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项练习
1、【原文】臣光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混淆;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为A治B之C要D莫E先F于G用H人I而J知K人L之M道N圣O贤P所Q难R也
2、【原文】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 邳郑子豹曰:“伐之。”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 分)
四A年B晋C饥D乞E籴F于G秦H缪I公J问K百L里M奚
3、【原文】范公讳景文,字梦章,生而端亮,行醇谨。诸生时,即以天下为己任,登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授东昌府推官,署其门曰“不受嘱,不受馈”,众称“不二公”。狱多平反。时值大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时A值B大C饥D条E荒F政G躬H自I赈J恤K全L活M以N亿O万P计
4、【原文】赵抃,衢州西安人。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其言务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其言务A欲朝廷别B白君子小人C以谓D小人虽小E过F当力竭G而绝H之
5、【原文】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注】①圬:粉刷墙壁。②镘:粉刷墙壁工具。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视时A屋食B之贵贱C而上下其圬之D以偿之E有余F则以与道路之G废疾饿者焉
6、【原文】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坐纳藁税,场官扰民,多取耗馀②,赐死。有司奏汉卿罪不至死。上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赢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
【注释】①帝:指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公元954年~959年)。②太祖:此处指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③耗馀:犹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④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奈A何B浚C民D之E青F泽G养H此I无J用K之L物M乎N且O健P懦Q不R分S众T何U所V劝W
7、【原文】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公A孙B枝C得D而E说F之G献H诸I缪J公K三L日M请N属O事P焉。
8、【原文】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四A民B者C勿D使E杂F处G杂H处I则J其K言L呢M其N事O易
9、【原文】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陇西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可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西A源B出C陇D西E国F县G嶓H冢I山J会K白L水M经N葭O萌P入Q汉
10、【原文】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沉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其A法B用C铁D数E斤F为G龙H爪I形J沈K之L水M底N系O絙P以Q船R曳S之T而U行
11、【原文】庄王曰:“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以是君子重礼而贱利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从而不赦,不祥也,吾以不祥立乎天下,菑之及吾身,何日之有矣。”
【题目】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吾A闻B之C古者D盂E不F穿G皮H不I蠹J不K出L四方
12、【原文】王召赵胜而告之。对曰:“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上。(3分)
用A兵B逾C年D未E得F一G城H今I坐J而K得L城M此N大O利P也。
13、【原文】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M不为N患
14、【原文】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竞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
【题目】文中画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桀A易B汤C而D灭E纣F易G周H文I而J亡K大L王M受N之O后P必Q有R殃
15、【原文】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凡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肯O能P改
16、【原文】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陆,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且光武居河南A单于于内郡B以为C汉D藩E翰F终G于H一I代J不K有L叛逆
17、【原文】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
【题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胥A闻B越C王D勾E践F服G诚H行I仁J听K谏L进M贤N士O是P人Q不R死
二、综合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译文:
②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译文:
5、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二月乙酉,(晋悼)公即位。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
始合诸侯于虚朾以救宋,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且观道逆者。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节选自《国语·晋语七》)
