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7年度
十佳好书评选候选书目
60种图书
排序不分先后
历史•文化•艺术
1.《老照片》109—114辑 冯克力 主编
1996年底,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老照片》丛书。作为一套陆续出版的读物,《老照片》每两个月出版一辑。专门刊发20年前拍摄的照片,辅以意味隽永的文章,图文并茂,回望历史,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老城记忆:八十年代临沂城》 冯克力 主编
《老城记忆:八十年代临沂城》是《老照片》专辑之一,由著名摄影家李百军先生创作完成。6万字204幅图讲述了李百军所拍摄的20世纪80年代的临沂城,每幅照片看似信手拈来,但经过时间的发酵,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却是另一番味道。这些老照片还原曾经的老城记忆,记录着芸芸众生的生命状态。打开这本书,那条熟悉的石板街、蹲在门口用餐的糁铺子、的确良衬衫、甩开的大辫子和粗烫的卷发以及催着板车沿街卖布的姑娘……八十年代,古老的临沂城不再是统一的表情,大街小巷都已涌动着自由的生机。
3.《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 孙建军 整理校注
甲午海战时,卢毓英任广东水师“广丙”舰管轮。他的回忆手稿,系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金云铭先生发现并收藏于馆内,原稿无题,叙述了卢氏自年少入马尾船政学堂至离开海军的经历。其中,卢氏参加甲午大东沟海战、刘公岛保卫战的经历最为关键,而大东沟海战部分曾以《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为题,节录发表在《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4.《甲午中日战争纪要》 陈悦 整理校注
《甲午中日战争纪要》由民国南京政府参谋本部第二厅第六处编定,正如书名所示,该书属于是简述、纲要的性质,各章的篇幅紧凑短小,叙事以简明扼要的风格为主。作为中国第一本官修甲午战争史著的《甲午中日战争纪要》是一本奇特的读物,它由民国军方研究人员以中国为第一视角进行叙述,对战争和军事内容的描述采取了军方特有的专业口吻、辞藻,其内容则综合了《日清战史》、《东方兵事纪略》等中、日双方材料。
5.《四海一心:国民革命军海军将官录1925—1949》
胡博 编著
本书收录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任职于海军的军事将领计164人。全书以年谱简编的模式介绍相关将领的生平,内容坚持“叙而不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一部较为详实可靠的、能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缺的工具书。
6.《郭寿生海军研究文集》
马骏杰 张伟 陈美慧 编著
纵观郭寿生的一生,参加党的早期革命工作四年,与党失去联系十多年,在这两个阶段中,“海军”与“革命”始终是伴随他左右的两样东西。在革命轰轰烈烈之时,他把海军作为革命的力量努力加以运用;在革命处于低潮,自己与党失去联系之时,他把革命理想埋于心底,利用在民国海军的职务之便,潜心研究海军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研究和探索海军建设与发展的途径,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字资料,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篇章,在今天依然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7.《海那边:海洋与战略随想集》 章骞 著
已故军史名家章骞生前编订遗作。国内海权思想最前沿,充满新奇、深度的世界海军历史。全书分为海权与战略、战史随笔、日本海上自卫队研究三部分。
8.《重读北洋海军》 马骏杰 著
《重读北洋海军》是北洋海军研究不容忽视的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中的一册,它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新史料、新发现对北洋海军某些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总结,所以冠之以“重读”。近十几年来出版的新文献史料及公布的新发现,是“重读”的基础。既然是“重读”,就要有新思考和新观点,在《重读北洋海军》中,对一些老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对一些过去鲜有论及的问题也试图得出结论。
