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中国
从历史深处出发
沿着时间的脉络
去看中华5000多年的辉煌文明
第三期
让我们去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生产与生活”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历史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人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陶器,按照血缘关系组成聚落,过着定居生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区之一,是水稻、粟、黍等粮食作物的故乡。家畜饲养逐渐发展,牲畜种类不断增加。在传统的陶器制作之外,人们还发明了编织与纺织技术,不断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生产方式逐渐从攫取经济过渡到了生产经济。
农业的发生
石镰
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
( 约公元前6100 年- 前5000 年)
长20.6 厘米,宽6 厘米
1989 年河南郏县水泉出土
此石镰由片状条石磨制而成。器身呈弧形,镰首锐利,背部圆钝,刃口处加工成整齐细密的锯齿状。镰柄宽厚,末端上下两侧分别有尖状突起与凹口形结构。实际使用时,石镰需安装在木柄上,利用绳索等材料加以固定。末端的突起和凹口形设计便于绑缚镰身并增强石、木柄结合的稳定性。
这种形式的石镰是裴李岗文化特有的一种器形,因刃部带锯齿,又被称为“锯齿石镰”。作为新石器时代广泛应用的一种农业收获工具,石镰在各地均有发现,其形式大同小异,刃口多磨制而成,类似裴李岗文化经特殊处理的锯齿石镰并不多见。裴李岗文化的石镰制作非常精致,数量也较多,反映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农业生产规模和粮食收获量均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石磨盘、石磨棒
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
(约公元前6100 年- 前5000 年)
1978 年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
此石磨盘用整块石料琢制而成。盘侧边平直,两端呈圆弧形,平面呈鞋底状。盘底有四个柱状矮足,石磨盘表面有磨蚀形成的明显凹陷。与石磨盘配套的石磨棒也由砂岩磨制而成,形式规整,呈细长的圆柱状。
石磨盘、石磨棒为远古人类给谷物脱皮的工具。使用时将谷物摊开在磨盘上,用磨棒在上面反复滚动,采用碾压的方法,把谷物的皮壳脱掉。除了谷物,采集的坚果类食物也可以在磨盘上进行脱壳。石磨盘、石磨棒不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反映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重要证物。墓葬中多见用石磨盘、石磨棒进行随葬,有的位于墓主人的身体附近,有的位于墓室一旁,还有的平放在墓室中部等,带有明显的祭祀性质。石磨盘、石磨棒在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中均有发现,表明这一古老的加工工具使用非常广泛深入。其中磁山文化有与裴李岗文化相似的石磨盘、石磨棒实物。它的石磨盘盘底也有三或四个小足,除了盘面一端略尖以外,在形式上与裴李岗文化大同小异,是此类器物的另一个典型代表。
骨耜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
( 约公元前5200 年- 前4200 年)
1974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这两件骨耜由牛肩胛骨制成。肩胛骨的臼部锉削平整,骨板正中部凿一道纵向浅凹槽,凹槽下端左右各凿一孔,用来绑缚木柄。
耜是一种铲状工具,一般是木制的,由于木质容易腐朽,木耜的实物资料罕有发现,河姆渡遗址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木耜仅发现了1 件,而骨耜却发现了170 多件。这些骨耜边缘磨蚀得都很厉害,农业专家认定它们是河姆渡人在水田中使用的农具,主要用于平地、挖沟、引水、排水等。近年来,考古学者还发现,骨耜可能同时被用来深掘灰坑和柱洞,与干栏式建筑也有密切关系。大量骨耜的发现表明,河姆渡遗址稻作农业已经十分成熟,完全脱离了刀耕火种的最初阶段。
虽然骨耜不同于后来的锄,但它具备平整水田、修治沟渠等功用,因此人们又将以耜为主要工具的农业称为“耜耕农业”,它是锄耕农业的一种形式。
家畜饲养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养家畜,并逐渐使之成为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家畜种类主要有猪、狗、黄牛、绵羊、山羊等。
陶猪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
( 约公元前5200 年- 前4200 年)
1973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此陶猪肥胖特征突出,腹部下垂,鬃毛突起。头肥大,长嘴伸向前方,四足交替似作奔走状。
整件作品造型生动传神、憨态可掬,为一件难得的原始艺术佳作。
