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在中国现代史存在时间非常长,自主生产自行车历史也非常悠久。改开40年以来自行车运动也逐步发展起来,自行车产业尤其是制造(代工等)领域基本属于世界目前的综合最高水平,尤其近10年发展速度相对很快,但是自行车运动的普及程度及其文化发展赶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产业发展的速度快并不代表文化影响力强。以下分别做一些概括和说明,几乎每一个自然段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拆开看都没关系。
“山地天使”在环意赛场
——本文偏重公路自行车项目,对山地车和其他门类项目说一声抱歉——
首先自行车产业和文化是起源于欧洲的,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或叫现代工业文明国家,率先发明了自行车,慢慢发展成大规模产业,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流传到与其同宗同源的北美大陆了,语言相通、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类似,是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前提。没有产业/产品是不会有对应的“文化”的,总结为:在此方面欧美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1870年左右英国人发明了便士自行车(俗称大小轮,我还是倾向于叫便士)[图2],1890年左右发明了和如今标准近似的“安全自行车“(是以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的技术进步为代表的)。但是看当时这些产品被中国人了解是否存在严重滞后?其实完全不是,即便是如今存世非常少的便士自行车,在清末就已经随着来中国的殖民者一起曾经出现在我们的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了[图1]。而且关于自行车环球旅行的历史第一人-英国人托马斯史蒂文斯的第一次世界环游旅行之旅(1884-1886)[图3]就已经到访过中国香港、上海和日本了。也就是说中国民众亲眼所见的自行车甚至比末代皇帝见到自行车的时间都要早上“一代”(1919年庄士敦担任溥仪老师之后,溥仪的自行车已经属于安全自行车范畴的现代自行车了)。
1、清末民间画刊《点石斋画报》描述的洋人在城郊举行自行车比赛的插画
2、最早的自行车比赛实际上在这一代自行车上就展开过,因为其前后大小不等的车轮,和发祥地,我们更应该命名为便士自行车(Penny )因形似1便士和1/4便士的比例而命名,图1中右下角摔进河里的自行车就是这种车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因此人们发明了安全自行车,是为了对比此物的不安全。
3、托马斯史蒂文斯造访神州大地时接受街头群众的围观
说到自行车比赛的起源,其实被阿尔卑斯山相隔的法国、意大利都是自行车比赛的发祥地和热土,与之相邻、文化相通的国家如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甚至都是自行车运动历史沉淀许久的地方,以及通过比利牛斯山连接法国的西班牙。最早出现的自行车比赛可以大致分为三类:1是可以理解为连接城乡城镇之间单日冒险(如今是所谓的公路古典赛)基本上是要在一天完成一项150公里以上的自行车冒险。2是在1的基础上演变出的多日赛,逐渐发展成大环赛,比如环法(1903-)、环意(1909-)也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商业化最成功的[图4]。3就是场地自行车赛,包括CX比赛都是场地赛,欧洲有众多场地比赛的形式,摩托车、赛马、足球等,甚至可以说场地比赛是现代体育的一种载体,这个不多赘述。
4、1903年首届环法冠军莫里斯加汉(莫里斯嘉林)图案的纪念邮票
20世纪不同时期的环法总冠军们,由MuA马制作提供