9.《日本侵华战争自供状:中国事变画报》
典藏版(全十卷)
大阪每日新闻社、东京日日新闻社 编
李继锋、雷国山等译
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东京日日新闻社特派随军记者拍摄、采写的深入反映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历史的全景式记录。详细记录日军从卢沟桥事变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期(1937.7-1941.12)所发动的几乎所有战役、战斗的全过程,日伪政权、国共双方、欧美列强等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军占领区的山川地貌、城乡建筑、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多方面内容。不仅是研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手史料,而且对于研究20世纪30-40年代有关城乡地理、建筑、民俗、风物及其历史变迁,均有极高价值。
10.《香港威海卫警察纪事》
威海市公安局、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 编
香港威海卫警察是山东特别是威海和香港之间一个具有独到内涵的文化符号。本书通过系统精心的整理,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五十多位不同时代香港威海卫警察及后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其中既有珍贵的童年记忆、辛酸的赴港过程,也有艰苦的拼搏历程、辉煌的从警荣誉。这里所呈现的,是一个阅尽尘世、即将消逝的群体或其亲友,对过去几十年岁月的真诚感怀。
11.《济南城记》 雍坚 著
这不是一本只供当下阅读的书,也不是一本游记或古建筑调查报告,它是一个记者对老济南变迁的真实记录和切实反思。全书近20万字、400余张绝版照片、上百位老街坊的口述历史,记录了新世纪以来济南城市改造最大的20个街(片)区的风貌变迁和陈年旧事。图文并茂,严谨细致,包含深情和忧思,特别体现出作者难能可贵的城市建设文化理念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12.《清日战争实记》 吉辰 整理校注
《清日战争实记》是一部颇为奇特的战争史著作。该书由日人编纂,却以中文写成;虽然观点明显偏向日方,但表面上仍持中立立场;书中无作者姓名,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从民国时起,已有不少国内甲午战争论著征引该书,令其颇为学界所知。
13.《老子演义》 止庵 著
本书是止庵先生研读《老子》的心得。二十年前,止庵先生参照几十种相关著述,对《老子》加以自家注解,写下自家体会。本书采取的形式是原文+注解+心得,如作者所言,《老子》八十一篇,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通读完全书才能有完整理解。《老子演义》和《樗下读庄》都是止庵先生的治学专书,是读者深入阅读国学不可绕过的两部书。
14.《六大传世译本与白话今译金刚经》
冯绍胜 编撰
此经的各类语种译本有 50余种,除梵文外,最有价值的应属汉文译本了。《金刚经》的汉文译本共有六种,出现于南北朝到唐代,其中,除笈多译本属直译、文句较为晦涩难解;从繁简程度看,玄奘译本最长,笈多译本次之,真谛译本再次,其后依次为流支本、罗什本、义净本。
15.《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古文观止》(上下)
(清) 吴楚材 吴调侯 编 靳永 赵峰 译注
《古文观止》,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吴兴祚审定,中国历代散文精华选集,重要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双壁”,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16.《灵怀笔记——吴镜汀先生遗墨》 刘牧 著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山水画家都开始探索山水画创新之路。吴镜汀从传统出发,远赴江南、西北等地写生作画,创作了大量新作和写生画稿,画出了充满时代观照、个性情怀的新山水。本书收录作品即是吴镜汀这一时期作品,由吴镜汀弟子刘牧先生收藏并整理注解,读者得以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成就。
