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潮汕的风俗文化

潮汕春节风俗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元旦,是一年岁月更新的开始。每当年底临近,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了。因为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节,故此,潮汕地区便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广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潮汕对联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伺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 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饱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于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法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已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灸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火朴)而出,臊皆惊惮。

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法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四、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掼春盛(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 ”(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盛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台”,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春节里,鞭饱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

“xx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潮汕人亲邻睦里的风尚。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七、家庭赌博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 值得一谈的是,春节期间以“赌”为乐的习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都有钱。大街小巷七,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更多的是“家庭赌场”往往是一家老小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夭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尤其是劳碌一年,难得有欢乐机会的家庭主妇们,更乐意趁此机会玩一玩。大多数家庭只赌一晚便不再赌了,只是旧俗不改罢了。但有的人也可能由此而引起赌兴,真赌下去,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天,赌是犯法的,不能以此取乐,要彻底改变这一恶习。

八、回娘家(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九、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有趣的是,在诸路神仙上天的这段日子,各乡村的庙字还不能忘了上供。为什么神灵上天了还要上供呢?因为上天的仅仅是各路神灵的“领导”他们的手下还在“坚守岗位”呢!谁勤于祭拜;谁偷懒,他们会一一登记在案。

十、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语言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 .

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士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了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盖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认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择。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潮州婚嫁习俗

潮州婚俗大抵效古六礼:潮俗称纳采为“提亲”,问名呼为“合婚”或“合八字”,纳吉称为“定亲”或“(扌克)定”,纳征呼为“送聘”、“行聘”,请期呼为“择日”、“择吉”,亲迎呼为“迎亲”。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

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扌克)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

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迎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洗花水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分钱米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在饶平海山镇,分钱米习俗是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放上钱米,用力摇簸箕,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然后把钱和米分给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吃半碗饭

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安床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

接新娘

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车、摩托车或汽车把新娘载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鸡一对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现在,有的用化妆油代替灯油。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肚兜中夹上两株连根的草头香,即莎草)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其中带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带梳子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草头肚兜。

吃“五碗头”、“合房圆”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龙箭鱼、猪肝煮葱、韭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挟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龙箭鱼象征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聪明、通情达理,韭菜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象征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敬甜茶

结婚当日中午,男方宴请亲朋。午宴结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甜茶,或者敬槟榔。敬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辈序,婆婆或新郎要在旁边挨个教给新娘:这个是谁,那个叫什么。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红包,俗谓之“赏面钱”,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结婚当日,左邻右舍,男男女女说说笑笑,过来食喜糖、看新娘。新娘要送玩具、文具给儿童,送袜子给亲朋好友。

返厝

结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举行“回门”礼,即回新娘娘家。“回门”礼连续三次,俗称“头返厝”、“二返厝”、“三返厝”。头两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饭,但要在煮晚饭之前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过夜,有的地方是在结婚四个月之后才举行“回门”礼。

以六礼为内容的潮州婚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当代大多已废弃旧俗,从简从新。旅行结婚、举行小型茶话舞会和参加集体婚礼成为时尚。部分恋旧者,则还保持旧婚。

新郎踢轿门歌

姜叶红,就请娘仔过君旁。

今日就是好日子,二人相惜心相同。

“开轿门,跨火烟”歌二首

手牵阿娘跨火烟,夫妻偕老二百春。

金马上堂玉堂客,五代同堂公抱孙。

火烟踏毕步再移,轻轻迈步入房边。

梦得明年得贵子,双双贵子读书诗。

新娘举步踏火烟,早得麒麟是男孙。

夫唱妇随同心腹,孝顺爹娘欲殷勤。

金莲移步踏火烟,夫妻偕老百年春。

儿孙金马玉堂客,五代同堂孙抱孙。

进 厅 歌

火烟踏毕步再移,款款莲步进厅边。

金玉满堂福禄寿,来年定得状元儿。

进 房 歌

阿娘玉步进房中,琴瑟和鸣早得男。

夫荣妻贵同偕老,子子孙孙掌朝纲。

佳人进步洞房边,好像唐朝郭子仪。

七子八婿来庆寿,儿孙个个穿锦衣。

新娘移步进蟾宫,鸾凤成双得和鸣。

老君来送麒麟子,代代儿孙做公卿。

成人礼——出花园

一、“出花园”的来源

汉代人戴圣所辑《礼记·曲主篇》中说:“从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后代由于、词汇向双音节发展,将二十岁称为“弱冠”。以后这个词又泛指男子接近二十岁到二十岁的年龄。二十岁是男子成年的重要标志。因此,古代男子二十岁时,有一个加冠的礼节,叫做“冠礼”。《礼记·冠义》中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筮日”,说是为冠礼选择吉日;“筮宾”,就是选择为冠者举行冠礼的大宾。相沿成俗。演化到后来,十六岁称为成人,于是这种礼俗也就提前举行了。

又据《礼记·冠义》:“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仪礼·士昏礼》中说:“笄女之礼,犹冠男也”。旧时称女子年达十五岁为“及笄”,即到了将头发盘结起来后用笄贯之梳成成年人发式的年龄。“及笄”预示着女子已成年,也预示着可婚嫁之意。既然“笄女之礼,犹冠男也”,证明女子成年的“笄礼”,形式与男子的冠礼相仿。这就是古代的成人礼。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废止了这种习俗,但在我们粤东地区(包括讲潮州话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一种习俗,其做法意义既类似于古代的“成人礼”,又类似于现代的“成人节”的仪式,谓之为“出花园”。关于“出花园”的来源和涵义,据饶宗颐先生总纂的《潮州志》中的《潮州风俗志》(分志)引自钱塘陈坤《岭南杂事诗》的注解:“生子虑难育者,辄请禄神到家供奉。俟此子十六岁时(俗多在十五虚岁),请道士以纸为园,设列盆花,令此子坐其中,道士扮花公花妈为之宣诵,既毕,遣出,焚园,谓之”出花园”,乃罢禄神之祀”。由此可知,“出花园”是为使孩子顺利成长而设的一种仪式,含有答谢神明之意,也是象征孩子已长大成人的意思。

