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飞蝗成灾:华北的敌后根据地是如何应对蝗灾的?

文/狟先森

近段时间,东非遭遇了数十年最严重的蝗灾,蝗群不仅吞噬着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农作物,而且还远渡重洋入侵着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可能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的后果。

抗战后期,华北地区发生了多次旱涝灾害,这给蝗虫孳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1941年至1942年,蝗灾就在山西和河南部分地区出现了。到1943年,蝗灾更是蔓延至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飞蝗蔽天的场景让许多亲历过的人都无法忘记,山西晋城一个老大爷回忆“蝗群下落比下鹅毛大雪还要密集,就是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也无法与蝗虫比速度、比干净”。

面对汹涌而至的蝗虫,抗战时期的华北敌后根据地是如何应对的呢?

01 各种方式齐宣传

直到这个时候,民众还存在蝗虫当成神虫的观念,相信“不能打,越打越多。”所以他们还是沿用以前的老办法,在田间地头祭拜、搭台唱戏,或者抬神游街来酬谢神灵,让蝗虫消失。有个村的村长喊了一班唢呐又吹又唱,领着村民唱神符、还有的小学老师帮着村民求神。

利用群众学校、集会做各式各样的宣传是改变传统观念的有效办法。

首先各地的干部用活生生的例子来打动民众。林北县一个干部在千人大会上提着五串蚂蚱说“去年秋天一对蚂蚱,今年五月就变成了五千个了”底下的百姓“心里着了慌”;其次,政府还派宣传员贴一些接地气的标语,比如“要吃麦子面,快刨蚂蚱蛋,要换尽快换,不换能顶饭”、“蚂蚱会跳,哪里都到,各顾各打,大家糟糕”爽朗接地气的口号标语不仅能很快让人记住,而且还能鼓舞士气。

报纸这时也充分发挥其影响作用来了。为了应对蝗灾,专门登载打蝗的报纸就有25种之多,比如“剿蝗战报”、“剿蝗捷报”等等,内容又生动有趣。村中的积极分子利用冬学(冬天农闲时办的群众学校)领着大伙儿读报纸,让村民们了解蝗虫的习性和灭蝗的知识。

02 成立专门指挥部

为了应对蝗灾这种季节性的灾害,敌后根据地各级政府特别成立了专门的灭蝗机构。其中最高的权力机构是边区级别的灭蝗总指挥部,负责发布各种灭蝗的指令、召集灭蝗会议和交流各地的经验,起着宏观统揽的作用;边区下面的县政府成立灭蝗指挥部,主要组织本县区域的灭蝗工作。这还没完,县下面的区、乡政府也设置对应的灭蝗机构,管理本区域的灭蝗工作,一层一层地落实属地责任。

没成立指挥部前,即使是干部,也对蝗灾的灾害不清不明,村干部嫌麻烦,随便应付上级检查。各个层级的专门机构成立后,各级干部和百姓才认识到消灭蝗虫可是件大事情、陆续有效地开展灭蝗工作。负责灭蝗工作的干部“亲自动手,直接参加打蝗。”安阳县的县长就亲自上阵,带领大伙儿开展刨卵工作,有了干部带头,一下子就把百姓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

03 各式土法灭虫法

在一次生产会议上,邓小平和边区农林局长张克威商量灭蝗的法子。张克威留过洋,知道科学防治,说可以用化学药品兑上白糖灭蝗。可白糖在根据地,就连一般的干部也吃不着,更别说把糖拿来灭蝗了。邓小平这时做了个拍手的姿势,讲“用手打”,就这样,以人力为主的各式土法灭虫法就登场了。

有最原始的“捕捉法”:每个人拿着一根绑着鞋底的木棍,追踪扑打;有“火攻、水攻法”:许多人把蝗虫赶到一个包围圈中,再点燃圈内的麦秆,一举全歼;在小河边,人们摆成“一字”型,把蝗虫赶到河里;还有“坑杀法”:人们在田地里挖一条宽度和深度适宜的小沟,然后把蝗虫赶至沟里掩埋。

面对捕获的蝗虫越来越多,边区政府还采取了“以蝗换粮”的政策来继续调动民众的打蝗积极性。晋鲁豫地区规定“捕蝗一天兑换6两小米。”;太岳地区规定“1斤蝗卵换1斤小麦,2斤蝗虫换1斤小米。”在抗战时期,粮食绝对是硬通货,这种“换粮”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敌后根据地从各种接地气的宣传、成立专门的机构到采用各种各样的土法捕蝗法,最终的灭蝗成绩如何?

有人做了个统计,仅从1944年2月至5月,太行地区打死蝗蝻910余万斤、挖蝗卵11万斤、打飞蝗1824万斤。在缺乏现代化设备、被日军封锁的困难条件下,敌后根据地取得这样的成果不可谓不大。

参考文献:

1、张同乐:《1940年代前期的华北蝗灾与社会动员》,《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

2、马维强、邓宏琴:《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蝗灾与社会应对》,《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

3、张昆明:《抗日根据地军民打蝗虫》,《文史博览》,2013年第11期。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