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白话老子》连载第33期:【知人者智】章

点此收听本章音频讲解

《白话老子》33期:【知人者智】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解说】

知人者智

明白别人,叫做“智”。

什么是知?知,就是明白。

什么是人呢?这个人啊,就是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那我们可以理解人类:

第一,有性别:有男人、有女人,分出阴阳,以形相生;

第二,人类有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壮、老、已,有幼儿时期、有少年、有青年、有壮年、有老年,最后到达死亡;

第三,形成对待: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行随、嘘吹、强羸、培堕、善恶、美丑、好坏、智愚、大小、贵贱等等,这些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分别学过。

什么叫做知人?或者说我们知人吗?举例:对我们的生活伴侣,理解吗?对伴侣的家人,理解吗?我们是不是懂得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是不是真正能懂得父母对我们的诉求?实际上,我们作为一个人在出生开始,都是在茫然无知的过程当中。一开始是一种本能的驱动,那么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等学习阶段,然后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在跌跌撞撞之中、头破血流之中,慢慢学习而成长的。

知人就是要懂得人性,包括人类的底层运行逻辑。那么,人都有哪些底层运作逻辑和人性呢?我列了八条:

第一,就是食。食是人的基本本能,小动物生下来它都知道要去找吃的;

第二,就是色。色就是求偶、交配、繁衍下一代;所以孔夫子讲“食色,性也”;

第三,是父爱母爱。父爱母爱是向下看的。

所以食、色和父爱母爱构成了人类生命的最底层的运行逻辑,当然也不光是人类生命,一切生命都是这么运行的。最近经常看一些小视频,哪怕是个小动物,小动物哪怕是个兔子,它生下来之后,它也懂得去找兔妈妈的乳头去找奶吃。那么长大之后,它自然会去寻找配偶,去交配,去繁衍下一代。而等到动物的孩子生下来,这个动物它自然就有了父爱和母爱,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去努力,想方设法要把最好的给孩子。那么这些都是生命的本能。

我们能不能假设:有一种动物不具备有食、色和父爱母爱呢?不可能。因为不具有这些能力的动物都自然消亡了。经过地球以几亿年的单位为进化、演化,能够留存到现在的动物,都把这些本能刻在基因当中的。那么现在的动物这些是本能,不需要学习的。

第四,是安全感。所有的生命为了它能生存下来,它虽然很幼小,也会去寻找安全感。那么它靠它的动物本能,它知道谁可能是对它生存有利的强者,它会去讨好、谄媚。那么世间的人,要想赚到大钱,追求财产的居多,其实也是为了生存的安全感,来买个房子,或者说他去取得一个更好的择偶权,等等。

第五,是组织。这个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那么人类就开始进行分工合作,以获得更多的物资,从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所以我们作为人类而言,就要去参与人类的组织。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不能被边缘化,以及在参与组织过程当中,作为管理者学会组织能力。那么,人类慢慢在合作过程当中学会了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这个是需要学习的。在人与人之间相处过程中有了感情,同时慢慢有了恻隐之心。

刚才讲过,父母的本能是向下看,但是动物也具备这个本能。那么人类还有恻隐之心,还会懂得去照顾组织当中的弱势群体,组织当中的老人、残疾人,鳏寡孤独废疾,慢慢啊,人的人性就出来了。动物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人性它不一样,它是可以有恻隐之心的,可以去照顾弱势群体的,可以向上看的。组织当中,必然会有人脱颖而出作为领袖。所以,《老子》这本书,其中相当大的内容就是讲如何作为领袖的,那么这就需要有知人之智,要懂得人性。聖,有耳,懂得倾听;有口,懂得交流。这就是古时候部落的领袖。

第六,学习与进化。人类开始有智慧了,那么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要去学习,以进化到更强、成为更强的强者,以获得生命更大的自由度、生命更好的条件。所以,人性当中往往还有一种求知的欲望。而这种求知的欲望,实际上潜在的动机也是让我这个生命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这里面又出来一种有智慧的人类,参透了奥秘之后,他始终自强不息,就是为了生命的进化。