二、“出花园”的形式

潮州人一直认为未成年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所以等孩子长到了十五虚岁的时候,就要为他们举行“出花园”的仪式,象征他们长大成人。

“出花园”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或七月初七“七巧节”。因为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喜庆的节日,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九子母诞”,也就是俗称“公婆生”。现实上,寻常人家又多在农历正月里根据孩子“生辰八字”请人择日举行。因为春天里阳光明媚,万物诞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在当年三月初五日问神求卜,择一个没有“忌讳”、“冲撞”的吉日“出花园”。

“出花园”这一天,父母要用大木桶盛满温水,浸泡着采集来的十二种鲜花(近现代已用红石榴花代之),让孩子在木桶中沐花浴,用鲜花的芬芳洗去孩子身上的孩子气。浴后要系上母亲亲手缝(现在多半是买的)新肚兜,兜里装着十二颗桂圆(晒干的龙眼)和两枚“顺治”古铜钱或两枚龙银元,再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红木屐。其意思是让孩子跨出“花园”的门槛后,一帆风顺、一生平安、吉祥如意。早餐,父母要用猪内脏(包括猪肝、心、肾、肠、肚)煮熟成汤,并加点糖,让孩子吃下, 其寓意是15岁了,必须更新内脏,母亲要在孩子身边念:“阿奴坐北朝南,阿奴已经成人”等吉语。

当天,“出花园”的孩子还得在房里举行 “拜床神”(拜公婆)的仪式,即在孩子睡床上放一只浅沿笸箩(潮人叫它“大湖”)或红桶盘,用米筒装满米,插上三炷香一对红烛,前面盛放甜薯粉丸、乌豆酒、红桃粿、发粿(发酵的米糕)和“三牲”,即猪头(寓出人头地)、鲤鱼(寓鱼跃龙门)、鸡(如男孩则用公鸡,喻孩子将来朝气蓬勃;若女孩则用母鸡,祈望女孩将来能生儿育女。准备完毕后,让孩子跪拜,祈求“公婆”保佑。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必须整天躲在屋子里,不得到处乱跑,这实际上告诉孩子,从这一天开始,你就是大人了,再也不能贪玩了。亲戚朋友来祝贺,送的红包让孩子装进肚兜里,寓意钱愈多财气愈厚重。这一天,宴请亲朋时,要让孩子坐上大位,象征孩子已长大了,成为家中的栋梁,大家要以“大人”的礼节来相待,长辈们还要向他(她)表示祝贺。宴席一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芹菜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孩子出了花园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会算能除,聪明伶俐;芹菜,吃了终身勤劳。出花园者的坐位,也特别讲究,这天,他用餐时是坐在正位,鸡头朝着他,而且他必须咬鸡头,以表示出花园者长大后能出 人头地,兴旺发达。 葱蒜芹菜煮甜豆腐,喻孩子将来聪明、勤奋、能精打细算,能当官;豆粉丝煮鸡蛋,喻孩子能长寿,待人处事能圆通;蒸乌鱼,喻孩子能掌握谋生的技能;煮鲫鱼或鲤鱼,喻孩子今后能生儿肓女,人丁兴旺。

“出花园”这天,孩子的母亲还必须代表孩子,带上香烛、纸钱、供品(鸭一只,蟹一碗,猪肝一碗,龙箭鱼一碗,蛋一碗)到庙宇祭拜孩子的保护神“花公花妈”,答谢神明庇佑孩子建康成长的恩功。总之,过了“出花园”这一天,孩子就长大成人,要承担起大人的责任。

立春的风俗

一、打春牛

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活动。

早在周朝时,就有立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 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队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车子,擎青色旗帜,人们吹着牛角号,唱着“青阳、曲”,舞动羽毛仪仗,跳着云翘舞;隆重举行迎春仪式。这仪式发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打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潮汕地处韩江三角洲, 土壤肥沃;农业甚发达,因而与劝农有关的这一习俗得以在潮汕地区保留下来。但具体事像已有所改变,不一定要打牛了。

二、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胁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棍子拨开障碍物。

三、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 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时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诗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碗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现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饼,配料已是十分 讲究了。除了传统的豆芽炒韭菜之外,还有肉丝、蛋丝、香 菇等等高级佐料。春卷盛行于宋元,宋朝时称为“春玺”或“探春玺”,元时称为“卷煎饼”。元·韩弈《易牙遗意》载:“饼与薄饼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猪肉亦可。大概如馒头馅,须多以葱白或笋干之类,装在饼内;卷作一条,两头以面糊粘住。浮油煎,令红焦色。”潮汕地区少羊,故现在人们所吃到的多用猪肉作料,也有一种是甜的,用干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馅,香甜可口。

元宵节习俗

一、赏灯

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蟹)上(蟹)人(蟹)间,俱成灯火世界了。元宵节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亚于春节。故此,从十三日起,便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了。例如,海丰人在十三日便开始“搭灯棚”了。这天,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叫做“开灯”。普通人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在农村,如果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农历十一日起,就陆续到乡中宗族祠堂挂灯。有钱人家挂四至五层,普通人家一至两层。花灯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 上面的人物则用铅线丝纸做躯壳,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样的服装,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纸脱胎,外面涂粉,再用国画颜色涂绘。人物可大可小,周围再配景。每座灯屏下贴着的红纸写明该户姓名,以让人观赏比较。从十一月挂灯这一天起,称为“起灯”。“起灯”实际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仪式,暗含祝前程光明远大的意思。这是重男轻女的旧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种表现。起灯人家,自起灯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点灯,直到十八日收灯为止。

赏灯一俗,传说自汉代便有了。汉惠帝刘盈死后,周勃、陈平扫除诸吕,拥刘恒为帝。平定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当这个晚上,刘恒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这是元宵的开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灯之俗始于隋唐。《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卜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外,绵亘八里??以昏达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韩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此俗代代相传。

潮汕人在这一天无论妇孺老幼,都兴奋异常,早早祭过祖先,用过晚饭便上街游玩赏灯了。大宗祠里的灯棚前,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好一派欢乐气氛。灯棚上,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以及各种各样的宫灯,汇成一条金色火龙,在这火龙映照之下:董卓、貂婵、吕布、关羽、秦琼、陈三、 五娘等等人物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潮汕《百屏灯》歌谣唱曰:

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

二屏秦琼倒铜旗。三屏李恕射金钱。四屏梨花在吸毒,五屏郭槐卖胭脂。

六屏点将杨延昭。七屏张飞战马超。八屏孔明空城计。九屏李旦探风娇。

十屏关爷过五关。十一昭君去和番。十二赵云救阿斗。十三刘备取西川。

十四大战魏文通。十五冻雪韩文公,张千李万遇着虎。十六郑恩下河东。

十七时迁在偷鸡。十八良玉在思钗。十九桂枝在写状。二十碧英遇张千。

廿一莺莺在听琴。廿二秦琼战杨林。廿三李密双带箭。廿四劝君朱买臣。

廿五三休樊梨花。廿六秦琼去夺魁。廿七雪梅教商路。廿八元贵打秦梅。

廿九金真扫沙窗。三十说古一韩朋。卅一菀城战吕布。卅二秦桧风波亭。

卅三金花去掌羊。卅四大战太平桥。卅五李逵打老虎。卅六陈三共五女良。

卅七唐王游月宫。卅八周氏清风亭。卅九苏秦假不第。四十八宝遇狄青。

四一霸王困乌江。四二走贼遇瑞兰。四三庞统连环计。四四太公遇文王。

四五蒙正赴彩楼。四六关公去辞曹。四七大战万仙阵。四八五虎战牛皋。

四九三娘在夺槌。五十永清去打擂。五一武松收方腊。五二杨任收张奎。

五三大战野熊仙。五四孙膑遇宠涓。五五三鞭遇二铜。五六秦琼救李渊。

五七打劫祝家庄。五八削发扬五郎。五九李通带家眷。六十潘觉跳油汤。

六一薛蛟遇狐狸。六二打兔刘咬脐。六三王莽篡帝位。六(蟹)四上表蔡伯喈。

六五狄青解征衣。六六吴王纳西施。六七辕门欲斩子。六八董永遇仙姬。

六九王英欲落山。七十挂帅杨令婆。七一周仓擒庞德。七二刘邦斩白蛇。

七三乃是女搜宫。七四魏征去斩龙。七五火烧葫芦谷。七六刘备去招亲。

七七国公打李良。七八黄忠战潘璋。七九子龙战张合。八十张公困睢阳。

八一大战夏侯渊。八二投江钱玉莲。八三包公欲截侄。八四篡位武则天。

八五仁贵回寒窑。八六杨衮在教枪。八七辕门在射戟。八八烈妇许孟姜。

八九专诸刺王僚。九十文广去收妖。九一武松在歇店。九二仁贵平西辽。

九三海瑞打严嵩。九四妲已迷纣王。九五罗通去扫北。九六寡妇征西番。

九七万历小登基。九八武王反西岐。九九摘印潘仁关。百屏拜寿郭子仪。

从这可以看出,百屏人物故事,不少是从传说中来的,也有的取材于潮剧人物;当人们看到这一屏屏花灯时,就仿佛在翻阅一个个优美的故事。

二、掷弥勒佛

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的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一个个以竹竿做骨架子上面插满榕树枝叶、张灯结彩的彩棚。棚子里面塑有一尊大弥勒佛;月巴头胖脑,长耳垂肩,裸着大腹便便的上身,似坐似卧,笑容可掬。在弥勒佛身上放着一些潮州浮洋出产的泥塑彩娃。

棚主放过了喜炮之后;掷弥勒佛活动就开始了。人们在距离弥勒佛一丈多远的竹栏外,用铜钱瞄准那些彩娃,使劲掷去。如果彩娃被击中,即为中彩,棚主将被击中的彩娃拿起用红纸包了赠送给中彩者作为纪念。有时击者的劲太大了,击碎了彩娃,棚主会重新拿一个补上。在一些较难击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鼻尖等,则是中一赠三。这彩娃俗称为“喜童”。人们认为:击中了,来年定能早得贵子早发财。故此,那些刚当新郎的小伙、刚娶儿媳妇的公公,由于抱子孙心切,即使投几百次也在所不惜。一经击中,棚主和围观者即喝彩道贺。

三、唱采茶歌

元宵夜的娱乐活动,过去尚有唱采茶歌一俗。元宵前后,各村各乡除了游灯之外,还有扮唱秧歌,其中最为美妙清丽的是采茶歌;在乡里挑选一些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采茶女,每一队8人或12人手里据着花篮,扮成采茶样子,载歌载舞,十分切八。队首有两个人手里提着彩灯,“采茶女”的进退步伐,都以队首彩灯为指挥。《岭南杂记》中录有潮州采茶歌二首:“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来,中央绣出采茶人。”

四、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较为偏僻的乡村,过去有一种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习俗,即是村里当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观灯。新娘事先必须打扮一番,上穿大红褂子,下着长裙。富贵人家的媳妇要头戴凤冠,珠帘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妇则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绒扎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长、中间扎一团大花的红绸,缚戴在“文明帽”上,然后让红绸从两鬓下垂到地面。这样的打扮,真是“婀娜随风转,窈窕世无双”,仿佛是仙女下凡来。打扮完毕后由同伴,或者亲戚相陪到祠堂观灯。宗祠里面,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为了观灯,有人却纯粹为了看新娘。新娘们到了祠堂后,先焚香祷祝,祈求明年得子。拜毕,绕堂一周,逐屏观看。嗣后走出祠堂看“神前戏”,同时,也让他人观看,然后方可回家。这一习俗,就称为“新娘落祠堂”,现已少见。

未婚的姑娘,在这一夜;会拉上同伴,静悄悄地跨进人家的菜园子,然后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谓“坐大菜,明日选个好夫婿”,这是妇女们至关重要的一个机会。这种民俗,现在也很难见到了。

