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邢台民俗十大怪

邢台民俗十大怪

第一怪:闺女不须把年拜

第二怪:小米饺子出嫁菜

第三怪:解手就是出茅差

第四怪:黄河顺德生小孩

第五怪:家家打井为免灾

第六怪:房梁挂帖为姜太

第七怪:发财要到南关外

第八怪:白纸印花供起来

第九怪:“胡瓜”说成黄瓜菜

第十怪:“老二”比“老大”更可爱

第一怪:闺女不须把年拜

在邢台市不少地方有出嫁的女子不给娘家长辈拜年的民俗,这—习惯的形成,考证起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百里为王的时候,在清河县刘保庄西北有个李子花村,一刘姓人家有个秃姑娘,瞒头满脸秃疮疙渣子,十人见了九人恶心,她却不知害羞,整天唱着:“柳叶青,柳叶黄,朝廷选我当娘娘。柳叶黄,柳叶青,朝廷选我当正宫。”

一天秃姑娘正拿瓢挖面子,听说村里来了皇上选美的轿子,就把瓢扣到头上,跑去看热闹。选美的钦差一眼看见了她,便指着说:“这姑娘入选了。”原来南海大士给皇帝托梦,让他选头上扣瓢的秃姑娘。秃姑娘被选进宫后,皇上就照南海大士的指点,叫她用金盆洗头,银盆净面。她一洗头,从头上掉下一个金瓢来,露出了漆黑的头发。再也不秃了。她又一净面,从脸上掉下一片银瓦来,露出了嫩生生的粉脸,比天上的仙女还美,当即被皇上封为正宫娘娘。

秃姑娘当了正宫之后,娘家的两个侄子大青和二青,就仗着姑姑的势力胡作非为起来。每逢乡里娶亲的轿子在李了花村路过,他们就把新娘了抢进府里。刘娘娘闻知此事,就乘一顶乡下娶亲的小轿子下来查访。轿子一进村,就被大青、二青抢到府去。掀开轿帘一看,轿里坐的竟是姑姑刘娘娘。吓得二人急忙跪地求饶。刘娘娘说:“看在姑侄份上,饶你两个不死,抬起头来。”他二人抬起头,刘娘娘拿出一个火筒,把他两个的跟晴拧了下来,疼得嗷嗷直叫,刘娘娘严惩家侄,为民除害的事,受到乡人称道。每逢过年娘娘回娘家省亲,男女老幼甚至族中长辈都前来参拜,娘娘没有机会给长辈们拜年,从此清河县境留下女子不给娘家长辈拜年的风俗。后来,这一民俗又传至其他各县。同时,婿以妻贵,故女婿到丈人家都坐上把椅子。

第二怪:小米饺子出嫁菜

广宗县北不少村庄,每到正月十六这天早晨,差不多家家都吃“珍珠元宝饭”。所谓“珍珠元宝饭”就是小米饭内煮饺子,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呢?里面含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明朝成化年间,广宗城南李家庄有个好李的姑娘,父母死得早,从小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当地人说,这姑娘原来是天上侍奉王母娘娘的仙女,由于她受不了天宫清规戒律的束缚,羡慕人间的自由,王母娘娘把她贬到凡间。并且还让她生了一副丑模样儿,脸又黑、脚又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别看她模样长的丑,却倒是心灵手巧。她用剪刀铰窗花,右手铰、左手丢,丢下来的花花草草落地就能生根;丢出的纸蝶,纸鸟儿,拍拍翅膀就能走。她的嫂子心眼小,嫌她吃得多.嫌她长的丑,又想到日后还得为她花钱置办嫁妆,横竖嫌她碍眼。