第七,自尊。人类慢慢在组织当中、在社会当中,需要得到他人的重视、尊重,以加强他的安全感,这就是自尊心。在组织中、在社会中,人要获得尊重,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因为人类有精神的存在。

第八,人类的终极追求。人类知道有生、长、壮、老、已,有生、老、病、死,那么他对自己的生命的奥秘充满了好奇,他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他还想去追求生命的永久的存在。这就开始有了求道之心。这是人类的终极的追求。

以上这八条都是人性,包含了人类生命的最底层的运行逻辑。

人类为什么能成为在地球上食物链的顶端的存在?就是按照这个底层的运行逻辑,逐渐地从一般的智能比较低的人类,慢慢演化、进化,而成为现在的智能比较高的人类。当然,人类还将不断演化。

那么,在《老子》哪个章节里面讲这种最基本的底层运行逻辑呢?13章。13章讲宠辱若惊,实际上讲的就是生命的最底层的运行逻辑。只不过这些底层运行逻辑,有一些依然还是动物的本能,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这些本能,就好像是电脑出厂的时候给安装的最基本的操作系统。如何有各种的功能?如何强化?还需要学习,还需要从经典学习。就好像是下载了一些程序,然后我们自己再编写一些应用程序。所以人类最终还是要不断地超脱动物本能,更上一层。从思维角度来讲,他会更加理性;从思考的范围讲,就超出了有形的世界这个层面;行为也更加理性,不依靠本能驱动;然后成为真正的智者。

所以我们看到,人性它是很复杂的,有几个方面的交织体现。

第一,是动物本能。作为人类,他并不完美。他为了生存,我们可以看到依然存留有很多的动物本能,包括去争名夺利、争强好胜、愤怒、嫉妒、杀戮等等。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上依然还是动物的丛林法则在起了相当的作用。

第二,我们人有人性,有恻隐之心。我们经常会为他人的苦难而落泪,为他人的善良的行为而感动。为什么?因为我们做人已经做了几百万年。第一批的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大概是两三百万年前。我们人类是从动物脱胎出来了,但是已经顶天立地,已经手脚分工,开始脱胎换骨,开始得到天地能量。那么经过这几百万年的不断地组织、学习、相处,我们人终于有了人性。

第三,我们还有向道之心。为什么?21章讲:“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25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我们每一个人类生命都是由道母所孕育。然后,第6章讲“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们是跟天地的雏形一起从道母的玄牝之门生出来的。我们本来就具备一颗向道之心。

所以人性是动物本能、人性和道心几方面交织的表现。

“知人者智”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当中逐渐理解以上人类的底层运行逻辑,懂得人性,并经过经典的淬炼、学习经典,把知人的经验上升为、抽象为对人性的规律的理解,抽象为哲理,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智”,就可以称之为“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是好还是坏呢?《老子》全文当中多次出现“智”:“使乎智者不敢为也”;“以智治国,国之贼”;“智慧出,有大伪”。在这些语境下,或多或少“智”就带有贬义。而单单从33章的第一句话“知人者智”这句话来看,本身不带有贬义,而且对于修道人来说是好事。那么有什么好事呢?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减少困惑。我们人一开始并没有智慧,而是依据本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他人,按照自己的逻辑来推理他人的行为,就会发现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人的喜怒哀乐,他人的愤怒,他人的痛苦往往无法理解。但是,按照以上讲的八点人性和底层的运行逻辑,就能够充分地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理解了之后,相应就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我们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大部分的困惑。