另外,还有热热闹闹的猜谜活动。潮汕是著名谜乡,其谜典雅深奥,深受谜界好评。但猜谜现在已经不再是元宵节所特有的游艺活动,在春节、中秋等节日中,也常举行。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候之一,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清明按农历计就没定月没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则为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潮汕人过清明节,和全国各地的风俗活动有所异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凡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镬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潮汕人清明食薄饼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沿变来的。清明日食薄饼,既有纪念寒食古俗的含义,也享用了一顿别具风味的美餐。

蒸朴籽棵: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棵,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 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扫墓: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挂纸”,为与冬至扫墓有别也叫“挂春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不少侨胞,也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郊游踏青:清明期间,春临大地,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这种风俗,很早便相沿下来,因而清明节又有踏青节之称,潮汕人同样也有清明日郊游踏青的活动。有的地方还有斗鸡、踢球、踢键子、荡秋千、放风筝等项目,十分逗人。

中元节的习俗

在潮汕人心目中,中元节的隆重仅次于春节和清明。对历史的崇敬之意,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在潮汕人质朴的情感中汹涌奔流。人们通过种种特殊的祭拜方式,将这种情感释放得酣畅淋漓。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中元节潮俗称“鬼节”、“七月半”、“祭孤”,潮人有祭祖、抢孤、放焰口、演戏、游灯等民俗活动。

一、普渡施孤

潮汕华侨众多,死于侨居地而无子孙祀拜者,被乡亲视为孤魂。潮汕“中元节”多有施孤普渡之俗,以尽行善之意,延续至今。

这个节日,一般认为是根据佛经上的“目连救母”故事演化而来的,其典出自《大藏经》:释迦牟尼十弟子之一的目连尊者被地藏王度出家后, 其母却为人歹毒,恣意非为,诽僧谤佛。王在一怒之下,将她打进地狱受苦,又将她放进饿鬼群中,不给她吃东西。当目连得知她的母亲正在第六殿受倒悬之罚后,立即盛饭给母亲吃。但饭刚到口,立即变成炽热的灰炭,烧得嘴巴起大燎泡。目连不解跑去问佛祖。佛祖说她母亲生前罪孽深重, 罪恶万端,该受此罪。如要解救她,除非目连广行好事,赈济贫苦。目连尊教行事,其母方才得食。于是这种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中元节此日,民间普遍的活动是施孤普渡,为一些阳间没有亲属祭拜的孤魂进行施祭,使其尽早投胎转生,以尽行善之意。这一天,人们往往在街头巷口搭起法师座和祭孤堂,设起普渡坛。普渡坛中央悬挂着“盂兰盆会”的横幅或三官大帝像。祭孤台上立着几块灵位,有“男孤魂之位”和“女孤魂之位”,这是召唤各方没有主儿的“饿鬼”前来受祭。为了怕施食时“小鬼”抢不过“大鬼”,还特设“儿童男女孤魂之位”的灵牌。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还增添了一块“抗战阵亡将士”的灵位,招请那些为保家卫国,防御外敌入侵而牺牲的战士。在坛前边摆有上下两层桌子:上桌放一个斗灯,下桌放神像、香炉之类。斗灯内放白米、古剑、铜镜、剪刀、小秤等物,以作避邪之用。另外,坛前还特设一排长桌,以供民众摆牲之用。中午过后,各家各户便挑起三牲、粿品、水果、纸钱、衣帽、竹笠等祭品前来祭拜。主事者分别在每一件祭品上插上一把黄、绿、红各种颜色的三角纸旗,并写上“盂兰胜会”、“甘露门开”等字形,以作纪念。之后便请和尚、道士各念其经,进行祭拜,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祭拜孤魂野鬼后,主持人便将祭品或物牌子向棚下抛掷,让那些贫苦者抢夺,这叫做“抢孤”。据记载,清代潮阳县祭孤时,还出现买犁耙、水车、家具,甚至买下穷家女孩子,分别写在纸片上,施 食时也把纸片撤下,买不起家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之现象。抢孤者有将织成漏斗形状的网袋,用竹圈将口张开,装上柄,名叫“孤承”,以承接棚上抛下的东西。在孤棚前都立有一纸糊的青面獠牙鬼王(也称为孤王)。据说是过去施孤时,各方饿鬼云集,互相抢食,秩序混乱,观音大士想加以制止,可谁也不理他。结果他只好变成鬼王,展威弹压,处理了一些欺凌弱者的恶鬼,才恢复秩序。因此后来每次施孤时,就一定要糊孤王镇坛。

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此例俗,解放前以潮阳县最为隆重,是很浪费的迷信活动。潮汕华侨众多,死于侨居地而无子孙祀拜者,被乡亲视为孤魂,多有施孤普渡之俗,延续至今。

在潮阳一带,传说过去有一个姓许的地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逼得百姓忍无可忍,于是秘密举事,乘盂兰盆会之举,杀死了土豪劣绅。后来,起义被镇压下去,人们为纪念这些义军,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也设孤棚普渡死者。

此日午后,人们纷纷抬凳搬桌,放在家门口,然后将祭品放在上面。祭品上遍插香火,拜后将香火插满沟边路旁,含有遍济四方之意思。这些香火是祭祀“孤爷”(孤魂野鬼的美称)的,不允许小孩乱拿。因此,常有大人吓唬小孩说:“若是偷拔香火,半夜要尿床子。”但常有一些调皮的小孩则不管大人的话,而大把大把地将香火拔走,用以制作玩物。

近几年来,中元节很多迷信活动在潮汕已成为历史陈迹,施孤普渡活动也已简化,而盂兰胜会在潮人聚集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港澳等地仍很盛行,这与旅外潮人重视纪念客死他乡的乡亲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关系。潮汕不少乡村,如澄海,中元节施孤普渡已较前大为简化。

二、放焰口

蔡泽民的《潮州风情录》还提到一种燃放“水灯”的习俗,就是在放大焰口时,要派船溯韩江至距城百余里的三河坝,赶在仪式开始前,边返航边点燃一只只用大陶钵制成的豆油灯,并把它们放下江里,意在引领八方孤魂野鬼前来受祭。

