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国漫之父诞辰120年,没有《大闹天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动画片《大闹天宫

1959年,一份特殊的任务书落在了北京芳嘉园18号四合院,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手中。

美猴王孙悟空——勇敢活泼、机智、纯真,敢作敢为、战斗的精神,反抗不屈的思想……

上头总共罗列了14个主要人物形象的要求,和7、8个主要场景。

孙悟空画稿

一接到设计任务,老人就开始构思,创作。在家中墙壁上,贴满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美猴王,有头部特写,有全身照,有的脸型更削瘦,有的已经拿上了它的宝贝金箍棒……

除了孙悟空,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

张光宇画稿形象哪吒在动画中实现

张光宇《大闹天宫》角色画稿 太白金星、龙王、李天王、王母、玉皇大帝

张光宇画稿形象二郎真君、土地爷在动画中实现

只需看一眼就会发现,每个造型都带有强烈的中国元素,尤其是京剧戏脸风格,又极具原创精神。这正是致力于打造“民族特色”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特别想要的人物设计。

巨灵神

摩利青

二郎真君

但是,这位被圈里人誉为“美猴王之父”的人,他的名字至今依然鲜有人知道。

他叫张光宇,作为《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他设计的《大闹天宫》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个,涵盖主要形象和一些次要的小人物。

花果山内、外景

绘制了重要的场景,如花果山等。

有了他的加盟,孙悟空活了,《大闹天宫》火了。

《大闹天宫》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

“中国动画难以逾越的一部。”

“真纯粹的中国动画。”

“这个腰间束着豹皮裙,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猴王成了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孙悟空形象。”

直到今天,网友们依然在不断重刷这部动画片,豆瓣上,31万人打出了9.4的高分。美猴王的形象成了几代人的共同童年回忆。

为什么《大闹天宫》成为经典?

追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片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代表,以中国水墨画系统完成的“中国学派”;而另一条线,便是以《大闹天宫》为代表,以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动画形象为基础,不仅中国化,而且非常国际化,又区别于迪士尼的动画片。

“《大闹天宫》符合人性,符合动画片的绝对要求,所有的这些理念到今天都不过时。”吴洪亮这样评价《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完整版的上下集合体于1978年上映,不仅在国内广泛放映,这部动画片曾向44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发行和放映,这其中包括英国的BBC。

它还曾启发过我们现在熟知的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宫崎骏,影响他们的动漫之路。

《大闹天宫》为什么找到了张光宇?百年前的张光宇,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生动、前瞻性的动漫角色?

如今,女儿张宜秋和小儿子张临春,正在保管和梳理父亲张光宇的艺术宝库。

以下是张宜秋、张临春的自述。

《大闹天宫》,父亲半辈子的厚积薄发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父亲是个名画家,哦这挺好,老爸画的。父亲1965年去世后,原来是我大哥一直在整理父亲的东西,后来大哥年纪也大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姐弟俩。这样,我们才真正地开始了解父亲。

1959年接到《大闹天宫》美术设计的任务时,其实父亲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各种相关实践。

1921年,张光宇在上海

父亲出生在满清,成长在民国,又进入到新的社会。

他1900年出生在无锡,中医世家。他的母亲爱看戏,愿意带着孩子一块去看戏。后来他到上海去上小学,离“新舞台”很近,老愿意跑到唱戏的地方去看。

上:京剧脸谱 下:孙悟空脸谱

传统中国的戏剧艺术,特别是勾脸、化妆,对父亲产生深远的影响,《大闹天宫》的人物设计里就有很多戏曲脸谱元素。

《花果山》剧本封面 1947年

他年轻时就对《西游记》题材情有独钟,写过一个《花果山》的剧本,就是以孙悟空为线索。有时候我们磨着他给我们讲故事,他就常常讲《西游记》里的故事,可能有的就是他自己编的。

1945年11月,重庆“西游漫记”展览

左起:张宜秋、张羽军、张光宇、张正宇、汪子美

三四十年代,我们全家都在抗战逃难中度过,每次一有情况了,总是父亲先走,然后我母亲再带着我们,他到哪,我们就去哪。

一路上,父亲也看到了很多军事经济上的腐败,好多事都在他头脑里,他觉得要宣泄,就画漫画。

《西游漫记》

1945年,他在3个多月里画出60幅讽刺时政的连环漫画《西游漫记》。

那时候没有电灯,只能是点油灯或者蜡烛,所以彩色的东西只能在白天画,晚上就不能画了,所以他晚上打黑白线条稿,白天再来上颜色。没有桌子,一个铺盖卷,几个箱子,搭一块板子,用很简单的绘画工具。

《西游漫记》很多画面都有电影感,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设计,已经十分接近《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

张光宇、特伟、廖冰兄在1946年至1947年间创作的动画短片《敲钟男孩》

父亲还喜欢研究西方动画片。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就开始接触到电影这种新兴媒介,还收集最新的美国迪士尼杂志看。

