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短视频,可以学到有趣有益的科学知识,也可以看同龄人分享不一样的日常生活。如今,短视频在未成年群体中也很风靡。但是,内容井喷导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真真假假的伪科普、存在不良导向的日常分享,也令家长担忧。
喜:科普博主打开知识另一面
“有小朋友说,夏天电梯上开着风扇,走进电梯感觉呼呼有凉风,但是电梯一开动,为什么就感觉不到风了呢?”镜头前,一位老奶奶手持贴满纸条的小型电风扇,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解释这一生活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电梯往下时,空气向上流动,抵消了风扇的风力。
一头灰白短发,一件标志性马甲,一副挂脖眼镜,说话干净利索,这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吴姥姥”的博主,是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今年75岁。目前,“不刷题的吴姥姥”凭借活泼风趣的物理学实验,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合计积累粉丝超过900万,获赞超过3000万次。
“物理竟然这么有意思”“感觉懂了物理,生活处处是魔法”“这不就是《三体》的叶文洁吗?”……观看短视频的孩子们惊讶于“吴姥姥”总能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深入浅出地解释现象背后的科学。“谁说女孩子学不好物理?吴姥姥多厉害!”东城区光明小学四年级的伊伊就说,“吴姥姥”是她的榜样。
不止有“吴姥姥”。“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海洋科普老顽童”汪品先院士、“肯德基爷爷”戴伟教授、“狐主任”张辰亮……当科研大神走入互联网后,搭建起了一个传播知识的线上课堂,也向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另一扇门。
“我的8岁大儿子就特别喜欢‘狐主任’!”市民申先生因为儿子认识了张辰亮,一位以幽默的风格做网络热门生物鉴定和科普的博主,账号名为“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他发现,珊瑚为什么会打架、仙人掌的花蕊是否会动、真正的雨花石长什么样,大自然的许多小细节都是“无穷小亮”视频中的鉴定对象。
申先生的儿子因为追张辰亮,不仅买了好几本动植物图鉴,订阅了《博物》杂志,还跟着他的视频去北京喇叭沟探险,能一一指出溪流里的钩虾、林蛙、水黾,还能说出一些动植物的俗名和有趣常识。“我觉得最可贵的,是他能点燃孩子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的热情,收获的也比课本知识生动得多。”
忧:话只说一半伪科普太误人
“可千万别摸巢里的小鸟,如果你摸了小鸟,鸟妈妈就会把它们抛弃。”指着奥森公园杨树林梢上的一个鸟巢,7岁的冬冬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这是哪里听来的说法?”“视频里就是这么说的。”
冬冬口中的视频,在平台上点赞超过580次。魏女士点开一看,14秒的短视频里有人用棍子拨开鸟巢,里面有两只雏鸟嗷嗷待哺。”爱护鸟类千万不要用手去摸幼鸟,否则会被鸟妈遗弃。”该博主用字幕和画外音提示道。
然而,记者注意到,博主的说法并没有生物学依据,甚至有鸟类学家专门辟谣过:鸟类看起来很容易受到惊吓,但实际上它们不会轻易抛弃后代,尤其不会因为被人摸过而抛弃幼鸟。
“孩子出于善良牢牢记住了一些博主的分享,但没想到却是子虚乌有,这不是误导孩子嘛。”魏女士说。
目前,有大量的“伪科普”短视频正在网络上野蛮生长。“外卖中的微塑料两小时就可进入大脑!”“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就连天才发明家爱因斯坦才达到15%”“不能喝酸性水!违背大自然属性就要付出代价!”“龙虾理论上可以永生,只要不被吃,就能活到天荒地老”……针对这些观点,记者一一核实,发现均为不实流言或存在断章取义,但因为观点耸人听闻,仍有源源不断的短视频流传或翻新。
打着知识旗帜的“伪科普”,不仅误导孩子,当孩子出于好奇,跟着博主只讲一半的内容去模仿,还可能造成伤害。
2023年,湖南娄底一名12岁男孩刷短视频刷到别人制作火药成功,去网上买材料跟着做,引发爆炸,导致脸部和手部均被炸伤。
“幼儿园手工,自制小烟花!”“你们看,他们用硫磺、锌和镁条就做出了彩色烟花,你也来做一个吧!”“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农村烟花!”......记者发现,目前短视频平台上有多个账号,仍在教孩子制作火药或者烟花,却从未对可能发生的爆炸骤燃危险予以提示。