当法师高坐祭台之上,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一帮僧众诵念经文后,便将座边一盘盘面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便称为“放焰口”。“焰口”传说是印度的一种饿鬼的名称。这种鬼喉头细如针孔,常出口喷火焰。法师诵经是使他们的喉头放开扩大,才能咽得下食物。潮州城中放焰口时,还要派船溯韩江至距城百余公里的三河坝,赶在仪式开始前,边返航边点燃一只只大陶钵制成的豆油灯,并把它们放下江里,用意为引领四面八方孤魂野鬼前来受祭,这称之为放“水灯”。故清嘉庆《澄海县志》云:“(中元节)至晚营斋于焰口施食,放水灯照冥”。

三、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过神巫请死去的人来对话。这个神巫通常是妇女,人们用布蒙上她的眼睛,点上香,周围的人念咒,使其入迷。咒云:“观音渺渺在海中,法身去到普陀山。脚踏莲花千百瓣,手(扌克)杨柳来娶童。铜(口禾)硬硬铸成锣,铁(口禾)硬硬打成刀。童姐硬硬阿娘娶,阿娘娶童来踢跎(游玩)。去到六角亭,六角亭下香花莹,六角亭下着捧手,深深捧手拜神明。去到奈河东,脚松手亦松。去到奈河桥,脚摇手亦摇。桥顶叫娘娘勿听,桥下叫娘娘快行。去到花园花园中,去到魂树引魂人。”当发现神巫昏昏似睡时,即念“一步催,二步催,催童姐,脚行路,手放开;一步吼,二步吼,吼童姐,脚行路,嘴开口。”于是神巫就成了人鬼对话的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她同死去的人谈话。当“死鬼”拖完时,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处处人关门,鸡鹅鸟鸭上条了,请阮童姐回家门。”这样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状态,让其清醒复原。这种民俗显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民间信者不少。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请神巫“拖死鬼”,民间有不少巫婆便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

四、演戏助兴

昔时,潮安、潮阳等地乡民乘盂兰胜会日子的机会,宰杀牲畜,同时请戏班来演剧助兴,颇为热闹。清光绪《潮阳县志》云:“(中元)醵金演剧,乡俗尤甚。”可见,清代潮阳乡村中元节演戏很盛。不过中元节演戏多是演给有钱人看的,无钱人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有心赏戏呢?故有民谣曰:“有钱来看戏,无食去抢孤”。中元节演戏与平时游神时节演戏相比也显得较为冷冷清清。这是因为神仙毕竟是高人一等,而鬼是会使人害怕的,所以盂兰胜会的演剧,没有酬神演剧那么热闹。

五、游灯

旧俗,潮安等地中元节此日午后,小孩子忙着赶制鲤鱼灯,他们要模仿上元(元宵)节游灯,做一个小小的游乐。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竖上一个鲤鱼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蜡烛,点起火来,便算是简单的小鲤鱼灯了。年小的要大人代制,年纪稍大的则能够自运匠手;有些人别具心裁,经精作巧制出来的鲤鱼灯,极为美观;有些人先用番薯雕成鱼形,或者是飞禽走兽的形状,再染彩上各种颜色,维妙维肖;有些人先用面块搓成形上色后也极为好看,缀一彩旗香烛,火光美丽可观,也算是一种美术品;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用麻骨制成灯架,糊以透明蜡纸,内点明蜡烛,也算作提灯。此外,还有一种叫灯球的,普通是用荆棘所生的刺重子(跟朴子差不多),插上纸旗香火,从子心穿着一条几尺长的韧绳,可以任意的提起来,摆动盘旋,叫做摆灯球。当摆旋时,火花成为联串的长条,在眼光上起到变幻的作用。每当傍晚人们到户外时,便可看到小孩子们的鲤鱼灯、雕鱼灯、纸灯、灯球,觉得四处红光片片,烛火耀彩。特别是灯球的纸旗,摆起来索索作响,点缀静夜的热闹,也有一番情趣。不过,七月十五早给人们认为是鬼节,故这一夜,不准孩子在附近游玩至深夜,而且要早点睡觉。这样,在游灯戏乐上,不免披上一层灰色的阴影,然而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民国沈敏《潮州年节风俗谈》)。

六、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于是,孩子们常喜欢悄悄跑到别家门口偷割“稻谷”,并常因此而引起家长们的争吵和动武。清乾隆《普宁县志》载该县中元节“至夜插香列烛于路”、“农民插竹挂纸钱于田中以祈谷”。七月半正值水稻扬花季节,此俗或许是农民祭稻谷之神,或许是祈鬼灵以助农事。

七、果实许愿

旧社会私人的树木果实常被盗摘。于是,有些人便别出心裁,在果树上贴上“施孤圣果”之类的标志,许愿将树上的果实为施孤之用,这样便没有人再敢盗摘了。据说盗摘的,鬼神便会出来交涉,那些盗摘果实吃的人,不免有生病之危险。这样,这果树倒因迷信而得到保障。不过也有例外,若逢着那些比鬼还凶———“鬼都不怕”之人,他是不认告示的。有些老贼就专门要光顾这些圣物鬼物,这样老贼也就成了破除迷信者。

现今,中元节很多迷信活动在潮汕已成为历史陈迹,施孤普渡活动也简化,而盂兰胜会在潮人聚集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港澳等地仍很盛行,这与旅外潮人重视纪念客死他乡的乡亲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关系。

其实,不只中元,许多传统节日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淡化,有的更浓郁,而有的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每一种习俗都是一块块跳动的文化胎记,记录着这个时代的鲜活情感,在传承中变化,在变化中传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成为历史……

中秋节习俗

一、赏月祭月

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祭月和赏月。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祭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礼记》中就记载了有关祭月的活动。到了汉魏,祭月、拜月逐渐有了赏月的成分,这从“咏月”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秋赏月正合时宜。国为冬天霜雪大寒,清冷彻骨,不宜月下久呆;夏天则多雨,云蒸雾蔽,月辉不清;春天则梅雨连连,空气湿度大,能见度差。唯秋天天高气爽,碧天如洗,一轮满月当空,如银盘玉环高挂,此时实为赏月最佳时节。这一天人们所赏之月,最圆,最亮,月色最美,也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思。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联想到家的团聚。独在异乡为客的 人,自然更会借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对月遥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此,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模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纹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动物形状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院子中央,然后,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祭月时,常让小孩子供上新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时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

