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年度大事
1.惠民县胡集灯节会隆重举行。2月9日,来自北京、内蒙古、石家庄、保定、沧州、鞍山、济南、德州、聊城及全区的曲艺名家,说书艺人著名曲艺艺术家刘兰芳、郝爱民、郭全宝、高元均等200余人30多家媒体,荟萃惠民县胡集镇举行胡集灯节书会。
2.2月25日,国务院国函[1987]40号文件撤销滨县建制,原辖区划归滨州市。
3.3月13日,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区行署召开地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科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在地直机关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4.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与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驻京办事处确定,将邹平县列为中国第一个农村对外开放调查点。
5.7月5日至6日,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现场会在滨州召开,山东省副省长马长贵到会讲话。截至6月底,全区共新建校舍5.75万间,改建校舍2.71万间,购制课桌、凳子2.15万单人套,新建院墙48.79万米,建大门4911个,达到“六配套”的学校5229处,占学校总数的97.1%,总投资1.74亿元。
6.7月28日,山东省灭鼠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召开,宣布命名惠民地区为“无鼠害地区”。
7.8月,滨州活塞厂研制完成的“铝硅合金活塞制造技术”被评为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工部副部长贾庆礼(左二)在滨州活塞厂视察
8.9月1日,全区16周岁以上居民颁发居民身份证试点工作在滨州进行。
9.10月1日,地区电视台建成试播。1988年5月1日,正式开播。
资料片
10.10月2日至17日,惠民地区境内黄河河道断流。
11.10月17日至21日,惠民地区首届吕剧艺术节在滨州举行。
12.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区行署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表彰了60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
13.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鲁北化工总厂建设全国第一套年产3万吨磷铵、1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6万吨水泥示范装置,总投资6000万元。1989年10月投料试车成功,为我国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工业开辟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时代印记
邹平成全国最早对美开放调查点
邹平正式成为对美开放调查点,是从1987年开始,根据美中协议,开放时间是从1987年6月至1991年9月。然而,这一时间段被大大超越了。直到2010年,仍有学者前来。几十年里,来邹平考察的美国学者达到数百人次。
那么,为什么邹平成了对美开放调查点?美国学者们在邹平都考察些什么?这个项目对邹平带来哪些影响?
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在邹平考察期间与老农交谈
起因可追溯到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美方选择邹平作为调查点,认为邹平既不是很发达,也不是很落后,比较能反映中国的农村的实际情况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此前。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出这样一段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1978年10月,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明确了美方在1978-1979年度,将接受来自中国的500-700名留学人员。
1979年1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首次访美,与美方达成“互派留学生、学者”的总协议。美方认为,“中国80%的人居住在农村,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因此提议选择一个农村地区进行考察。
1984年10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迈克·奥克森伯格根据协议提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助在中国的农村选一个长期调查点,从1987年起接待美国学者来华进行较长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同意了美方的请求 。当时,全国不少省份参与争选事宜,最终,美国选择了邹平县。
邹平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县,既不是很发达,也不是很落后,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大多数,比较能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曾在邹平搞过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这是选定邹平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梁漱溟在国际学术界中的影响,让很多研究梁漱溟和乡村建设的学者对邹平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
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对在邹平农村的社会研究项目非常重视,在全美公开选拔来邹平考察的专家学者。经过认真挑选,从近80位申请者中,选出了12位学者,另外还有4名留学生,组成“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中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农业学家等,大多数人都是“中国通”。
1986年,邹平县设立“对外事务办公室”专门负责接待从美国来的学者,负责他们在邹平的日常生活。
1999年11月,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奥克森伯格教授参观邹平县电力企业车间。
1987年6月至1991年9月,5年邹平县共接待来考察的美国学者87人次,到2010年仍有学者前来。调查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
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国与美国签订的5年考察协议,从1987年6月开始至1991年9月,5年期间邹平县共接待来考察的美国学者87人次,涉及县直69个部门、9个乡镇和16个村,接触各级各类调查对象17500多人次。专家学者还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并作了大量第一手的问卷调查工作。
在1991年研究项目即将结束时,奥克森伯格多次提出:希望美国学者在邹平县的考察研究能继续延长5—15年。其他主要成员也提出同样的请求。邹平县对此事非常重视,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同意了美国学者的请求。从1992年起,考察进入延续阶段。在后期,美国学者进行的课题研究更为广泛。
