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玉皇大帝的前世今生:起源于先秦,由道教完善,宋代正式“登基”

《西游记》里的玉帝形象

《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虽然法力无边,但是看起来一点法力都没有,为何是他掌管天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众仙皆束手无策,最后请来了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对孙悟空说了下面这段话: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于是,孙悟空对如来佛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如来说玉皇大帝历经劫难才终修成正果,这当然是虚构的。不过,话说,这泼猴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人间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替或快或慢,总之,皇帝之位不是由哪一家独坐的。但是玉皇大帝毕竟是仙家,在神话故事中是长生的。所以,便能一人独尊帝位。

玉帝不只掌管天界,地界的天地银行也是玉帝开的,上面还印着他的形象。现在民间也有好多“玉皇庙”、“玉皇观”、“玉皇阁”,专门供奉玉皇大帝。不过,仙家的故事毕竟是神话,或者说是宗教的产物。那么,玉皇大帝的形象是怎么来的?对玉皇大帝的崇拜又是从几时开始的?

从对天地万物的崇拜到具体的“上帝”形象

在史前时期,远古先民们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对于,譬如下雨、刮风、闪电、惊雷这样的自然现象多有敬畏之心,日、月、星辰、山、水的崇拜自是不必说,甚至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也是先民们的崇拜的对象。在这样的原始宗教环境下就形成了一定的对天地的崇拜。由于早期没有文字(或没有留下文字)因此具体的也无从用文字考证,但是到了商朝,甲骨文卜辞中已经有了“帝”与“王”的同时出现。根据卜辞内容,天上的“上帝”最有威力,可以“令风”、“令雨”、“令雷”、“降祸”等。

“帝”指万物的本源,古人对上之物称之为“天”,对生育万物者称之为“帝”,“上帝”就是指天是万物的始祖。

周灭商后,直接继承了商人的“天帝观”。称呼其为“昊天上帝”(《大雅·云汉》),“皇天上帝”(《月令》)等,并且还想象出,天帝也有一个类似人间朝廷的宫殿,叫“帝廷”或“帝所”。

并且周朝对于上帝观是大力提倡的。周康王之后为什么会自称为“周天子”?就是为了强调君权神授,因此自诩为天帝之子。《诗经·时迈》中也有: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意思就是指周武王上承天命成为天子,以威德慑服四国的武功,还包括大功告成后祭祀百神、封禅山川等。

到了战国时期,认为“天帝”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处在地球的转动轴上,因此在地球上看来是相对不动的。根据道家的宇宙观,此时“上帝”名为“太一”。因为“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质,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依托道教成长起来的“玉皇”之名

秦汉之际,依托道教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上帝”的形象,紫微宫就是天帝的宫殿,北斗七星就是天帝的御车。在山东武氏祠中有一幅壁画,表达的就是“太一”神乘坐北斗车出巡的图像。

并且,两汉时,盛行黄老之术,方士们以黄帝为核心,演绎出了许多故事传说。正是黄帝在道家化的过程中,“玉皇大帝”的形象被孕育出。为什么当时会把皇帝与道教捆绑?

或许是与道教对玉的崇拜有关吧。黄帝与玉也有关联。在《山海经》中有:“玉膏……黄帝……玉膏所出,以灌丹木”的记载,因此,黄帝成为文献记载中第一个用玉石炼丹的人。道家也爱炼丹。

于是,在道教盛行的南北朝时期,“玉皇”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文献中“玉皇”、“玉帝”的最早记载是南朝道士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事实上,由于道教对玉的崇拜,很多事物都被冠以“玉”字,如神界被称为“玉京玉清”,神宫被称为“玉楼玉宇”,还有“玉兔”、“玉树”等等。在此之后,“玉皇”、“玉帝”之名就经常出现在道教的书籍中。

唐宋之际的道教兴起与玉帝正统地位的确立

唐朝以来,历代封建帝王开始了对玉皇大帝的崇拜、加封。其实这样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如关羽,也是经过了历朝历代额演绎才走向了封神之路的。而唐朝统治者之所以鼓励道教发展,是因为唐朝统治者姓李,与老子李耳同姓,因此奉老子为先祖。正因为此,唐朝时道教还一度成为国教。

唐朝时,道教得到了统治者的尊崇。因此依托道教发展而来的玉皇的形象也更加的深入人心。许多著名的诗人也曾以“玉皇”入诗。如白居易的《梦仙》一诗中: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帝。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无疑,在时人眼中,玉皇大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众仙之首。但是,唐朝虽然尊崇道教,玉皇大帝在时人的心目中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玉皇大帝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正式的确立。直到宋朝时,玉皇大帝才正式“登基”。

宋朝的宋真宗时期,发生了一件在现在看来很荒唐的事。宋辽定立了“檀渊之盟”,双方以兄弟相称,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这当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于是为了更加的名正言顺,宋真宗进行了一次“形象的危机公关”,伪造了“天书事件”。公元1008年,宋真宗在召见群臣时说:“去年,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遇见了一位仙人,仙人说今年会降下天书。所以,必须建造道场。”于是,经过一番安排,果然得到了“天书”。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宋真宗像

过了5年,宋真宗又做梦了。梦中的神人自称是传达玉皇大帝的命令,并且宋真宗见到了赵氏的始祖。至此之后,玉皇大帝在民间的形象更加的广为流传。又过了3年,宋真宗正式封玉皇大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在宋真宗的扶持下,玉皇大帝正式“登基”。就现在来看,一个人皇册封天帝,这本身就不合理嘛。不过,在当时,这对统治者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玉皇大帝的形象从“上帝”到“玉皇”,到最终的“玉皇大天帝”,期间历经千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民间固然有玉皇大帝的信仰,但若没有统治阶级的推动也难有持久的发展。但其实说白了,玉皇大帝的封神之路,不过是一代代的统治者们借助着“君权神授”的观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罢了。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