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沉浮中的“现金贷”,和它度过的艰难一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盛夏到入冬,现金贷仅仅用了43天。

12月1日晚间,现金贷监管靴子落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划出了行业的三大门槛:综合利率36%以下、牌照经营和场景依托。

仅仅1个余月前,美国东部时间10月18日,现金贷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连续创业者罗敏成功将趣店带入美国资本市场,这家曾因“校园贷’业务受到质疑的创业公司似乎在纽交所成功洗白“原罪”。

然而,危机也正从此时酝酿。在一篇名为《趣店罗敏回应一切》的文章里,在提到催收问题时,罗敏说了一句日后引发极大争议的话——“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

这让罗敏和整个现金贷行业一时间卷入了舆论漩涡,高利贷、风控系统薄弱、暴力催收等问题被放置到舆论聚光灯下。在中概股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一家公司和行业能在上市短短几天内获得如此巨大的关注以及铺天盖地的质疑。现金贷在此期间渐被标签化,甚至被称作民间高利贷的“线上版”。

监管紧随其后,11月2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紧急叫停新设网络小贷。大约一周之后,随着文首提到的那则《通知》的落地,“现金贷”迎来一波清理整顿的生死大考。

行业此后迅速呈现出了一幅凛冬图景:大量现金贷平台首次逾期率暴增,一边大力催收,一边“捂紧口袋”减少放款;部分借款人则摆出骑墙姿态——一边疲于应付催收,一边寄希望于平台倒闭,自身欠款不还而销;数量庞大的助贷机构则陷入“身份焦虑”——它们既无牌照傍身,又无法从事风控等“核心业务”。

“行业内不少人都对他(罗敏)有一定意见,他的言论让舆论过度集中在这个行业。”上海一名现金贷平台CEO对钛媒体直言不讳表达对于罗敏的不满。但也有业内人士对钛媒体表示,趣店作为头部平台并且在美上市,是合规程度最高的平台之一,但是“阿猫阿狗都能放贷”的状况把行业拖入乱象。

跳出事件本身,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和冲突也在关于“现金贷”的讨论暴露无疑。对于监管层的严厉新规,行业内赞赏者众,但也有不止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监管“这一刀切地太深太重”,而万穗小额贷款公司原董事长张化桥则撰文直陈“现金贷的新规令人失望“。

定义“现金贷”

事实上,此次引发舆论热议的“现金贷”一直缺乏严格定义。很多人将其视为欧美“发薪日贷款”的国内翻版,它的特点在于无抵押、小额、短期,其依赖的信用依据是借款人的工作及薪资记录。由于借款人承诺在下一发薪日偿还贷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及费用,因此称发薪日贷款( loan)。

而此次的《通知》则对于“现金贷”进行了相对明确的特点概括——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

整体消费金融行业近年来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具体的模式选择上,各家公司侧重点不同,其中在是否依托场景的问题上,形成了两类不同的产品——无场景的“现金贷”以及基于消费场景的消费分期、消费信贷业务。仅从定义上看,依托真实消费场景的消费分期、消费信贷业务,被明确排除在此次监管的规范范畴内。

除场景要求之外,《通知》还设置了以下几大门槛:

上述门槛对于现金贷行业的打击力度是显而易见的。来自网贷天眼的数据,截止2017年11月21日,市场上共有网络小贷牌照249张,其中完成工商注册的229张,已过公示期但尚未完成工商注册的网络小贷牌照20张。

相较之下,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数据显示,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约有2693家,将近有90%的平台将处于“裸奔”状态。

除此之外,利率红线直接切断了“现金贷”的暴利土壤,资金来源的要求则让现金贷陷入了“断粮”之虞。

对于这2000多家存量现金贷来说,它们刚刚度过了艰难一周。

焦虑的助贷

“虽然目前牌照的价值很明显,但我们现阶段对牌照的需求并不强。”一名现金贷平台CEO对钛媒体如此表示。

其对于牌照的“漠视”的底气在于——“我并非放贷机构,而是助贷机构。而《通知》仅要求前者持牌经营。”

所谓助贷,简言之即帮助能够放贷的持牌机构进行放贷,从中赚取费用的行为。比如提供大数据风控服务、营销服务等等。

但是这一“协助放贷”却在实际业务中发生了异化,一位小贷行业从业者告诉钛媒体,一些助贷机构与金融机构会签署“抽屉协议”,由助贷机构为金融机构某些借贷合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且承认“这是行业内十分普遍的现象”。

这就意味着,助贷机构名为助贷,实则扮演了部分放贷者的角色。一名现金贷从业者向钛媒体表示,现金贷行业发生的乱象正与“名助实贷”密切相关,由于助贷平台并无严格的资质要求,行业内一度有接近一半的助贷平台毫无风控能力,仅依靠芝麻信用分放款,“阿猫阿狗有钱就能放款,直接搞乱了这个行业。”

对此,《通知》中有这样两段话: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提到: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而“大数据风控”正是大量助贷机构的宣传重点。

这也就意味着现有的第三方兜底的银行助贷模式被彻底叫停了,按照监管的要求,承担信用风险者必须持牌。虽然可以凭借助贷的身份暂时“忽略”牌照要求,但不能再兜承诺底的助贷平台如何转型成为一个难题。

一名银行业人士向钛媒体表示,“对于大量中小型助贷平台的转型空间非常小,不只是存在能不能做助贷的政策风险,而且从资金端来看,它们还有没有资金来开展业务的风险。”

上述人士告诉钛媒体:在监管压力之下,银行业机构已不太敢于放款,在与助贷机构的合作中设置了很多障碍,程序上制造了很多条件,比如现在要求每一个借款人都要求回复银行的短信验证码,而原来均是直接向助贷平台批量放款。