材料二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后”的意思是没有后代,与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无后”含义相同。
B.“戎右”指陪乘之官,作战时在君主之右,执武器以护卫。《鸿门宴》中的樊哙即任此职。
C.“膏粱”指肥肉细粮,泛指精美食物,此处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与“纨绔”含义相同。
D.“淫”的意思是放纵、恣肆,与《离骚》中“谣诼谓余以善淫”的“淫”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悼公善待功臣之后,不仅屏退对他们的宗族进行看管的人,而且还让其后世子孙蒙受恩惠,担任军队中的重要职位。
B.晋悼公认为敦厚仁惠、博学聪敏、果断敢为、镇定沉着的人有助于教导富贵子弟处事周全、通明事理、不隐过失、稳重专一。
C.晋悼公初次会合诸侯的目的是对宋施以援手,他派张老到处宣扬国君的美誉,观察哪些诸侯是有德义的,哪些诸侯是逆乱的。
D.魏绛因不畏权贵,且任职八年中,九次会合诸侯,安定国家边邑,而被国君赏赐乐器和乐队,魏绛多次辞让后才最终接受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译文:
②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
译文:
5、晋悼公的谥号为“悼”,是取他英年早逝之意。《逸周书·谥法解》中曰:“年中早夭曰悼。”有人认为按照他的所作所为,应该给他更好的谥号。请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其理由。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與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二)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
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选出相应位置。
既A而B学C琴D于E友F人G受H宫I声J数K引L久M而N乐O之P不Q知R其S疾T之U在V体W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策,即布列算筹。策,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与“策扶老以游憩”中的“策”意思不同。
B.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文中指古代汉族礼仪总称,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与“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意思相同。
D.度,在本文指“标准、限度”;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度”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开端论述古学者在学六艺时并非只关注其一,而是注重多方交融,如在学习礼乐中学习射御等。
B.材料一中先贤们的几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条,乘车、行走、宴请时都有琴瑟之音的伴随。
C.材料一题“听琴”,作者化实为虚,着眼于义理之阐述,语言质朴自然,可谓别开生面之作。
D.材料二中,欧阳修开头描述自己以琴养心疗疾的经历,又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
答:
(2)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答:
5、曾巩和欧阳修都谈到了音乐的作用,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槃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
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肇至经月,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项领,伺视间隙,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汉晋春秋》曰:羊祜既归,增修德信,以怀吴人。陆抗每告其边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无求细益而已。”于是吴、晋之间,余粮栖亩而不犯,牛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抗尝疾,求药于祜,祜以成合兴之,曰:“此上药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诸将或谏,抗不答。孙晧闻二境交和,以诘于抗,抗曰:“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之人,而况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
习凿齿曰:夫理胜者天下之所保,信顺者万人之所宗,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振义网以罗强吴,明兼爱以革暴俗,易生民之视听,驰不战乎江表。抗见国小主暴,而晋德弥昌,百姓怀严敌之德,阖境有弃主之虑,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奋其危弱,抗权上国者,莫若亲行斯道,以侔其胜。岂设狙诈以危贤,徇己身之私名,贪外物之重我,暗服之而不备者哉?由是论之,苟守局而保疆,一卒之所能;威胜以求安,明哲之所贱。贤人君子所以极拯世垂范,舍此而取彼者,其道良弘故也。
(节选自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
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选出相应位置。
肇A众B凶C惧D悉E解F甲G挺H走I抗J使K轻L兵M蹑N之O肇P大Q破R败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畜,积,积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俯不足以畜妻子”中的“畜”意思不同。
B.矜,自夸,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中的“矜”意思相同。
C.简练,指简明精炼,选择训练,在学术技艺上下功夫磨炼,文中是“选择训练”义。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也指南朝宋齐梁陈治下地区,或指三国时孙吴治下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抗能审时度势。羊祜进军江陵,陆抗认为江陵城固兵足,不足为虑,而西陵若联合敌人则生忧患,故赶赴西陵。