可以对比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面向青少年推出的实验科普。记者看到,这些短视频均在下方显著位置标示:“操作有风险,请注意安全”“仅供科普,请勿模仿”等字样。
喜:儿童当主角展现同龄生活
未成年人不仅是短视频的观看者,也正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嗨大家好,我是胖胖乔,今天开吃吧!”镜头里,3岁的小朋友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圆白菜,一边做起调皮的鬼脸。啃鸡腿、吃黄瓜、喝粥……两分钟的短视频记录下小朋友香喷喷的一餐,网友们纷纷留言“可爱”“好乖”。该账号下,有十多个“好好吃饭”主题的短视频,点赞量最高的在上万次。
家住东城的宝妈刘女士说,4岁的女儿桃桃就是胖胖乔的小粉丝,尤其喜欢看她吃饭、跳舞的视频。“她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手机里,觉得很有意思,视频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刘女士笑着说,有时遇上身边的家长抱怨孩子吃饭不好,她也会推荐这个博主,“让孩子看看,比大人费多少口舌都强”。
以孩子为主角的短视频,主要是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如饮食、穿搭、舞蹈、外出游玩等,没有复杂情节,画风温馨可爱,也吸引了不少同龄人。
“我是机灵姐”就是其中之一。在某平台上,该账号粉丝数量超过1100万,主要内容围绕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展开。记者看到,该账号下目前已有1400多条短视频,除了日常的家庭聚会、出行旅游、拆盲盒、跳手势舞等娱乐内容外,也有不少跟学习有关的视频,例如挑战背课文《匆匆》、5步爱上阅读法等。
“每次拿上我的手机,肯定要先看机灵姐。”田女士的女儿小西正上四年级,关注了不少类似账号,如甜甜nini、我叫小豆浆。田女士坦言,现在的孩子都是“网生代”,想让他们不接触短视频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在首页随便刷那些面向成人的内容,还不如看看同龄人的生活。
忧:小孩忙护肤不像个孩子
以小学生为主角的账号,粉丝数量动辄十几万甚至数十万,流量不低,让运营机构也盯上了这块“肥肉”。记者浏览多个平台大发现,不少短视频看似在分享日常生活,实则存在不良导向。
例如,一位有20万粉丝的博主,在多个短视频中突出“青梅竹马”的关键词,内容均为自己女儿与朋友家儿子之间的互动,点赞量最高的达到6.4万。两人都是小学生,但视频中有大量眼神互动、牵手等,有明显的成人恋爱导向。评论区中也充斥着“男的是不是喜欢女的”“必须在一起”等言辞。
此外,大量短视频中,小学生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不符合年龄,有成人化倾向。例如,某百万级粉丝账号的主角为12岁小学生,但短视频内容多为卷发、拍照、变美等主题。在视频中,该女生与朋友一起逛美妆店,兴致勃勃地购买假睫毛、眼线笔等用品。
在各大平台上,以小学生护肤为主题的内容屡见不鲜,视频中的小女孩煞有介事地坐在梳妆台前,从爽肤水、面霜到面膜样样不落,令人咋舌。
还有的账号以“大胃王”为噱头,视频中的小学生一天吃的量比成人还多,已经有肥胖倾向。
“孩子看这样的东西,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多位家长担心,这样的内容既毫无童趣,也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点评:平台应加强短视频筛选
“短视频作为新的内容形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亲和,孩子们很容易接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但短视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除了平台需要加强筛选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和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能辨别某条短视频优劣。
在储朝晖看来,未成年人看短视频,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更重要的,是保持线性阅读,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短视频的知识特征是分散的,如果过度沉迷其中,很容易对某些问题形成狭窄肤浅的认知,反过来也会影响他们对短视频的判定和筛选能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