17.《郑板桥二十讲》 陈岗 著
本书是作者电视讲座的合集,同时又是作者创作编导电视连续剧《郑板桥》的艺术总结,以二十讲的形式展示了郑板桥的成长之路、为官之道以及他所创造的辉煌艺术成就。书中配以板桥的绘画书法作品,图文并茂地诠释了板桥的美学思想及人生哲学。更难得的是,作者的故乡恰是板桥为官之地潍县,书中收录了大量流传于潍县的板桥传说及历史文献,借板桥之笔为我们展示了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地区的风土人情。
18.《中国书法经典:米芾蜀素帖》 靳永 主编
米芾《蜀素帖》,絹本墨蹟,行書,縱二七·八釐米,橫二七〇·八釐米,其上所書八首詩作,皆爲當時紀遊或送行之作。此帖用筆方圓兼備,剛柔相濟,提按分明,牽絲勁挺,正側藏露,長短粗細,變化莫測,充分體現了他『刷字』與『八面出鋒』的獨特風格。
19.《画引》 (明)顾凝远 著
《画引》定位于对前人画理的引述与解读,论画内容十分丰富,并不限于对古已有之的画论发微,更多展现了顾凝远个人的见解和立场,观点鲜明,立意深远。顾凝远《画引》全书三卷,卷一杂论与绘画有关的多个方面,卷二为游记,卷三为题画诗。
20.《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
于明诠 著
本书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于明诠对书法里面有意思的那点意思的文章结集,内容涉及书法心灵史与书家文人化、展览与展览体、书法的想法和写法,内容丰富,将书法中有意思的一个个小问题逐条拎出,讲解透彻,语言风趣易读,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历来书法家的“心事”。
21.《元明书法谈丛》 薛龙春 著
作者基于对元明书法的认识和研究,以散点方式串联起一个趣味的元明书坛的观察,是属于大家小书一样深度厚度与趣味相得益彰的读物。每篇都基于翔实的研究论文的改写。文笔生动,格局新鲜有趣,评点独具只眼。
22.《瓠庐笔记》 王佩诤 著 王学雷 辑校
王謇先生早年随笔、诗词、序跋之属,片羽鳞爪,向来散落于各种稀见报纸、期刊、友生著作之中。《瓠庐笔记》首次汇辑了先生于1914年至1936年年间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四种笔记《瓠庐杂缀》《瓠庐脞录》《双龙颜馆脞录》《元嘉造象室随笔》。内容大致以记人事、记诗文、记金石书画、记文献掌故为主,对于了解和研究近世江南的学术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23.《一个人的南山》 张荣东 著
《一个人的南山》一书以二十四节气分篇,其中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本书内容,又能将作者在旅行中的情感表现更为完整,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作者借由在生活工作社会中遇到各种困惑,继而以个人徒步旅行的方式,走进山川,在自然山水中寻找艺术的源初。
24.《响蓝的天》 刘牧 著
知名山水画家刘牧先生精选不同时期代表作品,并对作品创作的缘起、意义等予以点注。形式新颖,极具收藏价值。邵大箴评价:看了他(刘牧)的展览就感觉得到很有力量,一个是突出,一个是厚重。他从中国画中突出来,吸取西洋画大块面,强调结构,强调构成,所以他的画感觉很有力量,我说这些画就是成功了,很成功。
25.《闭上眼睛看》 于明诠 著
本书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于明诠对书画艺术的非视觉性评说,时下流行书画艺术是视觉艺术的说法,仅仅是对书画艺术最外在、最表面的现象与特点的描述,是在林林总总的各种艺术形态之间给书画艺术的一个归属与分类。若由此认定书画的本质是视觉艺术,不是错,而是将其表面化、简单化了。正如相声是语言艺术而非听觉艺术一样,耳朵听到的是情节和故事,用心听到的才是妙趣和味道。
26.《脉络与走向——荣宝斋齐鲁水墨十家》
范存刚 王次忠 主编
张荣东 执行主编
《脉络与走向——荣宝斋 齐鲁水墨十家》是荣宝斋、山东出版集团、山东齐鲁美术研究院共同出品的重要合作项目。书中十位画家受到山东不同地域的滋养,风格各异,以自己的作品绵延了齐鲁文化。本书从风物、先贤、故园、显隐、家园、境遇、语言、写意、书香、逸致十个方面,以及每位画家的十幅代表作品呈现画家的艺术状态、艺术倾向。
27.《大写意 : 山东当代书画名家赏鉴》 支英琦 著
