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封神演义》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正阳按:这是去年我重读《封神演义》小说之后,写下的一篇观后感。文章主要从谋略的角度出发,对商周易代之际,三界内外众多势力的布局、博弈,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做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推演和分析。事实上,这也是道家谋略学中,一个小小范本的展示。此文是本公众号更名为“上清灵音”后,推送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并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们。

《封神演义》小说当中,大致可分为仙界(阐教)、妖界(截教)、人界(商朝、周朝)、西方佛教、天庭5大势力。

阐教仙界的首领为“元始天尊”,今恐冒犯祖师,称其为“元始教主”。

截教妖界的首领为“通天教主”。

小说中“太上老君”地位比较特别,他是“元始教主”和“通天教主”的大师兄,地位超然。今恐冒犯祖师,称其为“太上教主”。

小说中“鸿钧老祖”为至高之神,是“元始教主”“通天教主”“太上教主”的师父。

背景:

“鸿钧老祖”与三位弟子,即“元始教主”“通天教主”“太上教主”,共佥封神榜,要封365位正神,主掌天庭各职权部门。这365位正神,分别来自于仙界、妖界和人界。封神对于人界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香火万年。而对于阐教、截教中人,以修仙为目标的,则并非好事。按原著,根深者成仙,其次者封神。并且封神要必须经过的一个仪式,就是在商周大战当中战死沙场,然后封神。

各方势力如下:

“元始教主”门下弟子为十二金仙及燃灯道人、云中子、南极仙翁、姜子牙、申公豹等人,十二金仙犯杀戒,要借此机会了却尘世之缘。十二金仙门下又各有弟子几人。“元始教主”一脉门人不多,但修的都是清净法门,一片天真自然气息。

“通天教主”门下弟子众多,且实力非常强悍,单论打斗(硬实力、法宝、阵图),实力远超十二金仙的为数不少。但“通天教主”收的弟子,都是披毛戴角之类,心性凶猛,又固执己见,练出来的也往往是冲天煞气,而非仙家的祥瑞之气。

“太上教主”门下弟子不多,虽然是大师兄,却把阐教的掌教之位让给了“元始教主”。

人界商朝气运将尽,周朝将要崛起。

西方教、天庭不明。

博弈一:

“元始教主”门人不多,且实力也不占优,但是有一大法宝,即封神一事,是由“鸿钧老祖”委托“元始教主”操办,他掌此大权,有两大便利条件:

一、替天行道,师出有名。

二、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因为封神一事,阐教、截教都有死伤,所以对“元始教主”而言,如何保全自己门下为数不多的精英弟子,是一大课题,他用了三种方法解决:

一、提前泄露试题内容,例如他门下的燃灯道人,在破“十绝阵”的时候,安排探阵与破阵的人选,颇多玄机。十二金仙之一的惧留孙明知弟子被杀,而不出手相救。

二、让二传弟子做出一些牺牲,保全亲传弟子。所以亲传弟子中死伤极少,大多保全了下来。二传弟子中,死伤数名。

三、利用“封神”大权,让自己弟子保护周武王,掌握顺天而行的主动权,并合法、合理的打击截教实力。

“通天教主”门下人丁兴旺,且徒众当中有许多实力远超十二金仙,例如赵公明、三霄娘娘等。“通天教主”家大业大,所以在签订封神榜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截教不利,却依然签下这份“不平等条约”,原因就是人多势众,即便是死去几十上百个,也不会伤筋动骨。他为了保全实力,采取了相对消极的应对措施,即明确告知并禁止自己门人下山,让他们各自守好自己的洞府,待封神过后,再下山不迟。“通天教主”这边有几处隐患:

一、自己炼性不足。

二、门下都是异类修行,心性不稳,有术无道。

三、门下徒众太多太杂,没法有效管控,导致不断有门人卷入其中,最终使得事态失控。

四、不清楚封神榜的名单具体姓名,导致处处被动,前期缩手缩脚贻误战机,后期又意气用事满盘皆输。

五、没有封神大权,被阐教占得先机,导致今后所有不利阐教和西周的举动,都成了逆天而行,违逆天道大势,不战已败。

六、认为只是走一个简单的过场,而没有看透局中局,自己正是那局中一子,被人吃定,直到最后都糊里糊涂。

“太上教主”看似超然世外,保持中立,但却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即保证西周灭商和封神的顺利进行。而正是这一目标的存在,也导致了后期他的直接参与。

