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命题趋势系列8】2023高考历史命题新趋势与最新模拟测试卷

一、高考新动向 · 历史考察重点、命题趋势与导向解读

1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启动了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即“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先期平台。

从2016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始探索构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这是基于国家人才战略的选拔要求而构建的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操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在这一体系中,“一核”是核心功能,“四层”和“四翼”是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共同构成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各学科内容改革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实现形式,因此,研制与设计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是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的重要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考的人才选拔要求必须确保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并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因此培养目标必然要从原来的只选拔少部分学生向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层次区分而转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选拔要求是研究学科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重要依据。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即高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历史课程标准》还提出学业质量要求,为高中的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促进教、学、考的有机衔接。因此,《历史课程标准》是确定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的重要依据。

2历史科考试的功能定位

高考是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科目如何设置、高考考查什么内容,既对为高校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多样化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对基础教育教学具有强大的反拨和导向作用。历史学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塑造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考综合改革后,历史科的定位发生变化,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实行“3+3”的新高考方案中,历史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门或7门科目中的1门,以等级分计入总成绩;在广东等8个省份实行“3+1+2”的新高考方案中,学生必须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科目考试,并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历史科的考试功能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立德树人

历史科考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探求真相,崇尚美好,增强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2服务选才

历史科考试通过科学设计试题,选拔符合国家和高等教育需要的优秀人才:一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二是具有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学生;三是具有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优秀品格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2.3引导教学

历史科考试立足于助力素质教育发展,引导中学历史教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二是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三是促进检视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四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合理减轻学生负担。

3历史科考查内容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依此设计,同时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考试评价规律,科学构建历史科考试的“四层”考查内容。

3.1核心价值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历史作为具有独特育人价值的学科,无论是高校人才选拔需求还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都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历史科考试的核心价值应在高考评价体系倡导的核心价值下,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理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历史科考试应该聚焦于能够使学生表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情境,体现高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

3.2学科素养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水平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同时考虑这些要求在纸笔考试中可测量的程度,提出历史科学科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6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考查学生掌握和辨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历史的本质。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时空尺度,理解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辨识史料中的时空信息;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鉴别和辨析,去伪存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与归纳,从而提出历史认识和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方法与能力,考查学生整理和辨析史料,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与目的,区分不同史料的价值,分析与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运用可靠史料论证问题,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理解;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事物的准确把握,是认识历史的基础,考查学生概述历史事物,提炼历史叙述的要点,了解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了解历史文本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包括历史叙述、历史观点,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考查学生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客观叙述;利用已有认知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及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独立探究历史问题,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历史价值观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真实历史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正确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以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3.3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培养的、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是发展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提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3项关键能力,其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组织与运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历史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这些能力要求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点,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历史教学着力培养的、历史考试着重考查的能力,尤其是历史探究能力集中反映了高考内容改革的亮点,反映了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反映了国家选才意志,也是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区别于合格性考试的最大特点。

在高考历史科评价体系中,学科素养是考查理念和总体要求,是关键能力的理论基础;关键能力是学科素养的细化,是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在命题实践中,学科素养发挥统领作用,关键能力是具体的考核目标,是实现学科素养考查目标的手段和媒介。

3.4必备知识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历史科甄选必备知识的原则是有利于高考与课程标准的衔接,有利于高考与中学教学的对接,有利于考生整体把握历史知识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中外历史纲要、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这4个主题分别在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中讲授。历史科考试的知识体系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整合,按照逻辑体系进行分类,将分散在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中相互衔接的内容组成有机的结构体系。例如,在政治体制部分,必修课内容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等,选择性必修课内容有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历史科考试将这些内容有机整合,组成完整的政治体制系列知识。

4历史科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历史科考试根据学科特点,细化共同要求,制定学科化的考试要求,体现继承与发展的理念,体现鲜明的学科特点和时代性。

基础性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试题注重考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文明成果、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线索,考查基础的学科方法、能力、素养。

综合性体现在历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历史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强调历史各分支内容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历史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体现在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从现实出发,回溯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

创新性体现在对史料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对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发掘;对已有的历史观点、方法与历史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得出新结论;运用创新思维,利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回应现实问题。

5历史科考查载体

试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模式和背景环境,包括与题目内容相关的文化、环境、活动等,是实现学科考查目的和考查要求的载体。情境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果试题情境取材于实际现象或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情境就是现实的、客观的;如果试题情境源自学科知识,那么情境就是抽象的、学科化的。情境化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能精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和试题情境的复杂程度,历史科试题情境可以分为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简单情境是指对历史素材的基本理解,其材料信息构成单一,问题指向是显性的,方法和路径是再认再现的,作答指向是材料和已有知识的对应;综合情境是对素材的理解、分析、整合与论述,其材料的信息构成多样,问题指向是显性和多维度的,方法和路径需要比较、概括和说明,作答指向需要叙述和论证;复杂情境是指对素材的解释、辨析、探究与实证,其材料的信息构成复杂,问题指向是多维度和多层级的,方法和路径需要分析和论证,作答指向需要现实材料、观点、论述和历史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学业水平的重要方面。

历史科试题情境按照素材又可以分为4类:一是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二是生活情境,指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包括长辈的回忆、影视剧、名胜古迹中的问题等;三是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包括社会风俗的来源、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四是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包括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

历史科的试题情境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科学性和专业特色的高度体现,是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情境的各种类型既可以各自独立呈现,也可以复合呈现,复合呈现具有综合性特点。历史科试题的情境对历史教学具有引导意义,是历史科评价的必要依据和重要标准。

二、从党的二十大,看 2023 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方向

2022年10月16—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既有对过去十年党的工作的总结,又有对近五年党的工作的总体规划,是党和国家今后五年的行动指南。大会闭幕会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二十大报告的高潮。作为高中历史党员教师,我们下载并打印了二十大报告全文,反复研学,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并将报告与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相结合,分析了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方向。