一幅画,引发了内心的感触,尝试着迹化为文字,对作者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只是绘画,更多是关于审美与生命的体悟。真正的艺术不需要过多的解读,特别是中国画的欣赏,其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同的经验就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感知层次。赏画评艺,于作者而言亦为一种修行,是一个涤虑净心、静探求真的过程。
28.《青春·担当 : 山东青年美术力量系列展作品集》
杨晓刚 主编
本书为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围绕“青春• 担当”这一主题,举办系列美术活动,而出版的一本集山东青年画家的作品集。既铸造了响亮的齐鲁青年美术展览品牌,又培养和带动了日渐强大的青年美术队伍,成效极为突出。尤为重要的是,这个以青年艺术家为主体的组织,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始终让个人艺术思索与时代使命话题紧密联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山东青年美术家。
29.《书同文研究》 张传旭 著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传播的频率加快,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而规范文字的正字政策难以实施。至春秋中晚期,在南方以楚国为中心,文字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色。战国时期,文字的地域特征更加明显,形成了五个系统。秦始皇大一统的理想,不但是疆域、政治制度的统一,也要实现思想文化的统一。“书同文”与“焚书坑儒”是思想统一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件大事。文字的统一是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前提。秦始皇通过强有力的文字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正体篆书得到统一,俗体隶书得到统一。
30.《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 戴月 编著 姜宝昌 校订
本典共收字头10091个,设“楷书字头”“小篆栏”“金文栏”“参考栏”四个栏式。其中,收小篆5147个,有金文的字头3461个,假借、通假、异体、正俗字字头6394个。同时附录1908个无金文的常用字,置入“参考栏”,有选择地著录诸类古文字体(包括甲骨文、石鼓文、古陶文、古玺印文、简帛文、诅楚文以及《三体石经》之古文等),以便于借补金文,庶可于解缺字之困有所裨益。“金文栏”所录金文字形,择取不同时期、不同器铭、不同字形和有代表性、字迹清晰的手摹体,并在铭文下注明所出器名,同时对本栏的某些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正俗字均注明出自某古文字学家及其字书的权威诠解。
人文•社科•生活•教育
1.《人文茶席》 王迎新 著
作者集多年人文茶道、茶道美学、茶席设计、茶空间美学的教学经验及持之以恒的践行结晶,书中对当代中国茶的茶、器,行茶手法到人文茶会仪轨都一一梳理呈现,对茶境、茶花、空间光影等都有从理论到实践案例的论述。根据多年从事茶道美学和人文茶席的教学,把教学案例和美学理念凝结成册,倡导中国人文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茶人仪轨、茶席设计、茶器审美、茶品冲泡手法之中。通过唯美丰厚的原创图片和文字,对择水、择火、择茶品、择器、用香、汤色、瀹茶记录等都极尽详赡地描述,具有丰厚而实际的指导意义。
2.《闲饮茶》 胡竹峰 著
胡竹峰茶散文随笔合集。全书分为三辑,书中文字,皆由茶生长发芽。清水淡茶,一杯水,一团香,一片叶,以记实、回忆、想象、幻觉交织而成,与茶有关也与茶无关。并配有三十多幅著名文人画家冯杰创作的插图,增添了阅读情趣。
3.《手艺的思想》 杭间 著
《手艺的思想》于2000年初版后,不到一年即再版,于是又有了另外一个封面的重印版,但书的内容没有变化。新书上架不久,即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当时还叫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学术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三周位居前几名。书中文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发表于各大报纸和专业刊物,有的在发表时还曾经引发讨论,在编辑过程中,作者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并形成作者的“手艺的思想”的思路。每篇文章后面均注明了最初发表的出处,这样读者可以结合发表的年代来整体思索手艺思想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此次修订版删去了几篇现在看来不甚成熟的文章,又增加了若干作者近年来的新作,以期更完整地展现作者思考的脉络。
