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如何破前场高位逼抢?

这个问题当年 @yang cao 的回答其实已经比较完善了

但经过几年,高位压迫战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上赛季球门球规则调整更加鼓励高位压迫,故破解高位逼抢(高位压迫)的方法也需要有相应的升级,因此有了对这个老问题进行补充回答的想法

如@yang cao所说,全面压迫的出现让前场压迫不仅仅是前锋与后卫的较量

马竞(黄色)全面压迫示意图

为了应对这种高强度压迫,门将的脚下技术、中卫的出球能力、中场的持球推进能力都成为了顶级联赛球员的必备要求。

后场球员在对手压力下的摆脱出球,后腰、后卫及门将之间的相互策应传球,中前场球员的回撤接应,这些都成为球员训练的日常。

更有甚者,在球队后腰、后卫位置安排有持球摆脱能力的球员来应对对手的高位压迫:

蒂亚戈后场摆脱推进是上赛季拜仁应对高位压迫的利器,本赛季拜仁的“艰难”与蒂亚戈的离队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

全欧疯抢的于帕梅卡诺,能以一己之力化解对手的高位压迫

可以说,最近几个赛季,世界足坛中后场球员的出球控球能力得到了全面升级,导致全面压迫的风险无限被放大,加之这种压迫模式体能消耗巨大,目前已经不是顶级联赛球队高位压迫的首选。

守中放边,高位压迫的常规选择

守中放边是目前世界足坛普遍采用的高位压迫战术之一,对付4后卫阵型最常用的压迫手段,我们先来了解这种模式的高位压迫是如何操作的,再来聊如何破解目前的这种高位压迫。

这种压迫模式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对手中后场中路布下重兵,限制对手由中路向前推进,放对手的边路,对手若向中路出球,中路接应点很容易陷入至少3人的包夹,攻方只得向边路出球(绿箭头)或者回传门将:

目前最普遍的菱形4-4-2前场压迫示意图

第二阶段,对手传球给边后卫,利用球运动的时间,己方边后卫前压,同时整体阵型向该侧移动,形成压迫强侧,利用局部人数优势“绞杀”:

即便绞杀失败,对手的进攻也是从后场边路发起的,相对威胁较小,球队整体阵型也有回撤的时间,退守“摆大巴”往往是来得及的。

因此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高位压迫战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高位压迫的风险已经没有那么高了,许多弱队在面对强队时也会坚决的执行高位压迫而非摆大巴就是这个原因。

18-19赛季欧冠决赛,利物浦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压迫策略,马内萨拉赫两人给热刺中卫门将施压,菲尔米诺稍稍后撤形成菱形中场4人组,阻止对手从中路推进,放空热刺两个边后卫:

热刺两名后腰只要接球就会陷入至少3人包夹,无法有效从中路推进

那么,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面对守中放边的高位压迫,持球方该如何应对呢?

开大脚

首先,开大脚肯定不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办法,球在空中飞行需要时间,防守方有时间收缩阵型在球落点附近形成局部人数优势,即使己方有一个靠谱的高中锋,争抢一点的成功率高达60%(已经很高了),可接应二点球的队友依然会陷入对手包夹,我们再假设二点接应球员骨骼清奇,1v2甚至1v3的情况下有50%几率可以控制住二点球

换句话说,最理想情况下,利用开大脚化解对手高位压迫的概率只有30%(这只是化解高位逼抢的概率,距离攻到对手球门还有半个球场的距离)

再换句话说,开大脚我方有七成以上的几率将球权拱手送给对手,而且对手是直接在中场得球可以直接组织进攻,我方连高位压迫的机会都没有。

即便是诺伊尔+莱万+穆勒这三个环节都能做到最好的球员,一样无法依靠开大脚完成一次进攻

另外,上赛季球门球规则进行了调整,原来是球开出大禁区后才对手才可以抢,现在取消了这一限制,这就导致了在开球门球时变成了这个画风:

压迫方可以提前布置好阵型,球一开出就进入禁区逼抢,持球方出球更为困难,想获得从容开大脚的机会更为不易

转移弱侧

开大脚效率太低,并不是最优解,我们还是要在地面山做文章。

既然压迫放的诉求是将持球方逼入自己的压迫强侧,利用局部人数优势在强侧进行绞杀,那持球方自然要想办法将球转移到弱侧。

持球方边后卫即将接到传球时,队友要利用跑位给边后卫提供出球线路,帮助边后卫化解对手的“围剿”,将球摘出来后再伺机转移至对手压迫的弱侧,化解对方压迫

最基本的,如上图,同侧中后卫出球后向边路移动,为边后卫提供一个安全回传点,之后球沿着中卫-门将-另一侧队友的线路将球转移到弱侧

但更多情况下,仅仅靠中卫拉边给边卫提供的一个出球点还是不够的,中场乃至前场球员也需要向边后卫靠拢,提供更多的出球线路,化解对手围剿:

还是欧冠决赛,埃里克森回撤接应,为边后卫提供出球点,热刺从而获得向弱侧转移的机会,化解利物浦的高位压迫

上图情况算比较理想,有时候一次横向转移到弱侧并不能完全化解对手的压迫,对手阵型也会迅速整体向这一侧移动,将刚才的弱侧变为强侧,开启新一轮的压迫。

如图,单次转移到弱侧并不能保证化解对手高位压迫

持球方需要在自己后场不断横向转移,调动对手阵型跟着横向移动,每次成功的横向转移都会让己方阵型向前推进一点,对手阵型在不断横向移动中也会出现不协调一致的情况,出现破绽被我方利用。

后场横向传递,让对手整体压迫阵型在移动中出错

把应对这样的前场压迫想想成破大巴,只不过是对手的大巴开到了自家门口,二者核心是一致的,均是调动对手阵型横向移动,从中寻找破绽。

与破大巴相比,后场的“不断地横向转移”要更加的困难,需要中前场球员回撤做墙,不断的构筑三角站位为持球队员提供出球点,甚至需要不断地在后场进行“ón”。

当然也有好消息,对手摆大巴,你就没有多少纵向空间可以利用,而应对高位压迫,可利用的纵向空间就变多了。

后场U型传递的过程中,一旦对手一线压迫人员稍有放松,给到己方后卫观察思考的时间,一脚精准长传,己方速度型前锋就有发挥的空间

关于己方有速度型前锋,应对对手高位压迫,利用纵向空间的战术我个人账号在之前莱比锡的战术分析中提到过,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PS:关于“ón”的深度诠释:

大圈战术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什么?你中路囤积重兵不让我走中路推进,好啊,那我就彻底不走中路了呗,你中路的重兵自己玩去吧。

大圈战术,曾加己方边路人数,让对手的压迫强侧没有人数优势,从边路强行突破对手的压迫

如上图,还是利物浦欧冠决赛,后腰法比尼奥下沉至中卫线,中场中路完全放弃。

让两名被对手“放弃”的边后卫成为进攻的实际发起者,边锋及边中场向持球边后卫靠近,让压迫方的压迫强侧无法形成人数优势,持球方在边路寻求推进。

一旦对手阵型整体向这一侧移动,边路推进受阻,球会沿着罗伯逊->范戴克->阿里松->马蒂普->阿诺德的线路转移至另一侧,或者直接由后卫线斜长传打身后找另一侧斜向插上的萨拉赫或马内

当然,这种应对方式也与利物浦的阵容特点有关,利物浦的中场本就不以组织进攻见长(蒂亚戈来之前),且两个边后卫有出色的球商、视野和传球能力

我们哥俩身价高是有道理的总结

对付现在最流行的“守中放边”高位压迫,依靠开大脚是效率极低的,某种意义上讲,逼迫持球方开大脚即是高位压迫成功。

常规办法是寻求弱侧转移,双方就制造压迫强侧与转移弱侧进行博弈,个别球队亦会有特别的应对之法。

最后,“守中放边”只是现在较为常用的高位压迫模式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至于其他的压迫模式及应对之法,之后再找机会补充吧。

彩蛋

守中放边,再绞杀对手边后卫

但边后卫与边后卫的体质不可一概而论

压迫有风险,放边需谨慎,有的边后卫他一个滑铲就过去了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