那么在组织过程当中,我们理解了他人之后呢,就知道人和人之间,有些人是可以志同道合的,有些人可能是随缘而聚散的。

第二,是知人善任。对一个领导而言,我们知道人是一种对待的存在:有些人是聪明人,有些人就笨一点;有些人是有可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有些人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等等。知道每个人的特点,就可以把工作合理安排。假如你把工作安排给一个不合适的人,那就是不智。

第三,规避潜在的风险,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懂得了以上的这些规则,就知道在生活当中也好,工作当中也好,我们的伙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什么会这样,从而能够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规避潜在的风险。

一般人担心的是什么?担心他的利益受到伤害。这个利益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时间被浪费了,生命被损耗了,金钱被他人花光了,或者说他跟你学习但是进步不够快,等等。那么人间的很多怨恨是从这里来的。如何规避?79章讲:“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要制定契约,把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约定不要留在口头上,变成文字上的契约。这个契约做到详细公正,制定好各种细则,并随着时空的流变而不断地增删与完善。只要有了契约,双方遵守契约,那么实际上就能解决大部分的怨,至少没有大怨。

自知者明

懂得自己,叫做“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我们现代人讲的明智,也许就是从老子这里来的。自知什么?要知道“我是谁”。我是谁?我是道母孕育的生命,历经在宇宙几十亿年的飘飘荡荡,来到地球这个天地环境,并且历经了至少两三百万年的进化而成为现在当代的人类。

所以,我们的生命来源就很复杂。有元神,来源于道,道母的孕育;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天赋予了魂和气,地赋予了形和魄。那么我们生命就包含了形、气、神,都需要修,都需要知。

从我们目前来看,由什么组成呢?可以分为性、命两个部分。

形而下,有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等五脏六腑,筋、骨、膜、皮毛、血管、神经,四肢,头颅,五官七窍等等,这些在《老子》里面体现了一部分。

那么形而上的部分有什么呢?有精、气、神、魂、魄、经络等等。

命包含了有无两个层面。要知道我们的命当中有什么缺陷没有。

还有一个性。性主要指心性上的功夫有什么不足没有。我们的内心是否有恐惧、贪婪、侥幸、消极、悲观、懦弱、阴暗等等;还有没有思维的局限性,等等。

我还有各种联系。作为人来说,我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有与家人的联系;还有各种社会上的联系;还有与天地的联系;还有与大道的联系。我不是一个孤立的构成。

如何自知?我如何知道我的这些性命?我有哪些存在?存在有哪些问题?

第一,静坐,静中往往会发展出一种觉知的能力;

第二,觉知他人的反馈,从他人的反馈当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第三,可以与他人做比较,对照他人看到自己性命的不足;

第四,以经典作为镜子,来观自己性命的不足。

自知者明,这个“明”怎么讲呢?怎样才算得上有自知之明呢?需要修到内明,“自知者明”的“明”是内明。对我们生命的以上讲的性命两个方面都修到了内明,解决了我们性命的绝大部分的隐患。有了自知之明,你才能有知人之明,那么就不是知人之智,是真正的知人之明。这就是54章讲的“以身观身”。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是个对举:既要知人,还要自知。为什么要知人呢?因为我们在人间难免要跟人打交道,难免要跟他人相处,我们就算是做一件再简单的事情,也没有一个人就能做成的事,即使在网络上做个直播卖个货,也还是要在无形当中与没有见过面的人打交道。所以,54章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是独善其身;然后“修之于家”,就要跟家庭成员打交道;“修之于乡”,就要跟群众打交道,跟同事打交道,跟乡亲们打交道。所以要知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历史上的注家一部分会把“智”解读为计谋诡诈,因为太聪明了,知道对方的喜好厌恶,所以可以使用自己的诈谋。其实也不一定。我们要看这一章的主体是谁。这一章的主体还是我。我知人,未必就是要施展诈谋。我知人,是要规避风险,是要精诚合作,是要知人善任。所以“知人之智”与“自知之明”的内明,两者并不构成矛盾,甚至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胜人者有力