有一天忽然传来消息,说在京城做大官的崔恭要在故乡挑选一位夫人。应选那天,一个个姑娘打扮的象花似的,看热闹的就更多了。好家伙:城里街上,你拥我挤,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李家的这个丑姑娘也想进城看热市,她嫂子没好气地挖苦她说:“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那模样儿,莫非你也想当什么夫人?唉呀呀,除非等日头从西边出来!”这姑娘没敢言语,忍着满肚子的委屈进了城。只见大堂正中端坐着一个人,人们说那就是在京城做尚书的崔恭。文官武将分列两旁,又有那么多卫士守护着。再看堂前有一通躺倒的大青石碑,宽有二尺多,长有八九尺,碑的两端有专人护守着。这时,一个管事的大声向众人喊到:“为了表示崔大人的一片诚心,凡是应选的都得先往这石碑上行磕头礼,谁能一下子把石碑碰坏,谁就有希望入选”话音刚落,下边的人就望着那巨大的石碑议论纷纷。有的说:“谁的脑袋也是骨头和肉长的,把头碰烂也休想把石碑碰坏!”有的说:“天下没有那么傻的姑娘,今天恐怕选不成了!”那些花枝招展的姑娘们都悄悄往后闪,独有李姑娘心里暗想:“自己生来命苦,从小没有父母,回到家里说不定又会挨嫂子的奚落,倒不如碰死在这里……”于是便迈开大脚板“腾腾腾”来到碑前,以袖掩面,一头撞向石碑,只听“噗哧”一声,石碑竟被撞了个大窟窿,她的头却没有留半点伤痕。原来这是一个用纸糊成的假石碑。这时候,堂下一片欢腾。崔尚书见这女子对自己一片真诚,又听说她心灵手巧非同一般,便当场选为夫人。李姑娘回到家里,她嫂子对她也不另眼相待了,连声说;“怪不得人们都说我妹妹有福哩!好妹妹呀好妹妹,千错万错都是嫂子的错,嫂子我太对不起你了!”姑娘却说:父母死的早,嫂子把我拉址大也不容易,今后我还得报答你对我的养育恩情哩!”

婚期定在正月十六这天,正月十五的晚上,李家姑娘做了个梦,梦着王母娘娘对她说:“你不仅心灵手巧,还能受屈忍耐、宽于待人,你已立功赎罪,玉皇大帝还要给你降福,到娶亲那天,你在娘家先喝一碗米饭,到路上吐出来的米粒就会变成珍珠……”.”

正月十六这天,花轿临门,锣鼓喧天,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村上的男女老少都来为李家姑娘送行。一路上,姑娘不断把金黄的小米粒从轿里吐出来,真怿,那米粒一落地就变成闪闪发光的珍珠,路旁的大人小孩儿你拾三颗我拾两颗,都高兴得没法儿。

在广宗城北一带,按老习惯,新娘子下轿后头顿饭吃的都是饺子,婆家听说新夫人褔气大,吃小米能吐珍珠,就把头顿饭改成了小米饭煮饺子。吃饭时打开锅一看,锅里的饺子成了一个个银元宝,小米粒变成了一粒粒晶莹的珍珠,村里人都说这位新夫人有福气。从那以后,每到正月十六这天早晨,不少村里家家吃“珍珠元宝饭”,意思是想借这个缘由图个吉利。

第三怪:解手就是出茅差

元末,由于十几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天灾人祸,人民涤炭。明军将元军赶到漠北后,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出现了许多无人区,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明朝建立以后,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雇农业生产。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劳动力和土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明朝政府采取了移民垦田的政策,即把“地狭人众”山西地区之农民迁移到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但故土难离,人们谁不留恋自己的家呢?这时,明朝政府广贴告示,欺骗老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稍息后,纷纷赶往古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及其他地方的人也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武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似睛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醒悟过米,自感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娘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下作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缘故。

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就经常有人要小便。这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筒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移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到处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人们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或大门口栽种了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第四怪:黄河顺德生小孩

邢台市区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派沥河,邢台市民称它为小黄河,以区别与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邢台市民称它是大黄河的孩子。说起这一民俗的来历,与王本固有关。王本固字子民,邢台县人。他一生为人厚道,为官廉洁,重于民事,史称“本固历事三朝,伟节丰功,昭为耳目”。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本固中进士,受乐安县令。该县傍海,自然灾害频繁,且苛政如虎,百姓苦不堪言。本固莅位后,处处体察民情,果断地罢免贪官,严惩乡间劣绅,革除了暴政。他还采取奖励农桑、提倡捕捞、举办学校等益民措施,数载间人民乐安,百废俱兴,一派升平,“美赞于遐迩”。嘉靖皇帝对此极为赞赏,封其为监察御史,派他赴陕西、四川操办军务。后倭寇入侵浙江,他奉旨赴浙,果断地协助浙江总督消除了一大祸患。继之,本固历任南京右佥御史、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最后官至吏部尚书。本固70岁时,上书还朝,71岁时卒于浙陵。