自行车比赛诞生年代足够久远,但是即使与之同宗同源的北美洲实际上也是在80年代以后才慢慢了解这项带有鲜明欧洲特色赛事的,这里不得不提到影响自行车比赛(甚至包括足球、F1、WRC)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电视转播。[图5]足球还好说,适合现场感受比赛的现场气氛,F1和WRC的现场观感和电视转播的感觉绝对是大相径庭的,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区分。对于公路自行车比赛那就尤其明显了。美国自行车历史可真的一点也不短,要知道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就是开自行车店的,第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也可以理解为一台改内燃机助力的自行车。但为什么基本上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后美国民众的自行车热情才被唤起,直到20世纪末兰斯阿姆斯特朗时代才达到顶峰,这就是电视转播对于自行车比赛的“推动力”。(不过美国人民发明了带有极限运动属性的BMX和山地车运动,属于这片自行车次大陆对行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次虽不是重点,但很有必要提及)
5、美国首位环法冠军格雷格雷蒙(左一)和队友法国人伯纳德伊诺在1986年环法比赛中,实际上当时雷蒙已经穿上黄衫,图片视觉效果为了呼应两者共有8次环法冠军身份,当时他们均效力于法国La vie 车队。因为效力于欧洲车队,作为美国第一人的雷蒙知名度却远没有兰斯阿壮的知名度高。
兰斯阿姆斯壮,部分成绩已被剥夺,该插图由MuA马提供
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发展历史和我国竞技体育一样,离不开“举国体制”的推动力,在这里不得不说,很多从事自行车领域的人,或多或少得益于我国曾经为亚运会等综合赛事的投入间接影响到自己,(这都是很多前辈亲口说的)。就包括当年承办环京赛,甚至也可以看作时任北京奥组委执委会主席荷兰人维尔布鲁根(前UCI主席)对北京的一个承诺。
是80年代最著名的赛车,品牌也在70-90年代如日中天,地位堪比汽车界的法拉利,因为logo采用扑克牌中♣️图案,得此中文译名,实际上只是创始人的姓氏。这个时代的赛车,离中国人民的生活很远。
80-90年代全国人民没几个人见过公路赛车的年代,不靠国家选拔选手赞助比赛,一点群众基础都没有的项目,不这么发展还应该怎么发展?
在某一个时间段,国家对全民健身这种文化活动进行的投资,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作为人民积极参与其中就好了,国家发展体育产业本身看作一项投资的话,奥运会这么多单项、冬奥会这么多单项,还有非奥运赛事,国家投入的资金和成本就一定都翻倍赚吗?一定是国家投入就能取得世界冠军级成绩?(你怎么这么贪)成绩好的时候以这个项目为国争光为荣,成绩不好的时候一片骂声,呼吁改革,实际上作为一个号称热爱该项目的人,积极参与就已经是最大的贡献了。顺便反对一切将“发展不好的结果“导向意识形态的结论,其心可诛。
Ti 车队来自英国,成员却几乎是一水的荷兰人
因为说实话,如今自行车运动发展正盛的英国,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举国体制”,前文提到英国是发明自行车的老牌工业文明国家,在发展自行车运动时候却只字没提,因为那时候和欧洲大陆比起来,英国的自行车的发展不是落后,而是目的完全不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至美苏两极形成之前是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国家,其大国地位是靠两百年来积累的遍及全世界的殖民地竖立起来。
和前文提到除了法国以外的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比起来,英国的“大”就在于殖民地范围之广、横跨全球上面,而且对于英国殖民地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独立之前,和英国之间的生产力水平是存在代差的,换句话说就是殖民地的人力、农产品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被英国采购使用,而英国的工业产品是这些生产力落后的地区完全仰望的“高级货”甚至买不起,工业产品VS农业产品的剪刀差这个概念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虽然这个观点不是特别权威,但不失为一种参考依据。
