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冷战时期的美苏海军对峙,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为什么最后美国却怂了

插画:发达蚊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等国组织的阿拉伯联军一路势如破竹,以色列军队猝不及防,很快丢失了大半个西奈半岛及戈兰高地。眼看自己的“小兄弟”撑不住了,大哥美利坚当即伸出援手。10月12日,美军发动“五分钱”行动,将成千上万吨军用物资及大批武器装备运至以色列,战争的天平很快向以色列倾斜了。眼瞅老美开启了“氪金”模式助力以色列扭转颓势,苏联自然不能闲着。作为对“五分钱”行动的回应,苏联也开始对埃及、叙利亚等小兄弟“输血”,大量装载着米格21/23战斗机、T62坦克和萨姆6防空导弹的苏联货船云集地中海。

很快,一场美苏之间的对峙,差一点将人类带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01:

调兵遣将

为了保障向以色列运送物资的通道安全和畅通,美军向地中海派出了包括第6舰队在内的48艘战舰,其中有独立号、罗斯福号两艘航母(驻西班牙),及瓜达尔卡纳尔号两栖攻击舰(驻意大利),拥有舰载机203架,并搭载有3000余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阵容可谓强大。当然,苏联海军也不示弱。当时,苏军地中海舰队拥有52艘战舰,包括2艘导弹巡洋舰、1艘火炮巡洋舰、6艘导弹驱逐舰、11艘潜艇(其中有2艘反舰巡航导弹潜艇弹),一次齐射至少能发射20枚重型反舰导弹。

“五分钱”行动开始后,美军立即将独立号航母战斗群调往克里特岛南部海域,护航运输船队。美军鉴于古巴导弹危机时得来的经验,认为只要强硬就能迫使苏联屈服,于是下令但凡苏联舰只干扰运输船队,就立即予以还击。然而此时的苏联和古巴导弹危机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看到老美示威了,苏联马上调来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4艘潜艇加入地中海舰队。一时间,地中海上战云密布,两军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擦枪走火打起来。

#02:

怕什么来什么

美苏两军在地中海的紧张对峙,让两国高层的氛围都十分窒息,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招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然而,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时,偏偏意外发生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11日晚,以军突袭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正准备出港的苏联货船“伊利亚·梅契尼科夫”号商船在表明了自己中立国舰只的身份后,却被以军击沉了!惊慌失措的以色列人赶紧向苏联道歉,表示这一事件纯属误伤,以色列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并予以积极赔偿等云云。应该说,以色列人的道歉肯定是无比真挚的。这边埃及和叙利亚还没搞定,那边却惹恼了苏联,仗还怎么打?然而,苏联却觉得,以色列敢这么干,一定是背后有美国指使。于是,苏军地中海舰队司令沃洛布耶夫中将得到指示,可以向威胁到苏联商船的以色列军舰、军机开火。不久后,苏军娜佳号扫雷舰向以军飞机开火,以色列无可奈何,只好装作没看见。但苏舰的开火却吓坏了老美,以为苏联挑衅的美军第6舰队司令丹尼尔·墨菲上将下令独立号航母的舰载机紧急升空,给以色列撑腰打气。

沃洛布耶夫中将一看美机来了,一下子就知道了老美的意图。他请示上级如何应对,上级却给了他一个两难的抉择:既不能显示软弱,有辱军威;也不能过度回应,衅自我出。这可如何是好?但将军到底不是白当的,沃洛布耶夫心生一计:他让军舰的官兵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向水下抛一段缆绳,假装和水下的潜艇联系。美机一看苏军这番布置,就不得不抛掉副油箱拉高爬升,以免被突然浮出水面的潜艇打个措手不及。美机一扔副油箱,沃洛布耶夫就让人往水里扔几颗手榴弹。这就给美军飞行员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是自己抛掉的副油箱意外爆炸。万一苏军觉得美机这是在挑衅,那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于是美机只得赶紧返航。

在神经高度紧绷的对峙中,美军墨菲上将很快就得了高血压。于是,他致电苏军,提出双方应当遵守1972年达成的《美苏防止海上事件协定》,不得将火炮、导弹等进攻性武器瞄准对方。

#03:

愈演愈烈

就在美苏舰队于地中海拉锯之时,双方的高层斡旋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美国总统尼克松与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紧急通话,希望两家保持克制,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力争尽快实现中东停火。10月24日,联合国要求阿以双方停战和谈,但未能制止战斗。于是,勃列日涅夫通知尼克松:如果美方不向以色列施压,苏方将采取措施强制实施停火。

勃列日涅夫说干就干,苏联很快就再次增兵地中海,其舰队实力扩充到88艘,其中有44艘可以发射反舰导弹。美国自然不甘落后,迅速出动肯尼迪号航母和惠特尼山号两栖指挥舰进驻克里特海域,形成了“3航母+2两栖舰”的超级豪华阵容。但是,美军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相较于古巴导弹危机时两军对峙的公海,地中海海域相对狭窄,尤其在克里特岛一带,美军以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施展不开,遭到攻击时的回旋空间也小。而苏军虽然没有航母舰载机,但其远程火炮,尤其是那些能搭载核弹头的重型反舰导弹却更能对美军舰队构成直接威胁。

10月30、31日两日,苏军继续增兵。当时苏军最先进的肯达级、克列斯塔级导弹巡洋舰都驶入了地中海,苏军一次齐射可以发射多达88枚重型反舰导弹。苏军成立了五支打击舰队,每支盯住美军一艘大舰,时不时就打开导弹发射筒让老美紧张一阵。后来墨菲上将回忆道,自己的航母仿佛就是被人拿枪顶着脑门,没想到二战瓜岛海战那种舰对舰的贴身肉搏,在导弹时代又要上演。

其实,针对美军大舰队在地中海施展不开的窘境,苏军地中海舰队参谋长谢苗诺夫少将早就定下了一套战术,那就是只要两军开打,苏军战舰就要立即抢占发射阵位,将所有导弹打出去。这样在美军舰载机到达之前,他们的舰队就什么也不剩了,而失去母舰的舰载机自然也是有去无回。最坏的结果,那就是双方同归于尽。但苏联距地中海比美国要近得多。不等美军后续舰队赶来,重组后的苏军地中海舰队就将彻底控制局势。

在意识到自己已被全面压制后,10月31日,华盛顿下令美军全部军舰向西退回意大利和西班牙,传递和解信号。与此同时,以色列和埃及就西奈半岛战事达成停战协定。于是,苏联停止向地中海增兵,其增派舰只在11月3日至15日陆续撤回原驻地。

就这样,一场即将爆发的海上大战,因为“战斗种族”的一硬到底而被消除。苏联人终于在古巴导弹危机后扬眉吐气了一回,出了一口恶气。诚然,苏联的海上实力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但在特定的作战地域中,凭借自身装备的优势加之合理的战术安排,依然可以让不可一世的美国认怂服输。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敌人就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妥协换不来任何尊严,只有勇气才可以!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