明万历年间,邢台遇大水,城府左近,一片泽国。身居要职的王本固知道后,当即上书万历皇帝,建议火速调集民众治理。皇帝误将奏折中的“黄水”看作“黄河”,即责成工部、户部治理。于是,西起孤山洼(大石头庄西北),东接牛尾河的人造河道“小黄河”迅速挖成。工程竣工后,王本固受到工部弹劾,指责他治水未治黄河,而是自己的故乡邢台。本固明知道皇帝看错了奏折,但不能明说,便顺水推舟地说邢台这条河叫做“小黄河”。因本固德高望重,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世有“德高不骄、位高不尊、功高不傲、矢心报国”之美誉,万历皇帝也未追究。从此,邢台“小黄河”的名称即流传开来。

第五怪:家家打井为免灾

解放前,邢台市区有家家打井的民俗,堪称一怪。这一民俗的形成与明朝太监刘瑾有关。刘瑾字春华,陕西兴平人,明朝正德时的太监。瑾擅媚上谗佞,故正德帝封其为司礼监兼九千岁,又蒙太后宠爱认瑾为螟蛉义子。刘瑾有一个干儿子是顺德府(今邢台市)东门里路北的刘玉龙,勾结官府横行乡里,抢男霸女为非作歹。

顺德府城之中只有刘府近旁有眼大井井水甘甜,城内百姓都在此打水。刘本好色之徒,爪牙投其所好,为利用此井猎艳将井圈入后院,限定少妇少女方准进院打水。去刘府打水的女子有姿色者多被凌辱,为此引起全城民愤。然刘家势大靠山硬,百姓敢怒不敢言,被迫无奈只有家家凿井,家家有了井谁也不进刘府的门。

刘玉龙恶名益彰,邢台有胆识之士就告了御状。钦派张九成查粉此案。张九成亦知刘某势大靠山硬,为避免打草惊蛇,避开顺德绕道广府(今永年)下马。为查详情独身微服私访顺德。抵顺后免不了在刘府的东邻西舍问长究短,被刘府爪牙发觉,揪人刘府施以严刑打入水牢。

吉人自有天祥。张钦差被抓入府时,一丫环隔窗望见此人像貌堂堂温文儒雅,严刑之下不畏淫威,既不像歹徒又不是本地人。丫环也是被骗而来,饱受虐待凌辱,窃得牢门钥匙,开了牢门摸进水牢。夜黑寻不见绳子,万般无奈只得脱下鞋袜,解开紧缠金莲的裹脚布系下牢中。钦差正盼人打救忽觉额头垂下布条,迅即双手抓紧布条,双脚蹬壁扒上牢口。听到声音是个女子打救,被女子挽上牢沿扶出牢门送出后张钦差逃出虎口顾不得刑后疼痛,腹内饥慌忙奔上大道。张九成浆养数日未得痊愈即起程顺德。回往刘宅擒住刘犯锁入囚车解京问罪。百姓闻讯奔起相告鞭炮齐鸣全城欢庆。

刘玉龙作恶多端,唯有逼使邢台城区家家凿井,日久成俗,遂为顺德独特一景。故有俗谚“顺德府里有一景,家家户户有眼井。”

第六怪:房梁挂帖为姜太

在邢台农村,人们盖房上粱时都在大梁正中间贴上“姜大公在此,诸神退位”的贴子,你知道这个习俗的来历吗?