方向一 国际局势与中国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第一部分首先把过去取得的成绩置于国际局势大背景之下,可见准确研判国际局势对制定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我国既有惨痛的教训,又有辉煌的成绩。地理大发现以后,一个以西欧(不能用“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在此期间,虽然我国台湾一度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美洲的玉米和红薯等高产农作物也传入中国,因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药材等物品,欧洲从美洲掠夺的大量黄金、白银,但明清时期的中国无视当时世界局势的变化,不但没有对这一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反而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坐失发展机遇,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欧。工业革命后,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历史由辉煌灿烂的文化、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领先于世界的科技等令国人骄傲的历史逐渐演变成了任列强瓜分宰割的屈辱的历史。这正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屈辱史是中国无视国际局势变化而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一惨痛代价也使得当时的中国对国际局势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由鄙视(称外国为“夷”)到被迫卷入和加以利用。

传统教学大多关注此阶段的国际局势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的确是主要方面,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也不应忽视还有通过对局势的利用攫取权力、谋求利益的积极影响,如:

一战期间,利用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市场的控制的机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的发展,被形容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应协约国的“邀请”派出十四万劳工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并在战后以战胜国的身份争取到了一系列权益;

二战期间,由于日本的大举侵略,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通过《开罗宣言》等一系列协定,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逐渐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取消列强在华部分特权,维护了国家主权。

总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中国被卷入到两次世界大战中,但也利用世界局势的变化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及国家独立争取了一定的条件。同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因相互厮杀而削弱,对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亚非拉殖民地及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并发展,为中国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平时我们对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重点关注两条线:一条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条是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

这样教学是最能体现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的。但新课程标准还有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能从国际局势和中国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考查这一段历史,无疑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所帮助。2023年高考也可能参照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这一思维方式,考查俄乌冲突等国际局势变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我们高三老师也应关注这一历史热点,留意这一命题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积极利用国际局势制定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当时的世界局势是:两极格局正在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达到了高峰,中国外交“一边倒”,赢得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建设的支持,打破了帝国主义外交孤立;积极与新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参加万隆会议时,面对帝国主义利用亚非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挑拨各国关系的企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得会议圆满召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石油危机等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美国实力下降,与苏联争霸力不从心,谋划与中国缓和关系,利用中国遏制苏联。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苏关系破裂的现实,中国主动开展了乒乓外交,缓和了与美国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国际局势的研判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和平外部环境积极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外交由“一边倒”的单边外交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外交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基于近现代中国对待国际局势的态度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我们可得出以下规律:

在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备考中,我们高三老师要带领学生,梳理上述规律,认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经验教训,从全球观视角观察、思考国际局势与中国发展的关系这一命题方向。

方向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二十大报告中回顾过去十年的成绩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十年来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对于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的高考全国乙卷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第42题明显考查了这一历史热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备考同样要重视这一命题方向。关于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我们高三历史老师要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观这一命题方向,将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观与古代中国如宋朝的扶贫救济或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等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四个自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既然是新时期,那必然和以前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相似点包括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均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制度都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不同点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水平更高。就高三历史热点复习备考来说,就是要关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这一命题方向。列表归纳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不同阶段给我们的启示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在高三热点专题复习备考中,我们高三教师要让学生知晓近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相关知识,把握2023年高考对这一热点的命题方向。

方向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二十大报告的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如果说关注世界局势是“谋全局”的话,那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谋万世”,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飞跃: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毛泽东思想主要回答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问题。三次飞跃有哪些共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对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涉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包括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革命寻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三大改造(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等;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包括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结合以上实践可以看出,苏联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中国的改革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中国得以快速发展。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墨守成规、教条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就。

在高考历史复习备考中,高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的相关知识,留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这一高考热点命题方向。

方向四 中国式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论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主要指欧美)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一、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方是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人口规模较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贫富差距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相对缺失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西方现代化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之路,西方现代化有侵略和掠夺、奴役别的国家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也有与西方现代化的相似之处,如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经济科技化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今后五年建设中国的宏伟蓝图,教育是为党育才,高考是为国选才,所以高考命题专家肯定要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并在高考试题上予以体现。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关注的领域较窄,问题剖析较浅,写作此文,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教育界同仁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与高考历史热点相结合的角度关注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关注高考热点命题方向。

三、高考历史这样出题

1、三个基本素养

新高考历史学科,着重考查考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六个基本学科素养,但与答题密切相关的,有以下三个:

(1)史料实证:考查考生是否能通过辨析,整理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的史料判断意图、区分价值、分析内容、得出论证,并对所探究的问题与观点相互佐证;

(2)历史理解: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历史事件、现象、人物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史料中的要点提炼出来;

(3)历史解释:考查考生是否能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客观叙述历史现象、关联事件,利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过程、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叙述。

2、三项关键能力

新高考历史学科主要考查学生3项关键能力,分别为“获取、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历史探究”的能力。

(1)获取、解读历史信息:正确理解、辨析、概括、提炼、组织及运用信息;

(2)分析历史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并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阐述历史事件;

(3)历史探究:是否能发现、提出、论证、解决或得出历史结论。

3、基础知识

中外历史纲要、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 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分别体现在在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中。

4、命题情境

新高考历史命题离不开四个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学术情境。

(1)生活情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事物,比如名胜古迹、影视剧以及长辈的回忆等;

(2)社会情境: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比如社会风俗、国际争端的背景等;

(3)学习情境:在学习历史科目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图表、历史叙述、史料、史论等;

(4)学术情境: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比如历史学家对某个历史问题的多种看法等;

根据试题的呈现方式,命题情境还可分为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

(1)简单情境:试题构成材料信息比较单一,给出的问题一般是显性的,一般结合所学知识就可得出答案(方法和路径再认再现);

(2)综合情境:试题构成材料信息比较多样,给出的问题一般是显性但多维度的,一般需要叙述和论证可得出答案(方法和路径需要比较、概括和说明);