B.陆抗能当机立断。他能斩钉截铁命令张咸毁坏大堰,在朱乔、俞赞投敌之际,能夜易夷民,伏击肇军,取得胜利。
C.陆抗能坚持自我。在令张咸毁坏大堰之际,在羊祜赠药之时,面对将领的劝告,陆抗能不改初衷,坚持自己主张。
D.陆抗因与羊祜的朋友之交受到孙皓的诘责,是因为孙皓认为他不该与敌国将领成为朋友而失去做臣子的操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
答:
(2)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
答:
5、习凿齿对陆抗与羊祜二人大加推崇,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其理由。
参考答案:
一、专项练习
1、【解析】画横线部分由两个并列句子构成,“为治之要”“知人之道”分别做句子的主语,应在“要”“道”后分别断开;“莫先于用人”句意完整,做“为治之要”的谓语,应在其后断开;“而”表转折,应紧跟在“知人之道”之前;“圣贤所难也”句意完整,做“知人之道”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
【答案】D I N(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断句】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句意】臣司马光曰:治理国家的关键,没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然而识别人才的办法,连圣贤也感到困难。所以只好求助于舆论的毁谤或赞誉,于是个人爱憎争相掺杂进来,使善良和邪恶混淆;用档案进行考核,于是巧诈横生,真假不明。总之,识别人才的根本在于主上的至公至明而已。居上位的人至公至明,那么属下有能无能就会清清楚楚地反映在眼中,无所遁形。如果不公不明,那么考绩之法,恰好能够成为徇私、欺骗的凭借。
2、【解析】先抓住动词谓语“饥”“乞”“问”,再找主语“晋”“秦缪公”。“晋饥”,“(晋)乞籴于秦缪公(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秦缪公)问百里奚。找到两处断句,“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再找一处,前面的时间状语“四年”可断开。
【答案】B D H(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
【句意】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买粮食。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 各国都会更替发生,救援灾难体恤邻国,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卖给它。”邳郑的儿子豹说:“应攻打晋国。”
3、【答案】DGK(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条荒政”是动宾结构(“条”是词类活用,名词做动词),应单独成句,前后断开;“躬自赈恤”句意完整,断开;“全活以亿万计”是主谓结构,主语“全活”前断开。找到主要的两处后,再找句首“时值大饥”,表述事情发生的背景,可断开。
【断句】时值大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
【句意】范公讳称范景文,字梦章,生下来就端庄诚实,做事淳厚谨慎。做诸生时就以天下为己任,考中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被授予东昌府推官,在他的门上写下“不接受请托,不接受馈赠”,人称“不二公”。平反了很多案件。当时正赶上闹大饥荒,分条公布为应付灾荒而采取的赈灾对策,亲自赈济抚恤百姓,被保全活下来的百姓数以亿万计。
4、【答案】CDF(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其言务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
【句意】赵抃,是衢州府西安县人。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他,推荐他任殿中侍御史,(赵抃)弹劾举发不避权贵幸臣,声名严正,京师称他为“铁面御史”。他认为朝廷务必要辨别明白君子小人,所以说:“小人即使犯了小小的过失,也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君子不幸有所贻误,也应当保全爱惜,来成就他的德行。”
5、【解析】此处断句难度较高。“有余”,如果有剩余,假设状语,独立成句。 “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则”句首连词;“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省略句,“以(之)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以(之)”作“与”的状语;“道路之废疾饿者”作“与”的宾语;“焉”,句末语气词;本句联系紧密,前后断开。找到两处,再找一处。“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而”,连词,连接的成分较长,其前应断开;“上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增减;“其圬之佣”作“上下”的宾语,“以偿之”为目的状语,故“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联系紧密,前后断开。
【答案】CEF
【断句】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句意】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他放弃官勋回到家乡,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镘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给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6、【解析】“且”后面的内容,是递进一层,前后断开。“健懦不分” 与“众何所劝”中间两个意思,必断。再找一处,前文“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中“浚”“养”是两个动词,“民之青泽”“此无用之物”是对应的宾语;句末为语气虚词“乎”。