姜太就是姜太公。传说在很久很久前,姜子牙奉师命下山,有两个使命:一是辅佐周文王灭殷,二是掌管《封神榜》代师封神。经过连年征战,周武王灭了殷纣王,建立了西周政权;同时将殷、周双方在战争中阵亡的《封神榜》)上标名挂号的将士封了神,各自有了归宿,最后剩下财神还没封。为啥呢?这是姜子牙给自己留下的,因为他掌管《封神榜》有权。不料就在他即将归位之时,从桌子底下钻出一个人来,大叫:“姜子牙!这财神应该让我来做!”姜子牙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赵公明。说起这个赵公明来,与姜子牙大有关系,当年姜子牙率军伐纣时,曾和赵公明对过阵。赵公明神通广大,武艺高强,姜子牙手下的许多有名上将,山野神仙都奈何他不得。最后还是求助于散仙陆压设计害死了赵公明。不知怎的在封神时却把他忘了。此时与姜子牙争神,子牙呢,只好拱手相让了。这是因为姜子牙秉性忠厚,若非两国相争,决计不会害死赵公明。但事忆至此,只好以让位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了却这一笔人情债。可是把财神让给赵公明之后,自己又位何处呢?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抬头看见屋顶上的大梁,心里顿时有了主意:“我何不当个梁神,反正自己对功名富贵并不放在心上,当不当财神无关紧要,能使天下百姓家宅平顺安居乐业才是自己心目中的一大乐事。”

于是姜子牙就成了民间传说中的梁神,又因为姜太公的让位,赵公明则成了民间传说中的财神。屋梁上巾“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就是那时起相沿而成的民间习俗。

第七怪:发财要到南关外

解放前,邢台南关最繁荣,商家云集,发财容易;其它三关比较萧条。邢台有个好南关,人人皆知。民谣道:“顺德府(今邢台市),好南关。张果老,一肩担”。传说张果老是邢台市广宗县人,学道成仙以后,种了韭菜,挑到山西太原去卖。这天他夜间起身,四更天到达山西太原府南门外,天尚未破晓,月明星稀,城门紧闭。张果老以手叩门,惊醒了太原府南门守军头目郭少心、秦没肺。这两个小子见一个老头这么早敲门很不高兴,然而经张果老再三请求,才把他放进城去。张果老进去之后,大声吆喝:“卖草咧,穿肠草咧!”。太原的人们听见这么早就有人来卖草,而且叫“穿肠草”,纷纷围来观看。一个白发老者忍不住问道:“你这不是韭菜么,怎么说是穿肠草?”张果老笑而不答:“吃了我这穿肠草,强身健体,包治百病”。人们见这个老人风趣和蔼,菜又新鲜,于是争相抢购,转眼之间,一担韭菜卖得净光。于是张果老便每天挑了韭菜到太原去卖。到第五天,又轮到郭少心、秦没肺两人值班,张果老的叫门声惊醒了他们的好梦。这两人一看又是张果老,气就不打一处来:“哪里来的这个糟老头,每天这么早叫门,不让人睡觉?”张果老听他们出言不逊,但还是陪笑答到:“我从顺德府挑了几百里路赶到这里,你们行行好,放我进去,卖了还要早点赶回去呢!”这两人一听哈哈大笑:“老家伙,你骗谁,谁相信你能从几百里外顺德府担韭菜来这里卖,要是这样,太原府的南关你他可以挑走了。好了,你先在外面凉快凉快,等爷们再睡一觉起来再说。”这两小子打着哈欠又去睡觉了。等他俩醒来一看,坏了,太原城原来繁华的南关不见了。张果老一怒之下,将太原府的南关担回了顺德府,据史传,太原从此就没有南关了。

顺德府的南关既有如此不凡的“来历”,则在南关发财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其实,早在清代,顺德南关就是繁华的商业集散地。据《邢台市志》记载,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开始建成的南关围寨墙为“砖石,周七里,高2丈2尺,基厚3丈2尺,顶宽1丈2尺。北接大城墙西、南、东三隅共6道寨门,上起阁楼”可见其规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南关比城内繁华,据康熙《县志》记载,当时“城中居民稀少而南关之民多至两倍……居民多不在城内……风气偏重于南……城中渐空,南关渐众。”清朝人谷鸣球描述当时的南关为“南关为九首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烟火万家,客商幅凑,畿南重镇,天府挽雄矣!”这些记载都说明南关长期以来就是手工业、商业中心,对南交通的咽喉,邢台最繁华的地段。至民国期间,南关有了更大发展。据市志载:“民国四年(1915年),县工商会长康伟联系工商界人士,将马路街以南辟为市场,南关一带商号鳞次栉比,商贾云集,工商贸易空前繁华。”南关历史上是皮毛集散地,皮毛加工和集散中心就在这里,许多年龄较大的市民还可以记得,解放前后邢台南关皮毛作坊的盛况。同时,南关还是牲畜、棉织印染及各种手工业的中心,产品远近闻名。许多街、巷就是以当时主要出售的商品命名的,如马市街、牛市街、羊市街、花市街等,就是当时牛马羊和棉花的交易中心。靛青是当时主要的染料,靛市街就是当时染房和染料的集散地。

