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航母最怕的不是反舰导弹!历史上23艘沉没航母是这样被击沉的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航母虽然介入过多次局部战争,但攻击的目标都是老弱病残的国家。因此二战后,美国主力航母从未受过损伤。但航母体积巨大、作用重要,非常容易成为集火目标。而为了能够有效打击航母,各国也在不断更新武器系统和作战方法。

(美国单航母编队)

导弹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二战期间以鱼雷和航空炸弹杀伤水面舰艇的作战方式。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约国家主要以体积较小的亚音速反舰导弹为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导弹的目标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多用途能力。以美国AGM-84H SLAM-ER(鱼叉最新型)反舰导弹为例,其长4.37米,直径34.3厘米,速度0.7马赫,射程250千米,战斗部400公斤。该导弹采用惯性+GPS+末端红外制导+指挥链制导的复合制导模式,可对军舰和陆地目标发起精确打击,并具备目标丢失后,重新寻的目标的能力,还具备中途修改攻击目标的能力。

(AGM-84H SLAM-ER防区外对陆海攻击/扩大反应导弹)

以苏联为代表的华约国家则发展体积较大的超音速超远程反舰导弹。以苏联“花岗岩”(SS-N-19)反舰导弹为例,弹长10米,直径85厘米,射程550公里,末端速度2.5马赫。其采用惯性制导+中段指令+末端雷达的复合制导模式,装备750半穿甲高爆战斗部,只需一枚即可使一艘上万吨级巡洋舰丧失作战能力。

(苏联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

美苏系列导弹发展方向不同,各有侧重和优劣,但两者对水面舰艇和大型航母都具有较强的威胁,因此各国都十分注重加强水面舰艇的防空反导能力。并专门发展出了以防空反导为主的驱逐舰,例如美国宙斯盾驱逐舰和中国中华神盾驱逐舰等。这些防空驱逐舰目前都具备一定的抗饱和打击能力。

以美国航母编队为例,对其一支航母编队进行反舰导弹打击,需要发射30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才能击沉航母及其护卫舰艇。并且这种饱和打击的难度较大,需要精确的作战指挥和控制系统方可完成。但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美国航母编队的防御范围达700公里,对方的反舰导弹平台(战机、军舰)对防御圈进行突破时,难度较大、代价较高。

(美国航母编队反舰、防空打击距离示意图)

目前最为先进的反航母技术无疑是反舰弹道导弹,但这种弹道导弹容易引起误判,引发核战争,因此反舰弹道导弹仍是战略威慑武器,并不会轻易使用。

而纵观二战航母被击沉的历史,共有42艘航母被击沉,其中被鱼雷击沉的有23例,有3例是命中一枚鱼雷后沉没,其余20例是命中2枚鱼雷后沉没。其余被击沉的航母,8例被航空炸弹击沉,9例被鱼雷加航空炸弹击沉,2例被自杀飞机击沉可以看出,另有3例是综合原因。

(保罗·哈伍德油轮被德军鱼雷攻击)

从上可知,鱼雷对航母的打击效果是最好的,这得益于鱼雷独特的攻击特性,鱼雷在航母水线以下位置爆炸时,形成的冲击波可以反复多次作用于航母舷壁上,致使舷壁出现破损,海水倒灌,最终使得航母失衡,结构变形,然后船身断裂沉没。例如后舱进水后,导致航母前半部分上翘,这样一来船身断裂,最终沉没。而反舰导弹击沉航母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只对航母水线以上位置造成杀伤,很难引起航母舱段进水。但如果能命中弹药库,则是另一种结果了。

(美军舰艇抗水下冲击爆炸实验,福特号航母今年将进行该实验,验证防御鱼雷打击的能力)

携带鱼雷的潜艇是目前为止对航母编队威胁最大的武器。由于潜艇具有优秀的隐蔽性能,很难被敌方探测到,特别是现代化潜艇的噪声已经和海洋背景噪声相差无几,如果提前通过卫星侦查到航母编队的航线,然后埋伏进行偷袭,那么只需一两枚装药五百公斤的鱼雷即可致使航母沉没或丧失战斗力。

(常规动力潜艇)

2006年中国“宋”级潜艇(常规动力潜艇)尾随美国小鹰号航母,并在鱼雷射程范围(16千米)之内上浮,震惊了美国海军。而且目前并没有什么武器能够对鱼雷进行拦截打击,因此潜艇装载鱼雷才是打击航母最有效的手段。

未来对航母进行打击将是多武器、全方位、立体化的攻击。仅依靠一种杀手锏武器很难取得效果。中国目前拥有完善的武器系统和平台,完全有能力形成类似的作战能力,对航母编队实行有效打击。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