(3)复杂情境:试题构成材料信息比较复杂,给出的问题一般是多层次的,需要统一材料、观点、论述和历史价值观可得出答案(方法和路径需要分析、论证)。

历史答题规范

学生在答卷中要规范化

1. 字体工整、规范、美观,最好是书法字体,印象分每科增加两分,就是 12 分 。

2. 答案要点化:有层次、有条理、有序号。

3. 按指定位置答题,不能出框(高考网上阅卷)。

4. 字体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 注意卷面整洁,不要乱涂乱划,先思考,心中有谱,理清思路再答题。

答题的步骤与技巧

1. 选择题注意:

(1)正选找正确的,要求:非常有把握是正确的。

(2)正选不能确定时,采取排除法,选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3)答题卡一定不要涂错位。

2. 非选择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答题中学会“抄”的技巧,除非题中注明不得摘抄原句,一般情况下,凡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即可从材料中摘抄有效信息(意思不变,用词稍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就是要求从课本中迁移知识。另外: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3. 按分值多少,确定要点多少。

4. 解决未知问题,注意同类知识迁移,空下不答是最愚蠢的。

5. 全卷答完,注意对选择题进行复核,也许会有新的灵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最后检查以下会不会因为紧张而看错题,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题目。

四、名校模拟卷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义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义”“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这些言论和记载

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

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

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

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

2.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是关于广东梅州市狮雄山秦汉城池遗址的一些考古材料,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城址中的出土遗物十分丰富,数量最多者为建筑材料。城址位于人工修整的四级平台之上,平面形状不甚规则,南北长360米,东西宽220米

该地的建筑技术领先全国

遗址中出土陶器包括瓮、罐、釜、壶、盆、瓿、盂、杯、熏炉、器盖、盒、三足小盒、纺轮、网坠、权、丸等

当地的手工制造主要服务于基层消费市场

遗址中出土的封泥和部分建筑材料、陶器上,刻画有各种类型的文字或符号资料,所见文字包括“定褐丞印”“定褐之印”“蕃”“安”“定”等

此地与秦汉时期的中原地区保持一致的政治文化体制

遗址外围壕沟残长约330米,距台地边缘3—8米,剖面为斜直壁、弧底,形状介于“V”和“U”形之间,沟口宽4.5—7米、深1.8—2.6米

此城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3.据文献记载,“胡人”在唐朝从事的职业包括:官员、使者、质子、仆从、商贾、僧侣、牵夫、车夫、伎乐、工匠、译语、猎师、马球手等。这些记载在出土的墓葬石雕、壁画、绘画等文物中都有反映。据此可知唐朝

A.社会分工日益细密

B.阶层流动逐渐加剧

C.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4.南宋时期,政府对全国民户的田宅统计已经规定了一整套程序,比如制作了“砧基簿”,全面记载民户的姓名、田产数量及来源,甚至左邻右舍的情况也要登记清楚。如果田宅需要买卖时,双方都需要持有“砧基簿”,一起到县衙办理转让手续。这

A.说明宋朝限制土地流转

B.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C.规范了农业用地的管理

D.反映出宋朝抑制商业发展

5.王阳明认为,圣人不是生知,不是先知,亦不是无所不知。圣人虽也有才力大小的不同,但论其为圣,是不分知识和才力的。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由此推知,王阳明意在强调

A.圣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

B.儒学家应为底层民众服务

C.知识对于成长的必要性

D.发现内心良知的重要价值

6.下图为1868—1913年中国部分进口商品比重(单位%),据此可知

年份

1868

1880

1890

1900

1905

1913

棉制成品

29.0

24.9

20.2

21.5

25.6

19.3

棉纱

2.5

4.6

15.3

14.3

15.0

12.7

0.3

0.7

1.2

1.9

A.手工棉纺织业逐步瓦解

B.机械制造依赖欧美列强

C.实业救国思想日益普及

D.民族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7.1896年,梁启超发文指出:中亚洲回部,素号骁悍善战斗,而守旧不变,俄人鲸吞蚕食,殆将尽之矣;越南、缅甸、高丽,服属中土,渐染习气,因仍弊政,薾蘼不变,汉官威仪,今无存矣。此论意在

A.宣扬变法图存B.维系宗藩秩序

C.介绍世界形势D.抨击列强侵略

8.据统计,1902—1911年全国农村民变总数超过1300次。1910年农村民变次数最多,达250次。这些民变大多以“官逼民反”“官逼民变,绅逼民死”“扫清灭洋”“顺清灭洋”“灭洋仇教”“奉天灭洋”等为聚事口号。这折射出

A.民主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B.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无能

C.农民阶级的起义如火如荼

D.义和团运动扩展到各地

9.20世纪40年代初,《岳飞》历史剧巡回演出,场场爆满。重庆国泰大剧院一连演出八场,一时间万人空巷。演出现场,中方还负责招待了英、法、美、苏等许多国家的驻华使节,并赠送“还我河山”的旗帜。这一现象主要缘于

A.电影放映技术的提高

B.提振抗战士气的需要

C.西方青睐中国的文化

D.艺术出现平民化趋势

10.“一五”计划期间,广州市重工业产值增长3.09倍,轻工业产值增长1.47倍,完成工业基建投资总额2. 16亿元,进行施工的工业建设单位235个。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A.工业结构比例出现失衡

B.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C.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D.国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1.据希罗多德著述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后来亚里士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付马其顿人要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要用对待自由人的办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学术思想

A.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

B.对奴隶制予以排斥

C.以维系居民自由为追求

D.渗透着文化优越感

12.有学者认为,对于大多数英国民众而言,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不在于鼓励他们向压迫着他们的国王和贵族宣战,而是提示他们,是时候再一次拿起武器捍卫英格兰的“古老自由”了。至于所谓的英国激进派,我们很难奢求他们能像海对岸的同侪一样与旧世界彻底决裂。材料重在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捍卫自由的决心