据《邢台地名志》记载:邢台南关的繁荣是有其地理、历史原因的。南关位于七里河北岸,是古城通往中原的南大门,作为居民聚落,其历史可能比邢台城发展要早,所以形成了南关繁华的商业优势。这一优势一直保持至今。据说明朝时为了繁荣旧城,曾采取措施,把当时每月六集全部集中在南关改为把每月十七、二十二、二十七三个下半月的集市移入城内。但这种措施并不凑效,城中的集市人气不足,交易不旺。久之,城中的集慢慢又并回了南关且历经数百年不衰。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大规模的现代超市应运而生,南关一带的重要地位已不及从前。但那一带仍是小摊贩的集散地,在那里做个小本生意,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八怪:白纸印花供起来

顺德(今邢台市)旧俗,每到年节,百姓家家户户都要买来(人称“请来”)白纸印制的“神码”。张贴各处,烧香膜拜,以求神灵保佑,使来年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吉祥如意、阖家平安。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这种“神码”大都以木质或石质刻版,由农家土制。制作工艺非常原始,版刻好以后,全家老少齐上阵,印得印,晾得晾,干后就直接拿到集市上席地而卖了。这些“神码”颜色以红绿黄蓝为主,偶尔也有黑色出现。图案多种多样。如玉皇大帝就有一人独坐、和王母娘娘同坐、和诸神同坐几种形象。灶王爷有时是一人独坐,也有和灶王奶奶同坐的。门神多是钟馗形象。也有秦叔宝和慰迟敬德二人形象的。财神则是只见过赵公明一人,未见过其他形象。这些“神码”印制虽然粗糙,但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充满乡土气息。笔者幼年时常以儿童的眼光注视着纸码上神灵的形象,心中充满了敬畏。但我怎么也体会不到神圣天宫的豪华,在我看来,那里的环境到像是石质结构,于是常常询问大人,那些神仙是不是住在山洞中,于是又常常受到呵斥。

还有一种与“神码”关系比较密切的物品就是“神灯”了。因为它们大都点亮在“神码”之前。“神码”以它们而显得尊贵,它们则以“神码”而得以现身。“神灯”是一个陶制的平底小碗,中间凸起悬空一个穿灯捻的园孔。它有两种,一是如前所说平底一层,灯火较低,只供在门神,土地等品位较低的神像前。另一种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加一个底座,于是灯火就显得高了。这种常常供在天帝桌上(玉皇大帝),南海观音等“神码”前,并且有时多个并列。每到春节把往年收好的“神灯”找出来,清理干净,穿上用棉花捻成的灯捻,浇上一些棉花籽油,就可以点了。旧时农村落后,一到晚间,四面漆黑,没有月亮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故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年,年节期间这些小灯点起来,孩子们从燃烧的花籽油中闻到了年的气味,感受到了光明的欢乐。虽然这些灯亮不了多一会儿(油耗干了自然就灭了),但孩子们此时都已睡着了,留在他们心中的仍然是一片光明。