比如英国自行车品牌对于我国老一辈人的影响很大,如:国内译作蓝翎、凤头,这个自行车其实无非就是国产28自行车模仿的原型而已,和国产自行车比起来能被量化的优势应该只有该车装备的内三速变速器是咱们当时仿不出来的东西(过去俗称加快轴)(配图-)用照相机举例有一点类似于 双反和海鸥4A的差别,他们之间的差别固然存在,但不及海鸥4A和Nikon F3之间存在的代差大。(关于凤头的钢比国产车好,甚至什么凤头更轻用俩个手指头提起来,近20公斤的东西俩手指头只能说明这门武功叫二指禅 )
顺便说一下,新中国成立前,英国自行车流传至中国大陆的路径先后是从英国漂洋过海经苏伊士运河抵达印度,再经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等)抵达香港,再抵达中国广州、上海、天津等开放城市,前面提到的地区都曾是英国殖民地,后面国内的地区都有国产化生产自行车的悠久历史。
以后再遇见神吹凤头的老大爷,你可以碎其梦。有一点矮化了,不过这就是一张搞笑图。但实际上我国意大利赛车、法国赛车的历史空白正是因为赛车文化很晚才传入中国造成的(敲黑板)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也特别适合去问问印度 ,因为印度和我们一样是人口大国,自行车大国,加工、使用自行车历史悠久,但是都还没有取得与人口对应的自行车方面的体育成绩。
所以对于欧洲大陆紧邻山地的这些国家而言,自行车运动算是自行车产品的一次产业升级,而这次升级对于英国这种工业文明可在殖民地地区优势尽显的国家来说似乎不是非常必要。具体到产品和传统上,英国的赛车远没有意大利赛车和法国赛车出名,甚至产业地位在1980年代才与“欧洲同步”的西班牙之下。但事实上,80年代英国车队还拿过环法车队总冠军(英国车队但几乎全员荷兰人),60、90年代也有2个英国籍选手穿上过环法黄衫,可是直到2012年布拉德利维金斯拿到环法冠军,更重要的是在本土伦敦奥运会拿到金牌,似乎这才是前些年Sky车队成功的“人和”因素。
左图中间及右:布拉德利威金斯、克里斯弗鲁姆在伦敦奥运会分获计时赛金牌、铜牌,右图为同年效力于天空车队时威金斯穿着黄色领骑衫画面。也许奥运金牌对于一个自行车选手不是最大的光环,但是对于英国自行车项目,东道主选手同获环法和奥运金牌影响力真的一点也不小。
顺便说一句得罪人的话:推广自行车比赛的时候,正确看待历史很重要,虽然环法环意历史悠久,但是没有必要总是提1903年欧洲就怎么怎么样了,那同样是1900年法国人办的现代奥运会那就是世界性的赛事啊,还成立了一个机构国际奥组委凌驾于绝大多数运动项目之上,UCI国际自行车联盟仅仅是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成员之一,它在欧洲再火也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影响力有限的项目,也就是说自行车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项目。如果和国际奥组委比有点不公平,那么和FIFA国际足联比,同在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里,那UCI和FIFA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吧?自行车的项目的冷门,中国人可没有什么“原罪”。自行车比赛在欧洲再火,在中国暂时不火甚至将来也不火,首先不是一个特别值得自卑的事情。
这就应了一句话: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长处比。这里我举个例子,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乌拉圭对阵加纳队比赛之前央视的专题报道中,主持人张斌介绍说,据XX机构统计,乌拉圭是一个足球人口素质颇高的国家,因为仅有360万人的乌拉圭历史上曾两夺世界杯冠军,而同样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球队里如果算是人口数量中国肯定排名是最靠后的。(我们不对这个调研结果做出评价,这里也是张斌引用的)。套用这个思路,对于自行车比赛我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卢森堡 ,如果“把环法比做自行车比赛中的世界杯”(肯定不存在这个概念,因为UCI有世锦赛)那么卢森堡这样一个欧洲弹丸小公国,一共诞生过四位环法车手总冠军,他们分别是弗朗索瓦·法贝尔、尼古拉斯·弗朗兹、查理·高卢以及安迪·史莱克,那和这个人口仅60万,国土面积相当于上海市的国家比较,我国是不是应该一直因此而“自卑“?如果因为这点事就自卑,是不是不让人活了?所以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比较方式。