B.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保守色彩

C.存在多元化政治运行模式

D.君主立宪道路得到了普遍认同

13.19世纪初,罗伯特·欧文在其论著指出: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愤怒并不能令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工人应该靠宣传、示范、争取舆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欧文此论

A.折射出英法等国的劳资矛盾渐趋缓和

B.指出了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价值

C.缺乏对建立理想社会途径的深刻认识

D.说明生活不能依赖情绪任意选择

14.19世纪中后期,德国各大学大幅缩减神学、法学等传统学科,纷纷创设新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成立新型的商业和工业大学;此外各大学还普遍建立化学实验室。德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

A.契合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

B.加速了多元科研格局的形成

C.体现出自然科学的独特魅力

D.为德国统一提供了智力支持

15.1908年,当时一篇颇受欢迎的俄国评论写道,“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维系于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运,如果塞尔维亚被征服了,被肢解了,那么俄罗斯的未来将会化为灰烬”。在此前后,德国权威报刊声称“斯拉夫的海浪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德意志人的堤坝,如果我们后退一点,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切”。材料反映出一战前

A.俄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B.报刊舆论左右国际局势

C.塞尔威亚地区冲突日益升温

D.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泛滥

16.20世纪初以来,美国前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之比不断攀升,1928年一度高达22.3%。二战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到1970年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降至10.7%。二战后该比例下降主要基于美国

A.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B.贫富分化程度有所缓解

C.政府对社会经济干预增强

D.通货膨胀得到一定控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十六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派兵抗日援朝,中国学术界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或“万历援朝战争”。对于此段历史,不同国度有不同记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对于万历朝鲜之役人物传记的历史书写,初期的《明史》总裁官较为重视,但进入编写实质阶段,编修总裁官张廷玉对此大多加以否定和抹杀。其中的《神宗本纪》奠定了否定朝鲜之役的基调;明朝东征朝鲜将领后来在辽东成为后金的对手,他们能够入传《明史》,多因其他事迹入传,几乎无人因朝鲜之役入传;《朝鲜传》对于相关人物与战役,采取否定、贬低的负面评价。

——摘编自孙卫国《清官修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

材料二

古代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日本是想要攻打明朝而借道朝鲜,但遭到朝鲜举国反抗,他们认为明朝出兵朝鲜的目的并非一心帮助朝鲜,甚至刻意削弱了明朝帮助他们的功绩,把战争胜利的功劳全归于李舜臣和朝鲜百姓身上,然后把李舜臣写成民族英雄。

——摘编自谢贵安《20世纪以来中国史家对东亚实录研究的学术路径》

材料三

日本教科书记载:1592年,秀吉派出15万大军前往朝鲜,秀吉的军队在日本武将的带领下,迅速占领了朝鲜的首都汉城,他击败了朝鲜,并进入朝鲜北部。但是,朝鲜方面的李舜臣率领的水军活跃起来,由于明朝的援军等原因,他的军队被击败,并撤退以与明军和平相处。

——摘编自杨彪《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等

(1)概括《明史》对万历援朝战争的态度及原因。(6分)

(2)分别指出朝鲜《李朝实录》和日本教科书对万历援朝战争记载的特点。(6分)

(3)指出要了解真实的万历援朝战争需要的学术支持。(2分)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陕甘宁边区本是一个经济落后、民力有限的地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动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边区民众和公务人员缺吃少穿。1941年底,民主人士李鼎铭等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提出“精兵简政”议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度重视。1941年12月,边区整编委员会规定:政府一级各厅、处、院缩减人员为1/3,八路军留守兵团转到生产战线。毛泽东提出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1944年初,精兵简政基本完成。边区政权系统减少1.3万人,部队人数降到边区总人数2%以下,农民负担大为减轻。

——摘编自宋斌《陕甘宁边区如何突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材料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这是一次弱化专业经济部门分钱、分物、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改革,对政法、文教、社会事务等部门,没有做大的变动。

——摘编自连怡《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情况》

(1)指出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原因。(8分)

(2)概括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不同于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之处。(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特别是18—19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先后提出和发展了西方中心论。他们认为,东方文化没有历史,真正的历史是从希腊开始的。西方文明从希腊开始、经历基督教统治、后来到启蒙主义直至近代国家,达到其顶峰并辐射全球,所以西方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摘编自朱继东《认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误区》等

材料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人类文明中心的相关认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55年12月,美、英利用埃及计划修建阿斯旺水坝,急需向美、英及世界银行贷款之机,向埃及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财政监督条件,妄图控制埃及。由于苏联主动向埃及提供水坝工程资金,再加上1955年4月埃及排除干扰毅然参加了亚非会议,1956年5月又宣布同中国建交,7月纳赛尔还将赴南斯拉夫与铁托、尼赫鲁举行发起不结盟运动的谈判,这一切使得美英等国怒不可遏,转而企图颠覆纳赛尔政府。为此,美国宣布撤回对埃及提供援助的承诺,英国亦紧随其后。面对美、英帝国主义的挑战,为了实现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政府庄严宣告,埃及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财产移交埃及,运河航运由埃及负责管理。美国指使英法同以色列频繁接触,共同达成了联合侵略埃及的协议。而对西方的军事挑衅,埃及军民同仇敌忾,集中兵力保卫运河区,以武力击败了西方的侵略。11月6日下午,英、法被迫接受了联合国关于立即停火的决议,战争最后以埃及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英企图控制和颠覆埃及纳赛尔政府的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埃及纳赛尔政府的举动。(6分)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5月大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B【解析】从材料看到,统治者反复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故选B项。A项“小农经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放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确保了”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D【解析】从材料看到,遗址外围存在壕沟,其距台地边缘3—8米,剖面为斜直壁、弧底,可知此城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故选D项。A项“领先全国”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基层消费市场”与材料无对应关系,排除;C项“保持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3.C【解析】从材料看到,“胡人”在唐朝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故选C项。A项“日益”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阶层流动”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中外”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