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妇女,敬神是很虔诚的。每年喝过“腊八粥”之后,就开始准备“年下”的物品了,但真正接触“纸码”还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据传“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驻各家负责保护和监察的神,属于常驻大使。而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述职汇报的日子,各家预备了丰盛的供品,最有特点的是糖瓜,据说这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牙,不让他到天上说坏话。另外有的还加上骑乘的“纸马”与草料和灶君“神码”一同焚烧,送之上路。到了年三十,各家开始将请来的“神码”四处张贴。玉皇大帝地位最高,供奉于全院中的“天地桌”前。南海观音救苦救难,供奉于内室,这时,又“请来”一个新的灶王爷“神码”帖在灶前,意为灶君述职之后返回原任。其余土地、仓神、门神、财神都各各归位,各享祭祀。敬神仪式最隆重的要数“初一”起五更,各位神灵面前灯火通明,各种供品琳琅满目,家人焚香叩首,顶礼膜拜,此时鞭炮齐鸣,烟花映红了夜空。在整个年节期间,各位神灵都享受供奉,但隆重程度皆不如此了。过年期间再一次较大规模的敬神仪式在正月十五日,据说这是火神节,各地的火神庙热闹非凡,夜间再次燃放烟花爆竹。到第二天,正月十六日,最后一次供奉之后,将远道请来的诸神的“神码”连同烧纸一同焚烧,意为节日过完了,送诸神返回天庭。俗称“送神”。而本地诸神仍留本位,各司其责。神码虽在,但除非特殊节日,一般也不再供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像过去那样虔诚敬神的少了,程序也日见简化。但“纸码”的种类似乎更多了,甚至连汽车、摩托和家用电器上也有张贴,但就是张贴者本人也说不出是什么神了。

第九怪:“胡瓜”说成黄瓜菜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匈奴十九种之一的羯族人。他在襄国(即今邢台)登基做了皇帝后,为显示其尊贵,把羯族人称为国人。可是襄国一带的人们却不那么称呼,他们都把羯族人叫做胡人。石勒对这个贬称颇为恼火,就定了一条法令,严禁人们说“胡”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谁要是犯了这个禁忌,就有杀头之罪。

说也凑巧,有一次石勒皇帝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时,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劈头就问:“你为什么衣冠不整,褴褛来朝?”樊坦被这个突然的责问吓慌了,急不择言,忘了避讳,脱口说:“胡人无道,衣物俱被掠尽。”谁知石勒听了,不但不发怒,反而安慰樊坦说:“他们抢了你的东西,由我还你就是了。”这时樊坦才知道自己犯了禁忌,吓得面色如土,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这时装出宽宏大量的样子,也不再怪罪樊坦。但事情并没有完结,石勒为了进一步试探汉族官吏对羯人是否真心尊重,就在召见后例行的“御赐午膳”时,指着桌上饭菜中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么?“樊坦是个老儒生,向来为官清正,布衣素食,对常吃的胡瓜菜是很熟悉的。但他这时看出石勒是故意提问,心里有所警惕,便恭恭敬敬用四句诗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黄瓜,原名胡瓜,来自西域。樊坦避讳不敢再说“胡”字,把胡瓜改称黄瓜,相传这名字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第十怪:“老二”比“老大”更可爱

外地一般以“老大”为尊称,清河、临西二县则不然,这一带习惯以“老二”为尊称。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男性的称呼上,如二哥、二叔、二兄弟、二大爷等等。如果称呼别人“大哥”、“大叔”等,则不免招人白眼,甚至惹人生气。这种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说起来话就长啦。原来,水浒故事在这一带流传既深且广。清河是武松的诞生地,境内的武家那,全村皆姓武,据说是武松的故居。毗邻的山东阳谷县的景阳岗,则是他“精拳打死山中虎,从此威名天下扬”的地方,至今遗迹尚存。武松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见义勇为,勇猛无比。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夜走蜈蚣岭,智取二龙山等等,是妇孺皆知的。因为他排行老二,所以人们习惯称他“英雄好汉武二郎”。而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则是一个世间少有的窝囊废。他身体矮小,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终日受气。关于武大郎,民间流传着许多歇后语,诸如:“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武大郎坐天下——没人敢保”,“武大郎耍杠子——上下够不着”,“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久而久之,武大郎和武二郎的典型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扎下了根:一个是无所作为的人物,一个是英雄好汉。所以,一些争胜好强的人都自比“老二”,即使一般低能的人也不愿与“老大”为伍。与陌生人搭话“二哥”、“二叔”一类被认为是尊重,而叫“大哥”这样的称呼,则被认为是污辱。

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个新语汇时兴起来。不过,在年岁稍大的人们中间,特别是乡下,大都还是喜欢把自己唤做“二哥”、“二大爷”的。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