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标准化体系助力钢铁工业智能化发展

10月15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首届)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与技术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100余家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处处长甘小斌在致辞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未来,工信部将继续优化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整体布局,努力推动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标准的研制,更加注重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政府制定标准与团体标准的协同发展,并积极支持行业开展细分领域的标准制定。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任彭以祺在致辞中提到,科技文献信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涉及国防、军工和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文献、信息、出版物经常受到制约和限制,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正在探索智能服务、知识服务、关联服务等新方法,以满足国内技术发展与进步的需求、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继续做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保障和服务。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作了题为《信息物理系统是实现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的报告。他指出,信息物理系统是深度融合智能感知、计算、通信和控制技术,构建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人、机、物、环境、信息等要素相互映射、实时交互、高效协同、闭环赋能的复杂系统,是实现钢铁工业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在《冶金行业智能制造信息支撑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主题报告中提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智能制造在推动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先后提出了应对钢铁行业挑战的智能制造战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等重大战略抉择,要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

在下午的会议上,全国钢标委冶金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刘斓冰作了题为《智能制造,标准先行”——钢铁领域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报告,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并且介绍了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织及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随后,多家优秀智能制造方案与技术供应商代表作了精彩报告。

此外,当天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作了题为《2020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研究》的报告,并正式发布2020全球钢铁企业创新(专利)指数。他指出,这项研究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共同完成,自2018年开始发布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获得钢铁行业、各级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参评企业由原来的151家扩大至220家,并延伸至部分国外主要钢铁企业。

随后,张龙强正式公布了2020年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研究结果,宝钢、首钢、攀钢和鞍钢4家企业评分超过了80分,是最具创新力企业;山东钢铁、马钢、中冶南方、中国钢研集团、包钢、中冶赛迪等83家企业评分在60-80分之间,为较强创新力企业;60分以下企业有133家,包括59家零分企业。在今年首次发布的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评价结果中,排名前3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有14家,占比接近50%,表明我国钢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显著增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訾谦)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