此后,参加“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的主要成员,大都先后多次来到邹平继续他们的考察研究工作。据 《乡土中国的变迁》 附表统计,美国学者来邹平一直没有间断,2006年、2007年、2008年这三个年度,来考察的人员和代表团都达到了9次,其中以个人考察行为居多。
主要成员介绍:
迈克尔. 奥克森伯格: 1985年,担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政治学系教授。曾任美国国务院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中美建交谈判成员。先后6次到邹平。1997年,促成并陪同美国前总统卡特考察邹平。
艾恺: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亚洲现代问题专家,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据统计,11次到邹平,2009年、2010年仍前来邹平考察访问。研究课题:“邹平,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邹平地方现代史研究”、“邹平经济发展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等。
史泰丽女士: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多次来邹平。主要课题:“农村商业计划和市场”、“邹平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邹平综合经济情况考察”等。
冯珠娣女士:人类学系教授,曾在中国广州中医学院学习。主要课题:“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与医疗”、“中医与家庭卫生保健”、“妇女健康状况以及县中医院的临床医疗”、“邹平卫生医疗情况考察”等。
戴慕珍女士: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要课题:“财政体制、地方官员作用以及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 ”、“乡镇企业发展研究”、“国企改革和产权变更”、“中国改革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综合型考察”等。
主要学者还有:狄克瑞、雷斯特.罗斯、黄树民、任柯安、梅学良、傅静等等。
中美双方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学术交流,同时,邹平的知名度也提高了
(一)对中美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邹平开放为美国学者在中国的农村调查研究基地,加强了中美两国的学术交流。这种学术交流对中美两国政府层面以及民间层面的相互了解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对中国而言,是开启了一扇对世界开放的窗口,把中国农村的文化和发展带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其次,美国学者在邹平做调查研究,亲身经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发表,在加强中美两国感情、消除隔阂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对中美学术交流意义重大
选定邹平为研究点是奥克森伯格亲手运作的,作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他在自己搞研究的同时,先后指导过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70多名博士研究生和150多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在中美各种交往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奥克森伯格决定,把两本有关美国学者在邹平社会考察的专著中文版权,无偿送给邹平县。艾恺则从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地方,为邹平县史志办带来了中国国内难以查到的有关邹平县的历史资料近5公斤,以及日军侵华前航拍的当地地形图7张。
现任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戴慕珍教授曾评述道:“中国将邹平县开发成为美国学者的一个研究地,已证明其价值是非常宝贵的。”
(三)提高了邹平的国内国际知名度,促进了邹平发展
美国学者通过向美国、向世界介绍邹平,大大提高了邹平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在调查研究中,美国学者给邹平在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从而使邹平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方面,美国学者提供了极大帮助。《邹平年鉴》记载,1997年10月,奥克森伯格安排、中国美国商会组织的“邹平县赴京县情介绍暨经贸合作洽谈会”举行。美国商界、政界、企业界人士,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各国使馆代表近百人参加。 再就是对邹平人民的开放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撰稿:王锋
(参考资料:王兆成主编、杨学锋副主编《乡土中国的变迁》,张晴晴《美国学者邹平农村社会调查研究述评》)
往事钩沉(一)
黄河断流严重影响生产生活
黄河断流,把这四个字放在天平的一头,它的另一头是西北、华北地区约1.4亿人口、1.1亿亩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及能源基地。
自1987年10月2日至17日,惠民地区境内黄河河道断流以来,十几年时间年年断流,严重影响生产生活。
摄影:田军
黄河下游河道于1972年首次断流
黄河下游河道于1972年首次断流,此后至20世纪末,黄河不断发生断流现象。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中,利津站有21年出现断流,占总年份的79%,累计断流89次,共1091天,平均每年断流50天(断流年份平均值)。其中,断流天数最多的年份1997年,为226天,占全年时间的62%;断流河段最长的年份是1995年和1997年,断流至河南省陈桥附近,分别长为683、704公里,占整个下游河道长的85%、87%。断流大部分发生在济南以下河段。
黄河断流的特点是:断流年份不断增加,断流时间不断增长,断流次数不断增多,首次断流时间提前,断流河段不断上延。
黄河断流给下游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城乡生活用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黄河断流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992年黄河断流,使滨州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村达1258个,人口达71.69万人,缺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并且有27.48万头大牲畜饮水严重困难。1995年断流持续时间长,滨州市水源无法补充,依赖黄河水的10万人出现了严重水荒。为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全市工业供水从6月12日起全部停止,居民生活用水比往常压缩一半以上,楼房上不去水,居民每天到公共水龙头前排队等水。农村有80个村、4万人口、1.5万头大牲畜饮水极度困难。沿海地区群众不得不饮用湾塘中残存的苦咸污水,致使多人患有肠胃病。沾化县李家乡供人畜饮水的8处防渗坑塘全部干涸,群众只好饮用矿化度极高的地下水,乡政府到15公里以外去拉水。