就在女人们张罗祭拜时,男人们则约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阳台上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赏月,乐哉悠哉。《澄海县志》载:中秋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赠月饼。赏月的宴会必吃熟芋,剥去芋皮,叫做“剥鬼皮”。人们还以这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酒元宵灯。”

二、烧塔、燃烟堆

潮汕的中秋节还有一种有趣的习俗,就在于是烧塔和燃烟堆。往往由村中小孩拾瓦片、砖头,然后送到晒谷场上,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东西砌成塔,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柴片都填在里面,等祭完月娘时,就将塔内的东西引燃。这时孩子们最为激动,欢呼雀跃,并且不时地撒上一把盐,噼哩啪啦,十分壮观。

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柴块分别在村里较为空旷的场地上堆成堆,拜月结束后点燃,火焰冲天。此时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烟堆点点,煞是好看。

三、降神

降神活动也是中秋夜一个神秘有趣的活动。据说,一到中秋,诸神也都出游赏月,这一天,人们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祗显灵。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降神活动,主要有关戏童、请篮姑等等活动。

关戏童即由12个少年捧着香火,到水田里拔来一株水稻带回晒谷场。大家围着唱:“关呀关,关戏神,戏神雅雅来显身??神来演老爹,神来演老爷。老爷老爹去底处,老爷老爹来显身。“这样反复唱上二十来分钟,就会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样跳出来,手舞足蹈地唱”关蛤婆“。唱一阵后,要往此人脸上喷水,方可复原。而请篮姑是妇女们的游戏,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用一件女人穿的衣服披在竹篮四周,然后在篮子里放一个椰子壳,这就是篮姑了。降神时,两个人面对面地盘坐在地上,用手托信竹篮,前面放一张矮凳,其他人则唱”篮饭姑,篮饭神,盘山过岭去抽藤。抽藤缚篮饭,篮饭老老诓神。“如果有神,那第这篮就能以叩头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冬至的习俗

冬至,潮人称为冬节。潮人把冬至当小过年,故潮谚说:“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云:“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阴阳日月万物之始??故有履长之贺。”因为这天是周历的元旦,所以古共常在这一天开展重要活动。例如上古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登观天台天象,并将所见天象刻在筒策上,以附会一年的人事吉凶。汉魏时用夏历,但把冬至称为亚岁,同样在这一天进行重要的祭祀或其它活动。《初学记》卷四引《宋书》曰:魏晋“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二程语录》卷十二云:“冬至节令命妇进表,贺太皇及太后太 妃。”可见古人是把冬至当作小年来过的。

潮汕一带,冬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末儿,做糯米汤圆。到冬节前一天,吃过晚饭,家中主妇就张罗把一个大箶(浅沿的笸箩)摆在矮凳上,把糯米粉末儿揉成搓成团。然后,一家人无论大小都围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大的冬至圆。有些人故意搓一些大小参差不齐的,这叫“父子公孙”圆,象征岁暮之际,一家人圆圆满满。冬至日天亮之前,勤劳的主妇就用红糖煮熟 “冬至圆”,盛于碗内祭拜祖先及司命帝君。起床之后,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圆,这样才算添了一岁。如果有家人外出不归,那么一定要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归家时,做一碗汤圆给他吃。

除了人吃冬节圆外,人们还用以喂牛。如果牛不吃时,要想方设法用甘蔗叶包信哄它吃。此外,还得在牛的前额、双角、脊背、尾巴贴上圆,让它跟主人添寿添福。这一天,人们也要在家里的门环、牛栏、猪圈等处贴上冬节圆,灶头也得放上五、七颗。

传说,有一年冬至,闽南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个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圆给女儿吃,但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父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齐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也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至圆后便分手了。后来,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日子好过一点了,但她天天思念父亲。到了冬节时候,更是忧伤万分。她的丈夫问起原因,妻子就将详情告知。后来夫妻俩想了一个方法,在大门环上贴了两颗大大的冬至圆,心里想:“父亲若看到,定会触景生情。这样,年复一年,这习俗终于沿袭下来。

冬节吃“圆”,可能源于吃“馄饨”。《帝京岁时纪胜》云:“冬节日祀祖以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语谓‘冬至馄饨夏至面’。潮汕人不在元宵吃汤圆,而在冬节吃,可能与古代冬至吃馄饨有关。《燕京岁时记》亦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今潮汕人所吃的有馅汤圆——鸭母捻,便类此说。

也有人用冬节圆来占卜生男或生女。如果这一年有人家娶新媳妇,那么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投进一颗汤圆。然后让新媳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圆打上来,那则预兆生男孩。有人则将放在筛里的汤圆每次取出两颗,一直取到最后,如果剩下一颗,则预兆生男孩。

诞生礼

一、祈 子

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谐音。因此,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的问题。正如潮州俗谚所说:“有游灯,家时生千丁;无游灯,家时要绝种。”因此,每当元宵晚上游灯,就有许多人敲锣打鼓,抬着神像出游,几乎每人手里都提着一盏灯,跟着神像一路游行到各姓的宗祠里,大放焰火。游完回转神庙,各姓人家都用三牲果饼酬谢神明,以祈得子。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每一年祭拜公婆时就点燃这盏灯。祭拜后不能吹灭,而应该让其自然熄灭。

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猴岛的“上灯”活动。海丰一带,那些去年生男孩的人家要在正月十三那天举行“开灯”、“庆灯”活动。在神庙里或宗祠里挂起许多花灯,这就是“开灯”。同时还备茶菜邀请亲戚邻居一同来吃喝,这就是“庆灯”,又叫“喝灯茶”、“吃灯桌”。隆重的要具备牲礼,祀神祭祖。这天晚上灯烛辉煌,锣鼓喧天,一直闹到深夜。也有一族族众联合举办“灯酒”的,即生了男孩的同族人集中在祠堂里于同一天举行盛大“庆灯”宴会。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而这些花灯和大彩凤,就成了那些娶了媳妇而尚未产育或只生女未生男的人的争夺对象。他们在菩萨面前掷杯许愿,派人把一屏花灯送到自己家里,然后兴高采烈地把花灯屏挂上厅堂,让四邻亲戚前来赏灯,预祝他家早得贵子。当然,那一只象征吉祥的彩凤,更是难求。无论是得花灯还是得彩凤的人,到明年“上灯”时,必偿还一屏新扎的花灯屏或一只彩凤。

