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① 23个月,不爱走路,出门抱着。
② 宝宝八个多月可以用学步车吗?是不是滑着滑着就会了?
③ 宝宝走路喜欢踮脚走,一跳一跳的,别人觉得好玩,但是我慌啊!
④ 走路左脚明显的内八字,需要去医院检查腿部吗?有专业的鞋子矫正?
⑤ 走路爱摔跤是感统失调表现吗?三岁半了,想带医院看下,有必要吗?
一直以来,走路早被看作是宝宝聪明的表现之一,宝宝稍微晚走会儿、或走路样子和别家宝宝不一样,宝爸妈就会各种担心!
科大大汇总了一些常见问题,逐一解答。
宝宝走路越早越好?
每个宝宝发育的个体差异很大,走路早好还是晚好,不能一概而论。
宝宝的运动发展首先要符合“首尾原则”,即从上到下的原则。
幼儿的运动发展规律
宝宝从坐到走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
如果在宝宝还不会坐或爬的时候,就帮宝宝练习学步,会有这些伤害:
① 身体无法承受重力,易跌倒、受伤;
② 双腿要承受自身重量,易腿部变形;
③ 足弓承受能力较差,易造成扁平足。
但是,如果宝宝各个阶段的运动能力都超前,即抬头、翻身、爬行都早,那么宝宝走路早是没有问题的。
Q1:什么情况下要提高警惕?
宝宝8个月不能独坐,13个月不能独站,16个月不能行走,及时就医。
有哪三个学步误区?
误区一,牵着宝宝走起来
牵着走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心理,一旦没有了我们这个“拐杖”,宝宝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
牵着走会使宝宝习惯于“被拎着”,易造成习惯性踮脚;同时,宝宝会错失锻炼平衡能力的机会,走路时容易摔倒。
误区二,学步车用起来
一度被认为是“学步神器”的学步车,实际上是有害无利的。
宝宝在学步车里,无法练习平衡能力,造成宝宝学步延迟;宝宝两腿间的宽带子,使宝宝无法真正站直,易导致宝宝腿部异常。
误区三,学步鞋穿起来
在宝宝学步初期,光脚撒欢是最好的选择!
光着脚走,脚趾能用力抓住地面,有利于宝宝掌握平衡;穿上鞋,宝宝无法感知地面,久而久之可能养成低头走路的习惯。
Q2:听说光脚走路易得扁平足,是吗?
根据目前的研究,没有发现光脚走路会更容易得扁平足。
对于6岁以下宝宝,脚底脂肪层较厚,因此,脚底看上去是平平的;
对于6岁以后宝宝,随着足部发育,脚底脂肪层会逐渐减少,这时,如果仍不见足弓,可能真的是扁平足,建议尽早做检查。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
- 学步前的准备 -
① 看准学步时间
宝宝学步应在10~11个月,表现为能够独自扶着站立甚至走上几步。
② 确保周边安全
比如四周围起,中间铺有爬行垫,宝宝在中间爬行,爬到周边能扶物站起。
- 正确的引导-
① 学蹲站
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让宝宝自己体会“站起来”的过程,感受手臂、腰腹和腿部的发力。
可以在沙发旁的爬行垫上放一个小玩具,让宝宝捡起再放到沙发上。
② 学扶走
宝宝可以稳稳地站立时,会产生向前迈进的欲望。这时,宝爸妈可以蹲下身子,适当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试着迈开小腿。
如果宝宝胆小不敢走,宝爸妈要充分鼓励,当宝宝掌握身体平衡时,就不会那么害怕。
③ 放开手
当宝宝扶着能走时,宝爸妈可以试着放开手,让宝宝独自行走,鼓励宝宝走向2米远的大人或喜欢的玩具。
当宝宝能独自走几步时,记得及时表扬。
Q3:走路时腿不直怎么办?
宝宝2岁之前有点O型腿,8岁之前有点X型腿,总体来说是正常的。要是一生下来就双腿笔直,倒有点不正常了。
注意:如果宝宝膝内翻>8cm,且逐渐加重或两侧肢体不对称;如果8岁以后,膝外翻仍然大于15°且不对称,要到专科就诊。
Q4:走路时踮着脚怎么办?
对于学步期宝宝,走路时踮脚是很正常的。
注意:如果宝宝2岁以后还总是踮脚走路,或没走路时腿部肌肉紧绷,要去看医生。
Q5:走路时老摔倒怎么办?
宝宝走路不稳或易摔倒,说明宝宝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不够,与缺钙无关,宝爸妈不要对着宝宝大惊小怪。
注意:如果宝宝跌撞严重或摔倒后站起来困难时,要及时就医。
宝宝学走路,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一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宝爸妈能做的,就是要耐心引导、充分鼓励,宝宝出现发育异常时,做到及早干预。
宝宝学走路,三大误区要避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