4.B【解析】从材料看到,南宋时期,政府对全国民户的田宅统计已经规定了一整套程序,这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故选B项。A项“限制”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农业用地”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D项“抑制商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5.D【解析】从材料看到,王阳明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不在于先知先觉,也不在于全知全能,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王阳明意在强调发现内心良知的重要价值,故选D项。A项“加强道德修养”从材料无法推知,排除;B项“为底层民众服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6.D【解析】从材料看到,中国进口棉制成品比重有所下降,民族工业所需原料棉纱、机械设备比例有所上升,这反映出民族经济获得一定发展,故选D项。A项“瓦解”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依赖”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7.A【解析】从材料看到,梁启超发文论述不变法的严重后果,意在宣扬变法图存,故选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并非“意在”,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A【解析】从材料看到,辛亥革命时期农村民变仍维持在旧式农民起义的水平,这折射出民主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故选A项。B项“清政府”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农民阶级的起义”的说法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合史实,排除。

9.B【解析】从材料看到,抗战时期宣传岳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这主要缘于提振抗战士气的需要,故选B项。A项并非“主要”缘于,排除;C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D项“平民化”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0.C【解析】从材料看到,广州工业迅速发展,据此可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故选C项。A项“失衡”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恢复”的说法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主导地位”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1.D【解析】从材料看到,古代西方学术话语叙述中存在有意歌颂所谓的希腊自由,贬斥其他文明的倾向,这反映出古希腊的学术思想渗透着文化优越感,故选D项。A项“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居民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2.B【解析】从材料看到,英国革命具有复古倾向和不彻底特点,重在说明英国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保守色彩,故选B项。A项“捍卫自由”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C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D项“普遍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3.C【解析】从材料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缺乏对建立理想社会途径的深刻认识,故选C项。A项“劳资矛盾渐趋缓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舆论宣传”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D项“不能依赖情绪任意选择”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14.A【解析】从材料看到,德国大学进行调整,契合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故选A项。B项“多元科研格局”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自然科学”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D项“为德国统一”的说法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15.D【解析】从材料看到,斯拉夫主义、德意志的日耳曼主义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泛滥,故选D项。A项“世界主要矛盾”的说法不合史实,排除;B项“左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日益升温”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16.C【解析】从材料看到,二战后美国贫富分化程度有所下降,这主要基于政府对社会经济干预增强,故选C项。A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B项属于材料本身而非“主要基于”,排除;D项“得到一定控制”的说法不合史实,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14分)

(1)态度:否定,贬低。(1分)

原因:明援朝将领曾与后金作战,与清朝对立;树立清朝正统形象的需要;编修总裁官价值观的影响。(5分)

(2)朝鲜:歪曲明朝出兵目的;削弱明朝援朝功绩;凸显朝鲜因素。(4分,任答两点即可)

日本:否认侵略本质,美化侵略历史。(2分)

(3)树立客观公正的学术研究态度;搜集时人对战争的记载;探寻战争遗迹或碑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2分,任答两点即可)

18.(14分)

(1)边区民力有限,难以供养过多军政人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边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本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重视;民主人士的建议。(8分,任答四点即可)

(2)不同: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侧重政府职能转变;集中弱化专业经济部门领域;权力下放。(6分,任答三点即可)

19.(12分)

示例:

见解:西方文明并不是人类文明的中心。(2分)

理由:人类文明产生以后就呈现多元特点,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中世纪,西欧分裂割据,经济落后,科技发展缓慢,其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中国、印度等东方文明;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迅速崛起,但它们带给世界更多的是暴力掠夺和殖民侵略,亚非拉人民从来也没有承认过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不断掀起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以来,欧洲成为两次大战的策源地、欧美成为多次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当今,西方文明不断衰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得到认同。(10分)

20.(14分)

(1)冷战对峙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非洲民族独立风暴和埃及共和国的建立;纳赛尔政府积极捍卫国家主权的系列斗争;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了民族独立;体现了第三世界人民坚决斗争的精神;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鼓舞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6分,任答三点即可)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初则赋予“天命”以道德内涵,强调“以德配天”,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有德”而非血缘。这一变化表明,周人意在

A.实现神权与王权结合

B.强化政治的集权色彩

C.适应地方制度的调整

D.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

2.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

A.酷吏治国效能减退

B.皇帝权威遭受冲击

C.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D.官员腐败效率低下

3.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纸张的应用推广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征税标准的变化

4.图1甘肃瓜州榆林窟第15窟的唐代壁画,在莲花上站立着一位两脚前后开立、右手执球杖、左手执球的儿童,其形象表现为曲膝、上身前俯,欲作抛球击打的动作。该壁画体现了

图1

A.西域民众生活富足

B.体育和艺术的结合

C.市民阶层精神解放

D.社会崇尚奢靡享乐

5.隆庆万历年间一些士人开始跳脱早前的“西洋”视野。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大西洋之番,其种有红毛者,负西海而居,地方数千里,去中国水道最远,译者云在昆仑西北。”这一认识

A.抵御了列强的侵略扩张

B.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转变

C.得益于海禁政策的松弛

D.折射了学习西方潮流涌现

6.1880年,刘铭传在《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中规划了三条主干线,其中一条北路即为“宜由京师东通盛京,西通甘肃”;1889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提出“应先修东西两条铁路干线,东线自天津出山海关至黑龙江,西线自陕西、甘肃至伊犁”。这些规划

A.体现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

B.推动边疆经济的迅速发展

C.旨在镇压地方的农民起义

D.意在抵制列强的商品倾销

7.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对每个科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就女学生的学习专门做出了特殊规定。1922年,《小学课程纲要》规定了小学校的课程,在科目设置上,女子初等教育的“修身”科被取消,初等小学中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一科。这表明,民国时期

