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老板黄鹤带着小姨子跑了!”
“欠我们的工资,欠我们的血汗钱,我们也是没办法”
“原价100多的钱包,现在只要25元!”
“25元一个,一个25元,全场通通25元!”
这个风靡大江南北十来年的段子相信大家都熟悉,尤其是在南方打过工的朋友,几乎每次去菜市场买菜就都能听到。
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个江南皮革厂?是不是真的倒闭了?从前南报君不知道,但这一次我保证他确实是真的。
江南皮革厂确实存在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2013年,一段低成本制作的“江南皮革厂老板黄鹤携巨款带人跑路”音频,因其朗朗上口、情节刺激的文案,意外地被全国多地卖皮包的地摊商贩循环播放,用以招揽生意。
事实上,这个神曲大部分台词都来自杜撰,而江南皮革厂的恩怨始于2011年,也止于2011年。
2015年-2016年,改编自上述文案的神曲《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让这个梗二度翻红,却招致众多温州商人的不满,他们向多地主管部门举报这一诋毁行为。后来,歌曲制作人公开道歉,相关商贩也受到行政处罚。
但“艺术”总有源于现实的成分。经查阅发现,传说中的江南皮革厂老板黄鹤,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恰好就是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的前法定代表人。
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8日,《温州晚报》12版刊登的一则署名为“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管理人”的公告称,面向公司债权人,对其破产财产实施二次分配,本次分配为最后分配。最后分配的破产财产分配额为人民币.36元,参与分配均为普通债权,债权总额为.5元。
图片来源 / 温州日报
这座知名的皮革厂,位于浙江温州机场大道618号江南工业园。老板黄鹤原本靠五金工业起家,后来创立了这个厂,但不是生产成品皮包的,只是生产成卷儿的皮革。
真实的江南皮革厂:
只制革,不卖包
工商资料显示,上述音频中的“江南皮革厂”其实叫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2002年在温州设立,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机场大道,目前其大股东“温州江南控股集团”持有皮革厂50%的股份。
江南控股创始人、前任董事长名叫黄作兴,1978年,他带着从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退伍回乡,做阀门起家,后创办江南阀门有限公司。2004年,江南控股正式成立。
皮革厂投产后,黄作兴将工厂交给其侄子黄鹤管理经营。黄鹤持有10%股份,担任法定代表人。另一方面,黄作兴的亲儿子黄子龙也长期持有皮革厂9.5%的股份。
图片截自天眼查
媒体报道显示,投产之初,江南皮革厂一直经营良好,一度成为当地知名皮革企业。2008年还在台州临海开了新厂,两家工厂的产值合计达5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额3.41亿元,利润342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也从未生产过成品皮包,其主营项目为PU合成革制造,合成革原料销售。因此,地摊商贩们叫卖的“原价三百多、二百多、一百多的钱包”,几乎不可能直接来自黄鹤的皮革厂。
图片截自天眼查
后来,黄子龙从父亲手中接过董事长的职务,持有江南控股70%的股份。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黄鹤2011年的意外跑路,以及随之终结的皮革厂良好的经营状况。
当然,那一年也正是温州商人资金链最为紧张的时刻,在汹涌的倒闭潮中,温州制造业民营企业内大大小小的老板跑路失踪乃至于轻生的悲剧不时见诸报端。
据当时中新网报道,黄作兴替侄子黄鹤还掉了部分债务。当时,黄作兴一共拿出了近1.3亿元,偿还了工厂的担保款和工人工资。
截自中新网相关报道
澎湃新闻则从温州有关部门获悉,在债务偿还期间,当地相关部门主动参与了对接协调,确保员工工资妥善发放。因处置得当,温州从未出现黄鹤跑路后员工拿产品抵工资的情况。
2012年9月,在黄鹤跑路一年有余之时,黄作兴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皮革厂已经进入最后的清算阶段,不打算继续经营下去。对于侄子黄鹤,黄作兴说,还是下落不明。
那么,黄鹤是为什么跑路的?又是怎么跑路的?