【答案】G N S(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断句】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句意】冬季,十月,甲辰(初三),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交纳藁税时,场院官吏侵扰百姓,过多索取所谓'耗余'而定罪,皇帝赐死。有关官员奏称孟汉卿的罪不至死,世宗说:'朕知道这些,只不过想借此惩戒众人罢了!'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简拔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老的居多。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历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周世宗通过高平之战,才开始认识到它的弊端,癸亥(二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不能供养得起一名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些无用的人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大力精简兵员,精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地逐出军队。
7、【解析】公孙枝做主语,有三个动作,“得”“悦”“献”,其中“得而说之”不可断,“献”前面可断开,宾语“缪公”后断开。再找一处,“三日”,表时间状语可断开。
【答案】GKM(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
【句意】百里奚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之后很喜欢他,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穆公说:“只用五张羊皮买下他却委任他官职,恐怕要被天下耻笑吧!”公孙枝回答说:“信任贤才而任用他,这是君主英明,让位给贤人而自己甘居贤人之下,这是臣子的忠诚。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诚的臣子。他如果确实贤德,国内的臣民都会服从,敌国都将畏惧,谁还会有闲暇耻笑呢?”穆公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
8、【解析】由大到小倒推法:①两个杂处明显要断开;②“其言呢其事易”,对称法断开;③“四民者”,提顿,断开。
【答案】C G M(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
【句意】桓公问:“怎样使百姓各就其业呢?”管仲回答说:“士、农、工、商,不要让他们混杂居住。混杂居住会使他们相互干扰,工作不安心。”桓公问:“怎样来安排士、农、工、商的住地呢?”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把士人的住处安排在清静的地方,把工匠的住处安排在官府,把商人的住处安排在市场;把农民的住处安排在田野。
9、【解析】由大到小倒推法:①由上句“出……山”提示,此句“出陇西西县蟠冢山”,“山”后断开;②“会”与“经”“入”是三个动作,表明河流流经地域走向,中间断开。
【答案】J M P(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西源出陇西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
【句意】西边的源头出于陇西西县嶓冢山,和白水河会合后,再经过葭萌,流入汉水。
10、【解析】抓住几个动词“为、沉、系、曳”,根据这几个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此题就迎刃而解。注意动宾结构,不可点断。“铁 (数斤) ”是中心语十数量定语,定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用铁数斤][以船]介宾结构,不可点断。在句中均为状语成分,其后不点断。
【答案】J N P(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沉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
【句意】他的方法是用数斤铁铸成龙爪形,(把铁龙爪)沉到河中,(在船尾)拴上大绳索,用船拖着铁龙爪前行(让水中的铁爪勾起淤泥)。
11、【解析】“吾闻之”,后断开。“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三个“不”是主语“古者”的三个动作状态(做谓语),分别断开。
【答案】C G J(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
【句意】庄王说:“我听说,古时候水盂不破,皮裘不损坏,就不去四处经营,因此君子重视礼义而轻视财利,要的是对方服罪而不贪图对方的领土,人家表示服从还不放过人家,那是存心不良,我如果靠存心不良在天下立足,那么灾祸随时会降临到我身上了。”
12、【解析】找动宾结构,两个“得城”后断开。再找一处,“用兵逾年”,是下面发表议论的前提条件,断开。
【答案】DHM(如果画三处以上的“√”则该题不计分)
【断句】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
【句意】赵王召见赵胜并告诉这件事。赵胜回答说:“连年用兵,没有得到一座城,现在不费力就得到城池,这可是十分有利的事情啊。”于是赵王就派遣赵胜前往接受土地。
13、【答案】CHL(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今天德城兵才千余”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并C后的“若”表示假设的意思,连接“战不利”的内容,故应在C后断开,将C涂黑;“不若”是“不如”的意思,表转折关系,故应在其前断开,应将H涂黑;“安”作谓语,“之”作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句,L处断开,应将L涂黑。其实,“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中间也可断为“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但题目只要求断三处,所以此处不是非断不可,连结起来不断亦可。
【断句】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句意】李德裕说:“吐谷浑等族各有许多部落,他们认为有利可图,就争先出兵进攻,形势不利则象鸟兽一样四散而去,各回自己的巢穴,怎么会尽死为国家效力呢!现在,天德城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战不利,该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对回鹘用恩德和大义进行安抚,使他们在边塞安定下来,必然不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假如回鹘果真侵掠边境,也需征发各道的大批兵力讨伐,怎么能让天德独自出兵攻击呢!
14、【解析】“…而灭”…而亡”,两处句式一致,其后断开。“大王受之”与“后必有殃”构成假设复句,其问断开。
