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炎黄二帝,中华始祖,你对他们了解多少?炎帝神农是否一人?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都离不开一个信念,我们是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

炎帝、黄帝雕像

对于炎黄二帝,它是中华文明的始祖,由于文献缺失,我们对他们的了解知之甚少,但也不是无迹可寻。

其中《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其他的都好理解,就是这个“少典”到底是谁?

伏羲、女娲交首图

有古文说少典是伏羲与女娲之子,也有说少典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叫做少典。

伏羲

女娲

至于到底是什么,古代各位大贤各有各的说法,由于黄帝时期并没有文字记录,只是口口相传,而最被公认最真实的历史,成书最早的莫过于《国语》,记录最全的莫过于《史记》了。

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名曰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后黄帝改姬姓,也称之为姬轩辕。

那么黄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史记》中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皇帝一生下来就有特别的神通,好似拥有特异功能一样,出生后七十天就能说话,很小的时候就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长大后为人非常厚道,而且极为机敏,二十岁成年时就见多识广,对事明辩,而且极为聪明。

总之黄帝从出生开始就跟普通人不一样,拥有常人所没有的神通,聪明才智也无人能及。这样一个人完美的人,可以说是天定的统一天下的领导者。

果不其然,《史记》中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

轩辕黄帝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使他们安居,训练熊、罴、貔、貅、貙 、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

黄帝打败炎帝之后,《史记》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后来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蚩尤陵

黄帝其实也挺辛苦的,整天忙着平定四方,到处奔波。他一生的功绩无任何一个帝王可以比拟。

《史记》中记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ù)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嫘祖

黄帝娶了西陵国的女儿为妻,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黄帝死后葬在了桥山。从古至今的帝王们,每年都会举行对黄帝的祭祀大典。

黄帝陵祭祀

黄帝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功不可没,可反观炎帝,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却少了很多。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县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市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炎帝

相传炎帝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

另有文献说炎帝就是神农,甚至得到百科,以及很多学者一致认定。我认为此话并不可信,毕竟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他们两个是一个人。但要证明他们不是一个人很简单。

《史记》中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从这里可以看出,轩辕黄帝时期,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炎帝想要侵占凌辱各部诸侯,各部诸侯都来归顺轩辕黄帝。

准确的来说,在黄帝的时候,神农氏就是所有部落的首领,就是王。而黄帝跟炎帝是少典所生,是兄弟,很显然,少典并不是神农氏的后代。

黄帝跟炎帝长大后,他们有各自的封地,是为诸侯。那时候各诸侯见到他们的首领神农氏已经落寞,相互之间就开始攻伐,想取而代之。是黄帝代神农氏征讨各部诸侯,或者是黄帝受了神农氏的命令征讨各部诸侯,让他们来朝贡神农氏。

后来炎帝也想壮大实力,开始侵占各部诸侯,各部诸侯觉得黄帝实力最强,也很有德政,所以都来归顺。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华夏文明必然统一,所以两兄弟就打了几架,最终黄帝赢了,两兄弟合兵一处,去征讨不可一世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最后战胜并斩杀蚩尤,华夏一统。

各位有什么想说的,可以下方留言。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