4.《日本南部铁器》 (日)村上洋一 著 邹丽萍 译
一种民间工艺传统,如何在当代守护和传承,南部铁器无疑给我们更多启示。 南部铁器等传统的工艺品,是落后时代的生活用品吗?当然,我不是指那些过时的遗物,而是稀少的或是看起来有着古董一样价值的物品。放在现代的生活中,它们却能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传统的工艺品是经历了时间的淘洗,通过艰苦的技艺训练制作出来的作品。守护着它们的匠人,得以心手合一,同时又与时俱进,无论是设计还是功用都在延续和进步着。
5.《茶之精神》 〔美〕弗兰克·哈德利·墨 菲 著
高彩霞 译
《茶之精神》有别于其他关于茶的图书,它透彻独到,触及了茶最超然的本质,探索了茶的迄今为止鲜为人知的景致。很多书提及了茶含有的治疗物质,却鲜有人关注它的神秘属性。是什么使我们重回这种人类最喜欢的饮品?弗兰克·墨菲着重描写了六大名茶: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红茶和普洱茶,他认为这些茶就像生灵一样具有某种品质和性格,只有用心与她们接近,你才会感受到茶之精神。
6.《廿四香笺》 吴清 著
《廿四香笺》,以二十四章节追寻四季轮回,唤起传统节气中,久被遗忘的焚香之境。作者清禄书院吴清先生,研习传统习俗、遍查古代香谱、亲试地道香材、公开所有香方,首次系统整理古人二十四节气用香,诚为向传统文人焚香审美致敬之作。
7.《梅事儿》 周晨 潘文龙 编
数百年来,苏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一直有赏梅踏春的习俗,从文人雅士的诗文书画到普通百姓家居日常,梅文化习习相因,影响深远。藉由苏州同好的一次迎春小聚,一群作家、画家、诗人和梅花的一次约会,便促成了这本诗书画影文结合的休闲文化小书。取名“梅事儿”,谐音“没事儿”,立足一个闲字,嵌合一个雅字。用有关梅花的相关意向元素,来探究苏州乃至整个江南的赏梅、供梅、爱梅文化,穿缀起古典与现代,民俗与风尚,物质与精神,品质生活与人生情趣。此书为系列丛书之一,策划者之后将陆续推出花鸟虫鱼等相关书籍。
8.《滋兰笔记》 沐斋 著
本书为沐斋的兰文化作品,作品形式依然保持沐斋著作一诗一文一书一画的特质,是作者十年心血的文人笔记作品,记录了滋兰人在冬去春来的养兰过程中产生的生命感悟,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立春、夏至、立秋、冬至,每个时节的风格和韵味都不同,进而得出人养兰和兰养人的哲学思考,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世界里构建出一方心灵的净土,让人重回儒家“知止有定”的精神境界。书中所有国画作品皆为作者手绘,不同于普通绘本的是这些兰画都堪当艺术收藏精品。刘恒、邹静之、高世明诚挚推荐。
9.《唐诗诞生的地方》 李振华 丁慧琴 著
作者用大半年时间,走遍19个省市,行程3万多公里,寻找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的诞生地及描写地,重新考察这些地方的历史、现状、经济、文化等,身临其境地拍摄照片,询问知情当地人,搜集资料,最终结集为本书。唐诗为中华文化瑰宝,亲临唐诗诞生地,与唐代诗人作家进行精神的对接,并作出作为一个当代人的解读。本书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深度理解唐诗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10.《宋词诞生的地方》 李振华 丁慧琴 著
本书告诉你宋词诞生的地方、诞生的背景、相关的故事,开创了古诗词全新的实地阅读方式。本书作者亲身参加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录制,对中国古诗词有着独特的感悟,特出版《宋词诞生的地方》以飨读者。
11.《唐诗:诗人与文化》 谢天开 著
本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以“四唐”为序,从历史文化视野解读、再现引领唐诗的代表性诗人及诗风;下篇分别从长安都城、宫廷诗会、朱雀天街、华清宫、女子妆容、牡丹、塔寺、高台、时风与流传等视角,洞烛解析了生成唐诗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深远影响。作者融贯学界研究唐诗的丰硕成果加之个人新见,以引人入胜的笔记掌故与典雅流畅的诗性笔调,呈现唐诗、唐人与唐文化的一脉馨香。
