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剑河县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结合自身优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发展任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安居乐业、农业产业发展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弱到强,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逐年攀升,于2019年实现减贫摘帽。
剑河县城新貌(杨家孟 摄)
脱贫攻坚战果丰硕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直以来,剑河县通过纵深推进“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等一系列脱贫攻坚专项行动,高质量打赢打好了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
“摸着石头过河也要过,发展产业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曾因一句“气话”,下定决心把全村带上致富路的南哨镇九当村党支部书记杨仪运,如今依靠着“稻蛙鲤”产业,不仅让全村脱贫增收,还在该镇的帮助下,打造了产业路,辣椒、食用菌等产业也随之得到蓬勃发展。
随着“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的全面补齐。剑河县4151户18145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城镇化集中安置,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736户,实施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8405户,实现“危房无人住、住人无危房”;累计资助学生人次,实现人人有学上、费用有保障。
“以前我们家住在距离乡镇26公里远的村子里,家里的孩子上学还有老人看病都非常不方便,现在搬来县城了,家门口就是小学,孩子上学也方便。离医院又近,医保报销还高,简直太好了。”剑河县思源社区的扶贫安置房内,南哨镇坪寨村村民欧阳大远说。
如今,该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公立医院治疗合规费用报销达86%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全县农村户户饮上安全水,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
2019年底,剑河县181个贫困村按照国家标准全部出列,2020年3月,该县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提前一年贫困县“摘帽”目标。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剑河县经济增速保持全州第一。
剑河县温泉景区水上乐园游客欢乐游(杨家孟 摄)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三大特色引领发展
剑河县坚持按照“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构调整趋于合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坚定不移走食用菌“一县一业”为主导的“1+3+N”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产业园在出产海鲜菇、秀珍菇等食用菌的同时,也在持续生产食用菌菌棒,自给自足。目前我们已经逐步实现了年产菌棒1.2亿棒的产业目标,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10亿元。”贵州剑荣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光柯表示。
通过构建食用菌产业“两园八基地十三区”发展格局,剑河县农业产业得到了稳步推进,林下产业、香猪养殖、稻田养鱼等特色产业多业态协调,实现井喷式发展。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24亿元,是2016年的1.3倍。
“我们‘大风培’梯田是剑河稻花鲤的养殖示范点,在县科技服务中心派遣农业专家的帮助下,我们现在已经把规模陆续发展到了360亩以上,每年都可以给我们村民带来3万元的收入。”柳川镇镇江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发介绍。
自2016年以来,剑河县工业经济提升更快,工业投资累计达9.88亿元。并深入推进“双千工程”,重点培育全产业链发展的剑荣菌业公司、园方木业公司等企业。全县各类企业增加到目前的2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直接带动1600余名群众增收,年平均增收2.5万元以上。
“现在在这里一个月都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干得多都是4000多元,而且离家又近,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在剑河县民合服饰厂工作的工人万木桥认真地缝制着手中的布料,不一会儿便缝制完成。
旅游产业作为剑河县重要的产业经济来源,随着剑河县近年在旅游产业上的逐步投入,成效更优。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剑河县累计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900万元,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8.6万余人次。”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剑河县累计接待游客人次年均增长38.69%,旅游综合收入232.19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自2016年以来,剑河县还先后获得“2016年中国十佳休闲度假旅游胜地”“2019年中国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2018—2020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族水鼓舞)”等荣誉。
剑河县苗族锡绣(杨家孟 摄)
城乡环境焕然一新 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随着剑河县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该县乡村面貌比起2016年以前,可谓焕然一新。
今年10月1日,剑榕高速建成通车,剑黎高速开工建设,2018年底全年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水泥路的目标。
“不要看现在我们走的这么畅通无阻,但在3年前,从光条到宝贡屯却仅有一条‘回头路’。”革东镇工作人员罗国锋如此说,通过该镇五年的精心规划和工程稳步推进,革东镇最终成为剑河县首个形成乡村路网“大循环”的乡镇。
为了解决和巩固饮水安全问题,剑河县还完成了地豆、南岑塘、青山界3个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完成柳川、太拥、革东、敏洞4个乡镇抗旱应急引提调工程;累计解决和巩固提升7.114万人的饮水安全。
并全面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县供电可靠性达到99.85%,实现村村通动力电;行政村光纤宽带、4G网络、广播电视“户户用”覆盖率达100%。人居环境改善提升。
“每帮助一户贫困户接通电,看着我们巫溜村的晚上变得越来越明亮,心中真的很有成就感,当然,这也都是我们村支两委和攻坚队所有人的功劳。”作为南方电网驻扎久仰镇巫溜村的驻村干部,莫章政用实际行动帮助改善居住条件,点亮着村民心中的“明灯”。
而在剑河县打佬村,村民心中的“明灯”则是因“厕所革命”,而改变的村容村貌和生活条件。
“以前条件差,都是露天的厕所,现在不光是我们家里面有干净的厕所,村里面还有好几个公共厕所。比起以前,环境好太多了。”打佬村村民邰昌光如此说道。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剑河县已建成农村户用厕所33359个、农村公厕226个,完成改厨3710个、改圈6431个。累计建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8个,建成污水收集管网76.7千米,治理污水沟渠17.1千米。
而为进一步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该县还建成县城景区污水处理厂、岑松片区污水处理厂、温泉景区污水处理厂,全县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严格执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生态监管执法实现常态化。累计完成营造林12.0886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3公顷,森林覆盖率72.42%,同比增长4.22%,获得“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剑河钩藤中药材市场产销两旺(杨家孟 摄)
社会事业显著提升 保障体系全面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剑河县在教育事业上不断推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健全,打通农村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2018年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2020年入选“2020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
“现在小学就在小区边上,小女儿上下学才不到300米的距离,大儿子每个星期从高中回来还能一起吃顿饭。”剑河思源社区居民陶桥花表示,比起以前在大坪村的高山上,这样的生活便利以前都不敢想。
如今,剑河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逐年提升。
“今年我们县高考成功喜人,全县一本上线286人,一二本上线人数1198人,甚至实现了北大学子零的突破。”剑河县科技与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也成为剑河县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与教育发达地区学校交流合作,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教学人才。
卫生事业上,剑河县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
同时,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将农村“两无”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我这么多年来腿脚都不好,以前在村里面看病更是不方便。现在搬来幸福社区,不仅看病方便,还得医生他们上门帮我体检,真的太感谢了。”今年82岁的幸福社区搬迁户姜大祥如此说。
目前,剑河县已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达4.15亿元,累计临时救助金3251.85万元。并新建农村敬老院2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家和农村幸福院13所。
数 说 成 就
2020年,剑河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9亿元,年均增长10.39%;人均GDP年均增长9.25%。财政总收入预计达到3.97亿元,年均增长23%。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21.4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0747万元、34820元,年均增长11%、9%。
五年来,剑河县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的良好态势,年均增速创历史最好。在未来的发展中,剑河县还将持续发力,在稳步推进现有成果的同时,也将不断改进自身不足,寻求更高突破,为未来“十四五”工作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李丽
编审 熊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