【答案】E K O(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
【句意】我听说多看五色会使人眼睛看不清,多听五音会让人耳朵听不清。夏桀轻视汤,就火亡了;商纣轻视周文王,也灭亡了。君王如果接受这两个女子,以后一定会有灾祸的。我听说越王勾践白日不停地起草文件,晚上又往往述诵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能实现他的愿望的。
15、【解析】“臣”和“主”是两个主语,“臣贵有词”“主肯能改”从两个方面陈述,中间断开;“自有常准”是对“凡上书谏正”情况的说明,中间可断。
【答案】EIM(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
【句意】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
16、【解析】此题难度较高。鸹确定大的断句点。藩翰:1.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 2.喻指藩国。 3.指布政使。 4.犹藩篱。比喻界域。“以为汉藩翰”,“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把单于作为汉朝的藩屏,主语是前面的东汉光武帝,“以为”前断开,“藩翰”后断开。这一下就找到了两处断句点。“终于一代”,是“历经一代”的意思,与后面的“不有叛逆对应”,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再来看看前面的一句“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关键是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里的河南(黄河以南)要是移到内郡前那就好懂多了,“且光武居单于于河南内郡”,意为“且东汉光武帝让匈奴单于率众居住于黄河南部的内陆郡县”,实际上就是这个 意思,只不过原文“河南” 前移而已。“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可断开。
【答案】BFJ(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
【句意】温彦博又说:“臣听说圣人之道,没有实行不通的地方。突厥残余人众,把性命交给了我们,如果让他们居住在内陆,用礼仪法令教化他们,为他们选择部落首领,派遣将士值宿守卫,这些胡人必然畏威怀德,能有什么隐患呢?且东汉光武帝让匈奴单于率众居住于黄河南部的内陆郡县,成为了汉朝的藩屏,历经一代也没有叛逆。”
17、【解析】“听谏”和“进贤士”都是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越王勾践”,应单独成句,故在“听谏”“进贤士”前后停顿,即J处、L处和O处;由下文可知,“是人不死”重复上文语句,应单独成句,即O处。J、L、O处需加句读。补充:“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此处中间有两处可断,“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较合适;如果断成“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则明显不当。
【答案】JLO(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
【句意】我听说越王勾践白天不知疲倦地起草文件,夜晚还诵述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会实现他的愿望。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我听说越王勾践冬天只披着粗陋的毛皮衣服,夏天只穿粗葛布衣,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夏朝就是因为末喜而灭亡,殷代因为妲己而灭亡,周朝因为褒姒而灭亡。”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进谏,于是就接受了越国送来的这两个美女,以伍子胥不忠的借口把他杀了。
二、综合练习
(一)1、EFG“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胜敌”后应断开;“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乎”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不亦难乎”可译作“不也是困难的吗”,语意完整,故需在“乎”后断开;“苻坚之类”作“是也”的主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应在“苻坚”前断开。
2、C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错误,这两个“片”都是小、稍少之意。
3、D“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根据材料二中的“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可知,苻坚战例是失,吴汉战例是得,唐太宗认为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的是这两个战例的得失。
4、①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②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5、①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若答“没有谋略、不善用兵”亦可) 解析:由题干可知,需从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评价语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观点。根据“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和“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没有谋略,不善用兵。根据“'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根据“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之地做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兵法上说:“指挥大军作战,要能控制部队进退。”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在淝水一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却临水列阵,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战。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不让晋军渡河上岸。我军兵多,对方兵少,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退军,让他们渡河,(趁其渡河之时)我率领几十万骑兵朝河中行进,逼近并歼灭他们。”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此大乱而不能停止。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进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苻坚部队溃败。