12.《文与画——汪曾祺散文31篇画作89幅》
汪曾祺 著
汪曾祺说自己的写作态度,只是“给人间送一点小小的温暖”,而他“的画画,更是遣兴而已。所画多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但其实他的字是颇有功底的,画也多有趣味,虽是平常花鸟,却时时给人一种闲适蓬勃之感。
13.《花开锦年》 宁芷祺 著
《花开锦年》自2015年在蜻蜓FM播出以来,在音频界掀起了一阵追逐民国虐心爱情故事的热潮。这是一部关于兰花的民国时代小说,以前清朝格格——沈昭忻——的视角,讲述了江苏五槐门沈氏一族在乱世中的兴衰荣辱,以及沈昭忻与沈府二少爷沈若鲤的爱情故事。
14.《不日记三集》 陈子善 著
陈子善先生随笔作品集。此前已经出版《不日记》《不日记二集》,是陈先生的专栏文章集结。每篇围绕一个主题,精准阐释一本书的来龙去脉,一件文学史轶事的前因后果,如《新文学线装书》《从胡适一则日记说起》,等等。为当代读者提供阅读新文学作品之外的阐释,为新文学研究者提供权威翔实资料。
15.《山海经图考》 郑军 解说 郑军等 绘图
《山海经图考》一书,对《山海经》中有关奇鸟、异兽、奇鱼、怪蛇的原文作了系统的整理,选取多种版本互校,将原文和准确明白的译文对照排列,方便读者阅读理解经文原义。遴选插入400余幅明清时期所绘制的《山海经》图稿,并对照古本插图,以现代人的审美视角重新绘制,为《山海经》图稿打造新的审美意境,绘制近300幅绘图。
16.《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 新凤霞 著
“中国好书”2017年10月上榜图书。本书的手稿曾辗转于中国台湾、美国十余年,两年前才重新回到新凤霞之女吴霜手中。能够得以出版,实属不易。书中精选了手稿中的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永葆幼稚青春”,讲述旧社会戏里戏外的故事,如同艾青所说,好像从旧书堆里忽然发现一个贴照簿,里面贴满了旧艺人和他们舞台生活的照片。第二部分“本色见才华”,新凤霞讲述了自己评剧学习和创作的经历。第三部分“人生欣与戚”,既有新凤霞与吴祖光的“霞光恋”,也有他们与老一辈艺术家如齐白石、梅兰芳、老舍等的趣事。
17.《历代书籍形态之美》 郑军 著
《历代书籍形态之美》一书对传统书籍设计的历史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简册、帛书、雕版印刷等各种形态的演变,竹简、布帛、皮纸各种不同材质的运用等;同时对书籍封面、扉页、插图、版式、装订方式等不同元素的设计做了详细探讨。
18.《纸别裁》 李瑾 著
这是一本读书笔记,是自己想和书说的心里话。涉及260位作家作品,囊括古今中外作品。在作者看来,读书既不崇高,也不猥琐,不过是一种生活状态或方式、一种兴趣、一种自以为是的快乐和远方。
19.《中国名著诞生记》 宋炳禄 吕月兰 著
通过读书,人在幽幽书香的潜移默化下,可以化浊俗为清雅,变奢华为淡泊,转促狭为开阔,易偏激为平和。念及于此,本书从古今书海中拾取明珠,向读者介绍古今名著的主要内容、来历,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书名是怎么一回事,这本书曾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深入中国文化的森林,撷英拾趣,有所收获。
20.《教养》 金山 著
本书是继《听见》《选择》,金山三部曲的升华篇。全书分为四个专题、七个章节,金山先生直面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和好配偶的社会焦点,集中探讨和分析了家庭中的孩子学习和教育问题、生活中的婚恋和工作问题,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读者养成正确的教育和婚恋理念。书中还分享了各学科提分方法、微信公众号“金山白话”的精彩留言等内容。
21.《古泉汇》 (清)李佐贤 撰 杜斌 校注
泉,古代钱币的名称。《古泉汇》是介绍历代钱币的著作,分元、亨、利、贞四集,收录了东周至明代的各种钱币五千零三品。清代古钱币学家李佐贤耗时六年终成此书,本书是关于古钱币收藏与研究不可或缺的典籍资料。
22.《当代中华诗词集成· 山东卷》
耿建华 于仁伯 主编
孔子“删诗”而成《诗经,耿建华、于仁伯“集诗”而成《当代中华诗词集成 · 山东卷》——八百诗人词家,跨越三个世纪,集中展现山东当代时空的传统诗词创作成果。齐风鲁韵,文化复兴,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山东能否走在时代前列?