西方教也知道中土有封神一事,正在谋划藉此机会染指中原,所以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伺机而动。

天庭希望借此机会,扩充天庭的实力,吸纳仙、妖、人三界当中的优秀人物,进入天庭的管理队伍,这是明面上的事。而暗地里,天庭是希望借此机会,重新树立三界的秩序,由天庭一统三界,尤其是约束仙界和妖界对人界的干涉,分别三界,各归其位,树立天庭的绝对领导权。

在隐态世界的阐教、截教、西方教、天庭等势力,以及暂时未参与的中立方,如女娲娘娘等,西周代商而有天下几乎成了人人皆知的公开秘密。但人界中尚无人能窥此天机变化。

推演一:

纣王得罪女娲娘娘,成为触发商周易代这一事件的一个启动点,娘娘遣狐妖化身妲己,魅惑商纣,灭其国运。于是纣王倒行逆施,妄杀大臣,逼反诸侯,与西周结下“囚父杀兄”之仇,并逼走原本在商朝为官的姜太公。

博弈二:

在这一阶段,博弈主要表现在人界各方势力中,其演变方式,也多是政治、权谋,以及人界范围内的军事斗争,所牵扯的方外之士并不多。但阐教一方,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且不说姜子牙奉命下山筹备灭商封神之事。单就十二金仙中的太乙真人、赤精子、广成子等数人,纷纷下山收徒,培植势力并安插伏笔。

推演二:

姜子牙相周,武王继位。“元始教主”门下的再传弟子都已成人,纷纷下山投奔西周,西周国运蒸蒸日上。而商纣在妖孽的魅惑下,更加肆其恶毒,国事日衰,且于东南两地兵戈不休。在黄飞虎父子反归西周之后,商周两家终于撕破脸皮,开始交兵。阐教的弟子努力保周,而截教的门人,或是本身效力商朝,或是受邀请牵连而来,全都加入商朝阵营。

尤其商王朝一方的太师闻仲,他既是截教门下弟子,又为商朝太师,位高权重威名远扬,为了打败西周,他广邀截教弟子参与,双方由最初的斗兵疆场,上升为道人间的法术比拼,冲突愈演愈烈,截教中的许多弟子以及阐教门下的十二金仙,都已直接参与。直到截教布下“十绝阵”时,双方已有大批人员涉足其中,并结下深仇大恨。随着赵公明、三霄娘娘加入商朝一方,最终引来了“元始教主”和“太上教主”出面。

博弈三:

这一阶段,阐教之前的布局产生了效果:

一、各洞府中再传弟子皆已经成人,都能独当一面,解决了阐教人数不足的问题。同时再传弟子纷纷聚集在姜子牙旗下,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力量,经常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二、替天行道的旗帜下,门徒都士气百倍,有恃无恐,下手往往不计轻重。

而反观截教一方,没有封神权力,又未能取得保西周的先机,弟子们与阐教对阵之时,心中已有三分惧意,往往束手束脚,即使是打赢阐教弟子也不敢下杀手,有时俘获对方也只是监禁而已,不敢诛杀。并且截教弟子往往是个人参战,或是三五人的小团队,像“十绝阵”一下来了十位,算是极其罕见了。虽然各个能力超强,但是比起阐教弟子的万众一心,这些各怀心思的截教弟子,不啻为一群乌合之众。

三霄娘娘摆下“黄河阵”,擒住十二金仙,却引来了“元始教主”和“太上教主”的直接出面。按理说两家小孩打架,家长不该直接出手,但是在灭商封神的天道旗帜下,这却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截教门下弟子也确实不识时务,见了两位教主出言不逊,可谓自取灭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太上教主”只是擒住了云霄娘娘,而另外两位娘娘都是直接被“元始教主”诛杀,在对待截教的问题上,两位教主的做法不同,也暗示了他们的不同心态。

推演三:

阐教连破截教的阵法,并没有阻住截教门徒的参与,并且在申公豹的撺掇下,阐教再传弟子中有几人反叛,逼得广成子不得不赴西方去借“青莲宝色旗”,欠下一个人情。又西方教的准提道人伺机进入中原,直接干涉两家争斗。其后广成子三谒碧游宫,终于惹怒了“通天教主”。

博弈四:

这一阶段,阐教截教双方你来我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阐教再传弟子被策反而进入封神榜,截教“通天教主”门下亲传弟子被阐教杀害。广成子上碧游宫,明着看是赔罪解释,实则正是为了引出后面一场惊天大局!