我们曾在父亲的日记里看到,1946年他在香港电影公司工作,跟老板谈了一个交换条件:通过电影美术工作,换取一点资源来做卡通片实验。他就和特伟、廖冰兄合作做了一部实验动画短片《敲钟男孩》。

胶片正好都在我们家,我们就整理了出来。这是他们的实验: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实现动画的连续性,达到人物表情和动作的连贯,但又要尽可能低成本实现。

万籁鸣与张光宇讨论《大闹天宫》设计细节1960年1月

正是有了这些长期的积累和准备,父亲才能完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给的《大闹天宫》的这个任务。导演万氏兄弟,也是父亲的多年老友,1960年初还专程来北京与他一起讨论。

3月份,父亲又特地去了一趟美影厂。10天里,他一方面继续为动画角色设计形象,画了好多场景的草稿;一方面,他还从一个美术家角度,做了一个总共36色的色表,阐释从天空到地面到水下,不同的空间层次怎么来用色。

离开美影厂之前,他花了三个小时给美影厂员工讲解他自己制作动画片的经验,指导他们动画片要怎么拍。

1927年,右起:祁佛青,丁悚,张聿光,张光宇,胡伯翔,郎静山

张光宇在上海第八届天马会美术展览会留念1927年11月

文艺圈里的大哥,乐观包容

在整理父亲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也是越弄越觉得事儿多,他这也干那也干,干了那么多。他是装饰绘画家、漫画家、工艺美术家等等……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父亲在他的艺术家朋友圈群体中,是一个有点像大哥一样的存在。旁边有很多人,包括丁悚和丁聪父子、叶浅予先生等。

《上海漫画》封面

一开始,叶浅予与友人出了一期《上海漫画》,但是那期漫画根本卖不出去,所以就不做了。

后来父亲听说了这事,他当时在英美烟草公司上班,薪水比较高,他就站出来组织,跟叶浅予、张正宇、鲁少飞4个人,重新出版了《上海漫画》。

从1928年春天开始,他一边工作,一边业余时间帮着编辑、组稿。叶浅予是主编,张正宇搞经营,他们还找各种朋友来投稿。总共做了110期,光是封面父亲就画了18期。

此外,他还出了好多其他漫画杂志《时代漫画》《抗日画报》,跟别人合作的《十日谈》,都是直击当时的一些政治经济问题的。

有很多后来漫画界的名人,当时都在那些杂志上发表过作品。有的时候能挣点钱,有的时候要赔钱,有的时候政府出面干预。杂志有的能出几个月,有的出个三五期,甚至还有出了一期就没了的。

他一直把漫画作为自己的武器弹药,跟敌人进行斗争,这个理念从二十年代末开始,一直延续下来。

当时美术界、文化界,电影圈、文学圈,做新闻出版的、画漫画的,还有做现代艺术创作的,都在一起。那是一个特别的文化时代,很理想主义,是怀揣着理想往前冲的一个状态。

1945年11月,张光宇在重庆《西游漫记》展览会上

后来1945年初,我们家人在战乱中能在重庆的北温泉落脚,正是因为父亲的好友廖冰兄和叶浅予的邀请。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印象中父亲总是很乐观,就感觉他很像阿弥陀佛似的,很少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

他有时候工作起来是非常愉快的。他和朋友们常常在南方吃大闸蟹,还会在蟹壳上画画。他绝对不是那种累得苦哈哈的艺术家。

《北京之春》壁画稿

张光宇参与设计的邮票

张光宇灯具设计草图,设计的台灯实体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新的社会又做了很多的事情。有的东西到底属于哪个范畴,很难界定。

到了北京,除了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课、带学生,并参与《装饰》杂志的创办工作,他在社会上的活动也特别多。国徽、建国纪念邮票的设计,他都有参与;还有当时很多国家形象工程,比如怀仁堂、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以及建国十周年的国庆游行队伍的设计。

他的老朋友们只要有时间,或从外地来北京开会,都会到我们家里来看父亲。像上海的漫画家张乐平,一些电影界的老友,甚至还有从香港飞来的。

张光宇和女儿张宜秋、儿子张临春在北京椅子胡同合影 1951年

一生的勤奋与忙碌

解放以后我们全家都到了北京,得以团圆。1958年以后,我们家住在芳嘉园胡同一个四合院。屋主是王世襄,东边住的是郁风一家。

印象里头,在家里看到父亲,他都是在桌子上,不是画画,就是写字。他是很勤奋、忙碌的一个人。

我们从小就是这习惯,他只要一忙他的工作了,老太太(我们母亲)就拿着鸡毛掸子梆梆梆一敲,我们就全跑了。

张光宇和女儿周末在家中1959年

来我们家里的客人也特别多,很多都是来找他请教专业上的设计问题,那时候母亲总是会说,“你爸在那门诊呢。”北京就有“三张”的说法,指的就是张仃、张光宇、张正宇这三个人,各种各样的设计活儿,他们都是能帮忙解决问题的。