材料二唐太宗问:“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李靖答:“前代的战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如谢玄(在淝水)击破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独自得到保全。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没有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和副将刘尚分兵驻扎,相距二十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唐太宗说:“是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二、1、BEG“秦来图败晋功”的意思是秦国派兵试图毁坏晋国的灭潞之功,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魏颗”作“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的主语,“于辅氏”是后置状语,表地点,“辅氏”后应断开;“亲止杜回”的意思是亲自阻止了杜回,语意完整,且“其勋”作“铭于景钟”的主语,故“其”前应断开。
2、AA项,文中的“无后”是指后代没有官职显赫的继承人,并非指“没有后代”。D项,“谣诼谓余以善淫”中“淫”的意思是淫荡,与文中“淫”的含义不同。
3、A“屏退对他们的宗族进行看管的人”错误,应为重用他们的后代来保护捍卫他们的宗族,而且这仅是对范武子、范文子的宗族的做法,而非对所有有功的人。
4、①西戎各部来请求归顺,(晋悼公)派魏庄子与其结盟,从此晋国开始重新称霸诸侯。②有人劝说晋悼公,晋悼公才作罢。最终委任给魏绛政务,派他去同戎人、翟人修好。
5、①他有识人之明,且知人善任。②他九合诸侯,与戎人、翟人和睦,功业显赫。③他心胸宽广,知错即改,从谏如流。
解析:理解概括文意。由原文“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使为戎右”等可以概括出,他有识人之明,知人善任;由原文“始合诸侯于虚朾以救宋……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可以概括出,他功业显赫,九合诸侯,与戎人、翟人和睦;由原文“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可以概括出,他心胸宽广,知错即改,从谏如流。
【参考译文】
材料一二月乙酉日,晋悼公即位。他派吕宣子率领下军,说:“在邲之战中,吕锜在上军辅佐智庄子,俘获了楚国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使子羽免于祸难(免)。在鄢陵之战中,吕锜亲自射中了楚恭王并打败了楚军,安定了(定)晋国,而他的后代没有官职显赫的,如今他的子孙不可不推重(崇)。”他派彘恭子率领新军,说:“你是范武子的小儿子、范文子的同母兄弟。范武子明定法规来安定晋国,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他制定的法规。范文子一生劳苦勤勉来安定诸侯,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依靠他的功绩。这两个人的功德,难道(其)可以忘记吗!”因此让彘季保护捍卫(屏)他的宗族。派令狐文子辅佐他,说:“以前在战胜潞人的战役中,秦国派兵试图毁坏晋国的灭潞之功,魏颗凭借自身在辅氏击退了秦军,亲手阻止了杜回,他的功勋铭刻在景公钟上。直到今天他的后代还不得志,他的儿子不可不推举(兴)。”
晋悼公知道士贞子遵循(帅)古代典籍,博学多闻,而且广泛地以仁爱之心施行到文教上,就让他担任太傅。知道栾纠善于驾驭兵车来配合军政,就让他担任国君战车的御者(戎御)。知道荀宾力气大且不暴躁(暴),就让他担任国君战车的车右武士。
栾伯请求委任公族大夫,晋悼公说:“荀家敦厚仁惠(惇惠),荀会博学聪敏,栾黡果断敢为,韩无忌镇定沉着,让这四个人担任公族大夫。富贵子弟的习性难以矫正,之所以要让敦厚仁惠的人教育他们,让博学聪敏的人教导他们,让果断敢为的人规劝(谂)他们,让镇定沉着的人修正他们。敦厚仁惠的人教育他们,他们就会变得处事周全(遍)而不懈怠;博学聪敏的人教导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温顺而易于接受;果断敢为的人规劝他们,他们就会知道过失而不隐瞒;镇定沉着的人去修正他们,他们就会变得稳重专一(壹)。”于是让这四个人担任公族大夫。
晋悼公知道祁奚果断而不放纵,让他担任中军尉。知道羊舌职聪明敏捷,让他辅佐祁奚。知道魏绛勇敢而不乱纪,让他担任中军司马。知道大夫张老智慧而不欺诈,让他担任中军候奄。知道铎遏寇恭敬而守信坚强,让他担任上军尉。
晋悼公开始在虚朾会合诸侯目的是援救宋国,派遣张老到各诸侯国去宣扬国君的美誉(延誉),并且观察各国诸侯的顺逆态度。吕宣子死后,晋悼公认为赵文子有文德,而且能够顾全大局,便派他辅佐新军统帅。五年,西戎各部来请求归顺,(晋悼公)派魏庄子与其结盟,从此晋国开始重新称霸诸侯。
材料二魏绛侍奉晋悼公。晋悼公三年,同诸侯会盟。晋悼公的弟弟杨干搞乱军队的行列,魏绛杀死杨干的仆人,以示对他的惩罚。晋悼公怒冲冲地说:“会合诸侯是以此为荣的,如今却侮辱我的弟弟!”将要诛杀魏绛。有人劝说晋悼公,晋悼公才作罢。最终委任给魏绛政务,派他去同戎人、翟人修好。戎人、翟人从此亲近依附晋国。晋悼公十一年,晋悼公说:“自从我任用了魏绛,八年之中,九次会合诸侯,戎人、翟人同我们和睦,这全是您的功劳啊!”赐给魏绛乐器和乐队,魏绛多次(三)辞让,最终才接受。
(三)答案:1、GLP解析:句意:后来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既而学琴于友人”中“于友人”是句子的后置状语,正常语序是“既而于友人学琴”,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应该从“友人”后断开,选G;“受宫声数引”是指学习内容,“久而乐之”是学琴时间长了内心的感受,这是两个内容,所以两句中间应该断开,选L;而“不知其疾之在体也”是说明学琴使自己忘了疾病,同时照应前一句“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所以应该与前句断开,选P。