此陶猪的体型虽然与野猪仍有些近似,但猪头已经明显变短,应是人工饲养驯化的结果。除了陶塑猪以外,在河姆渡遗址内破碎的猪骨和牙齿随处可见,有些陶器上也绘有猪纹等,显示出当时人工饲养的猪数量较多,猪已成为人们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中国北方的大汶口文化,猪同样已经成为主要家畜。当地流行以猪随葬的习俗,墓中随葬数量不等的猪以象征墓主人生前拥有财富的差别。此外,在东北地区的赵宝沟文化“鸟兽图”尊形器上也有作奔跑状的猪的形象等。这些情况表明,猪在新石器时代各地人们的生活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制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 陶器制作由简单的手工捏塑、模制、泥片贴塑,再到泥条盘筑、慢轮修整,最终产生了快轮制陶技术。中国各地区的陶器在器形、质地、纹饰及器类组合等方面各具特色,体现出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
陶釜、陶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 约公元前5000 年- 前3000 年)
1957 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此釜灶由釜和灶两种器具组合而成。上部为釜,广口圜底,有明显的折肩,肩部装饰弦纹。下部为灶,圆口平底,底部有低矮的足钉。侧壁开一个上窄下宽的方形口,直通灶的内部。灶口处按压出波浪状花边装饰。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后世常用的蒸、煮、烤、烙等手段已经产生。人们还发明了釜灶、鼎、鬲、甗、甑等种类丰富的炊具,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釜灶兼具炊器与烧灶的功能,烹饪时可以直接在灶内生火,于釜内烹煮。由于体积不大、搬动自由、使用简便,釜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可,不断得以沿用。龙山时期,出现了将釜、灶连为一体,真正合二为一的造型,是炊器发展进程中的再一次革新。
黑陶双耳杯、黑陶单耳杯、黑陶盒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约公元前2500 年- 前2000 年)
1975 年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陶杯与陶盒均以快轮制成,制作精美,器形规整,外表黑亮如漆,是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双耳杯腹部浅刻网格纹,单耳杯为纵向压印纹,陶盒口沿钻等距小孔,附尖钮器盖。
1928 年考古学者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了一种与仰韶彩陶文化截然不同的黑陶文化遗存,将其命名为龙山文化。以后,中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晚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便都称之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中、东部和江苏的淮北地区,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独特的成就。该文化以黑色陶器群为显著特征。陶器普遍采用轮制,器壁薄而均匀,造型规整,器表多素面磨光,常见纹饰有划纹、弦纹、竹节纹、镂孔,并盛行盲鼻、乳丁等附饰,篮纹少见。袋足器、三足器、圈足器比较发达。
小口尖底陶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 约公元前5000 年- 前3000 年)
1958 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此小口尖底瓶呈纺锤状。顶部为一圆形杯状小口,颈部略细于口部。圆肩鼓腹,尖锥形底部,器身中部有对称的双环形耳。颈部以下饰黑彩,上腹部饰细密的斜线纹,其余器表素面磨光。小口尖底瓶器身大多带环状耳,可以穿缀绳
索,便于携带或搬动。在不同的地域或不同时期,瓶体会呈现地域区别和分期演变的特征,尤其是瓶口、腹部、底部的形态变化最为显著。从仰韶文化早期至晚期,尖底瓶的口部历经杯形口、双唇口、喇叭口等形状变化,腹部也呈现流线形、球形、折肩等不同形式,时代特征非常突出。
小口尖底陶瓶的用途说法较多。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器,利用重心转换原理来调节平衡,可以方便地从河流中取水。也有看法认为可能与原始宗教和礼仪有关,是仰韶文化时期神职人员使用的祭器等。
编织与纺织
骨梭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 约公元前4200 年- 前2500 年)
1959 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此骨梭采用宽扁的动物肢骨磨制而成。中部略粗,两端较细,侧面有凹槽。它是原始织机的组件之一。
骨梭在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有发现。其主要功能是牵引一根纬线从交错的经线之间穿过,使经、纬线快速地完成一次编织过程,从而加快织机的变换速度,提高编织的准确性。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织机部件有定经杆、综杆、绞纱棒、机刀、布轴等,在遗址内还出土了葛布和麻布残片以及底部印有细密布纹的陶器等,这些都是当时纺织技术发展的实物见证。
本文节选于《中华文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