1959年到1960年间画《大闹天宫》的稿子,实际上都是他从忙碌的日常工作缝隙里,挤出一点时间在做。

张光宇与夫人汤素贞在北京芳嘉园 1964年

1960年大约8月份,父亲突然在青岛出差途中中风病倒了,当时血压太高了,都到200多了。

父亲一直爱吃肉,无锡人嘛,再加上他用脑比较多,从1956年开始就血压高。他那时候也没把这当成什么病,一直坚持工作。

打那以后,差不多5年,他就基本上都在养病了,母亲一直在他身边照顾。

其实那段时间他心里是很羡慕大家的,大家都那么忙,而他一个人在家,挺不习惯的,因为他一生从来没有那么闲过。

1965年,父亲张光宇过世。

张宜秋、张临春在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父亲留下的手稿、信件,包括抗战时期的那些画等各种素材,是母亲一直小心守护着。她说,张光宇的东西很多,但不是拿钱可以衡量的。这些东西不能散,一旦散掉就一钱不值,只有完整地保留,去研究,它才真正有价值。

所以我们家不许随便动他的东西。哪件作品能卖钱、咱们换点钱改善生活——这种念头在我们家是没有的,也不允许有。

现在我们姐弟俩一边整理,一边更加了解他,感情也就不再单纯是父子、父女之情。我们希望把他的作品介绍给更多人,尤其是新的年轻的一代。

抗日战争时期的张光宇 约1938年

2020年是张光宇诞辰120周年。12月22日,一场跨年的艺术大展《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展览现场被装点成一个“光宇乐园”,观众可以从12个不同切面,来认识张光宇。

以下是一条对《为了前方》策展人吴洪亮的采访精选。

Q:一条

A:吴洪亮

Q:为什么这次展览取名《为了前方》,有什么亮点?

A:我在整理张光宇的图片资料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张是抗战时期,他胖胖的身形,插着腰,举一个牌子,那牌子上写着“为了前方”。他的“为了前方”非常清晰,我们要上前线去抗日。

今天,“为了前方”会有更宽泛的意义,这个前方是“未来”。

张光宇那一代人当年为“前方”所做的努力正是今日中国的基础,我们在重读张光宇的时候,会对未来的中国的设计,甚至生活带来一些思考。我也希望我的策展是“为了前方”的。

“12燃”,就是12个板块,共展出展品500余件,包括张光宇的珍贵原作288件,时间跨度从1918年到1963年,涵盖了张光宇的整个艺术生涯。从他到上海,一个年轻人面对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怎么去谋生、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生存方式开始,观众慢慢进入张光宇的世界——一个发光的宇宙。

此次展览整个的空间变成一个游乐园,在游戏之中认识一个深沉、有社会责任心的张光宇。

张光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创造以“霓虹灯式”的状态呈现,他在抗战时期的创造以“扑克牌”的形式出现,“神笔马良”、“大闹天宫”以新媒体的形式出现。这12个燃点都有互动,可以让大家体验张光宇那些最了不起的地方。

《为了前方》展览现场

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位很有创新的艺术家,说明对他的宣传太少。——夏衍

光宇先生一生创作数不尽单幅或系列大作,从年轻到暮年,风神从未衰颓,是我们晚辈一直交谈尊敬所在。——黄永玉

光宇前辈是中国造型因素现当代转型最强的实践者,推动者,也是中国动画影像的永垂不朽者。——阿城

光宇先生的真价值、真贡献,一语道破,应在中国现代商业美术。——陈丹青

Q:很多文化圈名人都很推崇张光宇,那么国人对张光宇研究的情况如何?

A:大家都觉得张光宇好,但是他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学术位置和大众影响力,好像还是一个不为公众所知的一个艺术前辈。

90年代初,在《装饰》杂志上有一个张光宇纪念特刊,里面提到“一艘满载宝藏的大船从1930年代驶来,它把许许多多的乘客送上了成功的目的地,自己却搁浅在近海。”

2012年可以说是张光宇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了张光宇回顾展览。我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张光宇《民间情歌》展。

张光宇在上海家中,台灯是他自己设计的 1929年

Q:张光宇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张光宇的艺术实践遍及绘画、漫画、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舞台美术、电影美术、壁画、动漫制作、出版、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可以说,各个时代的所有新东西,新发现,他都参与。

张光宇设计的朱红洒金家具约1930年

他的各种设计,大量的标识设计、字体设计、家具设计,都体现出美感与实用性的结合。隔了近百年来看,依然不过时。

他持之以恒地梳理传统,并有创造力地进行本土化表达——这对今天与未来的中国视觉形象的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Q:认识张光宇、研究张光宇,对今天的意义是什么?

A:他做的事情种类那么多,其中有着非常强悍的精神内涵——他要让他的设计、他认为美的东西,用大众传播的方式,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他希望通过他的学习和创造,使中国人的生活更美好。

其实今天说的中国设计也好、国潮也好,是张光宇他们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在干的事。100年前张光宇的理想,有一部分跟今天中国人的理想是相似的。

张光宇在今天,应该成为中国的一个更具骄傲性的大IP。

部分素材来源于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大闹天宫》后的国产动画崛起之路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