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探寻杨柳青木版年画“活化”密码

欢乐京津冀 一起过大年

田女士的孩子和“津味中国年,龙腾新时代”主题海报合影。 田女士供图

天津北方网讯:农历龙年将至,津城年味十足。许多市民发现,熟悉的天津街头有了不一样的风景,全城开启“迎春接福嘉年华”模式。除了红彤彤的“福”字、吊钱、灯笼、中国结等“春节气氛组”,还有抢眼的“津味中国年,龙腾新时代”主题海报里的津娃。

不一样的年画娃娃,主打“津味中国年”

在文化中心地铁站,市民李璐被一个个不同场景下的津娃吸引了,“这些‘萌萌哒’的年画娃娃和印象中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大胖娃娃’不一样,不过,看着就喜庆可爱。”

“我们在地铁站和火车站,都看到了‘大胖娃娃’。孩子专门拍了照,我还发了朋友圈,好多人点赞,他们说‘天津的年味出来了’……”带着孩子去北京玩的田女士,觉得一路上看到的津娃,既有天津传统文化特色,又有时代气息。

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可在友谊北路等26处城市人行天桥及跨快速路立交桥,友谊北路银都大夏、南京路凯旋门等29处城市重要户外广告设施,乐园道万象城、国贸中心、天津西站南广场等32块户外大型LED显示屏,天津站、五大道等周边道路的256块智能路灯LED显示屏,长江道、南门外大街、狮子林大街等152处公交候车亭和地铁站出入口,“三站一场”等处,看到这些喜庆可爱的津娃,主打满城沉浸式体验“津味中国年”。

激活民间传统艺术,让非遗焕发新光彩

天津杨柳青画社社长刘岳介绍:“这组海报是我们画社创作的,以杨柳青木版年画《龙舞丰年》为主图,以津娃在6个不同场景开开心心过大年为副图,分别是《津味儿·拜大年》《津味儿·包饺子》《津味儿·放纸鸢》《津味儿·逛庙会》《津味儿·听相声》《津味儿·摊煎饼》,组成‘1+6’主题海报。这是画社激活民间传统艺术,让杨柳青木版年画焕发新光彩,让非遗‘潮’起来的又一次尝试,希望能为全市人民营造出喜庆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同时让更多人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走近非遗,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柳青木版年画《龙舞丰年》由画社已故的老画家那启明原创,画了三个胖娃娃在舞龙的热闹景象。其女那欣告诉记者,龙年将至,这幅生肖娃娃画被重新绘制、精心设计,“我也是画社员工,看着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由衷地高兴!”

在天津杨柳青画社,老一辈的工匠精神时刻激励着后来者,而后来者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理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杨柳青木版年画。《拜大年》《摊煎饼》由传承人郭津伟创作,《包饺子》《放纸鸢》《逛庙会》分别出自传承人刘佳、王艳、高筵之手,《听相声》由画社创研发展部负责人江楠和新人冯明玉打造。

这6幅画中,一对男女津娃,或戴龙头帽作揖拜年,或挽起袖子包元宝饺子,或女孩拿糖葫芦、男孩放风筝,或一起舞龙,或来一场相声表演,或站在煎饼馃子摊前,画面整体简而精,富有动态感,满满吉祥喜气。6位创作者均表示,“我们希望以简单的布景、动作,生动的场景描绘,勾勒出津味浓郁的6个开心过年场景,充分表达出新时代天津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许。”

“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其中娃娃画是最有辨识度和最受欢迎的。这6幅图的创作素材都来自杨柳青木版年画,这对津娃以传统年画中的娃娃造型为基础,创作者结合了现代创作手法,让娃娃的发髻、服装、形象,更加卡通化,也更具现代感和萌趣感。像女孩、男孩身上分别装饰的莲花、鲤鱼图案,灵感就来自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经典作品《连年有余》。”刘岳透露,这组海报的背景图均来自画社传承人手绘海河沿岸重点景观的《海河绘》,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基础的新娃娃形象,配上世纪钟、天津之眼等天津地标,凸显“津味中国年,龙腾新时代”的美好愿景。

创新画风不能丢掉老手艺,根深才能叶茂

“晚上开车等红绿灯时,看到路边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我们创作的津娃,感觉还挺激动的。”王艳师从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冯庆钜,她觉得很荣幸,能和同事一起让杨柳青木版年画“萌”起来,“传统年画里的娃娃‘画诀’是,‘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眉毛眼睛一块凑,千万别把骨头露’。我画《放纸鸢》时,在传统‘画诀’的基础上,对娃娃进行了夸张处理,让娃娃更加可爱。”

“我爱人出差回来,在机场看到津娃,很惊喜。我儿子坦坦在幼儿园的小伙伴也羡慕他有个会画娃娃的妈妈。”创作被认可,刘佳很开心。入行15年来,她从不觉得重复画这些会枯燥,“积累经验和提升水平的过程,本身就是乐趣。”在她看来,年画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情感表达,“寄托着人们朴素的生活理想。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寓意美好,以研发的心态沉浸其中,我觉得非常治愈。”

看到津娃出现在大街小巷并被认可时,每个创作者都满心欢喜,“更坚定了我们传承、保护非遗的信心。当然,无论如何创新画风、发掘新题材,都不会丢掉勾描、刻版、套印、彩绘、装裱这套老手艺。这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让年画中蕴含的民间符号成为有故事的国潮品牌,“活化”传统文化

为了激活更多优秀的古版,天津杨柳青画社副社长杨文说,画社启动了“老版复生”项目,对社藏古版进行全面、持续的复制,将线版作为创作稿,在随类赋彩中追溯古人经验,在投产过程中完成技术攻关,锻炼年画创作人才,并逐步建立勾描、刻版、印制、彩绘专业技术岗位的生产标准。

作为“老版复生”项目主创,王艳介绍,首批选择了6幅娃娃画,均无套色版,赋彩难度较大,“赋予颜色就是让娃娃‘鼓起来’,既要立体也要鲜活,为此我设定《鱼龙变化》是俏皮灵动,《吉庆有余》是温润可爱,《二八登科》是敦厚呆萌……”王艳将“老版复生”整个过程制作成了工艺思维导图,贡献了当代青年传承人在“老版复生”实践中的新民间经验。

探寻杨柳青木版年画“活化”密码,是当下的课题。杨文说,杨柳青木版年画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烟火气息,对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生活、提炼中华优秀文化符号、传达天津城市气质具有现实价值。画社传承有续,拥有优秀的原创队伍,将继续创新解构年画艺术符号,创造性转化为生活实用艺术品,力求将年画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大众生活,以亲近生活与时尚的态度“活化”传统文化。杨文表示:“我们有信心让杨柳青木版年画成为一个实践样本,让中国年画中蕴含的民间颜色、民间符号、民间心愿成为有内容、有力量、有故事的国潮品牌。”

杨柳青木版年画焕发新光彩的故事还在继续,津沽大地上点亮非遗的故事生生不息。(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