能够战胜别人,可以称得上是有力量。

那么在人类的社会组织当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分歧、矛盾,甚至是对抗。人类的习惯往往是想要让对方顺从自己。怎样让对方顺从自己?用口才、用权势、用力量来取得胜利,有些时候是用辩论。有时候他能口服,身体也顺从了,但是他的心里不一定服气。最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说服别人效果更好。

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什么叫做“自胜”?有了自知之明,就知道自己性命两方面的不足,就知道自己性功上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知道是否经常被自己的欲望、本能所支配,知道性情当中我们是否还有很多很固执的地方、很偏执的地方、很极端的地方,我们是不是不够圆融?我们的行动力是否不足?思维当中是否还有很多牛角尖?是否还有进入死循环的时候?以上的各种不足要去克服,这叫做“自胜”。自胜才是真正的强大。

但是我们就要问一句:如何做到自胜?我们能否自己拔了自己的头发上天?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形而上的很高级别的东西感应,才能改变我们人与生俱来的顽固的本性。

从现实层面看,能够实操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读经、静坐、站桩,那么精气神就自然改变了。读经可以感应经典的能量,感应大道的能量,参悟其中的道理;静坐发展出觉知能力,让自己的心气容易平静下来;站桩起什么作用呢?顶天立地,松静自然,感应天地之气。

前四句话隐含着人我关系,是冲突,还是和谐;是隔阂,还是能够做到心灵感应、相互呼应。

知足者富

知道物质上满足,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富有。

这完全就是自己内心的修为了。什么叫做“富”?在物质上不是占有了多少,而是我们一生当中能用上多少。很多人只懂得赚钱不懂得花钱,到了死了之后,把很多财产留给下一代。人的很多本能是向下看,希望把自己这点财产遗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应该说,这对人类的繁衍和不断完善,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假如财富多到一定程度,这就是一个非常不智的行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我们能够善用我们的财富,实际上是可以给子孙后代积德的。假如我们有很多的财富花不掉,但是我们的一生都用在了赚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的财富,那么这是真正的贫穷。

所以,“知足”对着“不知足”;“知足者富”对着“不知足贫”。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可以看到:有些人不知足,往往就失去了更多,甚至倾家荡产;甚至因为财富得来是非法的,所以身陷囹圄,失去最宝贵的自由。所以“知足者富”,意思是懂得满足,反而能够拥有物质上的财富,精神上也是富有的。

有个疑惑,什么时候应该知足啊?我们要不要预设一个边界?人与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先天身体素质好,精神很强大,他长时间地、高强度地工作还能保持身体健康;有些人稍微累一点、稍微加班一点,他就崩溃了。这个边界在于我们内心的证:找到感觉,维护我们身心的健康;不要那么疲劳,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维持一生的平稳运转。

一般的原则是,要在我们生命的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年轻的时候身体好,要多学习,多尝试,多试错;到了壮年的时候,要尽量取得更多的财富;到了退休的时候才能安心的修道。当然,我们年轻壮年的时候,也不影响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经典、来修身,把修炼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融合起来,而且做到相得益彰。为什么可以?修身不就是加强我们的精气神吗?我们的生活、工作不就是精气神的应用吗?应该是可以结合好的。所以老子48章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可以在两方面有可能齐头并进。修炼讲“法财侣地”,无财不足以养道。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可能会有矛盾,需要自己去取舍、去平衡。

强行者有志

勤奋前行,就能达到志向。

什么是“志”?有些人说,我先赚一个小目标。当然,赚一个小目标也没有错,但是这属于个人的生活目标、欲望,还上升不到“志”。什么叫做“志”?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努力而奋斗。当然,为了我们个人的修身成就,为了我们复归于朴,这也是志向。这句话跟本章全文结合,“志”就是行于大道,就是行道的终点,就是死而不亡者寿,修身成就了。