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旁,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摸妈祖轿,也算是沾了光。妈祖是海神,同时又是赐子的神祗。《三教搜神大全>>载:妈祖“尤善司孕嗣,一邑共奉之。邑有某妇醮于人,十年不字,万方高祷,终无有应者,卒祷于妃(指妈祖),即产男子嗣。是凡有不育者,随祷随应。”同广州人崇信“金花娘娘”,福建人崇拜“临水夫人”一样,潮汕人把妈祖作为施赐子嗣的神祗来崇拜。

送子观音也是人们所崇拜的施赐子嗣的神祗。潮汕农村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观音菩萨原来是男的。一天,他驾着彩云经过一个将临产的妇女家上空,听到难产妇女的凄厉叫声,动了恻隐之心。但作为男子身份不便,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接生婆,进去帮助那位临产的妇女。那妇女顺利产出了婴儿,菩萨却受了污秽,回不了真身。

在民间的习俗活动中,还有不少是将这一种期得子的心理寄寓于民俗活动方式中。像新娘出嫁时,除了备一盏油灯外,还得备些龙眼干,潮汕人称之为“桂圆”,除含有富贵圆满的意义外,也含着早生贵子的愿望。婚后第二天,农村人总喜欢将新娘引到井边,往井里投放一颗汤圆,然后让新娘打水。这新娘应该眼急手快,将汤圆打起来,这就意味着新娘这一年能够得贵子。以汤圆喻子嗣的习俗,另有一种就是每年的冬节,家家户户都做汤圆。那些在这一年结婚的人家,搓完了汤圆后,总会将汤圆数一数,如果汤圆是单数,那么意味着生男孩;如果是双数,则意味生女孩。

二、保 胎

妇女有了身孕,便有了许多禁忌,如忌动砖瓦土石、修葺房屋、拆窗、砌灶等,唯恐触动了胎神;忌钉钉子,恐有死胎之虞;忌动剪刀、针线,因为剪刀能断东西,针线、锥子等会扎穿衣物,动了这些利器,恐怕会伤了胎神而生下缺耳朵、瞎眼睛的孩子;忌捆绑东西,否则会生十指不会伸直或者手脚变形的怪胎,或者肚脐带会缠绕在胎儿的脖子上;忌搬动大型家具、器物,更忌安床,否则会导致流产,滑胎;忌接触嫁娶,孕妇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不能到新娘身边去,也不能摸新娘的轿子,嫁妆,忌进洞房且坐到新娘的床上,否则,于双方都不利。孕妇也忌接触丧葬。

三、生 产

妇女临产时,必须请来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产房里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样离开产房。有些人为了分娩顺利,还会到庙宇里去祭拜“催生娘娘”,保佑顺产。怀孕至十个月,有的孩子尚未呱呱坠地,产妇的娘家就送来了一个熟蛋,意思是像母鸡下蛋一样顺利,这就是“送催生”。

产妇产下婴儿后,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滨沙滩,据说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胎衣撒上草木灰,密封在坛罐里,放在床底下。当做父亲的干完了这些之后,就立刻到产妇的娘家报喜。于是,产妇的娘家就必须准备鸡蛋送到产妇家,为其补养。

在过去,“办鸡蛋”是一件颇为隆重的仪式,但日子不一定选择在婴儿初生时侯,而是在婴儿出生1月或1年以至5年期内。择吉选日之后,即赶紧裁制小衣服,小衣服的件数视娘家财力而定,少则十二件,多则五六十件。还一些金银饰器,诸如手镯、项链、脚镯之类,作婴儿的礼物。礼物之中,鸡蛋是必不可少的。当娘家把这些礼物送到女儿家时,产妇家必须煮甜糯米粥招待来客。有的地方是由娘家送来“乌豆酒”,乌豆酒的制法是将乌豆煮熟后加浓糖,然后和以白醅酒。但现在这种繁琐的仪式已经少见了。

四、坐腊、开荤

产妇在产后一个星期内,产房不能透风,这段日子叫做“坐腊”。因为过去潮汕乡村,产妇一般由接生婆接生,而接生婆的器械落后,使用的工具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如果没有严格的护理,极容易感染病菌。到了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吃肉、吃鱼来滋养身体。同时,还要备办礼物送给邻里亲朋,生男孩的送甜面条,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圆子,称为“圆仔”。接受这些东西的人家要备鸡蛋五枚以回赠。到了满月,则必须备办丰盛的酒菜宴请亲朋好友,叫做喝“满月酒”。

为使婴儿顺利长大,又有一系列民俗活动。有的人会购买耳环、脚镯给小孩佩戴,据说这样就可使小孩长寿。有的人将小孩的生辰日月,交给算命先生收禁。收禁的法子,就是把孩子的时辰八字写在布上,放入坛里,算命先生念咒作法后,为求收禁的孩子请来一张神符。然后,做母亲的便将神符缝在一个红布袋里,让小孩随身带着,等到来年新正才将神符交付给算命先生开禁。还有,就是设置公婆神位祭拜。公婆━━潮俗认为这是一对夫妇,是看护儿童的神祗。祭拜公婆时,使用的灯,就是新娘带过来的那盏灯。

丧葬习俗

一、筑生居

潮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修的墓。为什么人没有死,就要修筑坟墓呢?人们普遍认为:一块墓地风水的好坏,会关系到一家子孙的福灾,此所谓“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寿延促,亦由坟垄所招”。故此,人们选择“风水”时总是十分慎重,务必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宝地选定后,即可开工修筑“生居”。“生居”修筑完毕,便可树墓碑。一般人死后碑文上的字要涂绿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涂上红色,以示人尚未死亡。

