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秋,山西省人民政府门前来了一名举止怪异的老农。
只见他一会儿向大院内张望,一会儿又在岗哨前踱步,纠结的神色溢于言表,立刻引起了门岗的注意。
安保亭第一时间向上反映了老农的异状,不消片刻,一名年轻人便从政府办公楼里快步走出,来到老农面前轻声询问到这里来是有什么困难吗?
面对着年轻人真挚的眼神,老农好似下了决心一般,从怀中掏出一个旧旧的手绢,小心翼翼地展开后,一张明显泛黄的纸条出现在众人眼前。
他颤颤巍巍地将纸条递给年轻人,紧张地问,这张纸条还作数吗?
年轻人略有不解地接过纸条,定睛一看后被吓了一跳。谁能想到,破旧的纸条上竟然白纸黑字地写着:八路军今欠山西长治黎城郭明阳1100万。
末尾还有一枚橘红色的公章。
这位老农究竟是什么人?他手里为何会有一张共产党部队打下的欠条?这张久经风霜的欠条背后又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老人拿着曾经的借条向记者展示)
一切还要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讲起。
一 、国难当头,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对抗外敌
1937年7月,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争端,中国守军第29军予以还击,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就此拉开序幕。
可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流离失所,神州大地上出现了数不清的难民。
眼见着各地存粮越来越少,作物产量也不断降低,粮食问题成为了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最大难题,甚至连一线抗战的将士官兵们也常常一两天吃不上东西。
无奈之下,军队只得出高价收购粮食,然而即使是这样还远远无法弥补军中粮食短缺的问题。
(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争端)
不过刀剑无眼,战火无情,将士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会有力气上前线浴血杀敌?
于是,许多人便拿出自己家中仅剩的存粮送给军队,希望能为抗战尽些自己的绵薄之力。
可我军高层何尝不知道这是百姓的保命粮,部队直接规定明确的纪律,任何人宁愿饿着,也不允许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石头上刻着的纪律)
然而,这项政策能够约束士兵,却无法浇灭群众参与抗战的热情。
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来到驻地附近,放下粮食后便悄悄离开,成为了无名英雄。
不过一直这样悄悄送粮也不是个长久办法,因此党的高层无奈提出“借粮”一计,即留下百姓送来粮食,写好欠条盖好公章,承诺待到胜利之后一并归还。
山西老农手里的借条,正是“借粮”的产物。
(流传下来的借条图片)
二、危急时刻,土地主慷概解囊一解燃眉之急
那是淞沪会战刚刚打响之时,华北日军趁机偷袭山西。
当时敌人来到太原,企图通过争夺晋中来扩大华北日军势力。
于是,国民政府派出阎锡山奔赴正面战场,在太原与日军进行会战,八路军则由林彪率领一一五师开赴山西,从敌后包抄,进行游击。
然而,持续的长途跋涉与长期的游击作战已然拖垮部队的粮草供应,一一五师近一万名前线士兵经常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极有可能会直接饿死在包抄敌后的路上。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一一五师最终决定以连为单位,向山西群众借粮,以度过眼前的难关。
可山西境内大多是山地,许多地方更是盐碱地,实在不适合耕种。
战争爆发后,山西本地人口尚且吃不饱饭,又何谈为部队捐粮呢?
因此,即使当地百姓尽力将家中余粮悉数送往部队,也很难弥补军中粮草的空缺。
谁知,就在我军一筹莫展之际,有位穿着朴素的老人来到驻地附近,身后浩浩荡荡地跟着十余辆马车,每辆车上都装满了粮食。
哨兵看见数量如此庞大的粮食,整个人都震惊坏了,他声音颤抖地询问老人的来意。
老人淡定一笑,向哨兵表示自己是来捐粮的,希望对方能帮自己通传一声,与我军领导见上一面。
(军民一家亲老照片)
哨兵听到老人果真是来送粮食的,当即便激动起来,向老人确认:这些粮食确实是给部队的?
老人和蔼地点点头,表示这些粮食都是送给部队的,惹得哨兵和附近几名士兵兴奋地大喊起来,甚至有人激动地抱在一起。
驻地内的领导正在发愁粮食的问题,突然听到外面士兵的高喊,连忙跑来查看发生了什么。
然而当他看到整整十车粮食后,却直接愣在了原地,回过神来才发觉自己竟已经泪流满面。
他忙走上前问这么多粮食,哪里来的?
老人上下打量一番,张口说这些粮食是自己捐的。
这位老人便是故事开端的破旧纸条上提到的郭明阳。
他是黎城有名的地主,但和一般地主只顾敛财、欺压百姓不同,他是个慈善、正直的地主,在当地十分受人尊敬。
领导感动地握住郭明阳老人的手,询问这些粮食从何而来。
老人却不作答,反而说道:这些粮食,我是捐给国家的英雄。你们打仗辛苦,我只是尽些绵薄之力,只可惜我的能力有限,只能捐这些,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军民一家亲照片)
可驻地领导哪里会不知道十车粮食的贵重,他连连道谢,将老人请向屋内喝茶,语气诚恳地表示让老人稍等,自己这就给老人打借条。
郭明阳老人一听“打欠条”,脸色一变,连连摆手,表示八路军上战场是为了保卫国家,保护老百姓,自己没啥能做的,家里只有这些粮食还能派上用场。这不是借的,是送的!