23.《水墨菜单》 冯杰 著
中原作家冯杰的烹饪食单自有最是独到的文字魅力,是乡情食单,是风俗食单,是水墨食单,自有历史时代烟云隐现,特点其文画相融,颇具匠心, 无可近似,既可欣赏品味又可收藏把玩。“新小品” 当是当代散文里独特一种形式。
24.《外婆喊我吃饭了:最有故事的儿童餐》
陈蕾 著
作者陈蕾是点击量超过3,500,000 次新浪美食博客超高人气的博主。本书是一位新潮的外婆留给不会做饭的女儿的锦囊,也是留给外孙足以回味一辈子的家的味道。内附100款涵盖三餐的儿童餐、6大类别一学就会的美味家常和外婆手记记录外孙成长点滴。
25.《简单收纳:创造有序居家环境的365个贴士》
本书涵盖了365条家庭用品收纳贴士,这将简化你整理家务的方式。每条贴士都囊括了快速并简约的指导方案。这些方案会即刻为你提供帮助,你可以立刻美化自己的生活。
26.《把耳朵叫醒》 林非 著
120组演艺明星,50首华语经典金曲空前集合,用温暖的文字叫醒你的耳朵,唤起藏在歌声里的旧时光。金马影帝黄渤,歌手庞龙,央视主播王小骞,音乐才女王筝心水推荐;台湾歌手赵咏华 ,“铁肺王子”杨培安 ,“中国好声音”魏语诺、孙伯纶、倪雅丰,音乐才子徐良,独立音乐人李霄云友情推荐。
27.《作文》 《作文》编写组 编
本丛书紧扣教材,贴近实际,注重学生写作文,尤其是改作文的习惯的培养。由主题入手,选择精美文章,同时注重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以实例打开学生写作的瓶颈,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辅以学生的习作,加强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评析能力。体例新颖,形式活泼,提倡学生进行创新性写作。教学兼顾,教学相长,保证教师和学生各取所需,指导学生如何立意、构思、谋篇和成文。
28.《心理健康》系列(一至高三年级)
《心理健康》编写组 编
这套《心理健康》教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旨在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资源和环境,使中小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套教材由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林崇德教授担任顾问,全国优秀心理教育工作者编写。本书图文并茂,四色全彩印刷,图文相得益彰。内容深入浅出,从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分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内容结构。既适合学生自学,也可作为教师和家长辅导用书。
29.《少儿成长涂色书》
(印) 阿姆里特·考尔(Amrit Kaur) 绘
这是一套充满神奇和美丽的少儿专属涂色书,根据儿童喜欢涂涂画画的天性,书中提供了丰富细致的线条式图案,让孩子在快乐中自主填涂,感受色彩的神奇,提高专注力,体验艺术的魅力。这套涂色书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传统地局限于单个物体的简单涂色,而是重视物体与物体的组合、物体与整个构图的联系,从而激发少儿对整体画面的掌控力和色彩搭配的创造力。
30.《写字》 薛炳群 主编
这是一套书法学习用书,教师可根据每课编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书法,学生可根据每课编排内容自学、自练。书中书法的训练点都是从语文课本生字中提取的,有利于在书法练习的同时,巩固练习课文中的生字,做到一举两得。整套丛书遵循由易到难的书写规律,重在加强指导,培养习惯。
微信网络投票
明日起
正式拉开帷幕
官方网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