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中国国防报:上海市长宁区国动办研发使用“数字民防”管理系统——人防工程有了“智能监管员”

​ 地下人防工程主要用于战时人员掩蔽,平时的维护管理工作尤其重要。长宁区国动办紧扣“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进人防数字化转型工作高质量发展。面对区域内人防工程分布点位分散、工程维护管理任务重与维护管理人员数量少的问题,跨前一步,主动作为。推动“数字民防”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让一线巡检人员、人防主管部门领导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同时获得情况反馈,在形成工作合力中实现人防工程应检尽检,提高了维护管理水平。

“一旦人防工程内出现人员擅自闯入、温湿度超标、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气体侵入等异常现象,‘数字民防’管理系统便会自动报警。”长宁区国动办主任赵冬兵介绍说,该系统的这一自动预警功能大幅度提高了工程巡检的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一线人手。

“减少了巡检次数,并不意味着减轻监管责任。”长宁区国动办将预警终端分别接入区民防工程管理所人员、区国动办工程科负责人、区国动办主管领导三个层面人员的工作手机,做到三级同报、人人有责,形成监管合力,促进隐患问题及时解决。

长宁区“数字民防”管理系统架构由3个端口组成:手机端、电脑端、大屏端,3个端口数据共享、一体联动。“这就好比一个人有了三头六臂,可以同时应对多种情况。”长宁区国动办工程科负责人叶国毅说。

手机端的优势是可移动,人防设施巡检数据线上采集的任务便赋予手机端。接到该系统预警信息后,一线管理员通过视频回放、现场核验等方法,确认风险预警是否属实。随后将确认结果、处置计划上传到系统平台,接受业务部门同步指导。

电脑端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汇集和业务场景应用。依托建筑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研发团队在系统平台上设计出一座要素齐全的三维立体人防工程。“通过电脑端对这座工程‘庖丁解牛’,可以引导一线管理员了解掌握‘哪个口进、哪个口出,检查什么、怎么检查’等巡检知识。”长宁区国动办民防工程管理所负责人崔健告诉笔者,依托电脑端里的这座虚拟工程,可以让大家学会不少具体管用的维护管理方法。

大屏端的特点是可视化效果强。该区人防工程的数量、面积、位置等相关数据,在大屏端均得以直观展示,为指挥员实施决策提供有力信息支撑。

“我们研发该系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添薪加柴再续火。”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上海政务云框架下开发“数字民防”管理系统,确保了网络安全自主可控。

此举还利于人防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平时维护人防工程及设施设备,战时精准使用人防工程、顺利实施人员掩蔽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下一步,长宁区国动办将围绕人防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这一课题,继续为“数字民防”管理系统赋能,打造功能更为齐全的人防工程“智能监管员”。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