什么是“强行”?在行于大道的路上,必然会有一些困难、会有一些障碍、甚至一些艰险,这个时候内心坚定、强行突破、努力前行,这就是强行。

什么是“强行者有志”啊?我们有了志向,并且克服了重重的阻力,包括有形的阻力、无形的阻力,最终实现了人生的志向,这就是有志。老子第3章讲“弱其志”,所以柔弱才是真正的刚强。我们是强行,但是具体的言行是柔弱的。唯有柔弱才能无坚不摧,唯有最柔弱才是最坚强,而且能够达到目标。这就是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不要失去自己的根基,才能长久。

什么是“所”?字面意思上,它就是一个地方。比如:托儿所、派出所、招待所等等,现代汉语保留了所的这个含义。55章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个“所”也是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死地。因为含德之厚,所以无死地,没有一个该死的地方,所以无法被伤害。

不失其所者久,这个“所”,也就是地方,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根基、根据地等含义。

“所”,有生命外在的部分:比如说我们生存的技能、事业、住所、金钱等等,不要被他人夺走、不要被伤害。失去了“所”,在人间我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所”,还有我们生命本身内在的部分。因为我们生命是由形、气、神组成的。形为生之舍,气为生之充,神为生之制。我们这个生命包含了形气神三个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生命相关的有形和无形的部分都不要失去,都不要被伤害。有了好的外在条件,自然就能逐渐修出内在的精气神,就能修到内明,就能不断地改善生命的内在,逐渐弥补生命其中的不足、缺陷,自然就能逐渐做到了长久。

老子讲“不失其所”,实际上就有“失其所”,就对着“失其所”。为什么会“失其所”?为什么老子专门提出不要“失其所”呢?是因为群众当中有坏人,是因为我们内心有贪欲。所以这一章的第一句话就是“知人者智”。要有智慧分辨出来人群之中的坏人;同时也有自知之明,要懂得内心的欲望,不能太贪婪。有些人是智者,人群中的智者,懂得人性的弱点,会利用每个人内心中的贪欲,设下陷阱,设个套路,来骗取我们的存款、住所等等。一旦失去自己的住所、失去自己的存款,生活就会变得没有着落,修道从何谈起?而往往人到了晚年又失去可以重新再来的机会。所以这就是老子的智慧:告诉大家千万千万不要失去自己的根据地、自己的所。

同样,我们还会跟上一句话:怎样才能“不失其所”?以经解经,就在本章之中解决:既要有知人之智,同时还要有自知之明,同时还要有自胜之强,胜过自己内心的贪欲。知道自己有贪欲,还要胜过自己的贪欲。

怎样做到“不失其所者久”的“久”?“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遇到困难,需要强行实现自己的志向。

死而不亡者寿

虽然死了,但是精神不消失,这就是做到了长寿。

生命是由形气神组成的。有形的身体不会长生不老,一定会有消亡,有生就有灭;但是无形的精气神不会消失,它在无形之中永远存在,会复归于朴,它就做到了长寿。这当然是要修炼。

这一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前面七句话最终落到最后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最后实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

【总结】

这一章看似是由一些没有相关的格言组成,找不到前后联系的脉络。但是,我们仔细地把前后文对照着看、想一想,就能找到老子的思路、老子这一章的中心思想。我们作为一个人来说是无法脱离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有人和我的关系存在。那么,就要知人,还要自知;懂得战胜别人,更需要克服自己的不足;懂得战胜自己的贪欲,在物质上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最终走向修道,精神层面做到真正富有;同时懂得不要失去人间的根基,才能在最后做到长生久视。

所以,这章是老子晚年非常非常成熟的智慧。他对人生、对人我已经看得非常地通透。给我们留下这八句话,值得我们好好地体会、回味。

本篇完,获得全套电子课程,请关注课程发布公号“文化传统”()的微信推送,回复“道德经+章节号”获得相应内容的解读。

修己·仁爱·自觉·利他

解悟经典 修身治学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