A.新文化运动提高了公民的素质

B.封建伦理纲常退出历史舞台

C.女性教育被各阶层民众所接受

D.基础教育的近代化日趋发展

8.1931年2月,共青团中央局通过了《团在苏区中的任务决议》,决定开展“共青团员的礼拜六”活动,每星期抽出一天,组织团员、少先队员无偿地帮助红军家属种田,为红军运军粮、挖战壕、送枪械,并创作了歌曲《共产青年团礼拜六》。该活动体现了

A.国民党“围剿”政策的失败

B.根据地生产力大幅提高

C.患难与共的长征革命精神

D.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

9.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如华东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的背景

A.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B.战略决战已取得完全胜利

C.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D.国家货币制度统一与稳定

10.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北京市成立了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于1950至1952年间为25000多人介绍职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向3000多人提供转业训练且大部分实现就业,还组织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还乡生产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

A.构建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B.践行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增进了民众对政权的认同

D.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

11.2011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如图2)。这组邮票

“红色电波” “抗战号角” “解放战鼓” “走向世界”

图2

A.实证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展现了新华社责任担当

C.再现了民主革命真实场景

D.见证了邮政功能的转变

12.希波战争后,柏拉图三次说到波斯兵力胜过雅典,无论是马拉松战役还是萨拉米斯海战,雅典均是以弱胜强。伊索克拉底在《泛希腊集会辞》中指出,希波战争时雅典面对波斯强大的海军和部分希腊人的背信弃义,决心为了“自由”而战。这些言论

A.使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培育塑造公民的勇敢品格

C.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D.借用战争来建构国家形象

13.图3是欧洲中世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由此可推知,中世纪晚期

早期达尔马提卡式 晚期柯达弟亚式

图3

A.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

B.宗教信仰遭受严峻挑战

C.逆转了严谨的服饰风格

D.社会风气不断腐化堕落

14.图4为1860和1900年四个国家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其中对应国家最有可能的是

图4

A.英国、美国、德国、俄国

B.英国、德国、美国、中国

C.法国、日本、俄国、中国

D.中国、德国、美国、俄国

15.1918年,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经济的具体状况后,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主张

A.符合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

B.集中财物推动政权巩固

C.促成新经济政策即时出台

D.体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6.表1是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

表1

项目

内容

财政

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

劳动力市场

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包括按职位空缺匹配岗位、进行职业培训

养老

实行灵活、弹性的退休政策,延长工作年限

医疗

加强医疗机构绩效管理、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

这表明,北欧国家

A.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B.福利水平与规模居世界领先

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南宋择都之议(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宋金战争频繁,宋高宗与大臣商议行在之所,最终,高宗于绍兴八年下诏定都临安。)

(建炎三年)吕颐浩:“虏人以骑兵取胜……兼金人既渡浙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驾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

(建炎三年)卫肤敏:“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

(绍兴六年)李纲:“臣愿先定驻跸之所。临安、平江皆泽国,褊迫所据,非用武之地。莫若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使淮南有藩篱形势之固,然后建康可都。”

——摘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道临安志》

材料二

图5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弊。(不得照抄原文)。(1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类、军事类、政法类、民族民俗类和科技类博物馆快速增长,逐渐形成国家办、部门办、行业办、集体办、私人办的办馆格局。2005年文化部颁发《博物馆管理办法》,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的质量认证工作。2010年在上海开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次代表大会。

——摘编自陈红京《博物馆学概论》

材料二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特展样几件展品:

表2

序号

展品

1949年5月,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

1953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马来西亚归侨龚勋的“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

1978年12月17日至28日,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会场照片

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为特展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特展的意义。(8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威利号汽船》海报

1927年10月6日有声音乐片“爵士歌手”在纽约市华纳剧院首演,为电影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沃尔特·迪斯尼发觉卡通影片将不可避免地加上声音。

1928年11月18日《威利号汽船》在莱琴伯的戏院上演,轰动的情形正如沃尔特所梦想的那样。时报评论说这部卡通是“一部有创造力的影片,其中有许多使人发笑的地方,片中的哼、哈、尖叫以及各式各样的声音,都增添了喜剧色彩”。

——摘编自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

《铁扇公主》海报

20世纪20年代初,在无声电影之后,动画片从欧美传到了中国。

1939年,万籁鸣和万古蟾返回“孤岛”上海,决定要拍一部动画片。1941年,由万籁鸣领衔,万氏兄弟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大型有声黑白动画片《铁扇公主》横空出世,惊艳天下。在影片的结尾有一行字幕,但在公映时被剪掉了,那行字幕是:“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连映一个月,场场爆满。

——摘编自张玮《历史的温度》

(1)观察两幅海报,提取信息,指出其异同。(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动画电影诞生的时代背景。(6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巴拿马运河简史

1534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试图在美洲开凿一条运河,以方便西班牙人海外殖民探险活动。然而因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实践。

1902年,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接手修建巴拿马运河项目的提案,美国最终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建造权。

1979年,巴拿马虽然从美国人手中得到了运河区的主权,但实际上运河还是由美国所控制。

1881年,法国人开始修建巴拿马运河。1889年,在花费了 2.87 亿美元之后工程宣告暂停。这一期间,大约有2.2万人死于疾病和事故。

1914年8月15日,运河正式开通,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航运的面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开始质疑美国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终于夺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巴拿马运河至今依旧是巴拿马政府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图6

——摘编自张鹏等编译《巴拿马简史》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

17.(14分)

利:政治:政治相对安定;

经济: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地理: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

军事: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

(任答1点给2分,共8分)

弊:政治: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

经济: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

军事: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

(任答1点给2分,共6分)

18.(12分)

(1)特点:博物馆数量增长快;博物馆类型多;办馆主体多元;规范化;国际化。(任答1点给1分,共4分)

