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是虚假外表,一种表面上的美好,实则隐藏着真实的性格或倾向,尤其是面对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方面,人们更容易去隐藏自己。当人们不去实践他们所承诺的事情时,通常被称为“虚伪”或者“伪君子”。
心理学认为虚伪只是说了一件事,而做了另一件事,并且自我感觉说与做是一致的。从心理学层面讲,之所以我们会认为所说与所做并无差异,是因为如果我们潜意识中不如此认为,我们定会感受内心的谴责,并因自己的虚伪感到苦恼,不断的挣扎最终说服/欺骗自己,从而促使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
虚伪指数方向的心理学研究是不太成熟的,在1944年杰夫·斯通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挑衅性的研究。他们要求一群大学生做录像演讲,主题为人们做爱时需要使用安全套。在演讲结束后,要求回答曾经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次数,最后支付参与测试的大学生费用并提供购买安全套的机会,结果发现,那些对安全性行为做出积极承诺的测试者,最后购买的安全套个数比其他控制组购买的安全套个数更多,控制组包括只做视频演讲或只回答没有使用安全套次数。测试结果结果表明,那些被引导看到自己虚伪的人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演讲可以理解为“说”,回答问题可以理解为发生的事实,也就是“做”,当说与做不统一时,也就是虚伪发生时,人们会更倾向去调整自己的认识,让自己感觉说与做的统一,避免心理失衡。
接下来的问题很关键,我们可以测量一个人是否虚伪吗?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基于事实依据的心理测试,通过是与否的选择,来测试虚伪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程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