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景民
在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苇塘村,有个屯子叫蛤蟆山,在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蒙古王爷的封地,荒无人烟。在清道光年间,封地开禁,招民垦荒。有个叫马明的山东人,随着移民来到这里,开荒占草,种地为生。马明夫妻俩,上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一双儿女,一家五口人,日子过得很充实。由于马明人缘好乐施助人,两年时间,这里就有二十来户人家奔着他来此居住,大家团结互助,邻里相爱,成了小有规模的自然屯,由于最先居住的是马明,大家都很尊重他,就管这里叫马明窝堡。
一晃,过了七八年的光景,由于土地肥沃,人们勤劳,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一年,种子刚下地,老天就下起了大雨,真是大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天仍不开晴,大地一片汪洋,家家房倒屋塌,都搬到附近的土山上搭窝棚,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老天有眼,不该饿死老百姓,大雨过后,有坑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里的灾民以打鱼为生,养家糊口,度过了饥荒。
有一天,马明和往常一样,到附近的泡子里去打鱼,第一网下去,他凭着经验和手感,判断这是一条大鱼上网了,它就慢慢往上提,提到岸上一看,他大吃一惊,原来是一只大蛤蟆,浑身黄绿色,足有三盆口大小,老实地待在地上,一动不动,两眼看着马明,一点逃跑的意思都没有。马明看着它,心里犯起了嘀咕,从来也没有看过这样大的蛤蟆,看来这蛤蟆和我还有点意思。他停下来,这鱼不打了,收起家伙,就把蛤蟆拿回家。一进家门,老妈妈看到儿子怀里搂个大蛤蟆,也很奇怪,就一把一把地摸着蛤蟆,蛤蟆像见到亲人一样点着头,口里还发出咕咕的叫声,老太太也起了怜悯之心,连忙叫儿媳妇刷好一口大缸,填好水,把蛤蟆放到水里养起来。左邻右舍听说马家养了一个大蛤蟆,都来看稀罕,老太太守在缸旁,寸步不离,谁来都嘱咐说:“看行,动不行!”像伺候自己孩子一样,天天照顾着大蛤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到了第二年,庄稼长得真不错,人们松了一口气,盼着今年有个好年头。可是过了立秋,就起了蝗虫,铺天盖地,就几天的功夫,眼看要成熟的庄稼被蝗虫吃了个精光,就剩下个光杆,太惨了,老百姓都欲哭无泪。去年大涝,今年又遭虫灾,真是雪上加霜。老马家的日子和其他人家一样,苦不堪言。老太太已经八十高龄,一股火躺在炕上,大病不起。马明看着老母亲卧病在床,心如火燎。自己的儿子二十多岁了,由于家贫还没说上媳妇,日子可怎么过呀!
就在这一天,马明媳妇一大清早起来做饭,她先到缸边想给蛤蟆添点水,在忙别的,可是到缸边瞧时,蛤蟆不见了,她四周一看,就见蛤蟆趴在缸边的地上,一动不动,身上放着刺眼的黄光。她急忙喊马明,马明过来把蛤蟆抱在怀里,就觉得沉甸甸硬绷绷的,他把蛤蟆送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摸着蛤蟆再也不像往常那样肉乎乎的了。倒是老年人经历多,老太太就知道大蛤蟆变成了金蛤蟆。老太太在床上养病,一刻也不离金蛤蟆。消息一传开,就有人来劝马明,找一个识货的,把金蛤蟆卖了吧,别舍不得,这也是蛤蟆报答你的,卖个好价钱,日子就好过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马明就是不动心,老太太也说,把金蛤蟆当传家宝,给多少钱也不卖。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这事叫蒙古王爷知道了,他就派手下到马家说事,说用三百垧好地、五十匹好马来换,只要马明把金蛤蟆献出来,还给他个管地方三百户的官当。一连去了三回,马明和老太太就是不答应。这可激怒了王爷,这一天他领着十多个护卫,亲自到马家,一看架势,说是逼换,还不如说抢。可说什么马明也不惧硬,老太太抱着金蛤蟆一动不动,死也不撒手。蒙古王爷气急败坏,一挥手,大喊给我动手,护卫们蜂拥而上,架住马明,直奔老太太要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就见金蛤蟆活了,跳到窗台上,蹦到院子里,直奔前面的小山跑去,蒙古王爷和护卫也不管马明和老太太了,撒腿就追金蛤蟆,追到小山脚下,眼看就追上了,人们都屏住了呼吸,这时就见金蛤蟆一抬屁股,喷射出一股金黄色的尿水,走在前面的护卫都捂住眼睛大叫:“疼死我了,”纷纷倒在地上。等到他们起来,金蛤蟆不见了,只见地上一趟松土,蛤蟆钻进了小山里,蒙古王爷在附近雇了一百多人,挖山找蛤蟆,折腾了三天,踪影不见,灰溜溜地回了王府。
王爷走了,人们来到马家。马明的老妈被蒙古王爷和护卫连打带吓,再加上她担心金蛤蟆,一股火上来一命呜呼了。人们帮助马明发送了老太太,就在给老太太送葬那天,太阳当空,却下了一阵小雨,在前面的小山上,人们听到了蛤蟆的叫声,声音非常凄凉、悲伤,人们都掉下了眼泪。
在这以后,每年的惊蛰以后,人们都会听到小山上蛤蟆的叫声,那样的动听,那样悦耳。人们把马明窝堡改为蛤蟆山,在这金蛤蟆的庇佑下,不管什么年景,这里都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老人们总是教育孩子们,要保护青蛙,说他们都是金蛤蟆的后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