黄河断流给农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据统计,1972—1996年,由于断流,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累计受旱面积70.4亿亩,粮食减产98.6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
1992年断流期间,滨州地区590万亩农田全部受旱, 63.5万亩绝产,全区农民人均减少收入267.5元,总损失8亿多元。1996年5月14日至7月11日,黄河共断流57天,滨州地区420万亩小麦全部受旱,棉花、水稻无法播种。到1997年断流,下游沿黄地区2500个村庄,130万人吃水困难,多数城市采取定时、定量供水,有的甚至用汽车拉水供应居民。滨州市自7月份以来,城市供水实行限供,居民用水减少2/3。
1987年,滨州地区沾化电厂因黄河断流被迫停产。1992年黄河断流期间,使115个大中型企业停产、半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8亿元。1995年黄河断流,滨州市出现了空前的水荒,工业供水自6月12日起全部停止,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为了维持生产,许多企业不得不投巨资开采深层水质达不到标准的地下水,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造纸厂生产的纸张存放一星期,纸色变黄。印染厂生产的白布一周后,出现斑点,染出的花布色泽不清晰等。
干旱、断流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同时也出现不稳定局面。1997年全省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黄河利津站断流226天,致使各地水荒异常严重,群众情绪不稳定。
黄河断流造成近海水域鱼类资源衰减、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萎缩、海岸大面积蚀退、土壤盐渍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黄河刀鱼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到90年代末已几乎绝迹,鱼类由149种,减少到86种。
河道在枯水至断流过程中,泥沙均淤积在河槽内,使河槽变浅,产生萎缩。2000年比1986年抬高了1.4—1.6米,从而加剧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悬河局面。
黄河水统一调度,2000年至今黄河未再发生断流
1998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发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黄委负责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1999年3月1日,黄委实施水量统一调度,3月11日利津站恢复过流。2000年1月1日至今,黄河未再发生断流。
撰稿:田政
往事钩沉(二)
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全面铺开
惠民地区经济条件差,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中小学校舍年久失修,办学条件处于落后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校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987年95%农村中小学实现“六配套”
1987年3月1日,地委、行署召开全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表彰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区人民打好校改攻坚战。会上表彰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先进单位25个,先进个人49名。
而在1984至1987年三年间,全区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新建校舍5.75万间,改建、维修2.71万间,购置课桌凳44.35万单人套,新建大门5124个,95%的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校舍、院墙、大门、操场、厕所、课桌凳“六配套”,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是年,筹集资金1516.7万元,修建校舍5万平方米。
1989年前,全区小学、初中布点分散、规模小、班额少,办学效益低,小学复式教学多,初中多是“管区办”,条件很差。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减少投资,提高学校规模效益,1990年4月15日,行署批转地区教育局《关于调整学校布局意见的报告》,开始对全区农村小学、初中布局进行调整。这一决策加速了学校建设进程,也适应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
1989年行署印发《关于公办学校校舍改造的意见》,提出了奋战三年,全面完成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的目标,并明确规定了十条筹资渠道。至1993年底,全区投资1.83亿元完成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新建校舍49.4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2.4万单人套,建大门36个,围墙1.5万米,硬化道路18.6万平方米,开辟绿地10万平方米,66处城镇学校实现了规模、校舍、课桌凳、操场、校园环境“五达标”的要求,经省政府验收合格,成为全省17个市地中第三个全面完成城镇学校校舍改造任务的市地。
加快学校实验室建设
1984年,地区仪器站配合全区校舍改造工作,指导学校建设低标准的仪器室、实验室,为学校配备必备的教学仪器,促进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1985年起,全区按照省教育厅《印发
1994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评估活动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评估内容、标准。是年,全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综合完成率达47.8%,其中实验室房舍完成率44%,仪器房舍完成率55.7%,理科仪器配套率67.2%。至1995年底,全区共投入建设经费1100万元,新建、改建中小学实验室1200间,仪器室1300间,为开展实验教学、改善实验条件奠定了基础。
2000年,中小学校舍得到明显改善
1994年,全民动员实施“两基”,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的校舍建设。1997年底,全区全面实现“两基”,累计投资5.2亿元,新建校舍96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60余幢,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3.8和4.5平方米。
至2000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小学校建设者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大农村出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可喜现象。至2000年底,全区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到326.3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41.49万平方米,生活用房111.82万平方米。
撰稿:葛肇敏 常梅岭 王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