此处有一要害,广成子刚见“通天教主”时,“通天教主”说:“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弥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是“通天教主”从头至尾,就没见过也不清楚封神榜的具体名单!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即西方教不加掩饰的涉足中土之争。准提道人降服马元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在劝阻文殊广法天尊刀下留人时,说封神榜上并无“马元”名讳,这表明了三个问题:

一、西方教一直密切关注中土事态的发展,并伺机参与其中。

二、参与的目的为收纳“有缘人”,而这些人最终会帮助西方教传入中土。

三、封神榜的内容极有可能被外泄给了西方教,这是中土某势力与西方教的一次交易。

推演四:

“通天教主”禁不住门人煽风点火,决意下山比试高低。先是布下诛仙阵,被“元始教主”、“太上教主”会同西方教的准提道人、接引道人破了阵法。之后布下万仙阵,又是被打的大败而归,连累门下无数弟子丧身殒命。愤恨之下打算重开天地,又被“鸿钧老祖”一番说教。

“鸿钧老祖”为三位弟子解释一番,带“通天教主”回紫霄宫去了。

博弈五:

至此,西周灭商事业发展到了决定性的阶段。在阐教步步紧逼和挑衅之下,截教被动的发起了致命反击,纠合起了所有的力量,妄图一决胜负。而这恰恰是多方势力交易后,惊天之谋下早就要做好的一个大局。“通天教主”始终认为,这是中土三师兄之间的内部矛盾,他对“太上教主”说:“你再请西方准提道人将加持杵打我是了,不知他打我即是打你一般!”既没有看清楚早期的布局,也没有想明白后续的发展,步步落了后招。而阐教在得到西方教的助力后,更加势不可挡。

当然西方教没有白出力,在大破万仙阵的过程中,西方教又乘机收纳了许多截教的徒子徒孙,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教的势力,为日后西方教大兴于中土埋下了伏笔。

在“通天教主”打算玉石俱焚的关键时刻,“鸿钧老祖”适时地出现,解了众生之厄,又安抚了三位弟子。西周灭商的大业也一路畅通了,可以说,除了“通天教主”外,众人皆大欢喜。

推演五:

神仙劫满,从此西周灭商只是时间问题,虽然还有数次危机,十二金仙不再亲自出面,至此西周代商已再无悬念。

小结:

西周灭商看似是两个政权的交接问题,但背后其实是隐态世界几方势力的博弈。西周一方背后的推手是阐教和部分第三方势力,如:火云洞三皇、女娲娘娘、陆压道人以及后来的西方教,而商朝一方背后的支持者是截教。这是一场惊天大局,在天运兴周灭商的前提下,任何人都不能逆天而行,即使是三位教主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一场大局之中,又套着许多局,简单的做个分析:

剧本:

明线:兴周灭商、天庭封神、佛教东传

暗线:肃清截教

总编剧:

“鸿钧老祖”

在这一剧本下,“鸿钧老祖”安排门下的两位得意弟子“元始教主”、“太上教主”,顺应气运的变化,同时完成以上明线目标。顺带着还有一个大目标,也是一个局中局,即乘机肃清碧游宫“通天教主”的截教势力。

总策划:

天庭

通过封神事件,扩大天庭实力,并重新制定三界秩序。

总导演:

“元始教主”、“太上教主”

“元始教主”、“太上教主”作为此次活动的总导演、执行人,坚定地完成了以上目标。兴周灭商、天庭封神这两件不是难事。而如何应对佛教东传、肃清截教,则是极大的难题。两位教主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取得封神的权力,占有替天行道的先机,使阐教利于不败之地。

二、泄露试题,前文已述。但是在这里面,又有不同。阐教几位再传弟子的遭遇,证明了在阐教内部,对封神榜信息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殷郊和殷洪,两人背叛师门,乃至最后赴死,他们的师父赤精子、广成子都是完全被动的状态,事先不知徒弟会背叛,更不知道这两人早就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而与之相对,土行孙的师父惧留孙,却知道徒弟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眼看着徒弟被杀而流泪叹息,却并未出手阻止。由此可见,同为十二金仙,阐教内部对于封神榜信息的管控,也是有所分别的。所以在后面阐教弟子面对截教众人之时,比如广成子三游碧游宫,截教之人包括“通天教主”,都完全看不出破绽。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门内门外,皆为棋子,尽在术中。