二、预购棺木、寿衣

除了预先选择墓地外,有的还提前准备棺木、寿衣。棺材通常选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细密坚固的优质木材。棺材的形制多呈长方匣状,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构成,尺寸大小视死者的躯体而定,以适中为度。民间丧葬用棺视其家资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细作,髹漆结彩,极尽奢华;穷者薄板白棺,简易粗糙。寿衣的制作要择日选时,制成后要单独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压。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除去霉气。

三、丧葬程序

1, “买水报地头”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脚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还有一道“报钟”程序:停尸后,死者儿孙俱执白灯笼,列队前到土地庙或者城隍庙“办哭”,向土地神或城隍爷“报告”家中死了亲人。报钟后,即派人到亲戚、死者生前友好的门口报丧,称“赶老”。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表示惊悉,二来向报丧者表示谢意。这就是潮汕俗话所说的“买水报地头”。

2, “收殓”

即将尸体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举行“饲生”礼,由孝子、儿媳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这是古代丧礼中“饭含”的承延。古人认为,饭含是尽孝之道,“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使亡故的亲长和生人一样享受饮食乐趣,同时也报答死者抚养之恩。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才可入棺。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并念:

安头钉,万事兴;安二钉,仔孙昌盛;安三钉,三朝元老;安四钉,四季兴隆;安五钉,五代同堂;安六钉,安到圆,内外仔孙富贵万万年。

如果死者是男,棺木油红漆,并由族中上辈封棺。如果死者是女,棺木油黑色,并由外家上辈封棺。这就是大殓。

3. “成服上孝”

成服上孝。大殓后,死者家属亲眷要披麻戴孝,“成服上孝”,这也是古礼之一。丧服的形式有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死者亲属按亲疏关系而穿用不同服饰。“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意思是割布作衰,不言裁割而言斩,意思是取悲痛至极的意思。这种丧服用极粗的生麻布作成,不缉边,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没有装饰,衣缝向外,裳缝向内,裳前三幅,后四幅。胸前缀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布条,谓之“衰”;冠用厚纸作成,宽三寸,长跨过头顶,再用一根麻绳缠在额下,谓之“武”;多余的麻绳从两耳边垂下,谓之“缨”;头和腰部各缠以单股和双股黑麻,谓之“至[右边加绞丝旁]”手持竹杖,脚穿草鞋或麻鞋。“齐衰”用粗麻作边,缉边,衣、裳边和下际皆缝起,其他形制与斩衰相似。“大功”意思是指做工粗糙,用熟麻布做成。麻布经过加工,色白较细。“小功”意思指作工细小,用较细的熟麻布作成,质地比大功细密。“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极细的麻布制成,作工更加讲究。

孝子手执由族中长辈或母舅赐给的哭丧棒,并念: 日落西山,母舅赐杖;儿孙有孝,代代荣昌。

父亡子手执竹杖,因竹有节,意为节哀;母亡子手执桐杖,意为哀痛同于丧父。

4.出葬

灵柩在厅堂里放置一天,在这期间,亲戚、朋友便前来凭吊。办丧事的人应该在门口放一盘石榴枝叶和红头绳扎成的小花朵,吊唁者走出灵堂时各拿一枝,以示除去晦气,带来幸运。

一天后即出柩,也即送葬。出葬时,棺材上盖上一张描龙绣凤的缎棺盖。当棺材抬起的时候,要将安置棺材的两只板凳踢翻。这时,死者亲属必须放声大哭。出柩时,前头是挽联唁轴开路,然后是一个人在棺材前面撒放纸钱,贿赂孤魂野鬼,以免骚扰。左边扶棺的是孝子、孝孙、孝婿;右边扶棺的是孝媳、孝女。跟随在后面的是亲戚、生前好友及本族老人。以前,亲属送葬必须穿白长衫,所以潮俗说“穿白长衫缀行”。

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桥头,送葬的人,无论亲疏内外,一律与死者拜别回家。这时死者亲属要端出一盘糖让送葬的人吃,以示祛邪。送葬人回到家中,不能直接跨进家门,而是应在事先置放在门口的一盆浸有红花与菝草的清水中洗涤。

棺材由孝子孝婿护送到墓地安葬,棺材在途中不能歇息。不然的话,会使死者阴魂流落荒野,无可归宿。故俗语说:“棺材扛上肩━━孬歇。”所以,每次抬棺材必须有两组人马,若是其中有人累了,才有人来接替。

棺材到了山上时,先在圹里播种子,拿出一些稻谷也好,麦种也好,撒在圹里,并念道:

种子落土万年青,内外仔孙大发家。

一种落土万种收,内外仔孙富贵盖亚洲。

种子播落坟山,福荫子孙做大官。

种子落土发四季,内外子孙大富贵。

种子叠坟头,亲朋友人人富齐齐,

仔孙代代富雅敖[下面加力字]。

种子播到圆,内外子孙富万万年,

亲朋戚友人人赚大钱。

最后收一些种子回去,并念: 种子播来播去播有剩,分乞仔孙去大赚,人人富过曼谷阿陈弼臣。

5.脱孝.“回灵”

葬毕,送葬者脱去孝服,孝子在墓前点焚大贡香,把亡灵请回家中祭祀,称为“回灵”。亡灵到家后在家中设灵堂,逢七日祭奠一次,称做“头七”。到“七七”(49天)或百日始毕,称“脱孝”。脱孝时,要请“师公”诵经超生,保佑亡灵安宁,并早日投胎出世。这时,家属要糊纸床纸被,金童玉女,以供亡灵享用,并做“白馃”分送亲友。

二次葬

在过去,还流行着二次葬的习俗,据《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10年或20年,则易其棺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非一二缙绅明理之家,鲜不为俗所移者。”,风水的选择关系到后代人的福灾,所以必须在踝骨、腿骨、脊椎骨等按顺序取出来。打扫干净后,又按蹲坐姿势把骨骼一一装进一个口小腹大像花瓶一样一陶坛,这个陶坛就叫做“金罐”。捡骨头时要小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小部位,更不能摆错位置,如果骨头显金黄色,说明风水好,可重新将金罐埋进去;如果,骨头呈黑色,则说明风水欠佳,必须重新找墓地。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