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金融科技赋能担保行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1月29日,网金社CEO吴志刚受邀出席2018年中国担保论坛,就行业如何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等问题参与了研讨。

作为主办方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技金融平台,网金社一直坚持聚焦小微企业,用金融科技赋能担保行业,走出了一条为小微企业提供灵活、便捷金融服务的创新之路。

科技赋能担保业核心风控能力

金融业务从诞生到现在,风险控制金融业务中永恒的主题。各种金融从业主体,如银行、信托、券商、保险等,其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本质上是趋同的。担保业务如果在风险控制的手段上没有更多的差异性和领先性,终究只是一种阶段性存在的业态。随着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也在逐步统一。担保业务的监管红利也在逐渐消失。如何提升担保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风险处置能力,以及如何提高业务整体效率和降低成本已经成为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网金社CEO吴志刚在论坛中指出:“一个理性的金融机构绝对不应该是靠扩大风险容忍度来发展业务,而是应该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更多的风险控制手段来获得健康良性的发展。目前来看,科技应该是最好的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工具。所以我认为如果风控是担保的核心能力,科技赋能就是担保机构唯一可行的发展路径。”

科技“推动”亟待转变观念

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为金融行业带来了难得机遇,传统金融机构利润可观。在“遍地是金”的年头,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水平没有迫切提升和改进的压力。现阶段,在个人消费领域、小微企业供应链领域等,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开发出了有顽强生命力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对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理念和风控手段是巨大的挑战。

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推动担保业务的发展?吴志刚表示,科技在担保业务的应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统一思想,把公司发展all in到科技上,才能“推动”担保业务的发展。而“allin”的体现就是以风控体系的平台化、流程化和数据化为导向来重建公司业务架构、管理架构和人才架构。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担保公司需要拿出新的眼光和标准来审视客户,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差异化的经营战略,重新构建更科学更有效的风控体系,优化内部考核机制,完成蜕变和成长,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

网基于大数据风控的应用助力担保机构

实现差异化服务小微企业

不同于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具有显著的特征,周期短、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而传统的融资方式、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下,小微企业融资难仍然是老大难。

网金社借助金融科技,深入挖掘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成因,为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2016年底网金社和几家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一起推出了“付税宝”业务,通过与海关的支付平台对接数据,建立了基于大数据风控的中小企业授信模型,为进口企业提供了纯信用的线上借款交税服务,真正实现了商业化可持续运作的关税担保业务。“付税宝”服务对象是标准的小微企业,平均单户授信在80万元,目前累计业务开展3个多亿。通过科技赋能,在风控和效率、成本上为担保机构差异化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了思路。

其他几位专家纷纷表示赞同,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有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难题,担保机构要抢抓机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小微三农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担保机构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实现“服务小微三农,防控金融风险”的定位,才能在三大攻坚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在推动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渗透金融的每个“细胞”,改变着传统金融业务的DNA。

目前网金社已经与多家担保公司一起,就基于供应链的电票加保,基于TMC服务的中小企业差旅融资,基于物流数据和司机个人征信的大货车融资租赁等业务场景进行研发和实践。

随着科技+金融的融合和应用不断深化,网金社将进一步赋能传统金融机构,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