1929年,红军公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是人民军队的铁令,是不容践踏的规矩,八路军领导当然不可能依着老人的想法白拿粮食。
可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把欠条收下,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去地僵持了许久。
终于,领导把欠条强塞给郭明阳,握紧了他的手,严肃道:老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我们的纪律,何况是这么宝贵的东西!您要是执意不收这借条,那东西我们也不能要了!
听闻此言,老人才收下欠条。
这十车粮食为我军提供了充足的补给,缓解了前线军粮不足的问题,说是挽救我军于水深火热的粮食也不为过。而郭明阳老人更是我军的救命恩人。
(农民、推车与粮食)
但当时,收下这张欠条只是老人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并没真的打算找八路军兑换。
抗战胜利后不久,老人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把这张价值1100万法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行货币)的欠条交给家人,并交待他们,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给共产党添麻烦,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拿出它。
从此,这张欠条就成了郭家压箱底的传家宝。
三、走投无路,地主后代拿出欠条,政府报恩
抗战结束后,内战接踵而来,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随着老人的离去,以经商为生的郭家的境况也走向了下坡路。
最终,郭明阳的儿子只得关了积攒了两代人几十年心血的老铺,带着家人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家乡,务起了农。
无论生活有多难多苦,郭明阳的儿子始终铭记父亲临终时的叮嘱,秉承父亲的遗愿,小心保管着那张多年前的欠条,只当没有过它的存在,即便再穷也从没动过要去找政府兑换的心思。
生活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郭家人早就忘了自家曾经显赫一时,只是勤勤恳恳地在田间劳作,日子虽苦,却不难熬。
郭明阳老人的儿子厚道一生,临走前也像自己的父亲般对儿子万般叮嘱:好好保存,不到万不得已,就让这个秘密永远压在箱底……
而这第三位保管欠条的郭家人,就是故事开头出现在山西省政府门口那位淳朴的老农,他名叫郭建英。
接手欠条后,郭建英本打算与祖辈、父辈一样,在死前再将这件传家宝交给后代,让他们认真收藏起来,直到下一代。
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世间的一切不可能永远按照人们预想的轨迹行进,总会有脱轨的一天。
对于郭家来说,这一天就是郭建英的妻子查出重病的那日。
(医院中绝望的病人)
突如其来的病魔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尽管他们已经拿出所有积蓄,可对于高昂的治疗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快要揭不开锅的家、重病未愈的发妻,走投无路之下,已是白发老人的郭建英终于下定决心,拿出了那件本该长眠于黑暗的传家宝。
其实直到站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大门口,郭建英心中仍有诸多忐忑。
这么多年过去了,世道变了又变,借款人早就不知所踪,出借人去世多年,死无对证,仅凭自己的空口白牙和一张已经泛黄的手写欠条,要人家怎么相信呢?
何况,动用欠条本就是自己愧对国家、违背爷爷遗愿的决定……
于是便有了他在门岗前踌躇不安的一幕。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看着手中这张纸张泛黄、边缘已经有些破损,但字迹仍然清晰可辨的欠条,政府工作人员不禁觉得掌心有千斤重。
他连忙去打听写下这张欠条的领导的下落,得知对方已经不在人世,他又请来专家来鉴别欠条的真伪,最后还多方寻找当年的相关人员,核实事情经过。
最终的结果令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郭建英老人没有一句假话,它是一张具有法律效力的真欠条!
(军队开借条现场)
可是,这件事要如何解决呢?
政府又犯了难,这张欠条毕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打下的,上面的“1100万法币”也早就不再流通,想要换算成人民币并不容易。
而且,战乱时代的通货膨胀相当严重,一千万只是听起来大而已。
即便如此,为了表达对人民的感激之情,也是为了给予郭建英最大的帮助,政府最终决定还给郭建英老人八万元人民币。
并尽最大努力、动用多方力量,安排了山西最好的医院,帮助他的妻子治病。
如今听起来,八万似乎不过尔尔,但在那个万元户都寥寥无几的八十年代,八万已经算是惊天巨款。
郭建英老人自己都没想到这张欠条最终为自家带来了这么多,他始终觉得,用自己家的事麻烦政府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没想到政府还记得当年的事。老人每每忆及此事,都感叹不已。
可是,父亲答应了爷爷,自己答应了父亲,要把这张欠条作为传家宝,好好收藏,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历史。
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东西却在自己手里被兑换了。他始终不能释怀,认为自己辜负了爷爷。
欠条被兑换后,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这件事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许多人认为这张欠条是无价之宝,是应该永远珍藏的东西,或是捐到博物馆,好让这段军民一家亲的佳话公诸于世。
也有人支持郭建英老人的决定,认为既然政府能打下欠条,就自然有偿还的气量,何况家里正是困难时,于情于理拿出都没有错。
而事实上,郭建英老人的天价欠条并非个例。
战争年代前线战事吃紧,后方资源短缺,军队向百姓借粮不是罕事。
新中国成立后,凡是鉴定结果为真的借条,政府都兑现诺言,真正做到了“有借有还”。
也有许多欠条没有被兑换。它们的主人选择将它们永远埋藏,是因为他们在向人民军队伸出援手时本就不期回报,收下欠条也只是像郭明阳老人那样,是为了让将士们安心。
如今的我们,应该向这些当年慷慨解囊的百姓致以最高敬意。正是因为他们的善举,我们的军队才能度过难关、奋勇克敌,我们才能拥有现在这样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这一张张欠条,是“军民一家亲”的最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太行深处的“粮食战争” 李杰
南京法币政策改革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李春宜
评论(0)