(2)主题:“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意思接近即可,2分)

意义:展示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加强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华侨华人关心参与祖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热情和活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任答1点给2分,共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2分。)

19.(14分)

(1)同:都用于宣传,具有广告效应;都有制作者、片名等重要信息;都有鲜明的影视形象;都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任答1点给2分,共4分)

异:《威利号汽船》绘画风格为西式卡通画;展现近代工业成就。(任答1点给2分)

《铁扇公主》海报形象和表现手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铁扇公主》海报特意强调该片的地位。(任答1点给2分)

(2)时代背景:《威利号汽船》:电影技术发展;美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众文化生活的需要。(3分)

《铁扇公主》:抗日战争,民族危亡;民族意识增强;西方电影技术的传入;大众喜爱。(3分)

20.(12分)

示例:

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充斥着殖民主义色彩。(巴拿马运河见证了巴拿马民族解放历程)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建立美洲殖民地,占据殖民霸权;试图开凿运河,未能实施。

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西方殖民者加紧争夺在美洲的利益;法国和美国先后开凿建设巴拿马运河,运河开通;最终,美国控制了运河的航运权,垄断了殖民利益。

20世纪中后期,第三世界的崛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殖民体系瓦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巴拿马运河是环球交通网络重要通道,其发展史反映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3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五月适应性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指出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A.表明宗法礼乐制度已瓦解

B.反映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D.折射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答案】D

2.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

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

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

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

【答案】A

3.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

A.城镇经济的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社会流动的加速

D.市民价值取向的质变

【答案】A

4.雍正设立军机处,找到了“最便于独揽朝纲的权力配置格局”。他也曾在朱批中明确指出,他的很多批示“不过据一时之见”,教诲性质居多,因此要求各地督抚“奉到朱批之后,若欲见诸施行,自应另行具本,或咨部定夺”。雍正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皇权并保障行政合理性

B.缓和满汉之间矛盾以巩固统治

C.完善权力配置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加强对地方控制

【答案】A

5.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大部分人在连续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做出任何不符合传统观念的改革。他们认为,中国的声明文物、典章制度都是古圣先王定下的垂之万世而不可更改的东西,谁若对此稍有怀疑,就是大逆不道。由此可以推知,洋务派鼓吹“中体西用”

A.减小了洋务运动的阻力

B.是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C.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大门

D.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答案】A

6.1905年,江南船坞为改变经营状况,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独立出来,改为民营。1905—1911年间,共造船舰136艘,相当于此前近40年总产量的9倍。1911年所造“江华”轮,质量超过同期英商祥生船厂的轮船。该船厂经营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国家重视军舰的建造

B.清政府财力的支持

C.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答案】C

7.下图是1924—1937年中国农民革命心态的演变示意图。农民革命心态的变化主要是基于

A.革命形势的变化

B.国共合作的开展

C.土地革命的进行

D.全面抗战的开始

【答案】A

8.据统计,1953-1957年间上海市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输送技术人员2970人,输送技术工人86043人、内部抽调人及社会劳动输送人,合计人,可谓是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上海市这一做法

A.促进了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D.保障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答案】C

9.20世纪80年代,外交部发文规定:参加外事活动中,"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服",在国外"如东道国规定着礼服或民族服装,中方男士可穿中山装,女士最好穿旗袍或长裙”。此后,公务性外交场合外交官基本穿着西装,中山装逐渐被赋予礼服地位。外交部的这一规定

A.反映了中国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

B.彰显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C.是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深刻实践

D.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答案】A

10.据历史文献记载,波斯帝国建立了以波斯波利斯——苏萨之间的主干道为核心、覆盖帝国全境的御道网络。其中,呼罗珊大道成为波斯帝国与中亚、南亚交通的主干道,它与穿越上美索不达米亚前往叙利亚的传统亚述商路联结,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西段的主干道。这表明波斯帝国的道路建设

A.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遗产

B.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C.服务于对外军事征服的需要

D.开辟了亚非之间的新商路

【答案】B

11.意大利的安布罗焦,洛伦采蒂绘于1338年至1340年的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讽喻》,传达出了反君主制思想,对公平、公正、其和与善治的强烈渴盼。人们看到,尽管受到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牵制,这些城市共和国依旧不懈地追求着自由的理念。这反映了当时

A.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权威

B.市民阶层对新秩序的追求

C.产生新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

D.意大利地区出现文化繁荣

【答案】B

12.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国家比较富有的男子的典型服装是西装外套、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系深色领带或领结,穿浅色衬衣。而当时工人或农民多穿着结实又不妨碍工作的服装,如牛仔裤等。到了20世纪,西装逐渐成为工人、农民的日常服装,同时,牛仔裤等也成为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喜欢穿着的服装。这一变化表明欧美国家

A.工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贫富分化问题逐渐缓和

C.休闲实用成为服饰潮流

D.社会政治经济得到发展

【答案】D

13.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1920年,朝鲜劳动共济会作为第一个革命的工会组织在汉城成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上述民族革命运动反映了

A.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B.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答案】A

14.1947年,苏联不少地区缩小集体农庄基本劳动组织的规模,成立劳动组,并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负责全国农业领导工作的安德烈也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集体农庄劳动基本形式越个体化……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这些探索

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B.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的束缚

C.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

D.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

【答案】D

15.1961年—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共邀请26位非洲总统和总理访问白宫,美国驻非洲的大使馆从1959年的6个增加到了1965年的34个。同非洲国家签订的条约和协定由1955年的20个增加到1965年100个。这说明

A.美苏冷战重点转向非洲

B.经济危机影响对外政策

C.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D.非洲开始进入国际社会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驿传(指邮驿)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所谓宰辅宣召、侍从论思、经筵留身、翰苑夜对、二史直前、群臣召归、百官转对轮对、监司帅守见辞、三馆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匦、太学生伏阙、外臣附驿、京局发马递铺,盖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而不可言。