2、D 解析:A.说法正确。策:拄着。句意: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B.说法正确。C.说法正确。“谨庠序之教”句意:注重乡校的教育。D.两个“度”都是指“标准、限度”句意:在衣食住行上懂得限度。/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不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以此为限度。故选D。
3、C 解析:C.“作者化实为虚”理解错误,材料一作者由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谈论琴声,可见是化虚为实。故选C。
4、(1)书法不是能纵笔就可以了,还应当能辨别它的体式并都能做到通达其中的意蕴。
(2)(让年轻人)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谨慎,性情刚正不阿而不暴烈,态度磊落而不傲慢。
解析:(1)“书”,书法;“肆笔”,纵笔,随意放笔写字;“体”,体式;“意”,意蕴。(2)“栗”,严肃,谨慎;“虐”,暴烈;“简”,不复杂。
5、①曾巩认为音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
②欧阳修认为音乐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解析:第一则材料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明音乐的作用,根据“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可知作者曾巩对音乐的观点是音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第二则材料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得出音乐的作用,根据“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可知作者欧阳修对音乐的观点是音乐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参考译文:
(一)
古代求学之人对于六艺,射要能做好射箭之事,还应当擅长那些作揖谦让的礼节。御要能做好驾驭车马之事,又要擅长那些策马快跑的礼节;书法不是能纵笔就可以了,还应当能辨别它的体式并都能做到通达其中的意蕴;数术不是能布列算筹就好了,还应当知道它的用处并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五礼之类的重要礼仪,绵延三千年,六乐之类的礼节规定,可说是极其细致繁多了。唉!多么烦杂且令人操心操劳到如此地步!然而先贤学者必须能够一一做到,也可以说是很难的了。
但他们在“礼乐”的基础上学习那些射御、干戈等军事作战事宜,那么他们年少时学习知识,年长后入任工作,他们对于军事作战等知识的领悟本来就已经(慢慢)修习好了。先贤学者们受过家整、乡校、国学等良好教育,受过老师的教导,在言行举止上懂得仪容,在衣食住行上懂得限度,他们的书桌和随身手杖上刻有自励的铭文,他们的日常饮食器具上刻有自省的戒文。他们坐车的时候(行车有礼)和鸾相应,他们行走时佩环叮咚(令人赏心悦目),他们工作之余日常生活中亦喜爱“雅”“颂”正音。不是特殊原因,琴瑟不会离身。我想他们待人处事,一言一行,其礼仪规范皆发自内心,这就是他们礼仪修养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的原因。
孔子说:“人的修养,入门于学《诗经》,确立于学《礼》,最终圆满于学《乐》。”乐,是用来摇动内心从而内化于心的,所以说“成于《乐》”。先前舜任命夔掌管音乐事务,负责教导年轻人,说:“(让年轻人)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谨慎,性情刚正不阿而不暴烈,态度磊落而不傲慢。”那么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所以行车时和鸾相应,行走时佩玉叮咚,《雅》《颂》琴瑟之音,没有特殊原因不会离身,难道是不真实的吗?
(二)
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像怨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四)1、DIO 解析:“肇众凶惧”是说“杨肇的军队颇为恐惧”,表意完整,其后断开;“抗”指“陆抗”,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肇”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综上需加句读的三处为DIO。译文:杨肇的军队颇为恐惧,全都抛盔弃甲争相逃命,陆抗派轻装的部队随后追赶,杨肇被打得大败。
2、B 解析:B.“意思相同”有误,根据句意“脸上没有骄傲自满的神情”可知,“矜”是“自夸,夸耀”的意思;“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大意是“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矜”是“怜悯,怜惜”的意思,两者不同。故选:B。
3、D 解析:D.“陆抗因与羊祜的朋友之交受到孙皓的诘责”有误,孙皓诘责陆抗的原因错误,认为陆抗与敌国将领成为朋友而失去臣子操守的说法不是孙皓的,原文是“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是“有人这样认为”。故选:D。
4、(1)杨肇果然攻打之前夷兵所在之处,陆抗命令军队回头攻击他们,箭矢、石头像雨点落下,杨肇军众受伤死亡的接连不断。
(2)因此羊祜恢复大同的方略,思考用兵的准则,平等对待百姓,均衡施以恩泽。
解析:①旋军:回师;雨:名词作状语,像雨点一样;相属:接连不断。译文:杨肇果然攻打之前夷兵所在之处,陆抗命令军队回头攻击他们,箭矢、石头像雨点落下,杨肇军众受伤死亡的接连不断。②是以:因此;五兵:用兵;齐:平等对待;均:均衡。译文:因此羊祜恢复大同的方略,思考用兵的准则,平等对待百姓,均衡施以恩泽。
5、①二人真诚交往,彼此信任;
②二人不介意彼此身份,不重名声;
③二人都想以和平方式来避免战乱,让老百姓得到安宁。
解析:从原文“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振义网以罗强吴,明兼爱以革暴俗,易生民之视听,驰不战乎江表。抗见国小主暴,而晋德弥昌,百姓怀严敌之德,阖境有弃主之虑,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奋其危弱,抗权上国者,莫若亲行斯道,以侔其胜”来看,二人都想以和平方式来避免战乱,让老百姓得到安宁;从原文“抗尝疾,求药于祜,祜以成合兴之,日:'此上药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诸将或谏,抗不答。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于抗,抗日:'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之人,而况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来看,二人不介意彼此身份,不重名声真诚交往,彼此信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