈虻的一个电话把柴静从湖南卫视挖到了央视,用柴静的话说陈虻把她招来后就不怎么管她了,一点也不像自己的导师。没有每天的耳提面命的教导更没有手把手的指导,就是让柴静一个人在慢慢的摸索中进步和前行。在柴静成功的时候告诉她不骄不躁;在柴静失败的时候教会她人生哲理。柴静在这本《看见》中一直强调,她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纪念导师陈虻,虽然这本书中大多是采访的细节,但是我们从这本书不难看出柴静总是在字里行间中提到导师陈虻,我们认为这是柴静向陈虻致敬的另外一种方式和尊敬。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