真实的厂长黄鹤:涉赌欠下巨债
温州老板、吃喝嫖赌、带小姨子跑了……过于直白刺激的广告词,令很多人在经过地摊时,往往会驻足看一眼售卖的皮包,再打听两句黄鹤的事。但实际上,黄鹤本人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奇幻。
2011年6月,浙江省银监局和温州银监分局曾出具一份温州民企经营状况调查,其中就有对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的描述:
2011年初,由于该公司法人代表黄鹤受国际赌博集团引诱,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后外逃,造成公司经营整体瘫痪。
而据每日经济新闻,从浙江法院公开网获得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在一起涉及深圳发展银行温州分行、温州国信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邵录绒)和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鹤)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一位名叫叶超群的被告,曾在辩述时称:
黄鹤于2011年初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不能归还,与其妻子邵录绒合谋通过以国贸公司的名义与深圳发展银行温州分行签订《综合授信额度合同》、《贷款合同》等形式骗取银行贷款,所骗款项全部由黄鹤非法占有,黄鹤在骗取借款后随即携巨款与邵录绒一起于当年4月5日外逃。
截自浙江法院公开网
不过,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和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都没有采纳“贷款诈骗”的说法。
总的来看,黄鹤涉赌欠债可以坐实,但带着小姨子外逃这一点就毫无依据——最多是带着妻子出逃,但即便这一点也从未获得证实。至于为什么他直到今天仍然可以下落不明无人追问,2016年《钱江晚报》曾援引公安部门的说法称,黄鹤跑路后,叔叔黄作兴偿还了公司的债务,没有债务纠纷,也就没必要追查黄鹤。
三无产品借“神曲”上位,温州商人怒了
黄鹤一去不复返,他的传说却仍在江湖流传。2013年,失踪两年多的“江南皮革厂厂长黄鹤”突然成了地摊上大红人。
当时,全国多地卖皮包的地摊商家都在循环播放一段黄鹤携巨款带人跑路的录音招揽生意。
该词最早的使用者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黄鹤大红之后,一些卖假皮具的不法商贩将其作为了一次商机,并逐渐将其变成了一种地摊销售模式,从最早的一辆推车、一两张大海报开始,慢慢升级为录音版、配乐版,“黄鹤的小姨子”等内容也是后来凭空加进去的。
因为广告词过于直白刺激,很多市民在经过时,往往会停下脚步看一看地摊上的皮包,向老板打听黄鹤跑路的事是不是真的。而这些摊位上售卖的皮包牌子很杂,丝毫看不到“江南皮革”有关字样,也没有包装、质量卡等,几乎是三无产品。
后来,该曲通过网络传播不断被重新演绎,逐渐成为了现在网友耳熟能详的网络神曲《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很快成都的温州商人就发现了,虽然黄鹤只有一个,但这段鬼畜的音频,却让温州商人们躺着也中枪,从此,人们提到温州商人,就会想到他们潦倒地贱卖廉价皮包的样子。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贩卖皮鞋的一幕
无节制的诋毁和山寨品泛滥,激怒了温州商人群体,面对污名化,温商们决定为自己“正名”。
据公开报道,2013年10月中旬开始,数百名四川温商在四川温州商会的支持下集体维权,收集证据并向当地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举报,要求打击以“黄鹤录音”诋毁温商方式叫卖商品的行为。对此,相关地区政府部门进行了多次联合执法,并查获多名用“黄鹤录音”叫卖的商贩。经工商部门摸排查证,这些摊贩与“黄鹤”毫无关系,录音只是推销手段,所售皮具也非温州产品,均为从当地进货商批发的“三无”产品。因销售“三无”产品、虚假宣传,相关商贩先后被执法机关给予了行政处罚。
同时,四川温州商会还向全国各地温州商会和温籍企业家倡议,制止“抹黑形象”行为。该倡议随后获得多省市温州商会响应,并进行联合维权。
报道称,温州总商会当时表态,支持温商的“正名”行为,并将全力为外省温州商会维权提供帮助。
温州商人的该次集体维权,被网友称为温商证明自己诚信经营的“网络之火”,亦称温商诚信的“第四把火”。
1987年,5000多双产自温州的劣质皮鞋在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被集中销毁。这是温州的“耻辱之火”;1999年8月8日,奥康集团带着“中国真皮鞋王”光环回到1987年“耻辱之火”的燃烧地——杭州武林广场,点燃“雪耻之火”,把仿冒该公司的2万只鞋盒与2000多双鞋点燃;2007年,为纪念“温州诚信日”实施五周年,温州人同样在杭州武林广场的“诚信之鼎”中点燃“诚信之火”,宣示温商诚信经商的决心。此前的2002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武林门广场点燃警醒温州的第一把火的8月8日定为“温州诚信日”。
如今,江南皮革厂的破产清算终于迎来尾声,下落不明的黄鹤也将成为这段互联网故事供人遐想的留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