三、与西方教暗中交易,前文已述。两位教主知道西方教未来要大兴于中土,此是天意不可违,但如果不加处置,又将来西方教怕喧宾夺主,则如何处理,又是一大难题。采取的方法是:

1、主动将封神榜的名单告知西方教,进行拉拢。所以阐教与截教的会战中,西方教屡次出手相助。

2、利用西方教想要渗透中原,扩大其影响力的的心理,反向渗透。比如“燃灯道人”,十二金仙中的“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等人,后来全都加入了西方教。阐教由此拿到了西方教的原始股,又在高层里安插了自己人,可谓一举两得。

领衔主演:

姜子牙、申公豹

这两位堪称黄金搭档,是整盘棋局的关键落子。一位是灭商封神的实际执行人,另一位是煽动截教保商的首席特派员。姜子牙主打明线剧情,从正面推动局势的发展。申公豹负责暗线,纠合截教势力扩大冲突范围,最终把“通天教主”拉下水,为彻底肃清截教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他本人并不知情。

主演:

“通天教主”、广成子

“通天教主”师兄弟三人定下封神榜,虽然处处被阐教占得先机,一直到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之前,并无太大失误。因截教弟子众多,“通天教主”只把核心圈内的弟子约束起来,在碧游宫讲学。这样即使是外围的截教弟子被卷入其中,自家的核心力量不至受损。然而不曾想广成子赴碧游宫,反而激起了截教门下弟子的强烈愤慨,众口一词强烈请战,也不由得“通天教主”继续静默安坐了。在最关键核心的时候,阐教下了致命的关键一手。

准提道人、接引道人

西方教通过直接参与封神之战,成功的获取了参与中土事务的权力,并借此大肆招兵买马,为后续佛教的东传打下了基础。西方教登场只有此二人,却通过一番巧妙操作,不费一兵一卒而收得雄兵万千。

主演:

闻仲

如果说后期把截教门人送上断头台的,申公豹是首功。那前期拉来五湖四海道友送命的,闻太师却是当然不让的第一人。

纣王、三妖、文王、武王、十二金仙、陆压道人等。

友情客串:

女娲娘娘

先是遣妖灭商,后是捉妖除恶,手段十分高明。

其他:

在阐教牺牲的再传弟子中,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违逆师命者不得善终。例如殷郊、殷洪,下山前都发誓助周灭商,最终却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黄天化刚一下山,就脱去道袍,不禁酒肉,是忘本之人。土行孙偷窃师父宝物,下山助纣为虐。所以这几位阐教弟子都不得善终。截教门下不听“通天教主”教令而私自下山丧命的,更是不在话下。

相反,阐教门下听从师父命令的再传弟子,大都保全性命,其中甚至有七个人肉身成圣。小说中的哪吒,可谓性情凶悍,刚一登场就大肆杀戮,将龙宫太子无故打死,抽筋扒皮,又在南天门设伏,殴打天庭命官。之后甚至一度与投胎的肉身父亲李靖刀兵相向,堪称胆大包天、凶暴至极,然而此人却一路备受器重,得了妙法,三头六臂,最后居然肉身成圣。原因无他,侍奉师父忠心不二,实力强悍又顺天而行。

为人子弟者,观此便可知吉凶祸福之道了。

结语:

以黄老之道观之,灭商封神之事本质是气运之争。姜太公奉命下山,没去西岐,反而先是在朝歌混得风生水起,彼时商运未终,气运还不曾全部迁移,所以纣王虽行不道,女娲娘娘奈何不得他,朝中也有贤人辅佐。然而气运迁移终是天数,于显态世界而言,是商周交代。于隐态世界而言,则是仙界、妖界、天庭、西方教的互相博弈。截教门下的妖族要保成汤江山,看似是闻仲、申公豹等人所为,其实是商朝的气运,与妖族的气运是一致的。商朝一亡,则妖族气运立亡。因此后世异类修行,往往辛苦百千,动辄逢劫丧命,难以得道成仙,无它故,气运已失也。而阐教的气运,则与周家天下息息相关,阐教为了彻底肃清妖族势力,借了西方教的力量,所以不得不分出一些气运给了西方教,这也是后来西方教大兴于中土的根本原因。

然而客来虽有时,运去终有日,待气运一变,山河又新,方今之客可保无恙乎?茫茫天数,未可轻测。何如煮酒一壶,青梅两颗,高坐神仙洞府,观沧桑之变迁,运化不息焉!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