邮票边饰设计有卢森堡的四位历史上的环法冠军
我们从文化和赛事继续说回中国自行车产业,我国自加入WTO之后,迅速成为世界自行车产业基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自行车的零部件和车架等加工生产都和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亚洲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包办了世界自行车产业的核心产能。这里也包含大多数竞赛级的自行车。
这里讲的比较粗略,但是基本不偏离事实,准确的说如果你拿起某一个贴着Made in Italy的竞赛级车架,这一张不干胶贴纸无法保证生产这个车架的重要工序不是在亚洲地区完成的,同时这个品牌组装完成的整车,采购了大量如传动套件、车把、鞍座、轮胎等零部件不是在亚洲完成配套生产的。亚洲国家里,目前加工生产技术具有一定实力和品质保证,产业链成熟配套齐全,具备规模效应的国家,中国大陆绝对算得上。但是研发、品牌影响力、品牌溢价能力方面绝对是和代工能力倒挂的“瘸腿”现状。
所以这也是国内众多以代工见长而没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现阶段最着急的一点,自己明明可以代工世界一线的自行车品牌车架,自己的车架却卖不上价。当然我们对国产碳纤维车架的褒奖,并不包含处于这个产业灰色地带的一些从业者经营和销售的所谓“厂货”或者“寨货”,一般的消费者你并不是身处产业链当中,几乎是没有可能从公开的场合和渠道购买到合格的所谓“尾货”的,建议想少花钱的车友还是坚定一点,购买非高端品牌的平价产品,而不被可以“捡便宜、捡漏”所谓厂货的诱惑。
穿插一点小知识:我所了解的没有被产业转移影响,还在欧美生产的自行车品牌,其中大多是是在权衡了其产能或其他因素影响下,没有来亚洲生产的,比如法国的TIME(不是唯一,就是举个例子)另外一家法国品牌LOOK则是在综合考量了成本等因素选择了突尼斯代工。还有一些以定制车架为核心竞争力的小作坊,但是这样的品牌再多,其总规模也未必赶得上某一些或某一个排名很靠前影响力很巨大的品牌的总产量和销量的。
比如我曾购买一个号称“高级定制碳纤维车架”的美国品牌,绝大多数人了解,其对外公布的内容都显示,除了年产量100台以下的特定高端型号以外,其绝大多数型号是依托亚洲代工的,包括我买的那一台,但是我无所谓啊,因为1在eBay收的美国卖家二手,保真;2几何适合本人;3贼便宜,那为啥不买。(没有透露品牌是怕国内代理跟我急,你们猜出来也别说)
以上穿插了很多产业方面的内容和该项目文化范围的话题,是为了说明-1.消费文化离不开产业发展的规模及影响力,前者没有后者依托不可能凭空存在;2.欧美在自行车产业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和文化优势,3.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如果以时间为衡量标准的话,绝对不慢;4.即便如此,我国产业进步的速度无法快速转换成文化发展速度,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本身也与自行车竞技这个项目自身的困境有关。
补充一些时间维度和群众基础的内容给大家参考:中国大陆第一次通过电视转播观看环法是在1997年,我当时和今天很多贴吧及知乎上的年轻车友差不多的年龄,那时候我初中生,北京有线电视台转播美国ESPN的实况录像,当年环法冠军是杨乌尔里希,德国就历史上就出过这么一位殿堂级自行车选手,次年是意大利的马尔科潘塔尼夺得环法冠军,我当时都看了,而那时我还算幸运,骑的是一辆如今已经淘汰的规格,日本产的27寸轮径(630mm)规格的赛车,变速都是坏的。
如今的高中生,莫说买得起捷安特TCR小太阳的车友,就是骑OCR的车友,也比我那个车的价值和价格都高出去不少,至少从技术标准来看,整体上连OCR使用的技术和零部件,也不是明显落后于这个时代的,更不是被淘汰的规格,购买的方便程度基本上只要你兜里有这个钱,这车就可以推回家了,甚至可以用手机下单送到你家门口,这在过去连看《机器猫》都想不出来有这么未来的生活方式(机器猫这个名字已经充分暴露年龄了),所以看到我们生活水平进步的幅度这么大,自行车运动才发展这么几年,犯得上着急吗?
扬乌尔里希和潘塔尼摄于1998年Le tour de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