——南宋·魏了翁《应诏封事》

材料三:从整体上着,宋代交通重心先是东移,继而南移,并形成以京城为中心、连接边防重地的物资运输网络,以及偏重海上的对外交通形势,是国际政治格局与宋朝内部诸因素联动的结果。其中,受募兵制及军事驻防形势制约的财政需求,又导致征商(商税)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内外商业交通的发展,而这一需求,又正与欧亚国际局势,特别是十字军东征事件相因应,使宋朝出现空前的海上交通与贸易发达的局面。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又导致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信息沟通需求和信息增量。

—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努与制度》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皇帝所掌握信息渠道特点,并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特点:渠道多样;有专门信息传递系统,迅捷高效;根据事务轻重缓急有不同渠道;君主有专属信息渠道;能获取不司层次不同类型官民的信息;多种信息渠道能相互质证;制度设计上言论畅通等。

作用:多方面收集信息加强了皇权,维护了统治;维护了边疆安全;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事指挥效率等。

(2)据以上材料,分析宋代信息传递取得进步的原因。

社会信息增量急剧扩大,对信息传递的需求增长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京城为中心的交通网;边疆不稳定对长途信息传递需求增加;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兴盛,提高了信息传递需求;统治者为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建立较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君主为加强皇权,建立多样化信息渠道等。

(3)据材料三,简要评析作者的历史研究方法。

该学者运用全球史(或整体史)研究方法,关注世界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宋代交通与信息发展置于欧亚国际局势的大背景下加以理解和解释;注重将国际与国内复杂的形势综合研究;注重从空间关系观察和理解历史;从信息增量的角度研究和解释宋代交通发展,具有创新性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刊笔下的红军长征

时期

报刊

报道内容

长征初期

《泰晤士报》

1934年10月当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时,当月的英国报刊并没有报道这一事件。

直到11月3日才用短短数语予以报道:“在过去两周的激烈抵抗后,共产党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军已占领汀州府或长汀……共产党已经从瑞金撤离,准备向西南撤退。”

长征中期

《每日先驱报》

1935年初,红军西渡赤水后,2月2日报道:“共产党军队约3万人正从贵州北部进入富裕的四川……似乎共产党在有利的条件下,比之前他们所谓的失败更加强大了。”后有质疑。

3月13日该报进一步提出了质疑:“中国中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共产党是真的被推翻了还是只是撤退?……政府军经过多年没有结果的努力……但蒋介石似乎并没捕获共产党的主要军队。”

长征后期

《每日先驱报》

1936年12月特约记者艾德加斯诺以“红色中国的‘真相’”为题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

《泰晤士报》

2月5日登载了传教士海曼自述的长征经历。

4月3日登载了甘肃传教士撤离的自述,传教士告诉英国记者当红军到达甘肃时受到了当地百姓和军阀的热烈欢迎。

—整理自王川、智凌燕《英国报刊1934—1936年间红军长征报道研究》

(注:长征伊始,国民党对外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对内进行污名化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特点并进行论述。

特点:英国报刊在长征初期报道不符合实际,具有失真性;长征中期质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长征后期报道不断客观。

论述

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不同时期的报道是受中国国内形势和英国主观立场影响之下的结果。

长征初期,国民党对外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对内进行种种污名化报道,不断攻击共产党和红军。中国共产党在新闻传播方面受阻,长征的真实状况得不到客观报道。英国报刊报道红军长征是在对事实真相近乎无知的情况下,依据传闻、国民党的不实宣传等为新闻素材进行报道的,因此具有失真性。长征中期,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建设,扩大红军队伍,影响力慢慢提高;而国民党的对外宣布的有关共产党的消息自相矛盾,无法让人信服。所以在这一阶段英国报刊质疑之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长征后期,共产党人想方设法地想打破新闻封锁,一批仁人志士对长征进行记录。此时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报的信息渠道多样化,报道逐渐客观。

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的记载,是从国共两党的角度之外的外国新闻媒体视角去研究红军长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对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主要包括:

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二是社会形态转型,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三是社会结构转型,包括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家庭结构、就业或分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均较改革开放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自孙凤《7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个向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转型”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整个中国社会都处于变革之中。

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渐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目标,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结构逐渐建立起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分子的崛起,加速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的逐渐普及,是社会流动性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贫富差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家庭结构、分工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这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历了一场社会转型,这些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19.阅读读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这就是历史解释的意义,日本学者川北稔的著作《砂糖的世界史》,这是一本以原产印度的砂糖为独特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解释的书籍。

下面是该书部分目录:

第一章 欧洲的砂糖从何而来

伊斯兰教徒将砂糖引入地中海

十字军与砂糖

哥伦布大交换

第二章 加勒比海与砂糖

什么是种植园?

三角贸易一-欧洲、非洲和加勒比海

第三章 当砂糖遇到茶叶

茶和砂糖相遇

红茶成为全民饮料的过程

英国的“商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条或几条信息确定一个主题,谈谈你对“砂糖的世界史”的理解。(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解释合理,条理清晰)

示例:

主题:砂糖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解释:砂糖的传播促进了技术、文化的交流。印度是甘蔗的原产地,伴随宗教的传播、战争、新航路开辟,砂糖种植和制作技术逐渐传入欧洲,加强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联系。

甘蔗种植伴随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客观上加速世界体系形成。欧洲殖民者将甘蔗种植引入美洲,开辟种植园,大量种植甘蔗并生产砂糖。由于殖民掠夺,大量印第安人遭到屠杀,从而开始罪恶的黑奴贸易,加强了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

砂糖改变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砂糖大量运往欧洲,砂糖与从东方传入的茶叶结合,创造了英国的红茶文化,并成为全民饮品,丰富和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综上,砂糖的传播及其伴随的商业贸易活动,成为联通世界各地的媒介,也是全球化进程的写照。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2023年历史冲刺押题卷(二)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