对于现金贷来说,这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

牌照“贬值”

《通知》瞄准的不仅仅是现金贷,隐身在其背后的网络小贷同样收到了很大打击。而早在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发布文件,紧急叫停了网络小贷牌照的批设。

一直以来,网络小贷受到两类关于监管套利的质疑: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取大量资金从而规避杠杆限制,以及仅有地方金融办审批备案,即可跨区域实现全国经营。

关于杠杆率监管,《通知》表示:“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各地不得进一步放宽或变相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比例规定。”

这也就意味着着,小额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ABS)扩大融资规避杠杆限制的渠道将被关闭。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方颂称,新规中对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的规范,特别是“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将会大大影响互联网小贷的盈利能力,受此影响,互联网小贷牌照价值将大幅降低。

市场已经作出反馈。12月1日,在互联网金融整治办发布《通知》前一天,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蚂蚁借呗悄然从上海清算所撤下最新一期公开计划募集的高达30亿元ABN(银行间市场的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尚未对其经营地域范围也做出限制,只是强调“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将制定并下发网络小额贷款风险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有关工作要求。”而一旦网路小贷的经营地域范围也在未来受到监管的明确限制,网络小贷的牌照价值将会类似于传统小贷相差无几。

尽管受到这些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网络小贷牌照价格仍然水涨船高。一名现金贷从业者告诉钛媒体,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两亿元的报价,但大都是“有价无市”。

关于网络小贷的牌照价格,目前公开渠道能查到的最新价格来自12月9日,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受让上海闵行大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关联交易公告》,大众交通集团以现金10250万元获得了闵行小贷50%股权。

催收凶猛

受到监管新政“煎熬”的并不只是从业者,借款用户受到的冲击同样明显。

一个最直接的变化是,贷款难度要明显加大了。在一个主要由借款用户构成的200余人的微信群中,钛媒体观察到,随着现金贷平台纷纷加速收紧放款,不少借款者表示很难再“撸到口子”(通过某个通道去申请小额贷款)。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原先靠“借旧还新、以贷养贷”的借款者的资金链突然断裂。

甚至有人表示被“套路”——平台承诺还款之后可续贷,但还完之后却发现贷不出款。

除了借款用户还款能力变差外,少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也在减弱。有人表示期待平台倒闭,有人则宣称高利贷违反法律,政策可能一刀切。

借贷群中的发言

平台的逾期率则普遍出现暴涨。一名小贷行业从业者告诉钛媒体,业内的现金贷平台的首次逾期率“爆的非常厉害”,一家”风控水平一贯不错的“平台在几天内就突破了50%。而北京一家头部现金贷平台的内部员工也向钛媒体坦言:“用户都不愿意还钱了。”

两方拉锯战之下,催收的地位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一位催收人员告诉钛媒体,“最近的工作要比平时忙的多,甚至需要通宵加班。”

有借款人向钛媒体总结了目前的催收套路。有的好言相劝,有的威胁恐吓,有的编造如出车祸等谎言发短信给借款人的亲友。而在借款人和催收人员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底线”是,是否曝光通讯录。一旦曝光通讯录,催收人员会持续轰炸你通讯录内的联系人。

不同风格的催收短信

借款人告诉钛媒体,几乎所有的APP端借款,都会显示“是否同意该应用访问你的通讯录”,如果你选择否,借款就很难通过;而一旦你选择同意,通讯录的所有联系方式,就被APP获取。

催收人员一般不会轻易爆通讯录,但据钛媒体的观察,大量借款人反映“逾期第一天就爆通讯录”,而这些平台无一例外都是中小型现金贷机构,有借款人表示:“越是小公司催收就越恶心”。

显然,对于这些尚未获得“现金贷暴利”的中小平台的生存状况相当困难。

转型、出海

承受着逾期率高企煎熬的现金贷平台,还不得不面临降息压力。

11月27日,玖富集团旗下玖富叮当发布公告,即日起30天小额短期现金贷业务的综合年化借款成本下调至36%以下,产品期限由原来的15天、30天,调整为45天、60天、90天。

几乎与此同时,掌众金服也对外宣布,旗下“闪电借款”综合息费均降至年化36%以下,产品周期从原有的21天,延长为50天、60天等周期;息费方面,50天、60天周期的服务对应的综合息费分别为4.93%和5.91%,日费率不到0.1%。

此前不久,趣店也宣布下调其在支付宝端口的现金贷产品年利率不超过24%。至此,已经有三家平台宣布下调核心产品综合息费。

一位头部现金贷的工作人员对钛媒体表示:平台正在加紧调整业务至36%的利率线,同时会提高放贷标准,挑选更加优质客户。

但与逾期率暴增相比,降息对于平台带来的压力并不逊色。一名小贷行业从业者告诉钛媒体,业内现金贷的资金成本普遍在18%左右,如果将利息降至36%,平台的经营将非常艰难,甚至难以保证盈利。

除此之外,一些平台开始寻找场景,试图与“无消费场景”的现金贷相切割。以蚂蚁借呗为例,其已经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在怎么用一栏中增加了实际资金用途选项,包括个人日常消费、装修、旅游、教育、医疗五个选项。

蚂蚁借呗

与此同时,大量平台选择出海“避难”,钛媒体作者锌财经曾描述过近期东南亚现金贷的火热状态,一位现金贷创业者表示:“仿佛一夜之间,东南亚全是中国的现金贷的公司,感觉好像有上千家。”但国外的监管并不会缺席,据了解,目前印尼的大部分现金贷公司都较难申请牌照,一来要1年左右的时间,二来注册实缴资本要5000万。

资金端的同盟军正在瓦解,海外“避难地”并非世外桃源,现金贷的野蛮生长史至此落下帷幕。(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蔡鹏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